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電影名:喜蓮導 演:孫沙編 劇:郭中束 郝國枕
主 演:于慧 吳京安 張洪傑 於莉泓
上 映:1996年
地 區:中國大陸
顏 色:彩色
類 型:劇情片
故事梗概
為了多上幾年學,同齡的女伴都已經結婚生子了,喜蓮才在父母的催促下結了婚。對方是住在大河西邊西河村的劉世德,出嫁前的喜蓮單純得認為,只要將來的丈夫不傻、不呆、不瘸就行,何況劉世德還是個光榮的退伍軍人,這讓喜蓮覺得生活一下子變得美好了許多。儘管河西村是出了名的窮鄉僻壤,世德家更是窮得一貧如洗,還有一個年過花甲雙目失明的婆婆,可喜蓮仍然知足地對婆婆極盡孝道,對世德知寒知暖、體貼入微。雖說世德當上了村長,但天性溫順的他卻滿足於窮苦的現狀,並不打算去改變它。為了貼補家用,喜蓮到市場上售賣自己泡的豆芽菜,從一張別人丟棄的報紙上,她意外地得知辣椒的銷路很好,可因為東北的天氣寒冷,種辣椒的人卻很少,於是,喜蓮的心開始蠢蠢欲動起來,她決心要改變自家和全村人的命運,於是,她偷偷將家裡所有的積蓄都買了辣椒種,還扒了世德家祖上唯一留下的幾間茅草房,蓋起了暖窖,種上了辣椒。
她的舉動自然引來了世德和婆婆的責罵,他們索性搬到了親戚家,只留下喜蓮一人守著大棚里的辣椒。終於,成熟的辣椒一上市就被搶購一空,喜蓮也終於實現了自己當初的願望,為家裡蓋了一幢二層的小洋樓,給婆婆治好了眼睛,更讓全村人都走上了這條致富的道路,過起了紅紅火火、和和美美的日子。
精彩視點
本片是以吉林省榆樹市一個家喻戶曉的農民致富女狀元陳雲蓮的真實故事改編而成的,靠種辣椒先富起來的她一直帶領周圍的鄉親共同致富。作為共產黨員的她連續兩屆被選為黨的十五大、十六大代表,農民都親切地叫她“陳辣椒”。于慧在片中扮演女主角喜蓮。她一改往日城市女性的亮麗外形,扮演起了農村婦女的形象,用方言講台詞,以質樸、自然的表演,表現出了人物爽朗、率直、倔強、大膽追求進步的豐富性格。
所獲獎項
獲1996年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1996年中國電影華表獎最佳女演員獎
第十七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
精彩影評
《喜蓮》:柔弱與堅韌
說電影《喜蓮》是描寫鄉村女人脫貧致富的故事,似乎不錯。但這並不就是《喜蓮》,甚至不是其主要的特色。看片時:人們很快被那位帶著濃郁東北鄉土氣息的、潑辣、賢淑時而又顯得柔弱的喜蓮抓住了。這是近期銀幕少見的現象。許多銀幕人物與我們無關,那些出沒於江湖、遊走於商場,那些華貴的、空虛的、性感的,談吐著“文化”又散發著痞氣的人物,讓我們無動於衷,而喜蓮卻不然。喜蓮是長影導演孫沙“鄉村女人三部曲”中的人物之一。據說,拍“三部曲”並非有意為之,自《九香》、《紅月亮》、《喜蓮》拍下來,便構成了一個特殊的視角。同樣以當代農村為背景,同樣以女人命運為焦點,奏響了一曲深沉的中國勞動婦女奉獻、自尊、自立的頌歌。《九香》沉鬱執著,《紅月亮》憂憤慷慨,到《喜蓮》則迸發出一股活潑豁達之氣。孫沙痛感浮躁、急功近利造成當前某些影片與廣大觀眾的疏離,他注重電影的民族精神,他追求返璞歸真的境界,認為沒有實感和真情就沒有電影。