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標準
1. 知道目標:公司質量手冊.概況,質量目標和方針.熟悉流程。
2. 公司程式檔案和組織結構. 理解標準:公司產品相關行業地區.國家的標準規範.法律法規等。
3. 執行標準:日常工作進料、製程、成品出貨等.按標準執行和必要的方法
職責
品質經理
1.督導各部門提升產品質量,防止異常發生,達到公司的品質目標.
2.協調及推動各部門按ISO9000各要素運作.
3.召開各種品質會議,協調各部門處理品質異常問題.
4.審核相關部門呈交的品質檔案.
5.對進料品質進行最終判定,並推動IQC、QE部門對供應商進行輔導、稽核、評估、追蹤改善等.
6.定期主持召開供應商評審會議及對供應商評估
7.督導QE主管及時處理生產品質異常問題和客戶投訴的回覆追蹤,確保糾正與預防措施的有效實施.
8.督導產品可靠性測試和新產品試投產的品質改善及可靠性測試
9.對成品的品質進行最終判定,
10.協調IQC驗貨的各項工作.
11.督導並審核品質周報、月報表.
12.對下屬進行考核、評定.
品質保證主管
1.確認及更改公司之品質體系有效檔案,維護公司品質體系有效運行.
2.根據公司程式檔案指引指定切實可行的二、三級支持檔案
5.定期制定內部評審及管理審查計畫,推動各部門人員執行ISO9000之要素.
6.協調及督導各部門對品質體系中出現不符合項目的改善和追蹤是否有效,並記錄存檔,匯報管理者代表審批.
7.分配及安排外部評審之時間和評審前準備工作.
8.督導各部門正式檔案之排版及校正,並進行統一編號的標準化管理.
9.督導內部檔案之檔案分發、回收、保存、更改作業.
10.協助品質經理相關的品質管理工作
11.對下屬進行考核、評定
QE主管
1.根據工程資料內部要求及時對產品的有關項目組織實驗室測試
2.制訂品質計畫.
3.對各種材料及成品之檢驗標準書進行審核.
4.即時處理客戶抱怨及退貨,以確保客戶滿意.
5.主持每周品質會議,並推動全公司相關部門人員共同提升品質.
6.統計、分析各品質會議,並推動全公司相關部門人員共同提升品質.
7.統計、分析各階段品質不良,並推動各部門改善,以達到目標.
8.針對材料不良輔導供應商分析、改善.
9.做好品質記錄,以便追溯.
10.稽核評估供應商,並做好相應記錄.
11.考核下屬業績.
IQC主管
遵照並執行公司的品質管理制度.並督導全體IQC人員確實執行;,盡最大能力完成任務.
2對IQC的總體事物進行規劃,制定IQC內部之品質檢驗計畫、目標,並督導完成.
3.工作的合理分配.合理分配IQC的日常事務至組長,並督促其完成.
4.培訓計畫的執行.制定IQC年度、季度、月份的培訓計畫,並對實驗員的指導考核.
5.完成對檢驗標準書、作業指導書的制訂工作.
6.品質鑑定與判定.針對IQC進料檢驗時的材料異常,相關標準作鑑定與判定,並簽署意見.
7.對每日、每周、每月的品質檢驗表的審核.
8.對內與各相關部門溝通、配合、協調處理IQC日常事務,對外與各供應商主動溝通,了解供應商品質狀況,並督促其進行品質改善.
9.每月協助品質經理定期召開三級供應商評審會議,督促供應商的品質改善。
10.對下屬業績考核
其他質量相關人員
(1) IQC( 要求中專含以上學歷,年齡20—25周歲.熟悉IQC的工作流程,至少1年外企IQC工作經驗.了解ISO9000質量體系)
1. 會使用卡尺,光普儀,投影機等量測儀器.會電腦基本操作.
2. 量測儀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項.
3. 壓鑄模產品和需外加工產品的品質重點及注意事項.
4. 不合格品的處理.
