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哈尼村最為奇觀的就是紅河哈尼梯田,紅河哈尼梯田是紅河南岸哀牢山。脈以哈尼族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特殊地。理氣候,發揮聰明才智和創造精神。開墾的上百萬畝農業生態奇觀,它既是人文景觀,也是自然景觀,是民族文化與自然生態巧妙結合的典範。那片山高谷深,溝壑縱橫,山地連綿,層巒疊嶂中藏著哈尼人的故事。哈尼人用頑強的毅力在這崇山峻岭中開鑿出了世界聞名的、壯美的梯田。這片土地給了哈尼人物質所需的同時也給了我們一個美麗的藝術聖地。
地理環境
位於紅河州,地處雲南省東南部,與越南接攘,因紅河流經全境而得名。
哈尼村的主要山脈哀牢山地勢險峻,山高谷深,海拔在3000米與600米間變化,形成了一個寒溫帶、亞熱帶和熱帶的立體氣候。
那片山高谷深,溝壑縱橫,山地連綿,層巒疊嶂中藏著哈尼人的故事。哈尼人用頑強的毅力在這崇山峻岭中開鑿出了世界聞名的、壯美的梯田。這片土地給了哈尼人物質所需的同時也給了我們一個美麗的藝術聖地。
歷史文化
紅河哈尼梯田歷史悠久,僅漢文字史料記載就有 1300 多
年的歷史,中國明代大農學家徐光啟將其列為中國農耕史上的七大田制之一;紅河哈尼梯田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綿延整個紅河南岸的紅河、元陽、綠春、金平等縣,僅世界遺產申報地核心區元陽縣境內就有 17 萬畝梯田,其中集中連片的達上萬畝,從山腳到山頂 級數高達 3000 多級。紅河哈尼梯田文化內涵深厚、獨特、具有科學性和完整性。以耕作梯田著稱於世的哈尼族,其農耕生產生活過程中用水的獨特方式,對森林的深刻崇拜,以及節日慶典、人生禮儀、服飾、歌舞、文學均以梯田為核心,處處體現著認識自然,利用自然,與大自然和諧相處,融為一體的特點。哈尼族與其它各民族平等相等,和睦共處,這種人與人和睦相親的特點,也是紅河哈尼梯田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紅河哈尼梯田是中國梯田的傑出代表,是世界農耕文明史上的奇蹟。它呈現出的森林-村寨-梯田-江河四度同構的良性農業生態系統和獨特的梯田文化景觀,是中外任何梯田都無可比擬的;它所蘊含的人與自然高度和諧發展、人與人和睦相親的古老文化特徵,正是二十一世紀人類所追求的一種精神。在現代工業文明進程日益加快和資訊時代到來的今天,紅河哈尼梯田理應得到世界級的珍惜和保護,理應在保護的基礎上獲得良好的可持續發展。
哈尼族人文化
秦漢時,哈尼族稱昆明族、叟族,魏晉隋唐時稱"烏蠻",唐初,滇東南六詔山區出現"和蠻"部落,隸屬南詔,與滇東北和滇南的彝族一起,被稱為三十七部。其中的因遠(今元江、墨江)、強現(今文山、硯山、西疇)、思陀(紅河)、溪處(元陽、金平)、落恐(綠春)等七部大部為"和泥"即今天的哈尼族。其餘30部多為彝族先民。哈尼族稱謂繁多,今在我縣境內有卡多、碧約、豪尼、白宏、喔怒(西莫洛)、阿木、臘迷、卡別、切弟等九個支系,無本族文字。
哈尼人在長期的生產鬥爭和生活實踐中,
