四夷[古代時期對四方族群的統稱]

四夷[古代時期對四方族群的統稱]

四夷,為對中國邊區文化較低各族之泛稱也。即東夷、南蠻、北狄和西戎的合稱。 《書大禹謨》:“無怠無荒,四夷來王”;《孟子梁惠王》:“蒞中國而撫四夷也”;《禮記王制》:“東曰夷、西曰戎、南曰蠻、北曰狄”。 《春秋》在莊公三十二年記載:“冬,狄伐邢。”這是《春秋》中第一次出現狄的記載。這時晉獻公在位,與狄人的關係錯綜複雜,但戎與狄常常混稱。 中國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東方曰夷,被發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蠻,雕題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發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

介紹

四夷[古代時期對四方族群的統稱] 四夷[古代時期對四方族群的統稱]

據《呂氏春秋通詮·審分覽·知度》載,四夷是古時華夏族(漢族別稱)對四方少數民族的統稱,分別指東夷、西戎、南蠻、北狄。

黃河中下游地區,氣候溫宜,雨量適中,土壤肥腴,故較早即進入城廓農耕社會,地稱為中國,人稱為華夏。邊區自然條件較差,多為遊獵畜牧之族所居,故稱為夷。夷者,帶弓之人也。

夷字有多重含義。其主要意思是“平”。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說夷字“從大從弓”。據說東夷人最早發明弓箭,擅長射箭。 因此有所謂“東夷”為東邊的弓箭手說法。傳說和古典文獻記載認為射去九日的后羿是東夷領袖。但商周時期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夷實際是屍或者人字,和弓無關,因此以夷字“從大從弓”認定夷字為弓箭手之說可能是漢代人穿鑿附會而來。

四夷[古代時期對四方族群的統稱] 四夷[古代時期對四方族群的統稱]

西戎

介紹

四夷[古代時期對四方族群的統稱] 四夷[古代時期對四方族群的統稱]

西戎的稱謂最早來自於周代,古代居住於中原地區的漢民族自稱華夏,把華夏周圍四方的族人,分別稱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以區別華夏。 西戎則是古代華夏人對西方少數民族的統稱,即以戎作為對西方所有非華夏各族的泛稱。西戎也可以指春秋戰國時期一些西戎人建立的國家。

應劭《風俗通義》說:“戎者,凶也。”古本《竹書紀年》載:“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伐西落鬼戎,俘十二翟王。”《詩經》中常有周朝與西戎戰爭的史詩,比如“赫赫南仲,薄伐西戎。”

夏朝時稱西戎為崑崙、析支、渠搜等。《史記.匈奴列傳》記秦穆公時有西戎八國,即綿諸(今甘肅東部);緄戎(今甘肅東部);翟、鎔之戎(今陝西北部);岐山、梁山(今陝西韓城與洛川之間);涇水、漆水以北有義渠(今甘肅寧縣西北);大荔(今陝西大荔東);烏氏(今甘肅平涼西北甘寧交界處);朐衍(今寧夏鹽池一帶)。皆位於隴山(今寧夏六盤山)附近。又載“秦穆公得由余,西戎八國服於秦”。周平王二十一年,秦文公擊敗西戎,“於是收周余民有之,地至岐,岐以東獻之周”。西羌是隸屬於西戎的別支,從事牧羊,《說文》稱:“羌,西戎牧羊人也。從人從羊,羊亦聲”;《風俗通義》也說:“羌,本西戎卑賤者也,主牧羊。故‘羌’從羊、人,因以為號。”

春秋早期,戎勢力很盛,中原華夏諸國受其威脅較嚴重,即使晉、齊等大國也經常要遭到戎的侵襲。從春秋中期開始,華夏各國有了較大發展,特別是通過稱霸而相互聯合,增強了對戎族的防禦能力,不少的戎族漸被華夏所征服。 秦滅西戎,楚國吞併數量甚多的蠻人或濮人的小國。由於各族長期和華夏聚居在一起,不斷相互影響,文化禮俗等方面的差別日趨減少。

特點

據古書記載,戎多為“披髮左衽”。《左傳》說姜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贄幣不通,言語不達。”生活習慣、禮俗、語言的差異,把戎和華夏區分開來。但戎人中有姜姓、姬姓之戎,顯然他們和周人本為同族人,只是出於歷史或文化的原因,使他們分道揚鑣。儘管戎和華夏在文明程度上有差距,但這對彼此交往並無太大妨礙,如晉獻公、文公都娶戎族女子為妻。

西戎文化中陶器的主要特徵是鏟足鬲,單耳罐與雙耳罐。《史記·秦本紀》中曾記載許多與西戎族相關的來往或交戰記錄,如:“申駱重婚,西戎皆服”;“不廢申侯之女子為駱適者,以和西戎”。

起源及其演變

"戎"是中國西北古代各族的通稱。亦稱"西戎"。殷墟卜辭已出現“戎”字,是否作族稱,還要進一步研究。 “羌”用作為西方各族的通稱。在周人興起時,西戎仍是在隴濟及涇洛一帶遊牧的鬼戎,其實也是許多部落的總稱,並且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名稱

確定地以戎作為族稱始於周人,在 滅商以前,主要用來稱呼周原附近與周為敵的各部落,其勁敵集中於周原以西隴山地區,故稱為西戎。滅商以後,為表示對商的敵愾,稱之為“戎殷”或“戎衣”。自春秋時起,“戎”還偶爾與“華”並稱為“華戎”。這些都是以戎作為對所有非華夏各族的泛稱。 至於“西戎”, 在西周到 戰國 ,主要是指氏羌系各部落, 秦漢 以後,整個 中國 古代,狹義即指氐羌諸部,廣義則包括 中國西部 各民族。

