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1470~1523)
正文
明代畫家、文學家。字伯虎,一字子畏,自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江南第一風流才子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其父廣德為商人,頗有家資。唐寅從小就顯露才華,文章跌宕融暢,大為時輩所傾服。性格放蕩不羈,常與沈周、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相往還,切磋文藝。弘治十一年(1498)鄉試第一。次年,與江陰徐經入京會試,因牽涉科場舞弊案下獄。罷黜為吏,寅恥不就。歸里後,好佛氏,治圃舍北桃花塢。並效司馬遷經歷名山大川,遠遊閩、浙諸山,湘、贛諸水,以鬻文賣畫度日。在此期間,寧王朱宸濠曾重金相聘。唐寅察其有異志,佯狂以免。 唐寅在科場失意後備感世態的炎涼,故其詩作常有所表現和揭露。“我觀古昔之英雄,慷慨然諾杯酒中。義重生輕死知己,所以與人成大功。我觀今日之才彥,交不以心惟以面,面前斟酒酒未寒,面未變時心已變”(《席上答王履吉》)。以對比的手法痛斥口是心非的“今日才彥”。《和雪中書懷》中寫“暗笑無情牙齒冷,熟看人事眼睛酸”的感嘆,只有飽受了傾軋、中傷之苦者,才能傾吐出這種感嘆。基於這樣感受,他時常流露出懷才不遇的悲憤:“書籍不如錢一囊,少年何苦擅文章。十年掩骭青衫敞,八口啼飢白稻荒。”(《贈徐昌國》)悽苦之情,溢於言表。面對淹蹇的時運,唐寅常表現出一種疏狂玩世、狷介自處的態度。《把酒對月歌》寫道:“我愧雖無李白才,料應月不嫌我醜,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長安眠。姑蘇城外一茅屋,萬樹桃花月滿天。”將其狂放不羈的傲氣和盤托出。《警世八首》之五告誡“為人須是要公平”、“交朋切莫交無義”、“但行好事莫相輕”,表現了詩人狂放後面的誠心。唐寅作品多紀游和題畫的詩歌。特點是能任意揮灑。自寫胸次,有天然之趣。他善以畫境構思詩歌。《煙波釣叟歌》首先勾勒太湖周圍環境,山、嶺、鷓鴣、煙竹、鯉魚……在此環境裡出現一個“釣叟”,外表是“雪白長鬚清淒淒”,神態是“蘆花盪里醉眠時,就解簑衣作衾枕。”真是詩中有畫。其詩還時有奇想,以“大瓢小杓何曾乾,長篇短句隨時有,飲為長鯨吸巨川,吞天吐月黿鼉吼”來形容文思,可謂狂佯恣肆。他還好以俚語、俗語入詩,但又做到語淺而意雋。“生涯畫筆兼詩筆,蹤花船與柳邊”,“鬢邊舊白添新白,樹底深紅換淺紅”,皆是情趣盎然的好詩句。唐寅在多數紀游、題畫篇什中通過山水和畫境來表現他功名無望的哀怨和別有深意的寄託。“翹首三山何處斫,卻看身世使人悲”(《焦山》),“莫嫌此處風波惡,處處風波處處愁”(《題畫詩》二十四首之一),皆以畫喻世,寄寓感慨。
唐寅的詩有兩大缺點:一是詩作常流於淺謔;二是經常宣揚因果、宿命的思想。
唐寅散文也頗有佳作,如《與文徵明書》,言被累之苦、出獄之艱以及歸家種種落拓的窘況,讀之令人酸鼻。全文詞采華美,感情充沛。多用排比,較有氣勢。此外,他還善詞、善畫、善書。
著有《六如居士集》。清代嘉慶六年(1801)長沙唐仲冕輯《六如居士全集》,收詩文集7卷,補遺1卷,外集6卷,畫譜3卷,制義1卷,墨亭新賦1卷,花塢聯吟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