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永清

嚴永清

中西醫結合、中藥學家。中國中藥(方劑)系統研究及複方化學研究的開拓者,中藥現代化的積極倡導者和實踐者。先後主持進行了生脈散、六味地黃湯、當歸芍藥散等方劑系統的創新性研究,特別是對著名古方生脈散的基礎研究和套用開發研究,開拓了我國對方劑系統研究的先例。基礎研究有多項新的發現,揭示了所研究複方的優越性是源於複方中物質基礎的特異性,提出了在煎煮過程中化學成分發生了有利於提高療效的質和量變化的觀點。“九五”期末又研製成了我國第一個由有效部位群組成的心得康顆粒劑,發展了新的用途,為中藥現代化做出了貢獻。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嚴永清,1934年7月7日生於上海市黃浦區 霞飛路(今淮海東路)的一個普通職員家庭。國小畢業時,隨父母遷居無錫,在江蘇省無錫師範學校國中畢業。1949年5月無錫解放,同年夏天考入輔仁中學讀高中,勤奮學習,思想進步,1950年底他積極回響黨和國家的號召,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毅然參軍,時年16歲。參軍後,領導將他安排到瀋陽中國醫科大學學習,經軍事、政治學習3個月後,又把包括他在內的100多名學員分配到該校藥學院(1953年改為東北藥學院,即今瀋陽藥科大學)藥學系學習並畢業。

在部隊這個大熔爐里,他各方面得到了鍛鍊,特別是堅定了革命人生觀,立志要以學好專業知識為國家建設、為人民健康和救死扶傷貢獻自己的青春。1955年,由於地方建設的需要,他畢業時被分配到南京藥學院工作。先後擔任藥理學、藥劑學、藥事組織的教學工作。他對教學的認真刻苦和高度責任心的表現,得到了學生的讚揚和領導的信任,1956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58年,在毛澤東同志提出要繼承和發揚祖國醫學、組織西醫離職學習中醫的號召下,組織決定派嚴永清參加首屆西醫學習中醫研究班學習,這成了他日後為發揚中醫藥、為中藥學科和中西醫結合事業發展作出貢獻的重要轉折點。

初學中醫時,他對中醫理論常持懷疑態度,但隨著學習的深入,逐漸產生了興趣,進而努力鑽研,提出了一些新的見解。對中醫“藏象”、“中藥四氣五味”、“氣血理論”等寫了許多心得體會。為此,學校還派嚴永清到全省各市講演新學中醫的體會。由於他學習中醫藥的認真刻苦及畢業前寫的有關“調理氣機”的論文等,西學中成績突出,畢業時成為江蘇省西學中人員中惟一的衛生部一等獎獲得者。

1961年西學中畢業回校後,嚴永清決心致力於中藥教學和研究,擔任了中藥學、方劑學等教學工作。並把當時未被重視、研究難度大而又是中醫臨床用藥主要手段的中藥複方和中藥理論定為自己長期堅持不懈的研究方向。1983年,嚴永清作為全國協作組組長,主持了第一個複方(生脈散)系統研究的國家攻關項目,並對該複方的研究堅持進行了20年,至今仍在繼續。1995年他對生脈散複方中化學成分的動態變化與藥效關係的研究,是國內率先以複方為整體的複方化學與藥效結合研究的實踐者。在基礎研究成果的支持下,帶領課題組對生脈散先後開發了系列新製劑(口服液、顆粒劑、粉針劑)。“九五”期間,又以創新思維,從共煎液研究開發了第一個由有效部位群組成的中藥二類新藥心得康顆粒劑。嚴永清的科研成果,先後獲得國家級表彰和部級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及國際醫聖杯醫學著作一等獎、陳立夫中藥著作獎等多項獎勵。共發表論文120 多篇,著作13部。2001年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授予他中西醫結合貢獻獎。

嚴永清對中藥複方研究的成果,在許多國內國際會議上做學術報告。先後20多次應邀赴義大利、日本、美國、德國、印度及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講學和做學術報告,擴大了中藥在國際的影響。

嚴永清在中國藥科大學已工作49年多,由於他的工作認真,為人誠懇,學風嚴謹和廉潔公正的品德,獲得領導和師生的信任。先後擔任中藥學院院長、副校長、常務副校長等職,直到1997年他63歲時才批准退出領導崗位。近幾年他仍為完成國家課題而兢兢業業地勤懇工作。2000年、2001年還被評為師德模範和江蘇省教育系統優秀黨員。