殷周之際,有鬼戎、余無之戎等。周時西戎,《禹貢》認為是指織皮、崑崙、析支、渠搜等。《史記·匈奴傳》認為是指綿諸、緄戎、翟、義渠、大荔、烏氏、朐衍,分布在黃河上游及甘肅西北部,後逐漸東遷。其中緄戎,即犬戎,於諸戎中尤強。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犬戎與申侯聯合,攻殺周幽王,迫使周室東遷。

四夷[古代時期對四方族群的統稱] 四夷[古代時期對四方族群的統稱]

周本紀記載:后稷卒,子不窋立。不窋末年,夏後氏政衰,去稷不務,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間。戎狄之間即陝、甘一代。

到古公亶父在豳時,“薰育戎狄攻之,欲得財物”。《詩·大雅·綿》歌詠古公亶父在周原築城,混夷遠遁。但周原的戎患仍很嚴重。

《詩·小雅·採薇·序》說:“文王之時,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獫狁之難”。《採薇》有“靡室靡家,獫狁之故”,“豈不見戒,獫狁孔棘”等句。《孟子·梁惠王》下甚至說:“太王事熏鬻,文王事昆夷。”文王經過征服與爭取,戎狄“莫不賓服,乃率西戎,征殷之叛國以事紂”。實際上打著商王的旗號對周圍各部落與方國的兼併,有所謂“三分天下有其二”,為滅商準備了條件。

西周 戰國 ,主要是指氏羌系各部落。秦漢以後,整箇中國古代,狹義即指氐羌諸部,廣義則包括中國西部各民族。

分類

春秋時 ,戎有7種,即:己氏之戎;北戎,即山戎或無終;允姓之戎,即陰戎或陸渾之戎;伊洛之戎;犬戎,亦稱畎犬、昆夷、緄夷;驪戎;戎蠻。秦西北有狄邽冀之戎、義渠之戎、大荔之戎等。晉北有林胡、樓煩之戎。燕北有山戎,各分布山谷間,有許多部落,不相統一。

至戰國時,義渠、大荔等與秦相接諸戎,自春秋以來逐漸並滅於秦。林胡、樓煩並滅於趙。而山戎不復見於史,東胡有其地,燕卻東胡設北邊與東北五郡。故戎或往往與胡雜處,名稱也往往相混。

鬼戎

鬼戎的“戎”是周人加的蔑稱,其它如薰育、熏鬻、昆夷(夷也是諸夏所加)、綿夷、串夷、畎戎、大戎、獫狁,實際上是同一稱呼不同時期不同的譯寫。王國維先生指出這些不同稱謂:“余謂皆畏與鬼之陽聲……故鬼方、昆夷、薰育、獫狁,自系一語之變,亦即一族之稱。”此一族不是一個部落,而是有相同族稱的族群,他們已進入階級社會,還沒有形成統一的政權,在戰爭中各部落也許有一定的結盟統一號令。

犬戎

古代族名,又叫獫狁,古代活躍於今陝、甘一帶,獫、岐之間。到西周末期,長期的農耕和平環境,使得君王荒淫無度,玩物喪志,烽火戲諸侯。君主性格軟化,無心富國強兵,結果周幽王被野蠻強悍的犬戎族攻殺,幽王的寵妃褒姒被擄,都城豐、鎬西北被犬戎占領。強 盛約三百年的西周覆滅。此後,犬戎便成了華夏民族最可怕的敵人,直到唐朝,中原民族還把一切西北遊牧民族統稱之為“犬戎”和“戎狄”。在唐代宗年間,太常博士柳伉上疏說:“犬戎犯關度隴,不血刃而入京師……”在唐德宗年間,大臣柳渾對德宗說:“戎狄,豺狼也,非盟誓可結。”這個“犬戎”的“犬”字帶有強烈的侮辱性,而且說戎狄是“豺狼”也準確地指出了犬戎或戎狄族的狼性格。至春秋初期,犬戎又成為秦國的強敵。後來犬戎的一支北遷到蒙古草原,成為蒙古草原最早的遊牧民族之一。研究中國的遊牧民族、遊牧精神和遊牧民族的圖騰,也必須從古匈奴葷粥和犬戎開始。

考古學證明

上述遠古神話關於氐羌與炎黃的淵源關係,在考古學上得到了印證。中國的新石器時代考古學證明,隴山東西,黃河上游的仰韶文化與黃河中下游的仰韶文化,距今七八千年的,有陝甘接壤地帶隴山兩側的老官台文化及秦安大地灣一期文化,還有河南及河北南部的磁山-裴李崗文化。大致上, 今河南境內及河北南部的 仰韶文化 是從磁山· 裴李崗文化 發展而來的

晉南 陝西 乃至甘青地區的仰韶文化是由 老官台文化 秦安大地灣一期文化 發展而來的。

隴山以西,甘青及今寧夏南部, 四川 西北部,繼 仰韶文化 發展的為 馬家窯文化 年代約當公元前3300—前2050年, 基本上與 黃河 中游及古 黃河下游 的河南、晉南、陝西、冀南地區的 龍山文化 平行發展。這時中原地區已進入炎黃與兩昊兩大系統各部落集團的鬥爭與融合時期,形成以黃帝、堯、舜、禹為代表的王朝前古國共主“禪讓”的時代。

在黃河中上游,繼馬家窯文化發展的是齊家文化。這是早期青銅文化,與馬家窯文化的分布範圍基本上重合。齊家文化的來源,可能不單純來源於馬家窯文化,也受了隴山以東乃至關中文化的影響,年代上限相當公元前2000年,已進入夏代編年範圍。

