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名稱】:唐代越窯青瓷堆貼蟠龍紋罌【窯口】:越窯
【器型】:罌
【年代】:唐代
【尺寸】:高37.8,口徑21.3,底徑11 厘米
【文物出土】:浙江省嵊縣文管會
【收藏機構】:浙江省博物館收藏
【文物級別】:一級文物
文物介紹
唐代越窯青瓷堆貼蟠龍紋罌,該器物盤口,喇叭狀頸,溜肩,鼓腹,平底,頸肩部有四條狀鋬,頸部貼塑淺雕三爪龍紋,釉不及底,泥點支燒痕數個。
腹部刻“元和拾肆年四月一日造此罌,價直壹千文”。
相關資料
唐、五代時最著名的青瓷窯場和青瓷系統。也稱“秘色窯”。在越州境內(今浙江慈谿上林湖濱湖地區),故名。所燒青瓷代表了當時青瓷的最高水平。發現窯址已達二三十處,以鱉唇山東晉時期遺址最早,唐、五代到宋初時期的窯址尤多。唐代越窯青瓷已很精美,博得當時詩人的讚美,如,顏況“越泥似玉之甄”,許渾“越甄秋水澄”,皮日休“邢人與越人,皆能造瓷器,圓似月魂墮,輕如雲魄起”,陸龜蒙“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等。五代吳越時越窯瓷器已“臣庶不得用”,作為吳越王錢氏御用及貢品。進貢瓷器動輒萬件;入宋以後,貢瓷數量有增無已,一次進貢有多達十四萬件者。越窯在南方浙江省紹興,主要製造青瓷;邢窯在北方河北省邢台,主要製造白瓷。越窯的青瓷明徹如冰,晶瑩溫潤如玉,色澤是青中帶綠與茶青色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