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是居住在我國西藏高原的古老民族(今藏族的前身),於公元6、7世紀建立的奴隸制國家。吐蕃與唐時戰時和,幾乎與二者存亡相始終。
唐朝吐蕃戰爭,對當時的歷史進程產生了重大影響。在唐蕃戰爭中,雙方運籌謀劃,機變百出,廣泛使用了長驅直入,直搗腹心,誘敵深入,相機殲敵,機動防禦,伺機反擊,避其銳氣,擊其惰歸,疑兵阻敵,伏擊,迂迴,遠程奔襲,夜襲等戰略戰術,在戰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高祖和太宗時期
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年)四月,吐蕃攻陷唐芳州(治常芳,今甘肅迭部東南),這是最早見於記載的唐蕃之間的交戰。唐太宗貞觀十二年(638年),吐蕃贊普松贊乾布率軍進攻唐松州(治嘉誠,今四川松潘),被唐軍擊退(參見“松州之戰”)。十五年,唐以文成公主入嫁松贊乾布,唐蕃關係在此後30餘年內十分融洽。
高宗時期
高宗李治即位後,唐與吐蕃的戰爭逐漸增多,規模也日益擴大。高宗鹹亨元年(670年),吐蕃攻陷西域十八羈縻州,又聯合于闐(今新疆和田)攻陷龜茲(今新疆庫車)的撥換城(今新疆阿克蘇);唐朝被迫罷龜茲、于闐、焉耆(今新疆焉耆)、疏勒(今新疆喀什)等四鎮;此前數年,吐蕃已攻滅吐谷渾,占有其地。唐高宗任命阿史那忠為西域行軍大總管,出征西域;任命薛仁貴為邏娑(今西藏拉薩)道行軍大總管,進攻吐蕃並援送吐谷渾還故地。此役,唐軍出動10餘萬人,欲長驅直入,一舉擊敗吐蕃。唐軍進至大非川(今青海共和西南)後,薛仁貴以路險帶輜重行軍不便,率先頭部隊輕裝前進,在積石河口擊退吐蕃軍,駐軍烏海(今青海興海西南)等待唐軍主力到達。唐軍主力未能輕裝前進,行動遲緩,未至烏海即遭20萬吐蕃軍的襲擊,大敗退走,輜重也全部丟失。薛仁貴退守大非川。吐蕃相論欽陵率大軍40餘萬進攻唐軍。唐軍傷亡殆盡,薛仁貴被迫與吐蕃約和退軍(參見“大非川之戰”)。
儀鳳三年(678年),唐高宗派中書令李敬玄等率兵18萬再次進攻吐蕃。雙方先戰於龍支(今青海民和東南),吐蕃退走。唐軍繼續深入,在青海湖附近與論欽陵率領的吐蕃主力激戰,唐軍大敗。唐將黑齒常之率敢死隊夜襲吐蕃軍,唐軍才得以乘敵混亂之際退回鄯州(今青海樂都)(參見“唐與吐蕃青海之戰”)。
此後,唐在河隴一帶改取守勢,屯田備邊。吐蕃在河隴以至劍南一帶的戰略則是穩紮穩打,逐步擴大其占領區域。對唐的進攻多限於邊境地區,一般不大舉深入。在西域戰場,由於從唐本土至該地的道路遙遠險阻,後勤供應困難以及雙方的兵力大多用於其它戰場等原因,唐蕃都有兵力不足的問題。因而都很注重與當地土著連兵,致使唐蕃之間的戰爭有時表現為針對對方盟友或對方聯盟的軍事行動。
