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貢茶

當時,吳越的顧渚紫筍和西蜀的“蒙山紫筍”,都是唐皇最喜歡飲用的名品。 唐代的蒙山貢茶是非常珍貴,稀罕的,即使是“近臣之家”也不曾有,都是皇室專有。 陸羽詩云:“酒囊飲瓮紛紛是,誰賞蒙冊紫筍香”自此以後,蒙山東茶名聲大噪。

蒙山茶入貢皇室,始於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進貢數量超過全國許多貢品名茶,元和八年(813年)李吉甫所寫《元和郡縣誌》稱“今每歲貢茶為蜀之最”。當時,吳越的顧渚紫筍和西蜀的“蒙山紫筍”,都是唐皇最喜歡飲用的名品。“每歲孟夏,縣尹擇吉日,朝服登山,率眾僧僚,焚香拜采。”在智矩寺制好後,以銀盒盛裝,黃絹紮裹,封以白泥,蓋上紅印, 派遣專吏晝夜兼程送往長安,供皇帝享用。文學家劉禹錫在《西山蘭若試茶歌》中泳道“何況蒙山顧渚春,白泥赤印走風塵”,就是描寫唐代蒙茶入項的情況和盛況。唐代的蒙山貢茶是非常珍貴,稀罕的,即使是“近臣之家”也不曾有,都是皇室專有。可以想見,蒙山茶在當時的地位與任何的名茶相比都要是毫不遜色。唐代稱陽王受皇上差遣,到蒙山監製貢茶,欽茶後詩興大發,作《蒙山白去岩茶》七律一首,詩云:“聞道蒙山風味佳,洞天深處飽煙霞……若教陸與羽持公論,應是人間第一茶”。陸羽詩云:“酒囊飲瓮紛紛是,誰賞蒙冊紫筍香”自此以後,蒙山東茶名聲大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