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陵簡介
唐代從公元618年建國,至公元907年滅亡,歷時289年。共21帝20陵(高宗李治與女皇武則天合葬乾陵),除昭宗李曄( yè)的和陵和哀帝李柷(zhù )的溫陵分別在河南偃師和山東菏澤外,其餘18座陵墓集中分布在陝西省乾縣、禮泉、涇陽、三原、蒲城、富平6縣,東西綿延100餘公里。幾乎與渭水漢九陵成平行一線。據宋敏求《長安志》記載,昭陵和貞陵周圍一百二十里;乾陵周圍八十里;泰陵周圍七十六里;定、橋、建、元、崇、豐、景、光、莊、章、端、簡、靖等13陵周圍四十里;獻陵周圍二十里。清代陝西巡撫畢沅曾對18陵進行整修,樹立題碑。
唐十八陵分布於渭北六縣:依次為乾縣的高宗和武則天乾陵、僖宗靖陵;禮泉的太宗昭陵、肅宗建陵;涇陽的宣宗貞陵、德宗崇陵;三原的高祖獻陵、敬宗莊陵、武宗端陵;富平的中宗定陵、懿宗簡陵、代宗元陵、文宗章陵、順宗豐陵;蒲城的睿宗橋陵、玄宗泰陵、憲宗景陵和穆宗光陵。
唐的大陵制度沿襲漢代,是經歷了魏晉南北朝的動亂歲月,將堆土為陵轉變為依山為陵的產物。唐代290年的歷史中先後出現了20位帝王,除去末代兩帝不在陝西安葬外,其餘都葬在長安以北的塬上,地跨號稱“唐十八陵”。陵區一般可以分為3個部分:陵山、陵園(內外城)、下宮和陪葬墓群。
陵山的選擇必須要巍然獨特、氣勢俊秀,站在山陵之巔向南近可以俯視整個陵園,向遠可以眺望涇、渭大川。當初,唐德宗的葬禮有日本使者參加,他跟隨到了嵯峨山,看到其氣勢壯觀,深為震撼,回國後廣為傳頌,後來把京都近郊一座山命名為“嵯峨山”,太子的宮邸亦稱“嵯峨院”,及至太子即位便是歷史上的“嵯峨天皇”。
帝陵鑿築
唐代帝陵從唐太宗李世民葬九嵕山開始,除唐武宗端陵和唐僖宗靖陵外,都構築在山上。“依山為陵”一方面是為了顯示氣勢雄偉,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防盜。陵園的平面布局自乾陵開始形成定製,墓室鑿在山南的半腰處,高踞陵園北部,為全陵主體建築,四周築圍牆,分內外兩道,內城牆四面設門,南門內修築獻殿。外牆南面有3道門,石刻群(石獅、王賓像、碑石、石人、石馬、鴕烏和華表)置於由南而北的第二、三道門之間。第一道門外分布著皇族和文武大臣的陪葬墓。此外昭陵因山南地形險阻,在陵北玄武門內修築1座祭壇,是舉行大典的場所,為唐十八陵中所僅有。
帝陵石刻
唐帝陵石雕是一部藝術版本的《資治通鑑》。唐帝陵留下的大量石刻造像,包括石虎、石獅、犀牛、蕃像、石碑、石人、仗馬、鴕鳥、翼馬、天鹿(獨角獸)、獬豸、華表、石羊等十餘種。原有石刻(不包括陪葬墓)共一千餘件,如今包括殘件在內僅存不足五百件。帝陵石刻的藝術變化,是唐代政治、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反映了大唐帝國的興衰。 十八唐帝陵石刻大致可分為4期:
①、初唐時期,獻、昭陵石刻群組合尚無定製,獻陵使用石虎守陵,石刻風格雄健有力,繼承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風格。
②、盛唐時期,包括乾、定、橋3陵,石刻群組合制度化,石刻群氣魄雄偉。
③、中唐以後,包括泰、建、元、崇、豐、景、光、莊等8陵,石人中出現相對而立的文臣和拄劍武將,石馬矮小,石刻製作粗疏、體態無力、線條鬆散,說明安史亂後,唐王朝政治、經濟由盛轉衰。
④、晚唐時期的章、端、貞、簡、靖5陵,石刻體態瘦小,神情萎靡不振,反映了唐王朝政治、經濟窘困,已瀕臨滅亡。
唐陵石刻通常分為三期:第一期(初唐獻陵、昭陵),形制特大,風格雄健,組合尚未形成定製,但對其後影響甚巨。如獻陵四神門外置石虎,到乾陵之後易為石獅;昭陵六駿,嬗演為北神門外仗馬三對。第二期(盛唐橋陵、乾陵、定陵),承襲前期形制大的特點,且種類和數量俱增,雕刻精湛,造型生動,組合基本形成定製。如神道上,一般自南而北依次排列華表、翼獸、駝鳥、仗馬、翁仲及蕃酋像等。第三期(中、晚唐諸陵),形制趨於卑小,雕刻走向粗簡,顯露了唐王朝江河日下之勢。
盛唐巨作
隋文帝篡周滅陳統一中國,為經濟文化的全面恢復和發展滌訕了基礎,同時也為陵寢制度的復興提供了必要的精神和物質條件。如文帝的泰陵封土而成,高五丈,周數百步;但二世而亡,終於沒有能夠在這方面寫下更大的手筆。然而,繼隋而起的大唐,作為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黃金時代,創造了高度繁榮的物質、精神財富,在中國建築史上也寫下了濃重的一筆。尤其是皇家建築,無論是宮殿還是陵寢,規模的宏大,氣派的雄偉,均堪與漢代相媲美。
下宮群臣
在各陵的西南都發現有建築遺蹟,文獻稱之為“陵下宮”(俗稱皇城)。可能是當時守陵官員和宮人居住的地方。以宗室、功臣陪葬是唐代皇室埋葬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封建帝王給予皇室成員和文武大臣的殊榮,亦是籠絡人心,鞏固政權的手段。陪葬墓的外形,主要有3種:
①、封上堆呈覆斗形,四周有圍牆,南門有1對土閥,閥南立石刻,一般為皇室人物的墓葬,如昭陵的常樂公主墓、城陽公主墓,乾陵的章懷太子墓、懿德太子墓、永泰公主墓等。
②、圓錐形墓。多為文武大臣,少數為皇族,這種類型數量最多。
③、象山形墓。仿照漢茂陵衛青、霍去病墓的形制修築,如昭陵的李靖墓起冢象徵鐵山、積石山,李勣墓起冢象徵陰山、鐵山、烏德健山。
初唐帝陵
唐獻陵
唐獻陵是唐代開國皇帝李淵的陵寢,位於今陝西省鹹陽市三原縣徐木鄉永合村。為陝西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唐貞觀九年(公元635年)李淵駕崩,葬於獻陵。獻陵修建之初沒有陵邑,分為內外二城,規模宏大壯觀。內城四門各有石虎一對,南門外矗立著一對高大的華表和石犀,獻陵坐北朝南,封土呈覆斗形,高21米,底徑東西150米,南北120米,陵園的周圍分布有67座皇親重臣陪葬墓,宛如眾星棒月,將獻陵襯托得十分壯觀。獻陵石刻渾厚質樸,健壯豪放,造形剛毅沉穩,氣宇軒昂。四門的石虎碩大威武,高近2米,眼神機敏,四肢強健有力,形象栩栩如生。御道的兩端有一對體形高大的石犀。南門外立有8米高的華表,上蹲犼獸,下雕盤龍,八棱形的柱體刻滿了花紋,顯得莊嚴肅穆。