積累了豐富的生產和生活經驗的同時,也用自己的聰睿、智慧創作出浩瀚的創世神話、洪水神話、人類起源神話,遷徙史詩,英雄史詩、人物、風物故事、動、植物故事,民風民俗故事等等。引起了國內外專家學者的廣泛關注,韓國、日本等諸多國外專家學者親臨我縣哈尼山寨考察。日本麗澤大學教授,研究國際哈尼/阿卡專家欠端實先生自1994年至2000年,先後四次分別與該國其他教授、研究生到我縣那哈、壩溜、景星、雙龍、碧溪、龍壩、聯珠等鄉鎮的數十個哈尼山寨考察,在與哈尼人親切攀談中,欠端實先生自稱是日本哈尼族人。在他編著的《聖樹と稻魂》一書中,記載了墨江哈尼風情習俗的內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家對搶救民族民間文化遺產十分重視。自1958年後,先後從地下埋藏的哈尼文化寶庫中,發掘出了《虎背上的斑痕》、《鳥會》、《兄妹傳人種》、《塔窩創世》、《普洱茶傳說》之一、二、三,《天地人的起源》、《貓、狗、老鼠和五穀的傳說》、《碧約人的婚戀習俗歌》等神話傳說故事、詩歌、風情、風俗歌,出版了《墨江哈尼族民間傳說故事》一、二集,《洛奇洛耶與扎斯扎依》、《墨江民族民間舞蹈》、《民族民間文學選存》、《鄉情、親情、風情》等反映哈尼族傳承文化的書。有的文章被收入中國少數民族《哈尼族民間故事選》、《哈尼族神話傳說集成》等國家級書籍中,殊榮有關部門獎勵。《豪尼人祖先》、《青蛙造天造地》,被學術界專家學者研究論證得到高度評價,參加首屆哈尼族文化--近20個國家180名代表出席的國際學術討論會,讚揚《豪尼人祖先》主人翁少卯優卯是根據一定史實衍化的傳奇人物而超乎人的神化人物,表現了哈尼人崇尚美的思想。哈尼族舞蹈
哈尼族舞蹈《扭鼓舞》,在哈尼族的節日、婚嫁、喪禮等各種活動中廣為流傳。舞姿與拳術健身融為一體,優雅而剛健有力,花樣翻新,自由瀟灑,鼓釯鑼伴奏,當跳到高潮迭起時,眾人把跳得出色的"舞星"高舉過頭,姑娘們又捧著"銅鍋酒"送到他嘴邊,讓他喝下。1979年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成立縣文工團,竭力發掘收集整理了流傳民間的"扭鼓舞",並搬上了舞台,參加雲南省文藝調演,獲得獎勵,被省選中到北京調演,殊榮國家民委、文化部的優秀節目獎。後又由省歌舞團帶此節目到香港、新加坡、泰國、緬甸等東南亞國家演出,一致受到國內外觀眾的熱烈讚賞。
哈尼族的舞蹈,還有大鼓舞、阿迷車、色尼尼、扭釯、瓢摸鏇、西瓜棵、西瓜冬瓜、竹筒舞、摘全蟲、背籮神等,幾乎每個哈尼族的支系都有自己獨特的舞蹈。哈
尼族的音樂,分器樂、聲樂兩種。器樂,又分吹奏樂(管樂),有哩喇(鎖吶)、秋卑貝瑪(大長號)、蘆笙、竹笛、牛角號、觱篥、木葉等,彈撥樂有響篾(口弦)、二胡、三弦、四弦、點雲(牛腿琴);打擊樂有用錘、板敲擊的牛皮大鼓、釯、鑼、竹槽、竹筒等。這些樂器,大多是本族工匠製作。除觱篥、口弦是男女青年相互傾吐愛情的樂器外,其它大多是在節慶、喜喪吹奏和舞蹈、歌唱中伴奏。聲樂,主要分大庭廣眾能聽即家內唱的和在山野外不給他人聽的兩大類。家內唱的豪尼方言稱"哈叭卡",卡碧方言稱"拉答",即敘唱神話、史詩、倫理道德、生產、生活等方面的曲式。山野外唱的是情歌,稱"沙孜姜"或"麻答"。還有節日、喜事、喪事、祭祀等不同內容的習俗歌。各支系的音樂風格略有各異,但共同之處是曲調自由,切分音多,能根據內容的需要而可伸張或壓縮,裝飾音較多,很難將曲調記準確。在哈尼族音樂中,也有節拍清晰、明朗、豪放的如"阿迷車",莊嚴、穩健的"叫魂歌"等。哈尼族與彝族、傣族等其他民族有共同愛好的盪鞦韆、打陀螺、射弩、踩高蹺等體育活動。盪鞦韆,歷來為哈尼姑娘的強項體育活動,曾參加過全國少數民族體育運動會,榮獲單打第七名。2002年參加雲南省少數民族體育運動會,榮獲團體第一名。
