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作者生平謝倩霓,出生於江西,畢業於南京大學。文學碩士。現供職於少年兒童出版社。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已出版長篇小說《喜歡不是罪》《不說再見好嗎》,彩繪本校園中篇小說《此情可待》,中短篇小說集《星語心愿》,青者散文集《走過心情》等。作品曾入選《走過心情》;譯作《聯歡追蹤》等。曾獲陳伯吹兒童文學獎大獎和優秀作品獎、冰心兒童圖書獎等獎項。
謝倩霓會把那種不幸上升為少女成長中的一個生命事件來寫,而且和這個生命事件息息相關的四周的人物和事件一筆一畫,刻畫得仔細、踏實和感人。這就是一種小說的質感和分量。
郁雨君/花衣裳組合重要成員之一/作家/《少女》雜誌執行主編謝倩霓總是試圖通過現象的呈現來昭示生命成長內在的蘊涵,她的小說情節設定往往都是有意味的,都是關乎成長的。她的小說從來都不去刻意地追求什麼震撼效果,但是在雲淡風輕的敘述中往往不經意就讓人心裡一動。
李學斌(兒童文學作家/評論家):“ 這是一本類似於《少年維特之煩惱》那樣的小說。情感與心靈上飄飛的羽毛——如同蒲公英的種子一樣處處飛揚,儘管其中擁有種種複雜而又豐富的寓意,但我仍將其歸之為“少年心理關懷”小說。這是中國第一部少年心理關懷小說,謝倩霓是一位值得期待的作家。”
內容簡介
故事是由朱若葵的父母25年同學會拉開帷幕的。朱若葵突然發現同班同學“邱代表”的媽媽與自己的父母是同班同學,而自己的母樣和另外三個母親是同宿舍的同學,號稱校園四劍客。其中趙紅梅阿姨當時是班裡學習最好的學生,但結果是中學輟學了,最後嫁給了一個農民。令人驚奇的是,談起趙紅梅阿姨,她們三個人都有惋惜之情,並且一起給趙紅梅的女兒匯錢。朱若葵有自己的生活,她本人有個神秘的網友許嘉陸。他們在同一個城市,沒有過面,不用網路建立聯繫,卻用古老而又浪漫的方式——書信——進行交往。數學兼物理課代表(邱代表)邱丹鼓朱若葵,朱若葵卻喜歡著自己的網友嘉陸。當朱若葵滿心歡喜地和大學生許嘉陸約會的時候,卻發現許嘉陸的身邊有一個大學女友。許嘉陸告訴朱若葵,他一直把她當作好朋友和小妹妹看待。這不啻是一個晴天霹靂。朱若葵的媽媽,一個開明的、體貼的、細心的母親,用自己親身的經歷給自己的孩子指明了一條路:喜歡不是罪。那個在朱若葵心目中懸而未決的謎,終於揭開了……
目錄信息
第一章 我跟邱代表的最新關係
第二章 不是網友是筆友
第三章 奇怪的結點
第四章 班級四劍客
第五章 真假情書
第六章 十六歲,一個人靜靜過
第七章 相約“大食代”
第八章 身邊的傳奇
第九章 貼滿星星的信
第十章 到邱彤家做客
第十一章 筆在以出征
第十二章 森林公園裡的燒烤
第十三章 把你的心悶一悶
第十四章 翻山越嶺的手機簡訊
第十五章 碎在地上的玻璃蠍
第十六章 喜歡不是罪
第十七章 當一回自己的導演
第十八章 慢慢地過去
第十九章 奇蹟,在不遠處等你
內容摘要
《喜歡不是罪》Ⅰ
在我的記憶里,我從來沒有見過爸媽這樣的一副急切渴望的嘴臉,說出來我都要臉紅――他們居然在扳著指頭計算國慶節的到來!
我跟邱代表的最新關係(1、2、3)
不是網友是筆友(1、2)
奇怪的結點(1、2)
班級四劍客(1、2、3)
真假情書(1、2、3)
《喜歡不是罪》Ⅱ
這是我老媽的殺手鐧,她知道我花自己的錢會心痛,所以自從我進入中學開始支配自己每年數量不菲的壓歲錢,她就想出了這一毒招。
16歲,一個人靜靜過(1、2)
相約“大食代”(1、2、3、4)
身邊的傳奇(1、2、3、4)
貼滿星星的信(1、2)
到邱彤家做客(1、2、3、4)
《喜歡不是罪》Ⅲ
“喂!媽你幹嗎呀!亂翻我東西!”我急得大叫。要知道,我上次帶回來的花瓶可就藏在大衣櫃的最裡面。要被媽媽翻出來,我可怎么解釋呢?!