獻陵石刻具有濃郁的初唐藝術風格,是研究唐代歷史的珍貴實物資料。獻陵坐北向南,地面建築378間,墓道呈覆斗形,陵高31米,長寬均為100米,陵台為覆斗形,位於陵園中部偏東,底邊東西長139米,南北長110米,頂部東西長30米,南北長10米,高19米。關於獻陵的建設規劃,唐太宗曾下詔有司討論,決定按東漢光武帝原陵高六丈的規模建設。現存高度與記載大體一致。內城四面有門,門內各有一對石虎,把守四門,眼神機敏,四肢健勁,南門外300米,有一對石犀,又約100米處,有一對石華表。整個石刻品類極簡,但雕刻藝術價值很高,渾厚質樸,造型剛毅,健壯粗獷,豁達昂揚。如華表座上浮雕的龍和頂上圓雕的狻猊,用筆十分簡潔,賦形又極為生動。圓雕的虎、犀,形體高大,用寫實的手法鐫刻出猛獸的形象,粗壯的軀體,簡練的線條,追求逼真而不注重外表的裝飾,既刻畫出獸性,又不致人望而生畏,且能逗人喜愛,這是唐陵石雕藝術的代表和精品。獻陵附近還有不少初唐功臣貴戚陪葬冢,共有67墓。
唐昭陵
唐太宗昭陵是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的陵墓,是陝西關中“唐十八陵”中規模最大的一座,位於陝西省禮泉縣城東北22.5公里的九嵕山上。距西安市70公里,距鹹陽市30公里,距鹹陽國際機場25公里。1961年,國務院公布昭陵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3A”級旅遊景區。昭陵陵園周長60公里,占地面積200平方公里,共有陪葬墓180餘座,被譽為“天下名陵”,是我國帝王陵園中面積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也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帝王陵墓。
從唐貞觀十年(公元636年)太宗文德皇后長孫氏首葬到開元二十九年(公元743年),昭陵陵園建設持續了107年之久,地上地下遺存了大量的文物。它是初唐走向盛唐的實物見證,是我們了解、研究唐代乃至中國封建社會政治、經濟、文化難得的文物寶庫。唐太宗與長孫皇后的昭陵有陪葬墓180餘座,主要有長孫無忌、程咬金、魏徵、溫彥博、段志玄、高士廉、房玄齡、孔穎達、李靖、尉遲敬德、長樂公主、韋貴妃等墓,還有少數民族將領阿史那社爾等15人之墓。上世紀70年代,考古工作者先後發掘了徐懋功、尉遲敬德、程咬金、張士貴、鄭仁泰、長樂公主、韋貴妃等40餘座陪葬墓,遂建成了占地面積53畝,建築面積7000平方米,陳列面積2000平方米,綠化面積15000平方米的昭陵博物館。昭陵依九嵕山峰,鑿山建陵,開創了唐代封建帝王依山為陵的先例。據說是因貞觀十年文德皇后臨死時給唐太宗說要儉薄,“請因山而葬,不需起墳”(《舊唐書》卷五)。文德皇后死後葬於昭陵。
關於以山為陵制度的原因,在同年十一月文德皇后葬後,唐太宗撰文刻石的碑上寫著:“王者以天下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為己有。今因九嵕山為陵,不藏金玉、人馬、器皿,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幾好盜息心,存沒無累。”這裡所說因山為陵,不藏金玉,與其說是為了儉薄,不如說是為了“好盜息心”更恰當些;虞世南上書唐太宗時就說過:“自古及今,……未有不掘之墓。”因此,唐初以山為陵的目的,無非是為了利用山嶽雄偉形勢和防盜掘而已。昭陵工程是由唐代著名工藝家、美術家閻立德、閻立本兄弟精心設計的。其平面布局既不同於秦漢以來的坐西向東,也不是南北朝時期“潛葬”之制,而是仿照唐長安城的建制設計的。長安由宮城、皇城和外廓城組成。宮城居全城的北部中央,是皇帝起居的地方,皇城在宮城之南,為百官衙署(即政治機構),外廓城從東南北三方拱衛著皇城和宮城,是居民區。
昭陵的陵寢居於陵園的最北部,相當於長安的宮城,可比擬皇宮內宮。在地下是玄宮,在地面上圍繞山頂堆成建為方型小城,城四周有四垣,四面各有一門。據史書記載,昭陵玄宮建築在山腰南麓,穿鑿而成。初建時駕設棧道,棧道長400米,即230步,文德皇后先葬於玄宮,而棧道並未拆除,就在棧道旁之上建造房舍,供宮人居住,象對待活人一樣對待皇后,待太宗葬畢,方拆除棧道,使陵與外界隔絕。玄宮深75丈,石門五道,中間為正寢,是停放棺槨的地方,東西兩廂排列著石床。床上放著許多石函,裡面裝著殉葬品。墓室到墓口的通道上,用三乾塊大石砌成,每塊石頭有二噸重,石與石之間相互鉚住。
唐乾陵
乾陵,是中國乃至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一座兩朝帝王、一對夫妻皇帝合葬陵。裡面埋葬著唐王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乾陵修建於公元684年,經過23年的時間,工程才基本完工。氣勢雄偉壯觀。
乾陵位於陝西鹹陽市乾縣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陵區仿京師長安城建制。梁山是圓錐形石灰岩山體,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乾陵就在北峰之上。梁山南面兩峰較低,東西對峙,中間為司馬道,故而這兩峰取名叫 乾陵“乳峰”。
據史書記載,陵墓原有內外兩重城牆,四個城門,還有獻殿闕樓等許多宏偉的建築物。勘探表明:內城總面積240萬平方米。城牆四面,南有朱雀門,北有玄武門,東有青龍門,西有白虎門。從乾陵頭道門踏上石階路,計537級台階,其台階高差為81.68米。走完台階即是一條平寬的道路直到“唐高宗陵墓”碑,這條道路便是“司馬道”。兩旁現有華表1對,翼馬、鴕鳥各1對,石馬5對,翁仲10對,石碑2道。東為無字碑,西為述聖記碑。有王賓像61尊,石獅1對,周圍還有17座陪葬墓。
“唐高宗陵墓”墓碑,高2米,是陝西巡府為高宗所立,原碑已毀,存碑是清乾隆年間重建的。此碑右前側另一塊墓碑,是郭沫若題寫的“唐高宗李治與則天皇帝之墓”12個大字。另外在南門外有為高宗皇帝和武則天歌功頌德的《述聖記碑》和《無字碑》二通以及參加高宗葬禮的中國少數民族首領和友好國家使臣的石刻像六十一尊。在中國歷史上,陵前石刻的數目、種類和安放位置是從乾陵開始才有了固定制度的,一直延襲到清代,歷代大同小異。
唐定陵
