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金銀絲結條籠子

唐金銀絲結條籠子

唐金銀絲結條籠子,我國唐朝時期歷史文物,是唐代金銀工藝中絕無僅有的精品,代表了晚唐時期金銀器製作工藝的最高水平。

唐金銀絲結條籠子:通高15厘米,長14.5厘米,寬10.5厘米,重355克。
此籠子以金絲和銀絲編結而成。籠體為橢圓形筒狀,上有蓋,下有足。蓋呈四曲,頂部以金絲編織成盤旋而上的七層錐狀物,或是象徵“七級浮屠”。蓋口與籠口以子母扣扣合,上下口及底邊均以鎏金銀片鑲口。籠體兩側結出提梁,提梁與籠蓋以長鏈相連線。四足,足為獅形獸面,足底分成四叉,盤捲起來,整個籠體編結成網眼形,籠底亦鏤空,原有木片墊底,出土時木片已朽。此器製作精巧細膩,玲瓏剔透,是唐代金銀工藝中絕無僅有的精品,代表了晚唐時期金銀器製作工藝的最高水平。
這件籠子為當時宮廷茶具中的烘焙器。茶葉的貯藏保管自古以來就備受重視。唐代飲用的茶為團茶,為了使茶乾燥而色、味不減,需將團茶裝入吸熱方便又易於散發水氣的茶焙之中,烘去茶的水分。一般茶焙多用竹編織而成,而法門寺出土的是唐代的皇室茶具,為顯其尊貴而用金、銀絲編織而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