哈尼族服飾
《舊雲南通志》載:男環耳跣足短衣,頭圍黑巾,身佩槍刀。半世紀前,牙約(伙子)喜穿白短襯衣,外套青蘭布衣,靛青長褲,腳穿草鞋或布鞋或連絆鞋,肩扛獵槍,身掛長刀,後背一頂金竹精製的細梅花篾帽,顯出英姿威武剽悍,惹招牙迷(姑娘)注目愛慕。無論男女,哈尼服飾的共同特點均以靛青色為主要衣料,從頭飾到上下衣褲都刺繡著各種不同的花紋圖案和珍禽異獸,衣褲邊鑲嵌著銀泡。特別是婦女服飾,各支系別具一格。如白宏姑娘喜著緊身衣,短褲至膝,纏腿套,卡多姑娘喜著寬鬆衣,長統裙。結婚少婦與未婚姑娘還有別,如白宏、臘迷姑娘完婚後,臀部後要結30至40厘米寬長的靛青色而刺繡精密的一塊布或絨料,稱"披秋",碧約姑娘婚前是戴套頭青布帽,婚後就如板瓦形似的黑粗布繡上各類花紋圖案,墜以無數的銀製品和額前披露青粗線,有序地圍包頭上的一條長布帶。尤為哈尼族頭飾,可明顯區別出與其它支系不同的妝扮。服飾中有著微炒的內涵,如碧約婦女的包頭就是哈尼人崇拜的白鷳鳥肖像,綴在前額上方包頭上的銀泡樹花稱為"合挪樂",是初春開放的花朵,意為不能忘記春耕生產。哈尼族的服飾,展示著哈尼人深刻的文化內涵。哈尼族文化信仰
墨江哈尼族,主要信仰自然崇拜,崇拜祖先、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 哈尼族與漢族同在一塊土地上團結耕耘,繁衍生息、互相滲透,故除與漢族同慶的春節、清明節、端陽節外,還
與獨特有原始宗教信仰密切相關的十月年、祭竜、火把節、哈尼人稱禾佘扎(米索扎)、卜卯兔、苦扎扎。這三大節日,既是慶典,又是祭祀。每個節日來歷,都有一個美麗神奇的傳說,都與自然崇拜,萬物有靈相關。禾佘扎十月年,主要是天王偉執賜給白宏、臘迷人糧種和食物,保障豐收,豐收後的農曆十月第一個屬龍日,正是天王偉執的生日,便家家殺豬請天王摩咪娘娘下凡盪著鞦韆來過年,祈求五穀豐登,人畜安康,苦扎扎火把節,漢族、白族一般泛指農曆六月二十四日,而哈尼族農曆六月某一天,是本村寨的吉祥日,殺牛過苦扎扎節。這天,家家點燃火把驅邪去病,進行叫魂。家家要吃新米飯,表示吃不飽的日子過去,有吃穿的日子到來。卜卯兔祭竜節,又稱之祭寨神林、寨神樹。殺豬、殺雞,宰羊不等,是最隆重的慶典祭祀。哈尼人過完十月年或春節年後,以本村寨第一個最吉祥日(龍、雞、狗、牛不等)為祭竜,即祭寨神樹、寨神林。哈尼人的寨頭東南面,都有一片幾十畝乃至上百畝的鬱鬱蒼蒼的原始森林,這就是寨神林、寨神樹。也就是全寨人渴望生存的吉祥林、吉祥樹。由此,祭寨神林,越來越被哈尼人視為隆重的慶典。祭寨神林,有很多忌諱,有很多神密色彩,哈尼人逢年過節,都邀請鄰寨的其他民族朋友來參加,尤其是遠方來的朋友,視為高貴嘉賓,如您來參加祭竜,請您坐在竜林里的綠色自然生態的宴席"桌"上,美麗的"牙迷",微笑著為您斟滿自釀的醇香"小鍋酒",為您沏好普洱茶、盛好紫米飯,品嘗著哈尼人獨特烹飪的美味佳肴,使您倍感民族兄弟團結和睦的友愛溫馨。
飲食文化
紅河蒙自年糕
蒙自年糕是雲南省傳統的名特食品之一。具有表面光滑,晶瑩油潤,品質細膩,味香清甜,柔韌適口,久食不膩等特點,至今已享有300多年的盛譽蒙自年糕製作工藝精細,選料認真,以上等糯米為原料,把其水磨成漿後,摻入紅糖或白糖、芝麻、玫瑰、花生仁、火腿等物混合拌勻後,定量注入用整張鮮豆腐皮墊底的碗中,經過攝氏150度高溫蒸熟、冷卻後經塗油加印即可上市出售。蒙自年糕的外型呈小碗狀,有紅糕白糕之分,紅糕呈棕紅色,白糕呈嫩黃色蒙自年糕物美價廉,營養豐富。其食法簡便,需要食用時,把它切成片,用油煎黃或用小火烘烤至軟,便可食用。一般用清油煎炸的年糕片,外酥內糯,十分可口。