5. 相關表單的填寫.
6. 其它.
(2)SQC (要求中專含以上學歷,年齡20—25周歲,至少1年外企SQC工作經驗)
1.熟練操作電腦(WINDOWS OFFICES等軟體),熟悉QC七大手法,能用電腦繪製”柏拉圖,管制圖”等.對ISO9000有所了解.
2. 日常報表及統計圖的製作.
3. 具的使用及注意事項.
4.產品的檢驗重點及相關表單的填寫.
5.其它.
(3)QA (要求大專含以上學歷,年齡22—30周歲)
1.熟悉ISO9000質量體系.會使用三次元,投影機,深度規等量測儀器.熟悉SQE的工作流程及客訴客退的日常處理.電腦操作熟練. 2.量測儀器的使用.
3.本公司所有產品的品質重點及注意事項.
4.不合格品管制及客訴客退處理.
5.相關表單的填寫.
6.了解相關工作流程.
(4)QC
1、完成產品相關檢驗工作;
2、負責產品相關質量檔案和記錄的維護和控制;
3、參與質量分析、編制質量控制計畫,設計質量控制卡,確定質量控制點;
4、控制程式,確保過程質量和最終檢驗的控制;
5、負責產品質量狀態標識工作,嚴格控制不良品;
6、協調相關部門對質量問題進行分析,並監督改善措施的執行情況和效果;
7、持續監控所有質量目標的進展,履行必要的改進措施
績效考核
員工績效考核評分標準採用減分法,即先對每項工作確定考核標準和標準分,再根據考核標準去衡量評估考核對象的工作情況,視其實際工作情況與考核標準之間的差異,按規定的減分標準相應扣分(直至扣完為止),標準分與扣分數量的代數和即為該考核項目的實得分。
(一) 品管部經理績效考核評分標準
1. 制訂部門月工作計畫(10分)
要求每月28日前準時報送本部門下月工作計畫,未按時報送扣5分;要求依據本部門工作職責和公司運作需要應安排的主要工作沒有遺漏,計畫的工作目標、責任人、完成時間明確、方法、步驟和所需資源得當,對可能出現問題和困難有足夠的估計和解決措施,以此為標準對工作計畫的質量進行評估,酌情扣0~5分;
2. 月工作計畫(包括總經理交辦事項)的完成(60分)
要求能保質、保量、按時完成部門月工作計畫和總經理交辦事項,保證質量目標實現。每有一項當月應完成任務而沒完成扣5分(屬於下屬負責的工作負領導責任扣2分);每有一項工作任務沒能按計畫進度進行扣2分(屬於下屬負責的工作負領導責任扣1分);工作質量不高,每有一次正確的批評意見或投訴扣2分;發生一般質量責任事故(主要由其它部門負責的質量事故),每次扣1分;重大質量責任事故酌情扣30~60分;
3. 個人日常工作(20分)
要求及時認真、慎重審核有關質量檔案,評估、仲裁、處分有關質量問題,凡公司質量體系檔案規定的由品管部經理審核、會審的質量檔案沒及時正確辦理,每有1例扣2~5分;凡公司質量體系檔案規定的由品管部經理提出(作出)評估、仲裁、處分報告(或意見)的質量問題(事項)沒有及時正確辦理每有1例扣2~5分;
4. 客戶服務(5分)
要求及時協調有關部門工作,三天之內妥善處理客戶品質投訴案件。每有一宗品質投訴案件沒處理好扣3~5分;
5. 組織紀律(5分)
要求模範遵守公司各項規章制度。每有一次違反扣1分。
(二) 品管助理績效考核評分標準
1. 切實履行檢驗放行職能(35分)
要求對紙樣、確認板、生產板及時、準確檢驗;對嘜架、布料、裁片裁數及時準確檢驗,查檢驗紀錄和工作記錄。每有一次不及時完成任務扣2分;每有一項漏檢、錯檢項但未造成損失扣2分;造成公司損失酌情扣20~35分;