唐定陵位於陝西省渭南市富平縣西北15里的鳳凰山。唐定陵是唐中宗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初謚孝和皇帝,唐天寶十三載二月,改謚曰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李顯的陵墓,中宗於唐景龍四年(710年)六月七日死去,十一月葬於定陵。定陵是由三個墨青石岩山峰連繫而成,好像一隻飛翔的鳳凰,以此而得名“鳳凰山”。
陵園為長方形,坐北朝南,地形北高南低,由南面向北分為多層台地,而以陵墓為最高點。周圍約十公里,有朱雀、玄武、青龍、白虎四門。定陵陵園座北面南,東西寬二公里,南北長三公里,周長十公里。有四門,左青龍、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門外各有門闕,朱雀門外乳台和鵲台。墓前原有石蓮原有石蓮托桃一對,天馬一對,石馬三對,巨型無字碑一通,另有清代畢沅所豎石碑一通,北門有蹲獅一對,石馬三對。東西門各有蹲獅一對。這批石刻造型高大雄偉,藝術精湛。它和乾陵等陵的石刻群一樣,是我國唐代藝術寶庫中的精華。可惜多已無存,經戰亂及附近居民盜石材鑿器,陵園及四門石刻幾乎被洗劫一空。現僅有南面一個石獅、一對石人比較完好,東門及北門雖然有石獅、石馬,但都殘破不堪。而且沒有王賓立像。
唐定陵於1956年8月6日公布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1年06月25日成為國務院公布的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唐代帝陵”之一。據《舊唐書》記載,袱葬定陵有王妃趙氏,陪葬者節愍太子李重俊、宜城公主、長寧公主、成安公主、定安公主、永壽公主、駙馬韋鈸和駙馬王同皎、魏元忠等人。隨著唐王朝的衰落和歷代社會的交易,定陵災難重重,屢經焚毀和資掘。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2月遭到党項、羌和吐蕃的兩次焚燒。貞元十四年(798年)4月派左諫議大夫崔損為八陵奉修史,曾給定陵造屋380間,並置備陵寢帷幄諸物。後梁開平二年(908年)又遭住華原(今耀縣)軍閥溫韜資掘。宋太祖趙匡胤建隆二年(961年)和開寶三年(970年)兩次詔令修葺定陵。明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二月,太監梁永巡陝,盡發歷代陵寢,搜刮金玉,該陵再次被盜掘。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才豎碑封墓。
唐橋陵
唐橋陵位於陝西渭南市蒲城縣城西北15公里的豐山。豐山海拔為751米,這裡峰巒起伏,溝壑縱橫,形成各自獨立的山頭。向南平野遼闊,與秦嶺諸峰遙遙相對,山川壯麗,氣象萬千,豐山據記載叫金幟山,亦稱金栗山和蘇愚山。當地人們依其展翅欲飛的天然形勢,稱它為鳳凰山。
橋陵,又名橋冢,是唐睿宗李旦之墓。宋代沉遘在 《真宗皇帝忌日醮文》中稱:“伏以荊山之鼎既成,空瞻橋冢;帝所之游不返,孰問鈞天?”橋陵以山為冢,在山腹開鑿地下宮殿,在地面上繞山築城,四面各開一門,陵園周長約13公里,因建於開元盛世,各種設施十分崇厚。距今已歷經1270多年風蝕雨剝,但所保留的40多尊巨大石刻:石華表、石鴕鳥、石馬、石人、石獅等,卻依然眉目清晰,生動自然。石雕排列成行,氣勢磅礴,蔚為壯觀,堪稱盛唐石刻藝術的露天展覽館。
據記載,橋陵當時地面建築除雄偉的九間獻殿外,還有幾座闕樓及下宮、陵署等,幾十年內房屋建築即達140間。陵園設有陵台令及主文、主樂、主輦、典事等官員23人,陵戶400人,還設有折衝府,專門有官兵負責保衛工作。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杜甫由長安至奉承看望家人,除寫成有名的《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長詩外,還寫有《橋陵詩本十韻因呈縣內諸葛官》,詩句有“先帝昔晏駕,茲山朝百靈,崇岡擁象設,沃野開天庭”,“石門霜露白,玉殿莓苔青。宮女曉知署,祠官朝見星”。詩中對渭南橋陵的建設及官沒宮女供養猶如皇帝生前情況,作了形象的描述。陵園地面建成築雖憶蕩然不存,然現遺蹟,物別是地南面有的石刻群,仍可年出,陵園布局勻稱,加上牆壁的社托, 氣勢頗為宏偉。1988年,橋陵被國務院確定為 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隨著考古和旅遊事業的發展,橋陵地下宮殿之奧秘公之於眾的時候指日可待。
唐睿宗李旦,是唐朝第五代皇帝,他是高宗李治的第八子,則天皇后的第四子,唐玄宗李隆基的父親。李旦卒於開元四年六月(公元716年),冬十月葬於橋陵,並因此將蒲城縣改名奉先縣,隸京兆府。橋陵因建於開元盛世,所以各種設施規模也就較大。就陵園來說它包括整個鳳凰山,四面由高大城牆,南牆長2871米,西牆長2836米,北牆東至2433米處為溝壑所斷,距西北角樓約450米,東牆全長2303米,由北向南至903米,沿山勢向西折進427米,再南至東門,直通東南角遺址。整個平面呈一規矩的刀把形。占地總面積為85萬平方米。朱色牆身寬1.3米,基寬3米,四周城牆夯土若隱若現。其基室就鑿造於牆中的山腹中,陵牆四周各開一門,即前朱雀、後玄武、東青龍、西白虎(東西門又名東華門、西華門),門前兩側均有石刻和門闕,陵牆建有角闕,陵牆周長約13公里。朱雀門內有獻殿遺址附近,立有《唐睿宗橋陵》石碑,系清朝乾隆時陝西巡撫畢沅隸書。
中唐帝陵
唐泰陵