馬家窯文化與齊家文化,都比較集中分布在黃河中上游一些適於農耕發展的河谷地帶。從出土的生產工具和當時人的生活遺留看,都是比較原始的農耕文化,同時養畜業和漁獵經濟也占較大的比重,階級分化已經出現。

繼齊家文化發展的黃河上游青銅文化,隴山以西至甘南洮河流域有寺窪文化,仍以農業為主。黃河上游及湟水流域分布的卡約文化,則已發展為以遊牧為按照傳統的觀點,羌人似乎從起源時代起就是遊牧族群。同時傳統的看法,認為原始社會各部落的經濟發展,都是由採集、狩獵、遊牧,再發展為農業的。考古學證明這種傳統的看法是不科學的。我國所有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除北部草原以細石器為主要特徵的諸文化可能是以狩獵或漁獵為主,其餘各種新石器文化,包括隴山以西,黃河上游的新石器文化和早期青銅文化,都是以農業為主的文化。

北狄

北狄的稱謂最早起始於周代,古漢族自稱華夏,便把華夏周圍四方的族人,分別稱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以區別華夏。北狄是古代華夏人對北方少數民族的統稱。

中國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東方曰夷,被發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蠻,雕題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發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

春秋中葉以後,狄與戎在地域上有明顯的不同,但整個春秋時代,乃至戰國中葉以前,戎狄仍往往混稱,有些部落仍兼有戎與狄兩種稱號。這種情況以及春秋北狄諸部的姓族,陝北、山西、河北諸地的戎狄文化遺存,都說明春秋時期的戎與狄只是地域分布有明顯區分,族類卻比較接近。

進入戰國,他們有一部分當胡人南下後已融入胡人之中,成為匈奴的重要來源之一。

狄作族稱,《春秋》所記始於春秋中葉,但《國語·鄭國》於西周末已有狄的記載。這是中原諸夏對北方一些部落與國家的稱呼,不是他們的自稱。

狄的本義

狄的本義,王國維先生在《鬼方昆夷獫狁考》中斷定,是由“遠”與“剔除”的含義,“後乃引申之為驅除之於遠方之義”。此外,狄還有強悍有力,行動疾快等含義。《爾雅·釋獸》說:“麋、絕有力,狄”,邢昺《疏》:“絕異壯大有力者,狄。”《禮記·樂記》說:“流辟邪散,狄成滌濫之音作。”鄭玄《注》:“狄、滌,往來疾貌也。”春秋初,在秦、晉、鄭、衛、邢等國以北,即今陝北及山西、河北兩省的中部與北部,有許多強悍有力的部落,是對中原諸夏的威脅,但當時仍與西戎及伊洛地區之戎統一稱為戎,只在方位上稱為北戎。至春秋中葉,出現了稱上述地區各部落為狄的記載,因其在北,稱為北狄。在狄的族稱出現以後差不多100年間,又出現了赤狄、白狄、長狄等許多稱號。

戰國晚葉,胡人興起,匈奴最為強大。胡人以東有東胡,胡人以北有丁靈。戰國末年及秦漢以後中國古代所稱北狄,都是指胡人、東胡族系各民族。其中丁靈及以後鐵勒、敕勒等譯名,都在語音上可以與狄相通。但丁靈、鐵勒、敕勒是對這些民族的漢語譯名,狄是中原諸夏對北方民族的稱呼,兩者語源不同,含義也不一樣。

春秋時期北狄與羌戎族類相近,而戰國末年及以後北狄指胡人、東胡族系,與羌戎屬完全不同的族系。漢武帝採取“隔絕胡羌”的政策以及趙充國在湟中屯田以制諸羌的舉措,說明西漢時對羌與胡已經明確加以區分,但《史記》、《漢書》卻沒有為諸羌立傳,羌人的祖源與史跡僅附在《匈奴傳》中敘述,《後漢書》有《西羌傳》。直到現在,在一些民族史的論著中,仍往往未能真正把春秋時期的北狄,與戰國末及秦漢以後以胡人、東胡族系稱為北狄這兩者之間在族系與歷史淵源方面劃分清楚。然而把兩者加以區分,對研究羌戎和北狄的歷史與考古都是重要的。

起源

《春秋》在莊公三十二年記載:“冬,狄伐邢。”這是《春秋》中第一次出現狄的記載。這時晉獻公在位,與狄人的關係錯綜複雜,但戎與狄常常混稱。整個春秋時期的狄與戎,都與炎黃集團,有相當深的淵源關係。

《山海經·大荒西經》記載:“有北狄之國,黃帝之孫曰始均,始均生北狄。”《潛夫論·志氏姓》說:“隗姓赤狄,姮姓白狄,此皆太古之姓。”隗姓為鬼方之姓,赤狄隗姓不僅說明與鬼方有淵源關係,而且王國維先生還斷言他們是西周初唐叔受封時所得“懷姓九宗”的後裔。赤狄中有潞氏,是赤狄的強部之一,《志氏姓》又記述這一支為妘姓封於路的後裔;潞氏滅亡之前的執政者名舒,《世本·姓氏篇》,,秦嘉謨輯本,,說:“,,周,,文王第十七子侯之後,氏於國,潞有舒”,出於姬姓。,妘為祝融八姓之一,姬為周王族姓,赤狄中也有祝融集團及姬姓王族支庶的苗裔。

白狄姮姓,《世本》記作“媨姓”,註解者又疑是姬姓之誤,究竟何者正確,如今很難定論,一般認為姮姓比較可靠。既是“太古之姓”,由來已很古遠。白狄中有一支叫鮮虞,曾建立中山國。杜預《春秋釋例》說:“鮮虞中山,白狄,姬姓。”《春秋穀梁傳集解》的作者范寧與杜預同屬東晉人,他也說,“鮮虞,姬姓,白狄也”。到唐代,楊士勛《疏》說,范寧《集解》引自“《世本》之文”。但東漢時應劭的《風俗通義·姓氏篇》認為鮮于,,虞,,是箕子的的後裔,屬於子姓。《鮮于璜碑》也說鮮于“為箕子之苗裔”。姬姓、子姓為周及商王族之姓,可能是鮮虞華化以後出於攀附的說法,也可能鮮虞所建中山國的統治才出於姬姓或子姓。