鹹亨四年(673年),唐朝派鴻臚卿蕭嗣業發兵征討依附吐蕃的疏勒軍。延載元年(694年),唐將王孝傑大敗吐蕃與西突厥餘部的聯軍。由於西域地域遼闊,各城國、部族相距較遠等原因,唐蕃雙方在這裡的軍事行動多是遠程行軍,大進大退。如垂拱三年(687年),吐蕃翻越喀喇崑崙山和崑崙山進入西域,攻克安西四鎮,長驅東向,其前鋒直達敦煌(今甘肅敦煌西)。長壽元年(672年),唐將王孝傑率兵從西州(今新疆吐魯番)出發,轉戰數千里,直至於闐等地,大破吐蕃,復取安西四鎮(參見“安西之戰”)。戰後,唐派重兵駐守四鎮,從而結束了唐蕃在西域反覆爭奪的局面。
綜觀這一時期的唐蕃戰爭形勢,唐在西域略占優勢,吐蕃則在河隴占有優勢。唐朝初年在軍事上對周邊各族大都占有明顯優勢,唯獨吐蕃是個例外。除軍事指揮原因外,還有其它多種原因。如吐蕃國法嚴整,上下齊力,內部較穩固,民風剽悍尚武,且河隴一帶的軍事地理形勢對其十分有利。吐蕃位於青藏高原,攻唐可居高臨下,直入平川;而唐擊吐蕃卻要仰攻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行軍作戰十分不便。
玄宗時期
唐玄宗時期(713—755年),唐蕃戰爭仍主要在河隴和西域兩個戰場上進行。兩個戰場互相策應,仍以河隴一帶為主戰場。在劍南一帶也仍有一些較小規模的戰事。在河隴戰場上,唐自李敬玄兵敗青海之後,已改變了從青海長驅直入吐蕃的戰略;但也並未採用秦漢以來常用的修築長城,分兵把口,進行防堵的辦法,而是依託一系列堅固據點——軍鎮,相對集中兵力,實行機動防禦,並伺機反攻,逐步擴大控制區域。吐蕃則以河西九曲之地(今青海東南黃河曲流處)為後勤基地,不斷攻掠河隴一帶。開元二年(714年)秋,吐蕃大將坌達延、乞力徐等率兵10餘萬進攻唐臨洮(今甘肅臨潭)、蘭州、渭州(治襄武,今甘肅隴西東南)等地,唐派隴右防禦使薛訥、太僕少卿王晙率兵反擊。唐軍主力並不固守城池,而是實施機動,尋機殲敵。十月,唐軍以夜襲發起進攻,大敗吐蕃於武街(今甘肅臨洮東)附近的山谷中,然後又追擊逃敵,連戰連捷(參見“武街之戰”)。此後,經多年戰,唐鞏固了河隴一帶的防務,自開元十七年後開始發動一系列主動進攻。當年,唐朔方節度使李禕率軍遠程奔襲,一舉攻下吐蕃占據的戰略要地石堡城(在今青海湟源西南),並分兵據守各重要地點,拓境1000餘里(參見“石堡城之戰”)。開元二十五年,吐蕃攻小勃律(今克什米爾北部),小勃律向唐告急。唐玄宗命河西節度使崔希逸擊吐蕃。唐軍深入吐蕃至青海西,大破吐蕃軍。開元二十六年,唐將杜希望先後攻占吐蕃的新城(今青海門源)、河橋(今甘肅臨夏)等地。開元二十九年,吐蕃再度攻占石堡城。天寶八載(749年),唐隴右節度使哥舒翰率軍奪回石堡城(參見“石堡城之戰”),又派兵在赤嶺(今青海日月山)以西屯田。九載,唐軍攻占吐蕃樹敦城(今青海共和南)。十二載,哥舒翰再攻吐蕃,克其洪濟、大漠門(均在今青海共和南)等城,盡收九曲部落,一舉奪取了吐蕃東進的後勤基地。十三載,唐蕃分界線已向西推進到青海湖至黃河河曲以西一線。至此,唐在河隴戰場上已占明顯優勢。 在西域戰場上,唐蕃雙方仍經常遠程攻戰。如開元二年,吐蕃以小勃律進入西域,北行數千里,與突厥連兵攻北庭(今新疆吉木薩爾)。開元十五年,吐蕃贊普親征,繞道河西西部,攻陷瓜州(治今甘肅安西東南),又與突騎施連兵攻安西(今新疆庫車)。天寶六載,唐將高仙芝率騎兵萬餘,從安西出發,遠程奔襲依附吐蕃的小勃律,行軍數千里,歷時百餘日,先後攻下吐蕃重兵鎮守的連雲堡(在今阿富汗東北噴赤河南源附近)和小勃律都城,俘小勃律王而還(參見“唐擊小勃律之戰”)。這一時期,唐在西域依託安西、北庭所轄各軍鎮,號令當地土著,或攻或守,不斷鞏固和擴大其控制區域。吐蕃起初是和後東突厥汗國及突騎施等(主要是和後者)聯盟,同唐多次較量,爭奪的重點在安西四鎮及北庭一帶。後東突厥及突騎施衰落後,唐蕃爭奪的重點又轉移到蔥嶺以南地區。先是吐蕃取得子一些勝利,後來唐朝大舉反擊,獲得全勝。