2. 切實履行抽檢監督職能(35分)
原、輔料進倉兩天內有抽檢報告,車間(包括外發)開款兩天內有抽檢報告,成品進倉半天內有檢驗報告。不及時抽檢每次扣5分;由於不及時抽檢或漏檢、誤判造成損失酌情扣20~35分;
3. 資料整理(10分)
要求及時收集有關質量記錄、報表,按標準整理歸檔。不及時扣3分;不齊全扣3分;檔案不合標準扣2~4分;
4. 領導交辦工作(10分)
要求按時保質保量完成領導交辦和本部門月工作計畫中負責的工作。每有一次沒按時完成任務或未達到要求的結果扣2分。
5. 組織紀律(10分)
要求模範遵守公司各項規章制度。每有一次違反扣2分。
七大手法
品管七大手法是常用的統計管理方法,又稱為初級統計管理方法。它主要包括控制圖、因果圖、相關圖、排列圖、統計分析表、數據分層法、散布圖等所謂的QC七工具。
(一) 統計分析表
統計分析表是利用統計表對數據進行整理和初步分析原因的一種工具,其格式可多種多樣,這種方法雖然較單,但實用有效。
(二) 數據分層法
數據分層法就是性質相同的,在同一條件下收集的數據歸納在一起,以便進行比較分析。因為在實際生產中,影響質量變動的因素很多如果不把這些困素區別開來,難以得出變化的規律。數據分層可根據實際情況按多種方式進行。例如,按不同時間,不同班次進行分層,按使用設備的種類進行分層,按原材料的進料時間,原材料成分進行分層,按檢查手段,使用條件進行分層,按不同缺陷項目進行分層,等等。數據分層法經常與上述的統計分析表結合使用。
數據分層法的套用,主要是一種系統概念,即在於要想把相當複雜的資料進行處理,就得懂得如何把這些資料加以有系統有目的加以分門別類的歸納及統計。
科學管理強調的是以管理的技法來彌補以往靠經驗靠視覺判斷的管理的不足。而此管理技法,除了建立正確的理念外,更需要有數據的運用,才有辦法進行工作解析及採取正確的措施。
如何建立原始的數據及將這些數據依據所需要的目的進行集計,也是諸多品管手法的最基礎工作。
舉個例子:我國航空市場近幾年隨著開放而競爭日趨激烈,航空公司為了爭取市場除了加強各種措施外,也在服務品質方面下功夫。我們也可以經常在航機上看到客戶滿意度的調查。此調查是通過調查表來進行的。調查表的設計通常分為地面的服務品質及航機上的服務品質。地面又分為訂票,候機;航機又分為空服態度,餐飲,衛生等。透過這些調查,將這些數據予以集計,就可得到從何處加強服務品質了。
(三) 排列圖(柏拉圖)
排列圖又稱為柏拉圖,由此圖的發明者19世紀義大利經濟學家柏拉圖(Pareto)的名字而得名。柏拉圖最早用排列圖分析社會財富分布的狀況,他發現當時義大利80%財富集中在20%的人手裡,後來人們發現很多場合都服從這一規律,於是稱之為Pareto定律。後來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朱蘭博士運用柏拉圖的統計圖加以延伸將其用於質量管理。排列圖是分析和尋找影響質量主原因素的一種工具,其形式用雙直角坐標圖,左邊縱坐標表示頻數(如件數金額等),右邊縱坐標表示頻率(如百分比表示)。分折線表示累積頻率,橫坐標表示影響質量的各項因素,按影響程度的大小(即出現頻數多少)從左向右排列。通過對排列圖的觀察分析可抓住影響質量的主原因素。這種方法實際上不僅在質量管理中,在其他許多管理工作中,例如在庫存管理中,都有是十分有用的。