長狄,按《國語》與《孔子家語》的記載為漆姓,《史記·孔子世家》及《說苑·家語辨物》說厘姓。或謂漆為淶的誤寫,淶與厘同音,長狄應是厘姓。

傳說與姓族說明春秋時的北狄與西戎在族類方面比較接近。考古文化也可與這種情況相印證。追溯到新石器時代,今河套、陰山以南及燕山以南的廣大地區,都屬仰韶文化分布範圍,在龍山文化時期,又屬不同地區的龍山文化。到了青銅時代,除燕山以南今北京市北部及長城沿線河北北部的一些地方有夏家店上層文化分布,說明山戎人已南達這些地區,其它如陰山河套以南,今山西中部與北部,河北中部與北部以及陝北、河套等地區的遊牧民族青銅文化,雖有一定的地區差別,但共同的特點占優勢,並且受商周青銅文化的影響比較深。從上述傳說,姓族及考古文化的面貌與內涵推測,春秋時的北狄源出於商周時期的鬼方、獫狁,屬於羌戎族系。

他們南面與諸夏往來,接受商周及春秋時期諸夏的文化影響,他們固然不斷華化,也有一些諸夏貴族與人眾融入其中,成為北狄的一種來源。另一方面,陰山以北的青銅文化具有明顯的商文化影響,而且與陝北、山西、河北等地的戎狄青銅文化有較多的共同因素,說明春秋時的北狄與山戎、東胡及陰山以北的胡人也存在交往和彼此吸收的關係。戰國時胡人南下,陝北、山西、河北等地的赤狄。白狄應有相當多的部分已被同化於胡人之中。因此,春秋時的北狄與胡人、東胡族系既有區別,也有聯繫。區別在於胡人起源於陰山以北,東胡人起源於大興安嶺山原,與羌戎起源於隴山地區不同;聯繫在於鬼方、獫狁及春秋時的北狄,有相當多的部落融化於胡人之中,成為胡人的重要來源之一。

在陰山以北,新石器時代分布著以細石器為特徵的諸文化。細石器起源於華北,傳播到蒙古高原形成以刮削器在生產工具中占優勢的狩獵文化,與陰山、河套及其以南新石器時代以農耕文化為主的情況有明顯不同。到公元前第二個千年紀末葉及公元前第一個千年紀,即商代晚葉與西周時期,陰山以北也進入了青銅時代,在南西伯利亞、鄂畢河上游及哈薩克地區,分布著命名為卡拉蘇克文化的青銅文化,其中發現了與商周器物頗相似的陶鼎、陶鬲及青銅刀、戰斧、矛、鏃等。這種青銅文化,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南戈壁省和烏爾札河、德勒山附近,也有所發現。在20世紀50年代,前蘇聯考古學與歷史學界,均認為迫溯卡拉蘇克文化的淵源,是受商文化影響較明顯的一種獨特的遊牧民族青銅文化。這么廣大地區的文化特徵相近,說明這些地區的各部落族類相近,也與大漠以南長城以北各遊牧民族在文化特點方面有相通之處。考古文化表明,匈奴與丁靈的起源有共同的淵源,他們都可歸入胡人族系。陰山以北的青銅文化受商周青銅文化的影響,如上所述可能是通過與鬼方、獫狁等部的接觸形成的,其中也可能是由於有部分夏人在夏朝滅亡以後,北上融入胡人之中帶來的影響。

在燕山南北,其中特別是燕山以北西拉木倫河、老哈河、大凌河三河之源地區,新石器時代的紅山文化及早期青銅文化夏家店下層文化,都是以農業為主的文化,從文化特點與內涵觀察,很可能和商族起源有密切的關係,這一點在本編關於商族起源的部分已敘述。到公元前1000—前300年,即商周之際到戰國中晚葉,夏家店上層文化主要分布在今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地區、哲里木盟、興安盟以及遼寧省的朝陽市地區、河北省的承德市地區,今北京市北部燕山以南地區也有發現。這是一種受商周青銅文化影響而又獨具特點的遊牧民族文化,多認為這是山戎、東胡人的文化遺存,東胡人起源於興安嶺山原,大約是在商族的祖先從燕山地區南下到古河濟之間的進程中,他們也隨之從大興安嶺山原南下。春秋時北與燕為鄰的稱為山戎,戰國末因分在東匈奴以東被稱為東胡。

商代甲骨卜辭,常見“奚”的稱號,按《周禮》及《說文解字》的記載和解釋,是一種奴隸的名稱。為何把奴隸稱為“奚”,有多種解說,很有可能如《周禮·司隸》所舉“蠻隸”、“閩隸”、“貉隸”、“夷隸”一樣,是奚人被俘掠淪為奴隸的。《周禮·秋官·禁暴氏》有“奚隸”的名稱。到東晉及聲北朝,東北有奚族,這是屬東胡族系的遊牧民族,定居於老哈河流域以後,逐漸轉向農耕,遼代基本上與契丹同化。這支東胡族系的民族,與甲骨卜辭的“奚”有無淵源關係,還有待進一步研究。但商及西周的政治勢力範圍已達到遼西地區,那裡的民族與商朝發生關係是可能的。

南蠻

南蠻的稱謂最早記載來自於周代的《禮記》禮記·王制,中國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東方曰夷,被發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蠻,雕題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發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指南方額頭有紋飾的族群即是南蠻。多喜歡吃生菜,色拉和醋。