而在廣袤的鄉村與細小的家庭,透過古老生活方式的更新,他洞悉了生活的陰影,也找到了人的質樸與溫馨的棲地。喜蓮形象的鮮活在於她毫無雕飾。孫沙心目中的喜蓮女人味十足又風風火火,于慧的表演可以說出色地傳達了角色這種氣質。出嫁的喜蓮,不時撩開紅蓋頭左顧右盼,後來索性把紅蓋頭當圍巾系在脖子上,她的不安分,活靈活現,呼之欲出。而穿著大棉襖和泥抹牆,背著瞎婆婆從西院跑到東院,又顯示了喜蓮的質樸與柔順。同村姚二虎偷牛被拘留,她想到自己也想到了命運相同的鄉親們,由此啟發她下決心改變活法,帶領全村人苦幹脫貧。農民的脫貧致富,不但是物質生活條件改造和提高的過程,更是一個文化更新和精神解放的過程。《喜蓮》並沒有低估這個過程的艱巨性。只不過它主要著眼於女主人公對習慣勢力的抗爭及其精神上的成長,而且以輕喜劇的方式降低了喜蓮與丈夫衝突的灼熱程度,這樣一來,似乎反倒更貼近生活,更能真實襯托喜蓮的心氣與眼界。喜蓮屬於那種敏於接受新事物、較少自私心的農村新人。生活視野閉塞時,她不乏善良與穎悟;一旦良知被喚起,踏上自立之途,她堅韌而通達,又不會喪失女性的溫柔與同情心。時代造就了喜蓮,是改革風潮把她推到了生活的前列。意識到經濟獨立對於婦女解放的意義,同時以開闊的襟懷尋求與公眾共同富裕之路,在複雜的社會轉型期,喜蓮的形象肯定會給人們許多寶貴的啟迪。流暢、洗鍊的敘事,已成孫沙電影的一個特色。旁白的妙用,有助於剖示主人公的心跡,從語言風味上也加重了影片的鄉村感和地域感。幾組人物關係中,喜蓮與婆婆(婆婆因喜蓮抓中藥治療由失明而復明,尚可推敲)、與妯娌、與村民的關係,著墨不多,恰到好處。喜蓮與丈夫的交流與碰撞,世德擺村長架子那憨態可掬的居高臨下,喜蓮不乏柔情與依戀又不乏自主與堅決,無疑是最富於生活情趣的。楊青這個角色的設定,也應說是頗具匠心的一筆。作為世德原先的對象,楊青舊情未了,夾在喜蓮與世德之間,形成某種尷尬的局面。這本容易落套的“三角”模式,在《喜蓮》中處理得比較自然,楊青介入與離走,不僅成為故事進展與轉折的重要情節點,而且從側面增添了男女主人公情感糾葛的波折。問題是喜蓮與世德之間精神隔閡的修復,應當說,影片的收束還是過於匆忙,直至結尾觀眾在心理上並未完全認同男女主人公達成諒解和重燃愛意。 情感與人性的豐富而有深度的揭示,仍然是當前銀幕人物形象塑造的一個薄弱環節,尤其是社會主義新人形象。“鄉村女人三部曲”的人情表現,《紅月亮》顯得更有力度,《九香》和《喜蓮》稍嫌拘謹。缺乏激情的寫實往往歸於平淡。儘管孫沙的東方式含蓄在總體上是可取的,但看片之後,我仍有“功虧一簣”之感,由衷希望這類題材和格調的影片有更大膽的筆觸、更強烈的心靈衝擊力。
影片《喜蓮》的現實意義
以“不瞎不聾不傻不瘸”為擇偶觀的農家女喜蓮一生中最大的欣慰就是嫁給河西村劉家老二世德這個雖家貧如洗但身材魁梧心眼好的復員軍人了。打到劉家那一刻起她就忠實履行一個為人妻為人兒媳的職責;上敬下孝,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把里里外外料理得井井有條。按理說,喜蓮應該滿足於現狀,過著河西村人老幾輩那種“男人懶懶散散,女人曬太陽哄孩子嗑瓜子”的日子來打發時光。