天寶六載(747年),高仙芝攻下小勃律,附近依附吐蕃的20餘個小國重新歸附唐朝。天寶九載(750年),又攻破依附吐蕃的竭師國(今巴基斯坦奇特拉爾)。天寶十二載,唐將封常清先後攻破大勃律(今克什米爾巴勒提斯坦)和西域東部要道上的播仙(今新疆且末)。至此,唐在對吐蕃的戰爭中取得了全面勝利。唐也發展到了其頂峰。
安史之亂後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朝調河西、隴右、西域等地軍隊的精銳東援。吐蕃乘虛而入,當地守軍力不能支,河隴、西域之地先後為吐蕃所占。唐蕃戰爭的主要戰場東移到今寧夏、甘肅東部、陝西以及四川西北部,唐蕃雙方由以河隴、西域兩個戰場互相策應改為以今陝甘寧一帶和今川西北一帶兩個戰場互相策應。吐蕃經常長驅直入唐境,唐都長安也處於吐蕃的威脅之下,代宗廣德元年(763年),甚至一度攻占長安。當時,唐將郭子儀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廣設疑兵,嚇阻敵軍。吐蕃不知虛實,據長安10餘日後退走。這一時期,唐朝大量從內地調兵到邊境防禦吐蕃。因吐蕃多在秋高馬肥時進攻,這些軍隊被稱為防秋兵。唐朝雖然在戰略上完全處於防禦態勢,但仍力爭以戰役和戰鬥上的進攻來挫敗敵軍,採用的仍是依託堅固據點實施機動防禦,並伺機反擊的戰略。如永泰元年(765年),吐蕃與回紇等連兵入侵,圍涇陽(今陝西涇陽)。唐軍避其銳氣,嚴守不戰,並離間二者的關係。待吐蕃撤退時,又與反戈的回紇合擊追擊,大破吐蕃(參見“奉天、靈台之戰”)。大曆三年(768年),吐蕃攻靈武(今寧夏靈武西南)。唐朔方騎將白元光反擊,在靈武外圍殲敵2萬。同時唐將李晟迂迴敵後,奇襲吐蕃後勤基地定秦堡(今甘肅臨洮境內),焚其積聚,迫使吐蕃撤圍退走。德宗貞元二年(786年),吐蕃入侵,長安震動。李晟派精兵於汧城(今陝西隴縣)設伏,擊敗吐蕃(參見“汧城之戰”)。此後又派兵襲破吐蕃後方的摧砂堡(今寧夏固原西北),並焚其積聚,吐蕃被迫北撤。貞元十七年(801年),吐蕃攻靈(治今寧夏靈武西南)、朔(治今山西朔縣)等州。唐以“圍魏救趙”之策,派西川節度使韋皋從成都西山攻入吐蕃。韋皋軍轉戰千里,大破吐蕃,迫使吐蕃從靈、朔撤兵南下(參見“維州之戰”)。
這一時期,唐和吐蕃都很重視建立反對對方的同盟。起初是吐蕃聯合回紇、南詔攻唐,後來唐分化瓦解了吐蕃與回紇、南詔的同盟關係,並北和回紇,南通南詔,西結大食、天竺,使吐蕃四面受敵,其兵力大半駐在西域,抵禦大食的東進。從此,吐蕃再也無力大舉攻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