嚴永清除歷任上述職務外,曾擔任國際中草藥學會副會長兩屆6年,目前還擔任著國家新藥研究與開發專家委員會委員、科技部“973”項目諮詢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生命科學部諮詢專家,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常務理事、中藥專業委員會顧問,全國中醫藥名詞委員會委員等多項職務及《中草藥》、《中國實驗方劑學雜誌》、《江蘇藥學與臨床》等的副主任編委、《中國天然藥物》副主編《中國中藥雜誌》等多種雜誌的編委。

技術成就

發揚中醫藥

嚴永清在西醫學習中醫研究班的兩年半學習期間,深刻體會到祖國醫藥學的偉大,中醫藥學的存在和發展,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由於客觀歷史條件的限制,所形成的完整的中醫藥理論體系卻不能完全為現代醫藥界理解,甚至產生誤解。但中醫藥能夠防病治病是事實,學習中醫藥學後,嚴永清樹立了一個清晰的理念,那就是必須肩負發揚中醫藥的責任。作為一個藥學工作者,如何發揚中醫藥,他選擇了中藥複方研究的方向。他認為《方劑學》可看做是臨床和藥學學科間的一門橋樑學科。中醫臨床治病主要手段是套用複方,而由多味藥組成的複方的化學成分複雜,研究難度很大,既然臨床療效好就必須研究,且複方的組成是臨床以辯證後按中醫藥理論決定的,歷代醫書留傳下的方劑浩瀚如海,許多方劑直至現在還常用,療效好就意味著其有科學內涵、就應著力研究。

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間,他在十分困難的條件下,堅持蒐集和積累資料,整理出了一份2萬餘字的“中西醫藥結合研究中藥的進展”,1978年10月,“文化大革命”後首次在上海召開的中國藥學會學術會議大會報告中論述了複方研究的重要性,提出了“複方中化學成分不等於單味藥化學成分的相加”,“複方在煎煮過程中可能產生有利於提高療效的物質基礎的變化”,“要重視和開展以複方為整體的化學研究”、“要研究闡明複方優越性的科學內涵”等觀點。此後幾年連續多次在全國性或地區性學術會議及光明日報、健康報、中藥事業報、《中藥通報》、《中成藥》等報刊上發表文章或論文,提倡加強複方研究。

生脈散新製劑研究開發

1983年,嚴永清獲得了“六五”國家攻關項目第一個中藥複方課題“生脈散新製劑研究開發”的資助,以他為組長的全國8個單位組成的協作組,對有800多年歷史的著名古方“生脈散”進行了系統研究,從文獻調研、組成藥物的品種、組方原理、製劑工藝、藥效、毒理、化學、質量標準等全面深入的研究,有了多項發現和創新,如方劑來源糾正了長期誤傳認為的出自李皋的《內外傷辨惑論》的說法,而是出於張元素著的《醫學啟源》,把歷史提前了45 年。又如組方中藥材用量,將藥典方所用比例(人參:麥冬:五味子=1∶2∶1)改變為1∶3∶1.5藥效明顯優於藥典方;發現煎煮工藝合煎優於分煎混合;發現了新的用途;發現各藥材的品種、炮製方法不同對藥效有影響,確定了紅參優於生曬參,麥冬宜用杭麥冬或川麥冬,五味子必須北五味等。協作單位和參加人數之多,在當時是空前的,在嚴永清的領導下,參研單位之間工作協調,分工明確,人員團結,成效明顯,有位著名中醫藥老專家審批新藥時說“對中藥複方這樣系統深入的研究,還沒有見過”。經長期和大量的基礎研究工作,已先後開發出口服液、顆粒劑、粉針劑等系列製劑。以他為首的協作組在1986年受到國家科技攻關表彰大會的表彰和獎勵,並受到了國家

中藥複方的療效優於單味藥,已為眾所公認。但複方的療效為什麼優於單味藥,歷代文獻指出,通過配伍,可以發生相須、相使、相反、相惡、相畏、相殺,即通常所說協同或拮抗作用。按中醫理論,相須、相使可以加強作用,相畏、相殺可以減少毒性,相反、相惡一般不宜配伍。但在文獻中,古人有不少故意用相反藥物配伍者。

嚴永清認為,無論是單味藥、複方的作用均由其物質基礎所決定。複方療效優於單味藥,必然也是由於複方中物質基礎與單味藥的化學成分不同,其作用肯定不是各藥物質基礎的相加,而是物質基礎產生了變化,無論是量或質的變化,總是產生了有利於提高療效的變化,應該加以研究闡明,才能更好認識配伍的科學依據,也將為研製更有效的新藥提供啟示。