“南蠻”一詞在古時泛指長江流域以南地區,隨著中原政治經濟文化的持續擴張和影響,隨著中原大一統的政治格局和地方區域政治經濟文化的不斷融合,“南蠻”的地理區域實際上已經囊括了整個東南亞。

南蠻的民族成分相當複雜,大體可分為百越、百濮與巴蜀三大族系。百越族系分布於長江以南的廣大地區,百濮族系分布於今湖南、貴州一帶,巴蜀族系分布於今四川、重慶一帶。現今南方的少數民族大多由南蠻民族演變而來現在大多分布於四川瀘州一帶。

歷史稱呼

商朝時有荊蠻、庸、濮、蜀、髳、微、越。

先秦時稱南蠻、荊蠻、荊越、揚越、百越、閩、庸、百濮、巴、蜀、僬僥、卉服島夷、有苗、三苗、和夷、裸國。

文化

“南蠻”一詞在古時泛指長江流域以南地區,隨著中原政治經濟文化的持續擴張和影響,隨著中原大一統的政治格局和地方區域政治經濟文化的不斷融合,“南蠻”的地理區域實際上已經囊括了整個東南亞。而“南蠻文化”是數千年以來中國地區及其東南亞地區政治經濟民俗宗教地理生態等各種歷史元素演繹的結果,因此,“南蠻文化”的內容廣泛、內涵豐富、蘊含厚重、概念獨特,它是中國乃至世界文化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遠古的楚辭,中古的古文運動和唐詩宋詞,近古的理學,無不顯示出南蠻文化的無窮魅力。

東夷

東夷又稱夷,最早是和炎黃相對的一個部落,是華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周朝時變成古漢族對東方非華夏民族的泛稱,非特定的一個群體,所指代的概念隨著中原王朝疆域的變化而屢屢變化。

夷又有諸夷、四夷、東夷、西夷、南夷、九夷等稱。隨著東夷與華夏的融合,漢朝之後,東夷後來變成對日本等東方國家的泛稱。夷字有多重含義。其主要意思是“平”。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說夷字“從大從弓”。

據說東夷人最早發明弓箭,擅長射箭。距今4600至3300年的龍山文化時期東夷骨刻文中已經發現了類似人背弓形的“夷”字,“從大從弓”有了原始依據。

但商周時期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夷實際是屍或者人字,和弓無關,因此以夷字“從大從弓”認定夷字為弓箭手之說可能是漢代人穿鑿附會而來。

名稱來源

東夷作為一個名詞則來自於周代,周人為了記述歷史就把中原以東的眾部落稱為東夷,事實上他們只有一個部落自稱為“夷”。

夏商周時期,東夷是指生活於今山東、淮河、蘇北、淮北地區,活動在今泰山周圍的眾多部落、方國。秦漢明時期,東夷多指居住於中國東方的朝鮮半島、日本列島及琉球群島等地的外族或中國東北的少數民族。

所指代的概念隨著中原王朝疆域的變化而屢屢變化。

東夷文明作為華夏文明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有人認為岳石文化(距今約3900年),是東夷文明。

夷字概念

東夷為多義詞大致有三種意思:

1.本義:東方之人。即我囯古代對對東部各民族的統稱。有淮夷、萊夷、鳥夷、島夷、湡夷等。分布在今安徽省,山東省,江蘇省一帶。

2.“夷”字後指中原以外的各族。

3.夷”,古山東話中音同“人”,原意為“一人負弓”(《說文解字》),與華是同位語。 詞義性質從地理名詞轉變成對中國文化起源領域意義上的文化淵源性質的名詞。

4.“東”和“夷”字在山東龍山文化時期(距今約4600至3300年)的東夷骨刻文字中已經出現。引(丁再獻、丁蕾著《東夷文化與山東·骨刻文釋讀》(文稿總編審:丁再斌)第十九章第二節,“東”在第780頁,“夷”在709頁,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

歷史起源

夷的族稱,今所見為當時確證的,以甲骨卜辭關於屍(夷)方的記錄為最早;古籍記載則夏代的東方已有眾多夷人的方國部落。《後漢書·東夷傳》說:“夷有九種,曰畎夷、於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鳳夷、陽夷。”這九種夷都見於古本《竹書紀年》關於夏朝與東方諸夷關係的記載。實際上,“九”僅言其多,不必拘泥於九種。《竹書紀年》所載,夏代還有淮夷、藍夷;《尚書·禹貢》記載兩河之間的冀州有鳥夷(一作島夷,字形近似致誤);青州在泰山以東至海有嵎夷、萊夷;青州南部至淮河有淮夷;淮南與淮海之間揚州也有鳥夷(一作島夷)。《禹貢》成書於戰國,或亦保存了夏代民族的名稱。

甲骨卜辭對於商朝東方與東南方的夷人,寫作“ ”方和“ ”“ ”方。前者像人側立之形,釋為“人方”,後二者均像人蹲踞之形,與夏人危坐不同,釋為“屍方”。甲骨文學界認為作為族稱,兩者都是夷的假借字。然而有的學者認為“人方”指商東南方淮水流域靠海一帶和山東半島靠海一帶;有的學者認為人方與屍方是同一稱謂的不同寫法,都是指商東方與東南方的諸夷。郭沫若先生說:“屍方當即東夷也。征屍方所至之地有淮河流域者,則殷代之屍方乃合山東之島夷與淮夷而言。”

西周金文才正式出現了“東夷”的稱謂。在整個西周時期,東方諸夷都是周王朝的勁敵。文獻記載周對東方的戰爭,不同時期出現了東夷、淮夷、南淮夷、南夷等不同稱謂,這些稱謂,實際上反映了周王朝不同時期對東方勁敵用不同地理方位概括。西周前後兩三個世紀觀念上的變化,造成了現在研究工作辨析的困難。學術界對西周時期東夷、淮夷、南淮夷到底指哪些地區的部落與方國,有著不同的看法。