唐泰陵位於陝西省蒲城縣東北十五公里處五龍山余脈金粟山南。此山海拔716米山巒起伏,逶迤蜿蜒。唐玄宗泰陵它也是以山為陵,山腹中建造墓室,四周繞陵築牆。這裡長眠著曾經勵精圖治贏得開元盛世的唐朝第六代皇帝李隆基。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李隆基謁橋陵至金粟山,見此山有龍盤鳳息之勢,謂左右曰:“吾千秋後,宜葬此地。”泰陵規模浩大,陵內封地方圓達38公里,設定分內外兩城,布局酷似京師長安。現存石刻有:華表、天馬、鴕鳥、石翁仲、石獅等。這些石雕刻工細膩,形象逼真,線條流暢,是我國石刻藝術的瑰寶珍品。陪葬於泰陵的有元獻皇后和內侍高力士。1971年,在此地發現了200多年前早已斷裂丟失的高力士墓碑下半部分,與原已發現的上半部分相接成全,通高4米,為研究高力士其人和唐朝歷史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泰陵陵園規模宏大,據《省志》載,陵內封地達三十八公里,為諸陵中最大者。陵區以玄宮為中心,依山勢構築陵牆,平面布局分內外兩城,酷似京師長安,內城四周各開一門。唐玄宗去世的時候,雖然“安史之亂”已近尾聲,但河南、河北的戰爭仍在繼續。連年戰亂,百姓流離失所,兩京破壞殆盡,軍隊(尤其是軍閥軍隊和回紇軍隊)燒殺淫掠,社會一片混亂。唐朝國力急轉直下,幾致覆亡,從此歷史走進了中唐時代。由於陵墓石刻的產生同社會主宰者關係的直接性,它本身既反映著產生時的國力,也博動著統治那個時代的精神力度的脈象,因之,泰陵石刻成了中唐陵墓石刻的代表。
泰陵除元獻楊皇后(華陰楊知慶女)祔葬外,陪葬墓只有高力士墓(位於今椿林鄉山西村)一座。高力士原姓馮,聖歷初(公元698年)入宮,時年約15歲,當李隆基為藩王時,高力士即“傾心附結”,後一生侍奉玄宗,相處五十多年。玄宗辭位後,為李輔國所誣,長流巫州,力士曾曰:“臣當死已久,天子哀憐至今,願一見陛下顏色,死不恨”。輔國不許。寶應元年,遇赦返至郎州,聞訊並見二帝遺詔,北向痛哭,曰:“大行升遐,不得攀梓宮,死有餘恨”。悲痛嘔血而死,卒年七十九歲。代宗贈高力士楊州大都督,陪葬泰陵。
隨著歲月的流逝,戰火頻仍,泰陵曾遭受過多次破壞和洗劫。尤其是朱溫篡唐期間,華原節度使溫韞“唐諸陵在境者,悉發之,取所藏金寶。”浩劫不僅使宏偉的地面建築蕩然無存,而且還禍及玄宗遺骸。北宋太祖開寶六年(公元973年),下詔修葺泰陵,玄宗遺骸著法服、常服一套重新安葬,同時建立玄宗廟(廟址在今椿林鄉敬母寺村東南),於下宮處立碑,並於陵區廣植松柏、長楊、巨槐等。明清以前,下宮即為朝延祭祀泰陵處所。清代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陝西巡撫畢沅下令修葺泰陵,並於陵區修築寬3尺、高6尺的圍牆(今已無存)加以保護,同時還在朱雀門獻殿遺址附近,樹立親筆題寫的“唐元宗泰陵”(為避康熙玄煒諱,改玄為元)巨碑一通,這一石碑至今猶存,五個隸書大字,蒼勁有力,不失為一件鐫刻珍品。
一九五六年,泰陵被列為陝西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於一九五八年建立了泰陵文物管理所。但是,不可思議的是,泰陵石刻在大躍進期間和文化大革命中,又遭受到一次大規模的、無知的破壞。直到改革開放以後,地方政府才加大投資力度,整修道路,植樹綠化並準備對地面石刻進行修復,這時,泰陵才真正獲得了新生。
唐建陵
唐建陵位於鹹陽城西北50公里處、禮泉縣城東北15公里、海拔783米的武將山南麓,以山為陵。東與九嵕山昭陵遙相對峙,西與梁山之乾陵隔川遙望,北面群山疊嶂,南面是層層梯田和廣闊的沃野。唐建陵是唐肅宗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李亨的陵墓。建陵依山為陵。陵園東牆長1524米,北牆長879米,西牆長1373米,南牆長1050米,面積15萬平方米。陵墓現存唐關中十八陵中保存最完整、雕鑿最細膩石刻。有汾陽王郭子儀、汧國公李懷讓等陪葬墓。
陵區由陵園、下宮及陪葬墓區等組成。陵園為夯土城垣,平面呈不規則矩形,以四隅尚存角樓基址間距計,陵園東牆長1524米,北牆長879米,西牆長1373米,南牆長1050米,面積15萬平方米。城垣四面各闢一門,以四神命名。門外各置石獅1對,築闕台1對。朱雀門(南神門)外設神道,長763米,其南端築乳台1對。神道自南而北依次排列華表、翼馬、駝鳥、仗馬、翁仲等石刻造像。朱雀門內有獻殿遺址。陵園西南2.2公里有一處長110米、寬70米的建築基址。當為下宮遺址,與《長安志》“下宮去陵五里”所載基本吻合。陵園南偏西約2公里為陪葬墓區,原有封土6座。1961年調查時尚存3座,今複查,兩座已無存,僅餘汾陽王郭子儀墓1座,亦近夷平。
據《文苑英華》所錄墓誌,華州刺史李懷讓亦陪葬建陵。1956年公布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唐肅宗李亨的陵墓。其建制如昭、乾、定、橋、泰諸陵,依山鑿石,陵飾亦如之,只是各類石刻,體型略小,但雕刻技巧,超過上述諸陵。因沿山溝壑縱橫,交通不便,遊人較少,為現存唐關中十八陵中保存陵飾石刻最多、最完整、雕鑿最細膩的一座唐陵。由於一千多年的水土流失,陵區內橫貫南北兩條大溝,整個陵區的遺蹟破壞較大。建陵依山為陵,陵區周圍20公里陵墓現已非原貌,屢遭破壞,但陵園四角闕址尚在,東南與西南角闕址間距1050米,東北與西北角闕址間距879米,東南與東北角闕址間距1524米,西南與西北角闕址間距1373米,東神門在東神牆偏南處,北神門在北神牆偏西處。陵園東南角闕高2.5米,底徑12米,西南角闕高3.5米,底徑12米,東北角闕高3米,底徑12.5米,西北角闕高3米,底徑14米,寬12米;南神門,北為獻殿遺址,範圍東西500米,南北50米;長安志卷十六載,建陵下宮去陵五里,在陵園西南2200米有一處長110米寬70米的建築遺址,疑為下宮遺址。建陵東門石獅2010年3月底4月初被盜,至今杳無音訊。
唐元陵
唐代宗元陵,位於陝西省富平縣西北15公里的檀山,海拔851米。 是唐代宗李豫的陵墓。代宗李豫,肅宗長子,“安史之亂”之際跟隨其父於兵馬之間,至德二年(757年)被封為天下兵馬元帥,率邊軍20萬與郭子儀等收復長安、洛陽。乾元元年(758年)三月徙封成王,四月被立為皇太子,改名為豫。由於肅宗寵幸的張皇后,不是李豫的親生母親,而張皇后又無子,反而對李豫這個太子很不放心,千方百計地不讓李豫繼位皇帝。
公元762年4月,肅宗病重,張皇后與其黨羽密謀矯肅宗詔旨請李豫進宮,想把他殺掉,然後擁立肅宗次子、越王李係為太子。但事未成功,李豫被宦官擁立為皇帝。即位後,他針對當時藩鎮割據已經形成的局面,加強中央集權,改革財政制度,懲治宦官,先後殺掉程元振和李輔國,一些不聽話的權臣常被“強盜”殺死或賜“自盡”。由於天災人禍連年不斷,國庫空虛,唐朝社會經濟陷入內外交困之中。