蒙自年糕是人們連年過節饋贈親朋好友之佳品蒙自年糕是古老的傳統食品,從前只是一家一戶生產。蒙自年糕曾獲得雲南省優質產品稱號和全國食品博覽會銅牌獎,產品暢銷省內外,遠銷越南、泰國、新加坡、美國等國家和地區。
竹筒燒肉
主打:豬腿肉
特點:選取新鮮豬腿肉,剁成塊狀或絲狀,配之以香菇,加入香蓼草、荊芥等佐料,塞於青竹之中,並用香茅草或芭蕉葉封口,以防香氣外漏,在炭火燒至肉熟,其香四溢,令人垂涎。竹筒燒肉是哈尼族招待貴客的名菜,所選青竹是當地特產的香竹,一般長0.4-0.6米,一頭留有竹節,用這種青竹燒制的肉,香味含有天然的竹香,風味獨特。
甜藠頭是雲南省著名的特產醬菜之一,開遠縣出產的甜藠頭馳譽全省,生產歷史已超過一百年。
藠頭是一種植物的根莖,如拇指般大小,狀似洋蔥,皮溥肉厚,色白脆嫩。開遠甜藠頭,是選用當地山區物產“糯藠頭”為原料加工而成。
糯藠頭出產于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地,色白晶瑩,皮軟肉糯,脆嫩無渣。製作開遠甜藠頭,首先將新鮮成熟的藠頭洗淨,用紅糖和紅辣椒入缸醃製數月後即可食用。醃製成熟的藠頭,色澤金黃、鮮甜脆嫩、酸辣適口,能增進食慾,除油膩,助消化。甜藠頭不僅是佐餐佳品,將其切碎炒肉也是一道風味獨特的菜餚。開遠甜藠頭滇味濃郁,深受雲南各族人民的喜愛。
錫都牌大關菜,始制於四十年代初期,當時由私人作坊進行生產,俗名“疙瘩”。解放後經過公私合營,由箇舊市醬菜調味品廠生產,在傳統生產的基礎上,完善了生產工藝,除保持傳統風味外,更
注意了營養成分,產品質量、產量均有較大提高,產品遠銷上海、北京、南寧、貴陽、昆明等地。這種大頭菜,一般在冬至前後收穫後進行加工。加工時,先將大頭菜進行修削、切開、晾曬、清洗,加入食糖、精鹽、香料、辣椒麵、白酒進行拌合,裝入池內、倒醅、封池發酵,發酵期要三個月以上,方為成品。
這種大頭菜,色澤黃褐,酸甜適中,鹹淡適口,脆嫩無渣。每100克成品,含胺基酸態氮0.2克以上,糖分10克以上,食鹽10克以下,總酸1-2%。。具有生津開胃、增進食慾的功效。可直接食用,也可作為烹調各種肉類的佐料,實為醬菜調味佳品。錫都牌大頭菜放在陰涼、通風、乾燥處,可保存一年而質味不變。
旅遊路線
推薦線路:建水-元陽-河口
主要旅遊資源:幾乎都是人文類的,老房子、元陽梯田、民俗風情及越南邊鏡游。
建水:
主要旅遊資源:老房子
交通:抵昆明後,至火車站旁東苑汽車站,每半小時一班流水車,票價29.5元,行程時間為5小時。
住宿:酸角樹客運站下車後往東步行十來分鐘,到朝陽樓(東門)附近的新華書店招待所,淡季單人間15元,夫妻房(雙人床)20元。
食:最經濟實惠兼好吃的是這裡的燒烤,不過天南地北口味各不同,在此就不剝奪大家選擇的權利了。
玩:
朱家花園:典型的雲南地區清代園林建築的代表作。裡面已由政府花巨資修葺一新,古香古色的建築已變成雪白的牆和金色的油漆,讓人幾乎想罵娘。但是裡面有古代極小資的罪證,值得一去。最有看頭的是房屋的結構,主體建築“三縱四橫”,大小天井總計42個,還有古代園林建築中無所不在的空間美感及雖被刷上金色油漆但仍掩不住天生麗質的木雕。
