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剌契丹

哈剌契丹是中國北方古代民族名。自大石西遷建國以後,在歷史上以哈剌契丹的名字著稱。大約東至西夏西界,西至鹹海南岸花拉子模,東北至巴爾喀什湖,西南到阿姆河沿岸這一廣闊地區。

哈剌契丹

正文

中國北方古代民族名。亦作“合剌乞塔”。有廣狹兩義:①廣義用以指所有契丹人(見契丹);②狹義專指耶律大石所率西遷的契丹人與西遼。漢文文獻中,通常取狹義的用法,也常將“哈剌”譯意為“黑”,稱黑契丹、西契丹、西遼。
遼天祚帝保大四年(1124),遼朝瀕於滅亡。其時,遼太祖8世孫耶律大石率領一部分契丹人,自立為王,置南北官屬,向西北撤退,途中得契丹屬部支援補充,輾轉西進,至尋思乾(撒馬爾罕)擊敗西域聯軍,降附諸部。至起兒漫,約在1132年即位,建號古兒汗(亦作菊兒汗、葛兒罕),意即眾汗之汗;又上漢尊號曰天祐皇帝,建元延慶,建官如遼朝制度。古兒汗建庭於伊犁河以西楚河沿岸,離八剌沙袞不遠,當時稱為虎思斡魯朵,就是“有力的宮帳”之義。古兒汗直接管轄的有七河流域南部。另有依附隸屬關係的藩部很多,約分三類:一類由古兒汗派任常駐代表;一類定期由古兒汗派來收稅官;另一類委派當地僧侶於一定時期代古兒汗徵收賦稅。自大石起,凡五傳,88年。1211年滅於乃蠻太陽汗之子屈出律。屈出律仍用西遼國號,1218年為蒙古成吉思汗所滅。
自大石西遷建國以後,在歷史上以哈剌契丹的名字著稱。大約東至西夏西界(約當今新疆、甘肅接界處),西至鹹海南岸花拉子模,東北至巴爾喀什湖,西南到阿姆河沿岸這一廣闊地區。
作為族名,哈剌契丹與闊克突厥、庫克蒙古的名稱相似,寓有尊貴的涵義。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