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中國貢茶》由全國著名茶學專家張天福教授、福建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顧問林心炯教授作序;由浙江攝影出版社出版。
中國是茶的故鄉,遠古神農氏發現茶並為藥飲,周武王“伐紂會盟”時就有南方八個小國獻茶之事。茶貢入宮廷,開中國飲茶之先河。唐代“茶道大行”,宋代“龍團鳳餅名冠天下”、“茶事風靡全國”。貢茶促進了中國茶葉的發展,使中國“原創”的茶葉名揚全國以至全世界。大量的名茶來自貢茶。由於貢茶的出現,許多名茶,歷千年久興不衰。茶文化中的貢茶文化也是中國文明史冊中的光輝一頁。
作者經多年悉心研究,在蒐集大量茶史文獻與茶葉生產、加工技術基礎上,精研諸家,博涉茶道,編著成書,填補了中國貢茶文化專著在中國茶文化史上的空白。福建是貢茶故鄉,《中國貢茶》一書以宋代北苑官焙,元朝武夷御茶園為主線,介紹了唐、宋、元、明、清歷代貢茶茶事。如宮廷茶禮、茶議、茶宴、鬥茶、品茗、吟詠、典故,貢茶製造以及貢茶文化的起源與發展等章節十數萬言。本書的出版為普及茶文化知識,弘揚民族茶文化產生作用。
《中國貢茶》是茶業、茶學、茶文化界的知識手冊,是研究中國茶業史的珍貴資料。
張天福作序
中國茶史與中國文明史幾乎同步。
縱觀中華三千多年的貢茶(含御茶)沿革史,幾乎與中華五千年茶業文明史是一脈相承,息息相關,且互相因果,彼此盛衰。吳公鞏志,經多年的悉心研究,蒐集大量的茶史文獻與茶技檔案,匯成一部十數萬言的《中國貢茶》一書,這是十分可貴的佳作。他系統地羅列八大篇章,敘述了中國貢茶的歷史淵源、貢茶的產制工藝、品類與茶藝等茶文化史知識,是他長其生長在閩北茶區,繼承父志,探奧索隱、窮流究源、博涉眾趣、精研諸家的結晶。該書彌補了中國貢茶文化史之空白,是研究福建建州貢茶以至中國茶業史的珍貴資料。
願《中國貢茶》問世,能為推動茶學研究,促進茶文化的繁榮,作出貢獻。
張天福2002年4月2日於榕城
中國貢茶之鄉
鹽茶古道縱貫川黔兩省,跨越魚塘河,穿過清水塘,直達打鼓新場(今金沙)和黔西州(今黔西縣),在清池又分幾條私鹽道通往各處。古道主線北系四川省古藺縣,南為貴州省金沙縣,在縣境內以魚塘河為界,由此朝東南直至打鼓新場,築有寬1米、長約70餘公里的一條古道,從西北向東南依次經過清池、石場、平壩三個區(原行政區),縱貫清水塘、羊跳圈、大坡、馬腦山、上馬草、鹿崽樓、山王溝、官家坡、構皮水、石革鬧、爛壩子、鹽井河、馱腰樹、黑筍溝、木廠、平洛、十洞橋、西洛、空筒樹(上以均為縣內地名)等數十個村寨。全線置有石券拱和石板鋪就的大小津梁10餘座。其路面均墁有承受力強,抵抗磨耗和保持平整的自然石塊。
漫步在鹽茶古道上,搜尋著當年激動人心的故事。踩著腳下千萬人馬曾走過的石塊路,看著一處處被歇腳耙釘成凹眼的石板和那一塊塊磨蝕閃光的石塊,不由得對當年行走在這條滄桑古道上的人們產生敬意。
站在魚塘河南岸的觀音岩口,放眼川黔兩省,波浪滾滾的魚塘河從層疊碧翠的深山中奔來,盡收眼底,又蜿蜒曲折向東涌去,為清池送來鹽帶走茶,為茅台送去清水帶走“國酒”,這邊古道漫長,18羅漢排列岩頭;那邊“180梯”(鹽路)曲折,坐蓮台觀音受朝拜。河邊,千年古榕樹下活泉水汩汩冒出,是當年奔忙過此的人馬的活命泉;國務院在這裡立有赤水河上游生態保護區的大理石石碑和歷史悠久的“貢茶碑”互相輝映,為魚塘河及鹽茶古道平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站在黃泥坳(古鹽道上清池地名)上鳥瞰清池集鎮,享受當年武德校尉羅源清“黃泥坳上品茶,清水塘邊觀戲”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