大曆十四年(779年)五月二十一日,代宗在皇宮中紫宸內殿病死。終年67歲,葬元陵。元陵依山為陵,陵區周圍20公里。《舊唐書·令狐峘傳》載:“德宗即位後,曾詔立代宗元陵制度,務極優厚,當竭幣藏奉用度。遭到令孤垣的反對,德宗從之,只好從儉埋葬。”由此可見,元陵陵寢建制已大不如先帝,反映了唐自“安史之亂”以後政治、經濟每況愈下。元陵陵園石刻與建陵相同,現僅有陵園東、西、北神門外石獅和北神門外石馬殘塊。石獅形制、大小與泰陵相同。
唐崇陵
公元779年,唐代宗病死,李适繼位皇帝,歷史上稱為唐德宗。德宗是一個很想有作為的皇帝,代宗時他曾為兵馬元帥,討史朝義,平定河北,即位初罷免地方歲貢,釋放宮女,加強中央集權,支持楊炎推行兩稅法,增加國家財政收入,裁抑藩鎮割據勢力,雖急於求成,導致叛亂,但終德宗一朝,政由已出,選賢任能,未釀成全國藩鎮大亂。並採取李泌北和回紇,南通南詔,西結大食、天竺,以困吐蕃的計畫,使中唐政局穩定下來。
唐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正月二十三日,德宗皇帝李适(發音為:Kuò)病死在皇宮中的會寧殿,時年64歲,葬於崇陵。
崇陵在今陝西省涇陽縣西北20公里嵯峨山上,陵周圍約20公里,崇陵依山為陵,居高臨下,山環水抱,墓冢高突,全用方型和長方型青石迭砌而成,石塊鑿出凹槽,卡有鐵拴板,澆灌鐵汁,極為堅固。
陵園有四門,均有石獅一對,朱雀門外有石人十對,華表一對,翼馬一對,鴕鳥一對,仗馬五對。玄武門有仗馬三對。在朱雀門外還有立人石像八尊,均系王賓,現只存下一人。石刻雖遭破壞,但大部分仍存,十分雄偉壯觀。史載崇陵陪葬墓43座,今名位均無可考。
唐豐陵
唐永貞元年(805年)八月初三日,俱文珍聯合其他宦官劉光琦、薛文珍等人發動了宮廷政變,脅迫唐順宗把帝位讓給皇太子李純。806年正月,46歲的唐順宗李誦死在鹹寧殿,葬於豐陵。豐陵是唐順宗李誦與莊憲皇后的合葬陵,位於今陝西富平縣城東北約20公里處的金瓮山之陽(今曹村鄉陵村),因山為陵,陵區周圍20公里,東北距唐睿宗之橋陵26公里。1956年8月6日,陝西省公布為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25日,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順宗李誦是唐代在位最短的皇帝之一,陵園規模較小。由於歷史的變遷和自然因素的破壞,豐陵園內的建築遺蹟已所存無幾。陵園內城四門外原各置石獅1對;朱雀門外原置石人10對、石馬5對、鴕鳥1對、翼馬1對、華表1對;玄武門外原置石馬3對。今已損毀殆盡。惟朱雀門外現存殘華表1件,八稜柱狀,仰覆蓮寶珠頂,通高3。71 米,棱面寬0。38米不等。棱面陰線刻迦陵頻伽、獬豸、鳳、花卉、吹笛童子等;玄武門外現存石獅1座,高1。75米,且大部分埋入地下;仗馬2件;西門外存石獅1對,均殘。陵園內另有清代巡撫畢沅所立“唐順宗豐陵”石碑1通。據當地百姓介紹,“文革”時,豐陵玄宮隧道被掘進10餘米,石刻大部分被損毀。 史載陪葬墓一座,為莊憲皇后王氏,元和元年(806),順宗病逝。唐憲宗迫於宦官壓力將王氏遷出後宮,送到長安城東南興慶宮居住。此後猶豫成疾。元和十一年(816)病逝。根據王氏生前遺願,尊稱其為“順宗莊憲皇后”,與唐順宗葬於豐陵。
唐景陵
景陵是唐憲宗李純墓,位於陝西省蒲城縣。李純是唐朝第十二個皇帝,生於唐代宗大曆十三年(公元778年),元和十五年(公元821 年)春正月,暴崩於大明宮中和殿,終年四十三歲。景陵位於蒲城縣城西北7公里的金幟山(今三合鄉義龍、趙家、景陵村附近)。金幟山(又稱半山)屬南山山系,山勢由西南向東北方向延伸,諸峰羅列(最高峰海拔806米),形成拱衛之勢,巍峨壯麗,陽光映照,猶如懸幟,故名金幟山。
景陵依山為陵,陵區周圍20公里。陵園東南和西南角闕址間距及西南和西北角闕址間距均2400米,南北二神門間距2500米,東西二神門間距2900米。陵園東南、西南和西北角闕址尚在,東南角闕址高4米、底長20米、寬7米;西南角闕址高3.5米、底徑15米;西北角闕址高5.5米、底徑14米。三個角闕址附近出土唐代磚瓦碎塊甚多。陵園四神門外4對闕址、乳台和鵲台均在。南神門北50米為獻殿遺址,範圍東西200、南北150米。鵲台的西闕址尚在,高1米、底長7米、寬6米。東闕址已被平掉,二闕址間距63米。鵲台北距陵園南神門2876米,北距乳台2350米。其二闕址東西間距195米,均被嚴重破壞。
景陵下宮遺址北距陵園2300米。遺址範圍東西350、南北200米。遺址南有“大宋新修唐憲宗廟碑銘”,碑額六螭垂首,碑身高2.66米、寬1.52米、厚0.48米,碑座長1.77米、寬1.37米、高0.47米。開寶九年(公元976年)立。景陵陵區原有石刻,除玄武門外增加小型石獅1對外,其他均與豐陵相同。景陵的小型石獅(唐懿宗簡陵也有2對)為唐代陵園所不多見。四門石獅身高180、寬85厘米。石獅頭呈方形,額和眉脊突出,雕刻粗疏。
晚唐帝陵
唐光陵
唐穆宗光陵,位於陝西省蒲城縣北13公里辛子坡村北的堯山之上,屬於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海拔1091米。光陵依山為陵,周圍20公里。陵園南北二神門距離2900米,東西二神門距離2350米,陵園呈東西窄、南北長。現存西南角闕遺址,底徑12米、高1.5米,位於皇邊村北,南神門北20米為獻殿遺址。範圍東西300米、南北150米,遺址內有清代畢沅書的唐穆宗光陵石碑。玄宮在半山上。
具體請參見詞條:光陵
唐莊陵
陵園東西490米、南北480米。陵台在陵園內東西居中,陵南較陵北寬47米,陵園神牆牆基寬3米,四角闕址除西南角闕被平掉外,其餘均在。東南角闕址高1.5米、底呈方形,邊長6米;東北角闕址高3.5米,底呈曲尺形,長16米、寬14米;西北角闕址高3.2米、底長8米、寬6米。下宮離陵4公里,坐北向南。
唐敬宗莊陵石獅
陵區現殘存四門石獅,大小不盡相同,如南神門西列石獅,身高1.80米、身寬0.85米;而北神門石獅則身高1.15米、身寬0.95米,石獅造形肥碩,比例向橫寬方面發展。
神道石刻由南向北計有華表、翼馬和鴕鳥各一對,石人6個。石刻東西列間距67.5米。
華表位於乳台闕址北70米,形制同崇陵。華表高5.65米(石座埋入土中,未計算在內)。
翼馬位於石望柱北24米。翼馬頸較瘦長、頭短、腿高。東者垂尾,西者縛尾。
鴕鳥位於翼馬北24米。形制同景陵鴕鳥。鴕鳥身高1.10米、身長1.50米。
