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斯大黎加歷史
正文
哥斯大黎加共和國位於中美洲南部。"哥斯大黎加"西班牙語意為“富饒的海岸”。面積5.11萬平方公里。人口246萬(1984),白人占77%,印歐混血種人占20%,其餘為黑人和印第安人。居民多信奉天主教。官方語言是西班牙語。首都聖約瑟(現譯聖何塞)。1502年C.哥倫布第四次航行時發現哥斯大黎加海岸。此後,西班牙殖民者曾多次入侵,1563年建卡塔戈城,哥斯大黎加淪為西班牙殖民地,劃歸瓜地馬拉都督府管轄。殖民統治時期,在西班牙殖民者的殘酷奴役和壓榨下,印第安人幾乎被消滅殆盡,可供奴役的勞動力很少,西班牙人不得不自己耕種小塊土地,生產自己需要的農產品。哥斯大黎加長期處於貧困愚昧和與外界隔絕的狀態。
19世紀20年代,拉丁美洲獨立運動高漲,哥斯大黎加於1821年宣告獨立。1822年併入墨西哥伊圖爾維德帝國。1823年加入中美洲聯邦。1848年成立哥斯大黎加共和國。1821~1870年,哥斯大黎加政權主要控制在J.R.莫拉·波拉斯和J.M.蒙特亞萊格雷兩大家族手裡,經濟有很大發展,咖啡增長尤為迅速,成為主要出口產品。1855~1857年,莫拉·波拉斯總統指揮哥斯大黎加軍隊聯合其他中美洲國家粉碎了美國冒險家W.沃爾克的入侵,捍衛了中美洲的獨立。1870~1882年,T.瓜迪亞·古鐵雷斯實行獨裁統治,削弱兩大家族的勢力。從70年代開始,英美資本滲入。美國企業家M.C.基思同哥斯大黎加政府簽訂契約,修建從東海岸利蒙港至聖約瑟之間的鐵路,獲得99年的租讓權,占據大片土地發展香蕉種植園。1899年美國聯合果品公司接辦基思產業,控制了鐵路及香蕉生產和出口,1913年香蕉出口占世界第一位。
![哥斯大黎加歷史](/img/1/833/nBnauM3X4czN1AjN0IzMwgDM5ETMwADMwADMwADMwADMxAzLzAzL4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