筆友出征(1、2)
森林公園裡的燒烤(1、2、3、4、)
把你的心悶一悶(1、2、3、4)
翻山越嶺的手機簡訊(1、2、3、4)
碎在地上的玻璃蠍(1、2、3)
《喜歡不是罪》Ⅳ
洗過一個滾燙的熱水澡,我強迫自己吃了跟平常差不多量的飯菜。媽媽終於放鬆了對我的觀察和監視,我終於可以對她說:“我去做作業呀,元旦布置了好多作業呢。”
喜歡不是罪(1、2、3、4、5、6、7)
當一回自己的導演(1、2)
慢慢地過去(1、2)
奇蹟,在不遠處等你(1、2、3)
名家評論
樊發稼
謝倩霓長篇小說《喜歡不是罪》是一部可以讓人一口氣讀畢的約15萬字的作品。評論家安武林稱此作為“少年心理關懷小說”,這是沒有錯的,我尤其在作品實際所起到的作用這個層面上樂於認同這個判斷。實際上它是一部地地道道的成長小說,風格健朗,色澤明亮。
當然,總的來說,謝倩霓在小說中寫的是一種花季少男少女間十分自然的、清純的兩性相悅之情。這種“情”需往前走一步,才可算是愛情吧。這種兩性相悅之情,是上蒼賜給人類的最美好的、甚至是最神聖的本能或本性。這樣的文學題材,過去屬於“禁區”,是不能寫的。現在可以寫了,這是社會的進步。時代的巨輪總是要將那些不合時宜的、違背情理的陳規陋律統統碾碎壓平。
謝倩霓已經創作、出版過幾部長篇,看得出來她在駕馭這種較為“宏大”的藝術形式時,已經積累了相當的經驗,已經沒有了初涉長篇創作的作者(特別是時下某些當紅的“少年作家”)那種既隨意又很粗糙的寫作印痕。
這部小說主要敘寫以朱若葵為中心的幾位高一男女生之間錯位的“感情糾葛”。與之相觀照、相併行的一根情節線索,則是他們父母輩類似的情感經歷。後者較“虛”,“時斷時續”,前者則是實寫,“一以貫之”。兩者互為映襯,或者說是作品的敘述是在兩者互為對比中展開的。其中作者機智地設定了一些讓讀者始終關注的懸念,例如父母輩“校園四劍客”中始終沒有出場的趙紅梅阿姨的命運(趙紅梅是25年前班裡成績最好的學生,卻中學輟學,最後嫁給一個農民,與“四劍客”中其他三人的感情歸宿絕然不同),朱若葵與其“筆友”許嘉陸之間的感情結局等等。兩代人在情感經歷上的相似(包括以拚命用功、獲得學習好成績來博取自己喜歡的異性同學的好感和青睞)與“結局”的不同,反映出不同時代階段的觀念和社會風尚(風氣)的鮮明差異。生活在今天的年輕一代,有著清明的社會環境和寬鬆、寬容的社會氛圍,有著體貼和理解自己的親人們無微不至的呵護與耐心的生活點撥與人生導航,即使偶遇尷尬的窘境,一時陷入情感的泥淖,也是不難獲得身心的解脫和解放的。這正是新時代青少年的幸運之處,也是他們優越於其父輩、得以及時消弭和排除種種青春煩惱、能夠健康成長的社會人文條件。
這部小說善於通過情節和細節的巧妙設定,以及對人物言語行止的描述,相當細緻地展示心地清純的孩子們的心理活動及內心世界的波瀾,也是吸引讀者、使同齡青少年朋友感到親切的一個重要原因。
一部長篇,總是由眾多“情節鏈”串聯而成。成功的長篇作品,某種意義上講就是作者設定情節以及“情節鏈”的安排藝術。《喜歡不是罪》這部長篇,在這方面顯示了作者的令人稱賞的藝術匠心。通篇十九章,緊密契合故事發展的大脈絡,章章有核心情節,疏密起伏,前後呼應,有若干懸念(主懸念、次懸念)一直抓著讀者的心,不經意間又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小細節穿插其間,例如朱若葵在捐獻給災區的衣服中悄悄塞進一張小紙條之類,以期衣服受贈者知道捐衣人的姓名地址,都增加了讀者的閱讀興味。有的章節,如單“提”出來,也可獨立成篇——隨舉一例,如第六章。這章內容足以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情節單元,講的是朱若葵自己一個人過她的十六歲生日的事兒:筆友許嘉陸履行一年前許下的諾言,以他“自己的方式”祝賀朱若葵的十六歲生日。作品這樣抒寫這位少女無以言喻的輕鬆喜悅的心情:“秋天明艷的陽光滿天空流淌,將街道、行人和行道樹都塗上了一層透明的黃澄澄的色彩。我在這透明的色彩里夢幻一般地走,一個人微笑……”
這部小說中常常出現以手機為“道具”現代通訊手段(如第十一章的一段敘述:“我剛坐下準備做數學作業,簡訊鈴聲響起來了。我剛換了一種很小的小鳥唧唧喳喳叫的鈴聲,聽上去一片早春樹林的感覺,我非常喜歡)。還適度使用了一些當下流行的時髦語和網路語詞乃至英文詞,如“拜託”、“暈”、“E-MAIL”、“QQ”、“生日PARTAY”等,使作品更加輻射出一種當下逼真的生活氣息。那種不分青紅皂白一概拒絕、排斥新詞新語者,是些不懂語言發展規律的“好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