據張懋鎔《西周金文所見東夷、淮夷、南夷、南淮夷比較表》統計,西周早期僅見有“東夷”,周公、成王東征的對象金文中記載都概稱為東夷,而《史記·周本紀》說:“召公為保,周公為師,東伐淮夷,殘奄,遷其君薄姑。”《魯周公世家》說:“管、蔡、武庚等率淮夷而反。周公乃奉成王命,興師東伐……寧淮夷東土。”周公,成王東征雖涉及淮夷,而主要是在山東省境,此為東夷起源的地區,也是夏、商時東方諸夷的核心地區。金文為當時實錄,西周早葉以東夷概稱東方諸夷部落與方國,而淮夷包括即在其中。

周公,成王東征以後,今山東省境內的東夷勢力一蹶不振,且周王朝封太公於齊,封周公子魯以鎮東方。到西周中葉淮夷在淮河地區興起,成為東夷中勢力最強的一支。據上引張懋鎔的《比較表》第二欄,西周中期金文只見有淮夷,反而不見東夷的記錄。說明成康以後,周王朝與東方諸夷的關係,主要對手是淮夷,因而又以淮夷概稱東方諸夷部落與方國了。文獻記載多為後世追敘,關於周公、成王東征的記載,蓋成於成康以後,所以依周中期的觀念,反以淮夷概稱東夷了。

到了西周晚葉,夷王時期《禹鼎》復見淮夷與東夷並舉,而淮夷居前;厲王時器《鍾》又有南夷與東夷並見,而南夷居前。周晚葉的南淮夷、東夷各指哪些地區的部落與方國,可在東夷與西周的關係中去辨析。總之,一直到春秋戰國時期,文獻中關於東夷的軍事活動已涉周雒邑畿甸地區,然而其分布範圍,都沒有超出海岱與淮河流域。

秦漢以後的東夷,主要是指先秦的東北夷,又將倭人列於其中,是泛指東方的民族和國家,與先秦東夷在地區與民族等方面,都有明顯的區別。

先秦的東北夷,包括肅慎,息慎同音異譯。《史記·五帝本紀》敘述舜時“方五千里,至於荒服”。在來貢的諸民族中有息慎。《集解》引鄭玄的註解說:“息慎,或謂之肅慎,東北夷。”《國語·魯語下》,記述孔子在陳,有隼死於陳侯之庭而身上留著射來的楛矢石砮,於是問孔子。孔子說:“隼之來遠矣,此肅慎民之矢也。”並且講述其中出典,是周武王克商,命四方各族進貢方物,於是肅慎氏貢楛矢石砮,其長度有一尺多。周王為了以其能招來遠方的美好政績垂法後世,在箭桿上刻了“肅慎氏之貢矢”,分給舜的後裔而封於陳。孔子說:“分異姓以遠方之貢,使無忘服也。故分陳以肅慎之貢。”韋昭註:“肅慎,東北夷之國,故隼之來遠矣。”

肅慎的分布,學術界長期有過多種推論。然而古人早已指明肅慎在不鹹山(今長白山)之北。《山海經·大荒北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鹹,有肅慎氏之國。”郭璞註:“今肅慎去遼東三千餘里。”郭璞晉人,晉遼東城即今遼寧省遼陽市老城區,晉尺約相當今6寸,當時3000里合今華里1800里左右,明顯已在長白山以北。《三國志·東夷傳》:“挹婁在夫余東北千餘里,濱大海。”又說:“其弓長四尺,力如弩,矢用楛,長尺八寸,青石為鏃,古肅慎之國也。”三國時夫余王城大概還在今吉林市境,其東北晉時千餘里,合今華里600里左右。兩書所記肅慎地理,都相當於今黑龍江省寧安縣附近。《新唐書·渤海傳》說:渤海“以肅慎故地為上京,曰龍泉府”。賈耽《入四夷道城紀》說:渤海上京“臨忽汗海,其西南三十里,有肅慎城”,渤海上京遺址即今寧安縣東京城。按文獻記載,肅慎分布在以今牡丹江中游為中心的地區。再證在考古學發現的楛矢石砮及對肅慎人文化遺址得出的判斷,可以肯定肅慎是起源於今牡丹江流域的東北古民族,又是東北與中原王朝發生政治交往最早、源遠流長的古代民族。

夫余,又有扶餘、鳧臾等異譯。《史記》記述秦漢時的經濟區域說:“夫燕亦勃、碣之間一都會也……北鄰烏桓、夫余”,而《論衡·吉驗篇》記述夫余立國的傳說:“北夷橐離國王侍婢有娠,王欲殺之。婢對曰:‘有氣大如雞子,從天而下,故我有娠。’”後產子,即夫余的始祖東明。說明夫余的始祖傳說,也帶有東夷以鳥為上天使者的特點。夫余立國以北流松花江中游平坦地區為中心,其先橐離大概分布在嫩江支流烏裕爾河流域。

角逐

與華夏之間的角逐

四夷[古代時期對四方族群的統稱] 四夷[古代時期對四方族群的統稱]