到達與離開:從東門步行到此約20分鐘,農井農貿市場巷子口進去就是。
門票:20元
推薦指數:四顆星
燕子洞:距建水縣城東30公里,號稱亞洲第一溶洞,最有看頭的是每年農曆八月八日的“燕窩節“,作為候鳥的燕子就會從北方飛回來並作窩,那時有巨多的燕子在洞口飛來飛去並發出巨響的聲音,采燕窩的人就在毫無保險措施的情況下飛檐走壁採摘燕窩,太牛了!
到達與離開:可攔乘去箇舊、蒙自、普雄的車,車票4元。
門票:30元。
推薦指數:三顆星
文廟:是繼山東孔府後的全國第二大孔廟,新舊程度與觀賞程度與朱家花園一樣。最精彩部分是屏門上的五層鏤空木雕和石雕“龍抱柱”。
到達與離開:從東門步行約40分鐘到達。三輪車1元,計程車3元起步價就可以到了。
門票:20元(從建水一中進去,可以看到大部分建築,賣門票圍起來的部分你可以沿牆走一圈,有一半用鐵絲圍著,你可以在看到部分後自行決定是否購票進去。)
推薦指數:四顆星
朝陽樓:即縣城東門,建於明洪武二十二年,有小天安門之稱,但比其早建21年,有些氣勢。
到達與離開:新華書店招待所出門就是。
門票:無(不要錢的東東,一定要好好看)
推薦指數:三顆星
雙龍橋:距離建水縣城三公里處,建於清乾隆年間,氣勢宏偉,保存完好。由於橋有十七孔也稱十七孔橋,工藝複雜,與趙家橋同屬一個極別。
到達與離開:建水縣農井農貿市場南測汽車站內乘坐去黃龍寺的車到雙龍橋下,車票1元。
門票:無
推薦指數:四顆星
團山村:位於建水城西13公里,村里共有晚清建築二十多處,是個尚未怎么開發的地方,所以絕對的保持著原汁原味,這些老房子裡現在都是農民們的家。村子裡最腐敗豪華的當數張家花園,其它保存較完好的有皇恩府、司馬第、秀才府、東南西三個寨門、大成古寺、上廟下廟、張家宗祠等。建築上的木雕、石雕、磚雕都是超豪華級的,真正稱得上雕樑畫棟,而且圖案花樣同典故非常多,簡直就是晚清建築的博物館。
到達與離開:建水縣農井農貿市場南測汽車站內乘坐去黃龍寺的車到終點下,車票1元,下車後原地就有三輪車,拉你進村2元。
門票:張家花園10元,其它無門票。
特別注意事項:大多數老房子內都有農民居住,此地民風純樸,他們不會介意你們進去他們的家參觀、拍照,但也請你至少給人家N個微笑!如果你喜歡拍照要移動物件,請你務必還原。不要因為自己的畫面需要,讓人家給你或坐或立的當背景。如果你實在需要,最好先徵得別人的同意,並且回去多洗一份寄給他們。除了微笑什麼也不要給人家留下,包括垃圾。:)
推薦指數:五顆星
元陽:
主要旅遊資源:梯田.民族風情
交通:若是看梯田,到元陽老縣城下,即新街鎮。從建水汽車客運站坐到綠春的車,中途下。每天上午有兩班,分別為8:40和11:40。車票13元。如你時間不方便,也可坐每半小時一趟流水到元陽新城的車,即南沙鎮後再轉乘流水車到老城。
住宿:可住元陽政府招待所,三人間床位15元,四人間10元,還有未打出招牌的八人間5元,豪華標間150元。其實八人間就不錯,光線不錯,床單被套都是潔淨的白色,而且每天換。有公共洗澡及衛生間,但你沒有鑰匙,服務員有時不在,有些不便。還可住小余旅店,先到廣場附近找到小余飯店,讓她帶你去,住宿條件較好,小樓上有陽台,自己能有鑰匙隨便出入,床位20元一天,太陽能熱水器,不過下雨洗澡就不太方便。
食:幾乎每個小飯館都有2元、3元的便當,稍有點不便的是晚上小飯館許多都不營業,因為當地人晚上在外面吃的人少。腐敗的飯館當然也有,你自己肯定能找到!