石人東列南數第一個石人在鴕鳥北142米,第二個在第一個北140米,第三個在第二個北41米;西列南數第一個石人在翼馬北168米,第二個在第一個北116米,第三個在第二個北80米。石人身高2.77米。
唐章陵
章陵是唐文宗李昂的陵墓。章陵位於陝西富平縣城西北15.3公里的雷村鄉與齊村鄉交界處的天乳山之陽。天乳山又名西嶺山,海拔783米,孤聳而立於台塬上。章陵即修建於天乳 山之陽,陵園封內22.5公里,下宮去陵1.5公里。1956年8月6日,陝西省公布為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25日,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章陵“因山為陵”,玄宮鑿於天乳山南麓。陵園平面近方形,東西約1350米,南北約1300米。 陵園內城四面各闢一門,四隅建角闕。南門外設神道,長約500米,其南筑乳台一對。現殘存城垣東南、西南和東北角闕基址。其中東南至西南角闕遺址相距約840米,東北至東南角闕遺址相距約830米。陵園面積約65萬平方米。四門之外原置石獅、石馬、石人、華表等石刻,其形制與豐陵相同。現殘存石獅1隻(東門),殘高0.95米;拄劍石人1件,殘高1.75米,胸厚0.55米;華表1通,徑1.01米,棱面寬度不等,殘高2.60米;蕃酋像2件,殘高0.64-0.80米,肩寬0.63米,其基座每邊皆0.62米,高0.14米。其餘石刻在“文革”中被毀。
唐端陵
具體請參見詞條:端陵
唐貞陵
具體請參見詞條:貞陵
唐簡陵
具體請參見詞條:簡陵
唐靖陵
具體請參見詞條:靖陵
相關作品
《帝陵探秘筆記之神秘詭異唐十八陵》 文 / 孤清霜
前言:
陝西關中渭北高原,自最西邊的乾縣到最東邊的蒲城縣,一字排列著大唐帝國的十八個帝王的陵寢,綿延數百公里,與秦嶺遙遙相對,前瞻千里關中沃野,後枕山峰丘巒,又有灃河、渭河、涇河等纏繞中間,唐十八陵各個個可謂千古風水寶地。唐帝國在中國歷史上顯赫一時,為當時的世界超級大國,從公元618年建立至公元907年滅亡,先後經歷289年,共歷21帝,其中除另外兩為亡國皇帝昭宗和哀宗分別葬於山東和河南外,期於19位全部葬於陝西,其中武則天和高宗李治合葬乾陵,因此在關中大地上有18座唐帝王陵。號稱唐十八陵。唐十八陵自西向東分別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合葬乾陵、唐僖宗李儇靖陵、唐肅宗李亨建陵、唐太宗李世民昭陵、唐宣宗李忱貞陵、唐德宗李适崇陵、唐敬宗李湛莊陵、唐武宗李炎端陵、唐高祖李淵獻陵、唐懿宗李凗簡陵、唐代宗李豫元陵、唐文宗李昂章陵、唐中宗李顯定陵、唐順宗李誦豐陵、唐睿宗李旦橋陵、唐憲宗李純景陵、唐穆宗李恆光陵和唐玄宗李隆基的泰陵。如果從地理圖上看,跨度為150多公里的唐十八陵繼續朝南則為跨度比較小的西漢9帝陵,自北朝南形成一個巨大的扇面,頗為壯觀,堪稱世界陵墓史上的奇蹟。
唐十八陵中,除獻陵、莊陵、端陵和靖陵為平地起冢外,其餘的都為開山為陵,建設有巨大的陵園,最大的陵園周長有40公里,面積為1500平方公里,開有四門,另在陵園內設有下宮,獻殿等建築,四周築有城牆,並遷徙諸多百姓至陵園周圍,世世代代為守陵人。
唐陵大多有石刻,根據時代的不同,石刻大小風格也都各異,大但是布局基本一致,主要在四門設有石獅,一般為左牡右牝,另外在朱雀門至山陵寢宮設有石刻兩行,依次布局大致為:華表、翼馬、鴕鳥、仗馬、石人等。另四門均起闕,現只留闕台遺蹟。
據歷史記載。各個帝陵根據時代不同,其陪葬情況也不同,最多的陪葬陵為昭陵,陪葬墓有200多座,而最少的則只有一墓或者沒有。唐陵的寢宮各個也不相同,大概布局都為在山陵南坡開鑿墓道,根據情況建寢宮,以昭陵為例子,有記載說:自山南邊開墓道,寢宮深75丈,有石門五重。另有記載說:一般安葬完畢後都用巨石封口,石塊之間互相相互鉚死,縫隙用鐵水澆灌,因此異常堅固。
自唐滅亡後,唐晚期的黃巢起義軍占領長安後,帶領軍隊光天化日之下對唐十八陵進行盜竊,在乾陵,至今能看到當年黃巢親率幾十萬大軍在陵山西南方向挖出來一條長約一公里的溝,當地人叫做“黃巢溝”,黃巢起義軍失敗後,中國進入戰亂紛紛的五代十國時期,駐守陝西銅川的耀州節度使溫韜又對唐十八陵進行了新的盜竊,所得珍寶無數,此後除了民間有小規模的盜竊以外,一直到民國年間,軍閥孫連仲親率軍隊以保護唐陵為由,對一直沒被盜竊過的唐乾陵進行盜竊,但仍舊沒任何結果,只在歷史上留下罵名。
也不知什麼時候,我對古代帝王陵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於是從2006年開始,陸續獨自或者與友人結伴親臨陝西各帝王陵總計40多座,在此期間,跋山涉水,不辭辛勞。野宿露營是常有的事,而唐十八陵個個詭異莫測,在此期間,我看到的不僅僅是地表上那巍峨挺拔的陵山和大冢,更多的是來自來自那1000多年前的悸動。詭異、神秘的唐十八陵,只有走近它,並設法走近離他心臟越近的地方,你才會知道,原來,原來還有這么多沒聽說過的事。
……
考古勘探
陝西對唐18座皇帝陵墓考古勘探已完成7座。
1000多年前的中國唐代,是當時世界最強盛的文明國家之一。唐朝共有21位皇帝。除唐末的兩位皇帝分別葬於河南偃師和山東菏澤外,其他皇帝則葬於陝西關中地區,又因武則天與高宗合葬,因此有18座陵墓。
記者從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獲悉,“陝西唐陵大遺址保護項目”的考古調查進展順利,對18座唐代皇帝陵墓的考古勘探工作已經完成7座,其中唐睿宗李旦的橋陵遺址項目日前獲得中國國家文物局田野考古獎的一等獎。
經國家文物局批准,陝西在2006年正式啟動開展唐陵大遺址保護項目的考古調查工作,調查對象包括唐十八座帝陵以及永康陵、興寧陵兩座祖陵,橫跨6縣,綿延150公里。現已完成乾陵、順陵、建陵、貞陵、崇陵、橋陵、泰陵的考古勘探和前6座陵的考古調查工作。
唐代帝王陵墓
唐代帝王陵墓,以都城長安為中心,朝東西兩翼以120度向北展開。從今陝西蒲城向西,經富平、三原、涇陽、鹹陽、禮泉直至乾縣,共6縣一市,直線距離150公里。各陵之間主次關係不大,目前尚未明顯發現有可循之規律,完全是根據風水需要選址,於是有的是父子陵墓比鄰、有的是祖孫相望,乾縣的兩座帝陵分別為極盛的高宗乾陵和晚唐僖宗的靖陵,時間跨越200年,氣勢相差懸殊。