可生性執拗倔強並不安分守本的她硬是跋山涉水千里迢迢趕到黑龍江向人家學習培養辣椒的科學技術,並帶領大夥走上了致富路。不僅給河西村改換村風門庭,還給窮山窪帶來勃勃生機,使鄉民們的日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片尾主題歌中展現於觀眾眼前的那一畦畦綠旺旺的辣椒地所孕育的無限生機和那一幢幢映入眼帘的大瓦房,哪一位觀眾能不由衷地為這東北么妹的幹勁與魄力叫好?影片用較多的筆墨去渲染主人公喜蓮走向成功的奮鬥足跡。她深諳擁有二千多口人的河西村是個人心渙散的村落,積貧積弱的人們在黨的富民政策指引下,思想上獲得了解放——連沒個男人的楊青也思忖著砌一個酒台作生意;“得想一個法子聚攏人心”——村長世德也這么尋思著——但由於長期的禁錮而呈現出盲目和無所適從的動向。“法子”最終讓喜蓮找到了,這得益於她長久的致富渴望和“窮則思變”的迫切心思,賣豆芽菜掙錢還賬就充分說明她覺醒得是多么早,因而當聽到那位買豆芽菜的人抱怨本地買不到辣椒時,“有心人”一下子產生了靈動的思考,奪下那人手中的報紙,尋覓“辣椒大王”的住處……學成歸來躊躇滿志的喜蓮頂著丈夫向她潑來的冷水,不去理會大嫂的冷言冷語,而是我行我素矢志不移的工作著。呼嘯的山野中她負重前行,步履艱難,身後車轍深深,無助的呼喊聲響徹山谷……讓觀眾一次又一次為主人公的創業精神和付出巨大心血而折服。“扒了房子作暖棚”一齣戲是影片矛盾衝突達到高潮的部分。倔女人有些莽撞的做法究竟是給丈夫一個“驚喜”?還是讓全家跟她帶災?觀眾在她們夫婦的爭辯中為主人公捏一把把汗……然而喜蓮畢竟以她的堅毅、頑強、大膽、執著的品行獲得了事業上的成功。當村人們手中握著一沓沓“紅利”的時候,誰的內心深處不充盈著激動和亢奮?!
喜蓮是個事業上的成功者,但她更是女人。因忙於栽培辣椒顧不上心疼丈夫成了不稱職的妻子;結婚多年終未生育被人家瞧不起;同其他女人一樣恪守“愛情是自私的”信條而終未讓楊青鑽了空子……切切實實的現實,入情入理的電影語言的運用讓觀眾在為喜蓮的成功而歡呼的同時,也在思忖著一個成功女人背後隱藏著的心酸往事。
故事原型
“喜蓮”新傳
您看過長春電影製片廠攝製的故事片《喜蓮》嗎?您喜歡那個心地善良、助人為樂、樸實潑辣、漂亮可人的主人公喜蓮嗎?如果您喜歡《喜蓮》中的喜蓮,那么,您就應當喜歡喜蓮的原型陳雲蓮。陳雲蓮,原來是榆樹市太安鄉太安村的農民黨員,現在是吉林省雙聯經貿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改革開放以來,陳雲蓮“三個外號”的帶動作用越來越大,“陳辣椒、陳調度、陳民政”的榮譽稱號越來越高,先後榮獲長春市優秀共產黨員標兵,吉林省勞動模範,全國“三八紅旗手”、十大農民女狀元、十大農村優秀人才。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光榮當選黨的十五大、十六大代表。
近年來,陳雲蓮本著與時俱進的新精神,按照“三個代表”思想的新要求,增加了 “三個外號”的新內涵,強化了“三個外號”的新效應,在農村經濟改革中,在帶領民眾共同致富的道路上發揮了農民黨員的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