在夏代400餘年中,除與有扈氏甘之戰發生在今陝西省關中外,其餘未見與西方部落及方國戰爭的記錄。與此相對照,夏與東方的鬥爭劇烈得多。夏啟殺後益自立為後(王),傳至太康,即發生了有窮氏后羿“代夏政”的大變革,接著寒浞代羿,前後40年,少康復國。一直到少康兒子後杼才消滅有窮氏,使夏朝得以鞏固。自後啟至後杼約半個世紀與東夷鬥爭,主要是在今山東北部以及河南東北部與河北南部,今山東與河南、河北接壤的地區展開。後杼以下,對東方各部落與方國的征伐及交往,已轉移到泰山以東以南地區,所見“九夷”名稱及其分布已在“東夷的分布”中敘述。到了夏代晚葉,與九夷的關係似有所改善,帝發元年,出現了“諸夷賓於王門,諸夷入舞”的局面。其中可能包括四方之夷,從《竹書紀年》所敘前後聯繫看,當主要是東方之夷。關於夏代滅亡,古籍記述夏桀在鳴條之戰失敗以後,奔於南巢,通常以為即到了東夷的地區,今安徽巢縣一帶,可姑備一說;勾踐越國也宣稱越為禹後,大概是與諸夏認同的一種表現。這些都可置疑,有待證實。夏人在夏代及夏朝滅亡以後有一部分東徙,移居於淮河流域、太湖流域乃至杭州灣一帶,卻在考古學上有若干證據。有一部分夏人東漸而化於東夷和百越,當是事實。

東夷與商朝也兵戎相見,而且有的記錄說明 商對東夷的征伐時間延續較長,規模也較大,遠涉 淮河 流域“商人服象,為虐東夷”,“ 商紂 為黎之蒐,東夷叛之”,商紂與東夷大規模的戰爭是商朝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紂克東夷而殞其身”

兩周與東夷的關係,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即周初葉武王至康王時期;周中葉穆王至孝王時期;周末葉夷王至平王東遷以前。

大約在公元前11世紀初葉,周武王聯合800諸侯及西土各族,經牧野一仗,商紂滅亡。仍封紂子武庚為諸侯,又以周武王之弟管、蔡、霍三叔為“三監”,各據商中心地區的一部以監視武庚。即使是作了如此周密的布置,周武王回到鎬京,仍“自夜不寐”,因為商遺裔和東夷的勢力仍很強大。武王滅商以後兩年即去世,其弟周公輔其子成王,而“三監”心懷不滿,武庚乘機與東夷之大國奄、薄姑等聯合起兵反周。周公於是大舉東征。關於這次東征的對象除商遺裔之外,成王時鑄造的雪鼎,盥鼎銘文都記載的是征伐“東屍”(夷)、“東或”(國)。奄在今山東曲阜縣舊城東,這是少昊集團的中心所在;薄姑在今山東博興縣東南。兩國都淵源乾少昊集團,是商代方國,西周初是東夷勢力最大的兩國。據《史記》記載,周武王曾封太公望於營丘,國號齊,正是薄姑的中心地區;封周公於奄,國號魯,正是奄的中心地區。當薄姑與奄起兵反周時,追隨者還有許多其它東夷方國與部落,《孟子·滕文公》說:“周公相武王,誅紂、代奄,三年討其君,滅國者五十。”這五十國大多當在今山東境,此外還有淮夷,分布在淮水地區。根據各種古籍的記載,周公伐奄在成王即位之初,經過三年戰爭才殺了武庚,放逐蔡叔,占領了奄而放逐其君。即使在周公東征取得了決定性勝利以後,齊大公在營丘立國之初,“萊侯來伐,與之爭營丘。營丘邊萊,夷也”。經過劇烈的戰鬥,齊才得以立國,而且直到春秋,有時萊夷也與齊發生戰爭。周公之子伯禽就封於成,“淮夷,徐戎並興”,使得魯“東郊不開”。《尚書·費誓》說:“公曰:‘人無嘩,聽命,徂茲淮夷,徐戎並興’”,孔《傳》說,這是宣告“今往征此淮浦之夷,徐州之戎”。伯禽命令他的士眾準備好武器,糧草,振作士氣,勇往直前,不然“汝則有常刑!”經過戰爭,魯雖然得以立國,成王親政以後,“淮夷、徐夷及奄又叛,王乃大蒐於岐陽,東伐淮夷”。如此大規模徵集軍隊,在取得勝利以後,又是大規模賞賜,熔金鑄器為銘慶功,又是作《多方》等多篇文告,可見成王此次征伐東夷,影響之大。經過了這樣幾次反覆,今山東境內的東夷不再成為周的勁敵,周的統治鞏固了,東夷地區已經安定,出現了成康時40餘年不用兵刑的局面。

到周穆王(約為前976—前922)時,東夷勢力的中心轉移到了淮河流域,以淮夷概稱東夷,《逸周書·作雒解》說:“周公立,相天子,三叔及殷東徐、奄及熊、盈以叛。”這裡“熊”為“嬴”之訛,而“盈”與“嬴”同音通假字。可見成王東征之徐戎為東夷。到穆王時,徐已自稱王:“徐偃號,乃率九夷以伐宗周,西至河上。穆王畏其方熾,乃分東方諸侯命徐偃王主之。偃王處潢池東,地方五百里,行仁義,陸地而朝者三十六國。”後來穆王與楚國夾擊徐,徐偃王被殺。《都城記》說:“穆王末年,徐君偃好仁義,東夷歸之者四十餘國。穆王西巡,聞徐君威德日遠,遣楚襲其不備,大破之,殺偃王。其子遂北徙彭城,百姓從之者數萬”。徐偃王的故事,古籍記述頗多歧異,大約西周中葉淮夷以徐為最強,經周穆王與楚夾擊而受到嚴重打擊近於歷史事實。直到春秋時,徐仍不失為淮夷群舒當中的煢煢大國。徐偃王“行仁義”,深得東夷之眾,可見其文明水準較高,至今傳世的(徐)王器及國器的青銅鑄造技術與銘文都比較成熟,接近中原諸侯水平,雖為春秋時器,也說明徐的文明發達淵源有自,且傳之久遠。