皇帝死後通常葬在南側山腰的玄宮內,以其為中心再去進行規劃設計。大部分山陵是皇帝去世後由官員選擇呈報繼任君主確認的,也有部分山陵是皇帝生前自己選擇的,比如太宗的昭陵。李世民生前征戰畋獵多次路過九嵕山,認為此山“孤聳迴繞”,遂選擇這裡作為他的山陵。玄宗的泰陵是他去奉先縣祭拜父親睿宗橋陵時,看到金粟山後有“龍盤鳳翥之勢“,而且“復近先塋”,所以希望“千秋後葬於此地”。
再說陵園部分。陵園基本仿照長安城格局,分內外城呈中軸對稱。外城由南向北依次為鵲台、乳台和神道。神道北端是內城的南神門,也就是朱雀門。如果是山陵,內城隨山勢起伏建造,將陵山環繞起來,但因自然條件限制,並不一定是嚴格的四邊形,南、東、西三個神門通常正對陵山玄宮,北神門因地而制,方位並不嚴格。唐陵內城尺度很大,拿乾陵舉例:整個城牆長達6公里,也就是12華里,這是很可觀的數字,要知道北京故宮城牆周長才3.4華里呀!內城朱雀門內設定獻殿,一般做祭祀用。下宮在山陵西南,是皇帝祭祀時的居所。陪葬墓選擇在山陵東南,這個制度始於唐初,是對功臣的一種獎勵制度。昭陵陪葬墓最多,實際數量超過200座,以後諸陵逐漸減少。
由於東西方地理文化的差異,西方建築多選用石材,而東方以土木為主,再加上中國戰爭頻仍,能保存下來1000年以上的建築很少,具有觀賞性的更是絕無僅有。好在我們還可以透過地下出土文物來回想當年的景象。作為建築的輔助裝飾,陵墓石雕無疑是重要的藝術品和文物。神道石刻是目前陵墓最具觀賞價值的部分,從藝術上來看也是歷代王陵最為大氣者。經過千年歲月,陵墓地表建築基本消失殆盡,只剩下殘存於地表的石雕。這就好像畢卡索畫的公牛一樣,經過提煉最後只剩下一些簡單有力的線條。
唐陵石雕風格
按藝術風格劃分,唐陵石雕可以劃分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個階段。由於陵墓石雕是皇帝去世之後雕刻製作的,所以藝術分期不可能跟歷史分期一置。比如歷史上玄宗統治期間被稱作“盛唐”,而泰陵石雕的藝術分期則屬於中唐,這是因為泰陵是“安史之亂”之後建造的,其藝術風格跟之前的橋陵迥異。
初唐可以包括高祖李淵獻陵、太宗李世民昭陵,還有李淵祖父李虎永康陵、李淵父親李眪興寧陵。這一時期特點主要是以繼北朝渾厚質樸的傳統、間揉南朝甚至中西亞石刻風格,形制比較自由,石雕題材廣泛,石雕數量和種類都未形成定製。比如獻陵的石虎、石犀牛、華表,永康陵的華表、蹲獅的造型再也不曾出現。昭陵祭壇的浮雕六駿則被北門設定六尊圓雕仗馬的形式繼承下來。
盛唐包括高宗和武則天乾陵,中宗李顯定陵、睿宗李旦橋陵、孝敬皇帝李弘恭陵(武則天長子,暴卒)、武則天之母楊氏順陵、李淵三世祖、四世祖建初陵、啟運陵(二陵共塋)、讓皇帝李憲惠陵(玄宗長兄)。由於國力強盛,此時石雕尺度一般比較大,氣勢恢弘。這一時期石雕的設定制度和造型樣式已基本定型,其中代表就是唐高宗和武則天的乾陵,此後諸陵都是遵循這個規則,沒有大的變化。石雕的順序由南及北分列神道兩側:華表一對、翼馬一對(唐中宗為天祿、唐睿宗時為獬豸)、鴕鳥一對、仗馬及控馬官五對、翁仲十對;部分唐陵有蕃酋像(乾陵、莊陵),乾陵和定陵還有無字碑;內城四門分別有石獅一對,共四對;北門(玄武門)除石獅外還有仗馬三對。加起來總有50件上下。
中唐時期包括玄宗李隆基泰陵、肅宗李亨建陵、代宗李豫元陵、德宗李适崇陵、順宗李誦豐陵。這一時期是在安史之亂結束後,由於國力衰落,石雕普遍減小尺度,但是在細節的處理和雕刻的精度上還延續了盛唐、甚至個別還有所創新。
晚唐石雕包括憲宗李純景陵、穆宗李恆光陵,敬宗李湛莊陵、文宗李昂章陵、武宗李炎端陵、宣宗李忱貞陵、懿宗李漼簡陵、僖宗李儇靖陵。這個時期是唐代逐步走向衰亡的時期,雖然也有數度中興,但是為期很短,難以持續。在這種背景下,景陵、光陵、莊陵、章陵、端陵尚能繼承中唐的風格,只是製作較為粗疏,而之後的貞陵、簡陵、靖陵在審美上的追求就很淡了,貞陵的翼馬滑稽蠢笨,靖陵的規模甚至不如中唐時期的一個大臣墓,石雕造型乾癟瘦小。
首次發現布局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2010年對唐代帝陵中的唐憲宗景陵進行考古發掘,首次了解了唐陵下宮遺址內大殿建築的平面布局和基礎結構,為唐代帝陵的下宮遺址的考古勘探提供了重要參考。
唐景陵位於陝西蒲城縣,是唐憲宗李純的陵墓。此次考古完成考古發掘面積700平方米,出土文物200多件,包括筒瓦、板瓦、瓦當等建築材料和銅錢、瓷碗等生活用品。發掘還發現唐、宋兩期建築基址,其中唐代建築為下宮大殿基址,平面為長方形;宋代建築是宋代在唐代建築基址上新建的“唐憲宗宗廟”建築基址。
唐代歷時289年,共21帝20陵,除昭宗李曄和陵和哀帝李柷溫陵分別在河南澠池和山東菏澤外,其餘18座陵墓集中分布在陝西省。下宮是唐代帝陵的重要構成部分之一,位於各陵的西南,一般是守陵的嬪妃宮女居住生活之所,也是皇帝謁陵的臨時處所。
考古發現寢宮
隨著唐陵大規模考古調查的持續進行,考古工作者已在陝西省唐18陵發現了10處“寢宮”(俗稱下宮),雖然保存有好有壞,但是總體上格局基本清楚,為研究帝陵制度史、保護唐陵文化遺產等提供了重要資料。
唐代從公元618年建國,至公元907年滅亡,共21帝20陵(高宗李治與女皇武則天合葬於乾陵),其中18座陵墓集中分布在陝西省乾縣、涇陽、禮泉、三原、蒲城、富平6縣,東西綿延100餘公里,世人通稱其為“唐十八陵”。
著名考古學家、主持唐陵考古調查的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張建林說,通過多年考古調查發現,唐十八陵已由原來的一個個文物點擴展為大遺址理念下的面,帝陵的總體布局基本可分為三部分,主要是陵園、下宮遺址和陪葬墓區。
陵園考古除了四門遺址、司馬道(或稱神道)遺址屢有石翁仲等重要發現之外,許多唐代帝陵都有陵牆,有的在山樑上仍長達百米,部分保存較好。因陪葬帝王是一種家族榮耀,唐陵的陪葬墓數量就表現出了由盛而衰的規律,讓人不難體察唐朝社會的時代變遷。
尤為重要的是,考古調查進行了的10座唐陵都發現了下宮遺址。張建林說,建設唐陵時皆布局有“寢宮”,自昭陵始皆在陵園東南方,因其建在山下遂稱下宮。作為帝陵的重要管理機構之一,下宮一般是仿唐長安城的宮城而建,其內最重要的是建有寢殿,殿內樹有帝王牌位,是供日常祭祀的主要地方。這對於研究帝陵制度以及保護唐陵等,不僅提供了最新的重要考古資料,也將為如何合理利用帝陵文化遺產等提供了新思維。
旅遊專線規劃
