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在日常生產和生活環境中,到處都可以產生大量的噪音,由噪音所致的耳聾叫噪音性耳聾。任何超過85dB的噪聲都是損害性的。高頻性耳鳴通常伴有耳聾。聽力減退首見於4kHz,如繼續接觸噪聲,則逐漸向較低頻率和更高頻率發展。與大多數感音神經性聾相反,8kHz的損害較4kHz少。爆炸性損傷(聲創傷),能產生同類的感音性聾。
分類
一般可分爆震性耳聾、噪聲性耳聾(職業性耳聾)二種。
(1)爆震性耳聾。一次高強度的突發的脈衝噪聲瞬間就可使人耳聾,如爆炸爆破,射擊等特大強度噪聲,使耳聽覺受損傷,稱為爆震性耳聾。也有的人因燃放鞭炮、衝擊耳的鼓膜而被震聾的。爆炸物在爆炸時,在發生強噪聲同時,還伴有衝擊波,可以引起鼓膜破裂、內耳出血、聽覺感受器損傷。受傷的程度與爆炸力大小、震源的遠近、頭部所處位置以及有無掩蔽物等因素有關。所以在強噪聲廠礦要倍加小心,要加強個人防護措施,如用耳塞或用棉花填塞耳道口。
(2)噪聲性耳聾(職業性耳聾)。是由於長期呆在噪聲環境中所發生的一種進行緩慢的感音性耳聾。 開始接觸超過規定的強噪聲,大多感到耳內不適,耳鳴,輕度聽力減退,返回安靜環境後能迅速完全恢復,此種保護性生理反應稱聽覺適應。暴露時間漸久,聽力下降明顯,然而脫離噪聲環境後數小時或10餘小時能完全恢復者稱聽覺疲勞。噪聲對人體危害是多方面的。噪聲可以使人耳聾,還可能引起高血壓、心臟病、神經官能症等疾病。噪聲還污染環境,影響人的心理,造成人的煩惱,降低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
產生原因
1、如鍛工、紡織工和一些叮噹亂響的工種或作業,由於長時間受噪音刺激,而致使聽力的嚴重損害,這些都屬於高強度噪音環境中的作用,因此這種耳聾與職業有關。
2、突然遭到巨大噪音和衝擊波引起的耳聾(如爆破、開山、放炮聲),叫做急性噪音聾也叫暴震聾。強烈空氣衝擊波可產生機械性損傷,震破鼓膜或引起內耳出血,聽覺感受器損傷等。
臨床表現
噪音性耳聾早期僅有高音調耳鳴,間斷性變為持續性。初期耳聾是可逆的,隔離噪音後多能恢復。早期聽力損害自己覺察不出,逐漸可成為明顯的不可逆性聽力損傷。持續在噪音環境中工作,聽力可持續下降,前10年損傷較快,以後則發展緩慢,並向低頻處擴散,晚期可呈低平曲線或島狀聽力,但很少全聾。
另一症狀就是漸進性聽力下降,可伴有眩暈、頭痛等症狀。
預防
1、耳部隔音:戴用耳塞、耳罩、隔音帽等防聲器材。一般在80db噪聲環境長期工作即應配用簡便耳塞;90db以上時,必須使用防護工具。簡便者可用棉花塞緊外耳道口,再塗抹凡士林,其隔音值可達30db。
2、控制噪聲來源:這是預防噪音性耳聾最根本的辦法。在建築廠房、安裝機器時就應採用各種隔音、防震、吸聲的措施,降低噪聲。
3、衛生監護:就業前應檢查聽力,患有感音神經性耳聾和噪聲敏感者,應避免在強噪聲環境工作。對接觸噪聲者,應定期檢查聽力,及時發現早期的聽力損傷,並給予妥善處理。
4、減少接觸時間:如在隔音室里行工間休息,或減少每日、每周的接觸噪聲時間,也可降低發病率。還可根據實際情況輪換工種,亦可降低聽力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