玩:
元陽梯田:有全國最大面積的梯田,非常壯觀,以其為素材的照片曾在全國大大小小的比賽中得獎,故是攝影發燒友必去之地。尤其田裡蓄水季節,藍天白去朝霞白露都能在水裡看到,還有一個看點就是元陽的雲海,冬季幾乎天天都有,而且雲海隨風不斷變化,真是虛無飄渺!
拍攝季節:9、12、1、2、3月,最佳時間1、2月
拍攝地點(供參考):
菁 口--最佳時間:上午8點,日出側照;
壩達--最佳時間:下午
多依樹--最佳時間:日出、上午
龍樹壩--下午,特點是紅色浮萍
老虎嘴--日落
到達與離開:有許多中巴車這些地方都到。也可包車,可談價至120元。
門票:無。但政府正在準備收門票。
推薦指數:五顆星
民俗:各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但相同的是你能看到許多原始的自然崇拜和經歷時間打磨依然不變的純樸。用心去看你一定會不虛此行。
到達與離開:周圍少數民族寨子不少,若想上山,可找上午挑東西出來賣的老鄉請他們帶你上山。有許多寨子不通公路,爬山非常辛苦,作好心理準備喲!我走的山路當地小伙子空手的話也就一個半小時,我卻用了五個小時,中間歇了七、八次,我背15升的包,體力中等。帶上一些吃的,當然最好是高熱量的朱古力和牛肉,因為每次休息只是喘口氣而已。我看登山杖就省了吧,當地老鄉都是隨便拿根直點的樹枝。鞋最好防滑。
住宿:上山前和老鄉商量好能否住家裡。沒有客棧更沒有招待所。至於洗澡嘛,老鄉一般都在河裡洗,冬天也是如此;廁所嘛,如果上小號就隨便找一樹蔭遮避處或無人處解決,大號嘛,嘿嘿,多走點路到廁所或樹林特別茂密處,農村廁所都差不多,不用多說了。費用老鄉都說不要,你看著給吧!
食:當然也在老鄉家,費用也是你自己看著給吧。
門票:又不是旅遊景點,當然沒有啦!
推薦指數:N顆星
交通:元陽老城去只有兩班車,一班早上6:40,一班中午1:00。票價25元。
住宿:由於邊貿,河口是整個紅河州內消費最高的地方,客運站招待所床位20元一天,公共洗澡間及廁所。
食:腸粉是越南特色小吃,河口早點攤都有,0.5元每根。熱帶水果可以多吃點,有些是我沒見過的。
玩:
越南邊鏡游:可以過去看看,由於是邊境,所以兩邊差別不大。
門票:沒護照的找個滿街到處都是的旅遊社,一日游護照、導遊、門票及中飯一頓80元。
民俗:較為有名的是紅頭瑤,瑤族的一個支系。
到達與離開、住宿、飲食等請參照元陽。
附近賓館
建水銀鴻酒店附近景點
中國最美鄉村
當你每天對著忙碌的城市生活時,你是否曾感到枯燥、壓抑。那時,當你走進廣闊清新、美麗自然的鄉村村寨時,你定會發現大自然的神奇與美麗,讓你立即心曠神怡並折服於大自然的神奇力量。這裡所選的是《地圖》雜誌中所評選出的中國最美鄉村。它們或具有優美的景色或具有神秘的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