當前,陝西省發改委、文物、交通、旅遊等相關部門正在規劃建設漢唐帝陵文物旅遊線路,將利用公路把陳列在關中大地的29座漢唐帝陵串聯起來,形成獨特的漢陵和唐陵“兩橫,三縱,多支線”“一日游”的旅遊線路。
帝陵分布
關中十八唐帝陵分布情況 | |||||
地區 | 數量 | 位置 | |||
陝西省鹹陽市 | 9座 | 涇陽縣2座 | 禮泉縣2座 | 乾縣2座 | 三原縣3座 |
陝西省渭南市 | 9座 | 蒲城縣4座 | 富平縣5座 |
1.唐高祖李淵獻陵
2.唐太宗李世民昭陵
3.唐高宗李治乾陵(與女皇武則天合葬)
4.唐中宗李顯定陵
5. 唐睿宗李旦橋陵
6.唐玄宗李隆基泰陵
7.唐肅宗李亨建陵
8.唐代宗李豫元陵
9.唐德宗李适崇陵
10.唐順宗李誦豐陵
11.唐憲宗李純景陵
12.唐穆宗李恆光陵
13.唐敬宗李湛莊陵
14.唐文宗李昂章陵
15.唐武宗李炎端陵
16.唐宣宗李忱貞陵
17.唐懿宗李漼(cuī、cuǐ)簡陵
18.唐僖宗李儇(xuān )靖陵
帝陵相關
永康陵
唐太祖景皇帝李虎永康陵,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的陵墓。李虎曾助北周伐東魏有功,封為柱國,死後追封為唐國公。李淵建立唐王朝後,於武德元年 (618) 追尊李虎為太祖景皇帝,增修陵園,稱永康陵。陵墓高7米,底部周長430米。墓南尚存刻字華表、石獅、石人、石天鹿等具有初唐風格的石刻。永康陵前神道的石獅(現存西安碑林博物館),胸部壯碩,淺刻紋飾,與隋代造型相近。永康陵神道西側僅存的天鹿, 完全不同於東漢南朝的駭人猛獸,而是取近於鹿的蹄類動物形象,性格顯得溫馴.它們的設定職能是為了驅除邪祟,象徵祥瑞。其形象模擬真實的鹿形,多了裝飾趣味的翼狀線刻。
興寧陵
唐世祖元皇帝李昞興寧陵,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鹹陽城東 20 公里處渭城區正陽鄉後排村。唐高祖李淵的父親李昞之墓。李昞於北周建德元年 (572) 死,葬鹹陽。唐武德元年(618)追尊為世祖元皇帝,陵稱興寧陵。陵墓封土為圓錐形,底部周長 133 米,高約 5 米。陵前保存有石獅 1 對,石天鹿 2 對,石虎 1 對,造型古樸,雕刻細微,與永康陵石雕造型相似,為同一時期石雕。
惠陵
唐讓皇帝李憲惠陵,讓帝指唐睿宗李旦長子李憲,因讓位於其弟玄宗李隆基,故史稱讓皇帝。惠陵位於蒲城縣縣城西北四公里處的三合鄉三合村,當地人稱為“兄讓冢”。此陵沒依山而建,而是平地起墓,下為墓室,上修土墳,周圍平曠,坐北向南,呈圓錐形,墓高14米,底周80米。原有華表、朱雀、天馬各一對,石人十對,現已不存在。惠陵陵園為長方形,南北長約1000米,東西寬約800米。南、北門外有土闕遺址,高約7米,陵牆夯土而成,牆基寬約2米。陵內殿宇等建築遺蹟尚在。陵周圍曾廣植翠柏,俗稱“柏城”,合圍者居多,民國年間被伐。惠陵陪葬墓有恭後元氏,同安郡王李王旬,嗣寧王李琳,另外還有蔡國公主、霍國公主。現墓冢多被夷平。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省文物局對惠陵進行搶救性挖掘,出土文物多件。
李憲為唐睿宗長子。睿宗李旦第一次登基時,李憲被立為皇太子。時隔不久,武則天稱帝,睿宗被迫下台,李憲隨之退出了皇太子之位。睿宗二次即位後,李憲作為嫡長子,卻又“破天荒”地將皇太子之位讓給了平定韋後之亂的李隆基,且衷心耿耿扶持其弟,深得唐玄宗李隆基的尊敬與愛戴。其卒年63歲,被玄宗追封為“讓皇帝”,以天子之規格葬之。惠陵地面建築現已蕩然無存,僅存覆斗形的封土堆一座,雖歷經千年的風雨而氣韻猶存。神道的兩旁殘存石質華表一截及石翼馬身一具。2001年,在當地政府和文物部門的大力配合下,陝西省考古所對唐惠陵進行了搶救性發掘。整個墓葬全長60米,自墓室底部至地表通高約12米。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時任陝西巡撫的畢沅,令修惠陵城垣80丈,並於陵前樹“唐讓帝惠陵”碑。陵寢現狀為長150米、寬90米,封土高約14米的覆斗狀墓冢。地面石刻遭受到嚴重破壞,解放後,尚存石獅、石馬1對,文化大革命後,僅存西側石馬殘身(已埋入地下),東側地下埋有折為三截的華表。另外,朱雀門、玄武門外各有土闕遺址,高約7米,東西並列,並存有明顯的陵園建築及陵牆遺址。
順陵
順陵,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鹹陽城東北20公里處渭城區底張鎮韓家村。武則天之母楊氏之墓。楊氏死於鹹亨元年(670),先以王禮安葬。天授元年(690)武則天稱帝,遂追封其母為孝明高皇后,改墓稱陵。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陵園平面略呈長方形,占地面積 110萬平方米,有內城和外城。外城南北長1264米,東西寬 866米,南面正門並列兩個土闕,相距50米。內城亦稱皇城,位於外城偏北部,南牆長 286米,東牆長291米,西牆長294米,北牆長 282米。南牆中段有相對兩個土闕,相距 22 米。城牆系夯土築成,寬1.9~2.2米。
陵墓位於內城北部略偏西,墳丘底部平面呈方形,每邊長48.5米,高12.6米。墓道斜坡形,長28.5米,寬2米。墓道兩 順陵壁用石灰粉刷,繪有壁畫。 順陵是唐代武則天之母楊氏的墳墓,在今陝西鹹陽城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順陵有南北東西四門。現南門遺有立獅、天祿(鹿)各一對;北門有坐獅、鞍馬各一對;東、兩二門還遺有坐獅。其中以立獅和坐獅雕刻最為宏偉。立獅高約2.5米,雙目圓睜,大鼻闊口,胸肌突起,作昂首行進狀。坐獅高約三米,為歷代石雕坐獅中最大,張口吐舌,筋肉突出。前肢和足爪,刻劃特別堅實粗大,把獅子雄健的形象,加以有力的誇張。整個石雕,都刻制精美,強勁有力,氣勢懾人。表現了盛唐時期石雕藝術的宏偉風格。陵園內現存石刻34件,多數列置陵前,有華表、獨角獸、石獅、石人、石羊。陵後有石獅、石馬。東西兩側有石獅。石刻均由整塊青石雕刻而成,形象逼真,姿態生動。石座的四周有線雕花紋,其中以陵前的獨角獸和走獅尤為精湛。陵前原立有石碑,今已無存。皇城南門外有一遺址,周圍有破碎磚瓦,應是碑毀亭塌後的廢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