他經大量文獻調研,到20世紀80年代初為止,僅在60年代初,由中國醫科院藥物所傅豐永教授等發表過一篇天麻鉤藤飲的化學研究,初步提到了12味藥中的牛膝皂苷和鉤藤的酚性物質可能有變化,所以使天麻鉤藤飲複方的毒性小於單味藥。後來未見繼續報導。其他有關複方化學研究均未見過。為此,嚴永清認為應進行探索和研究。

複方化學研究

他在主持“七五”國家攻關項目“六味地黃湯的方劑學研究”中,開始進行了複方化學研究的探索。他的課題組在對六味地黃湯的藥理研究中,按中醫理論分成全方(合煎與分煎混合)、三補、三瀉、一補一瀉3組共7個組的實驗發現:大多藥效指標均以全方合煎組最好。遂以這7組進行化學成分的初步研究,發現全方合煎組及三補、三瀉合煎液醇提組均有新的峰出現,初步分析合煎液可能使其某些成分發生量的增加或新成分產生,某些成分則大為減少。由於當時條件所限及非計畫研究內容未深入進行。但這已啟示多藥共煎可能有些物質基礎發生變化,這也可能是藥效好的原因。

個人履歷

1934年7月7日 出生於上海市黃浦區。

1946-1949年 江蘇省無錫師範學校國中部學習。

1949-1950年 江蘇無錫市輔仁中學學習。

1950年12月 江蘇無錫市參軍。

1951-1955年 瀋陽中國醫科大學藥學院(東北藥學院)學習。

1955-1958年 任南京藥學院助教。

1958-1961年 南京中醫學院西醫學習中醫研究班學習。

1961-1964年 任南京藥學院助教。

1964-1976年 任南京藥學院助教兼團委副書記。

1977-1983年 任南京藥學院講師、系主任、科研處長。

1984-1997年 任南京藥學院副院長、副教授。

任中國藥科大學副校長、常務副校長、教授。

任國家醫藥管理局中藥複方重點實驗室主任。

1997年—至今 任中國藥科大學教授。

主要論著

1 嚴永清.中藥複方化學成分研究途徑的探討.南京藥學院學報,1984,(3):61-67.

2 嚴永清.加強中藥複方化學成分的研究(專論).中藥通報,1985,(2):1-3.

3 嚴永清,吳建新.藥物的辛味與歸經、作用及化學成分的關係.中藥通報,1987,(1):53-56.

4 嚴永清,吳建新.藥物的苦味與歸經、作用及化學成分的關係.現代套用藥學,1987,(5):12-15.

5 嚴永清.生脈散口服液的綜合研究.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0.

6 嚴永清,朱丹妮,吳建新,等.六味地黃湯化學研究方法的探索.中國中藥雜誌,1991,(5):310-312.

7 高曉山,嚴永清,吳煥,等.中藥藥性論.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2.

8 嚴永清,杭秉菁,劉國卿,等.六味地黃湯配伍理論的實驗研究.中藥材真偽鑑定研討會論文集.1993:23-42.

9 嚴永清.中藥辭海(第二卷).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6.

10 謝明村,嚴永清,祁公任.中藥學概論.台灣:尚印刷事業有限公司,1996.

11 嚴永清.中藥新藥研究與開發的思路.健康報,1997.03.07.第(2)版;中國中醫藥報,1998.07.15.專版.

12 嚴永清,朱丹妮,馬世平,等.生脈散複方化學成分的動態變化與藥效關係的研究.(一)生脈散有效部位的確定.中國學術期刊文摘,1998,(7):854-857.

13 嚴永清,朱丹妮,馬世平,等.(二)生脈散有效部位對心肌缺血的影響.中國學術期刊文摘,1998,(7):857-860.

14 嚴永清,馬曉紅,李志明,等.(三)生脈散有效部位抗心肌缺血的物質基礎研究.中國學術期刊文摘,1998,(7):860-862.

15 朱丹妮,嚴永清,李志明.(四)生脈散有效部位化學成分分析.中國學術期刊文摘,1998,(7):862-865.

16 嚴永清,朱丹妮,李志明,等.(五)5-HMF的分離、鑑定及含量變化.中國學術期刊文摘,1998,(7):86-868.

17 朱丹妮,嚴永清,李志明.(六)生脈散中人參皂苷的變化.中國學術期刊文摘,1998,(7):868-871.

18 嚴永清.中藥複方中物質基礎的增效因素.世界科學技術—中藥現代化雜誌,2001,(2):17-20.

19 嚴永清.展望21世紀中藥複方(方劑)現代化進程(特論).現代中醫藥(香港),2001,(3):4-7.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