到西周晚葉,東夷的中心更向南移,而今山東省境內的東夷反而追隨於淮夷之後。此時古籍記載仍稱淮夷,而金文稱之為南淮夷,周夷王時,《禹鼎》銘文噩(鄂)侯馭方叛周,“率南淮屍(夷)、東屍,廣伐南或(國),東或”,不僅危及周南境與東境的諸侯,也威脅周的東都雒邑。周動員了西六師、殷八師的力量,才平息下去。宣王時器《兮甲盤》:“王令甲政辭(司)成周四方(資),至於南淮屍(夷)。淮屍(夷)舊我(帛)(賄)人……”據郭沫若先生考證,兮甲即銘文後面提到的兮白(伯)吉甫,亦即《詩·小雅·六月》中的尹吉甫。尹吉甫在打敗獫狁之後,周宣王即派他徵收淮夷的貢物,《詩·大雅。江漢》說:“江漢浮浮,武夫滔滔,匪安匪游,淮夷來求。”《詩序》說:“《江漢》,尹吉甫美宣王也。”可見與《兮甲盤》所記為同一事件。據統計,西周晚葉金文中南夷凡三見,南淮夷凡六見,而淮夷僅一見。淮夷即南淮夷,可能因其中心轉到淮河以南,同地可能也因其勢力往淮河中上游發展,威脅了周的南國江漢諸姬及蔣、蔡等諸侯對雒邑而言是南淮夷了。南夷既與南淮並見,應是指荊楚而言。西周晚葉,王室衰微,諸侯日強,南方的楚、東南的淮夷成為周室的威脅。

史書記載

證諸史籍,夷狄族類繁多,《尚書堯典》:“蠻夷猾夏”;《禹貢》中有:“島夷卉服”、“萊夷作牧”、“淮夷蠙珠暨魚”、“和夷底續”、“西戎即敘”。

《詩經江漢》:“淮夷來鋪”;采:“蠢而荊蠻”。

《左傳桓六》:“北戎伐齊”;閔元:“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襄四:“戎狄荐居,貴貨易土”。

《論語八佾》:“夷狄之有君”;子罕:“子欲居九夷”;衛靈公:“雖蠻貊之邦行矣”。

《孟子梁惠王》:“文王事昆夷”;滕文公:“吾聞用夏變夷者,未聞變於夷者也”。

《春秋》在莊公三十二年記載:“冬,狄伐邢。”這是《春秋》中第一次出現狄的記載。這時晉獻公在位,與狄人的關係錯綜複雜,但戎與狄常常混稱。

《呂氏春秋通詮·知度》:“盡能既成,四夷乃平”。

此外尚有赤狄、白狄、犬戎、驪戎、林胡、樓煩等,名目繁多,四夷乃其統稱也。

《國語·周語中》:“夫三軍之所尋,將蠻夷戎狄之驕逸不虔,於是乎致武。”

《荀子·正論》:“故諸夏之國,同服同儀,蠻夷戎狄之國,同服不同制。”

郭沫若《屈原》第二幕:“以一介的寒士,做到一國的丞相,公卿大夫,農工商賈,皂隸台輿,蠻夷戎狄,什麼樣的人,差不多我都看過了。”

應劭《風俗通義》說:“戎者,凶也。”古本《竹書紀年》載:“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伐西落鬼戎,俘十二翟王。”《詩經》中常有周朝與西戎戰爭的史詩,比如“赫赫南仲,薄伐西戎。”

《史記·周本紀》記載:后稷卒,子不窋立。不窋末年,夏後氏政衰,去稷不務,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間。戎狄之間即陝、甘一代。

《詩·小雅·採薇·序》說:“文王之時,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獫狁之難”。《採薇》有“靡室靡家,獫狁之故”,“豈不見戒,獫狁孔棘”等句。《孟子·梁惠王》下甚至說:“太王事熏鬻,文王事昆夷。”文王經過征服與爭取,戎狄“莫不賓服,乃率西戎,征殷之叛國以事紂”。實際上打著商王的旗號對周圍各部落與方國的兼併,有所謂“三分天下有其二”,為滅商準備了條件。

《史記.匈奴列傳》記秦穆公時有西戎八國,即綿諸(今甘肅東部);緄戎(今甘肅東部);翟、鎔之戎(今陝西北部);岐山、梁山(今陝西韓城與洛川之間);涇水、漆水以北有義渠(今甘肅寧縣西北);大荔(今陝西大荔東);烏氏(今甘肅平涼西北甘寧交界處);朐衍(今寧夏鹽池一帶)。

《說文》稱:“羌,西戎牧羊人也。從人從羊,羊亦聲”;《風俗通義》也說:“羌,本西戎卑賤者也,主牧羊。故‘羌’從羊、人,因以為號。”

《史記·秦本紀》中曾記載許多與西戎族相關的來往或交戰記錄,如:“申駱重婚,西戎皆服”;“不廢申侯之女子為駱適者,以和西戎”。

《論語·子罕》:“子欲居九夷。”疏:“東有九夷:一玄菟、二樂浪、三高驪、四滿飾、五鳧更、六索家、七東屠、八倭人、九天鄙。” 《後漢書·東夷傳》云: “夷有九種,曰畎夷、於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論語》、《春秋左氏傳》、《戰國策》等書中也均提及九夷。“九”並非具體數目,只表示眾多之義,如《爾雅·釋地》中有“九夷、八狄、七戎、六蠻”之說。郭璞《爾雅注》云:“九夷在東”,泛指中國東部夷人。

據《尚書.堯典》,羲和浴日的湯谷(暘谷)在一個叫做嵎夷的地方。“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暘谷”。孔安國注云:“東夷之地稱嵎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