在質量管理過程中,要解決的問題很多,但往往不知從哪裡著手,但事實上大部分的問題,只要能找出幾個影響較大的原因,並加以處置及控制,就可解決問題的 80%以上。柏拉圖是根據歸集的數據,以不良原因,不良狀況發生的現象,有系統地加以項目別(層別)分類,計算出各項目別所產生的數據(如不良率,損失金額)及所占的比例,再依照大小順序排列,再加上累積值的圖形。
在工廠或辦公室里,把低效率,缺損,製品不良等損失按其原因別或現象別,也可換算成損失金額的80%以上的項目加以追究處理,這就是所謂的柏拉圖分析。
柏拉圖的使用要以層別法的項目別(現象別)為前提,依經順位調整過後的統計表才能畫製成柏拉圖。
柏拉圖分析的步驟;
(1) 將要處置的事,以狀況(現象)或原因加以層別。
(2) 縱軸雖可以表示件數,但最好以金額表示比較強烈。
(3) 決定蒐集資料的期間,自何時至何時,作為柏拉圖資料的依據,期限間儘可能定期。
(4) 各項目依照合半之大小順位左至右排列在橫軸上。
(5) 繪上柱狀圖。
(6) 連線累積曲線。
柏拉圖法(重點管制法),提供了我們在沒法面面俱到的狀況下,去抓重要的事情,關鍵的事情,而這些重要的事情又不是靠直覺判斷得來的,而是有數據依據的,並用圖形來加強表示。也就是層別法提供了統計的基礎,柏拉圖法則可幫助我們抓住關鍵性的事情。
(四)因果分析圖
因果分析圖是以結果作為特性,以原因作為因素,在它們之間用箭頭聯繫表示因果關係。因果分析圖是一種充分發動員工動腦筋,查原因,集思廣益的好辦法,也特別適合於工作小組中實行質量的民主管理。當出現了某種質量問題,未搞清楚原因時,可針對問題發動大家尋找可能的原因,使每個人都暢所欲言,把所有可能的原因都列出來。
所謂因果分析圖,就是將造成某項結果的眾多原因,以系統的方式圖解,即以圖來表達結果(特性)與原因(因素)之間的關係。其形狀像魚骨,又稱魚骨圖。
某項結果之形成,必定有原因,應設法利用圖解法找出其因。首先提出了這個概念的是日本品管權威石川馨博士,所以特性原因圖又稱[石川圖>。因果分析圖,可使用在一般管理及工作改善的各種階段,特別是樹立意識的初期,易於使問題的原因明朗化,從而設計步驟解決問題。
(1) 果分析圖使用步驟
步驟1:集合有關人員。
召集與此問題相關的,有經驗的人員,人數最好4-10人。
步驟2:掛一張大白紙,準備2-3支色筆。
步驟3:由集合的人員就影響問題的原因發言,發言內容記入圖上,中途不可批評或質問。(腦力激盪 法)
步驟4:時間大約1個小時,蒐集20-30個原因則可結束。
步驟5:就所蒐集的原因,何者影響最大,再由大輪流發言,經大家磋商後,認為影響較大予圈上紅色圈。
步驟6:與步驟5一樣,針對已圈上一個紅圈的,若認為最重要的可以再圈上兩圈,三圈。
步驟7:重新畫一張原因圖,未上圈的予於去除,圈數愈多的列為最優先處理。
因果分析圖提供的是抓取重要原因的工具,所以參加的人員應包含對此項工作具有經驗者,才易秦效。
(2) 因果分析圖與柏拉圖之使用
建立柏拉圖須先以層別建立要求目的之統計表。建立柏拉圖之目的,在於掌握影響全局較大的重要少數項目。再利用特性原因圖針對這些項目形成的原因逐予於探討,並採取改善對策。所以因果分析圖可以單獨使用,也可連線柏拉圖使用。
(3) 因果分析圖再分析
要對問題形成的原因追根究底,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形成問題之主要原因找出來以後,再以實驗設計的方法進行實驗分析,擬具體實驗方法,找出最佳工作方法,問題也許能得以徹底解決,這是解決問題,更是預防問題。
任何一個人,任何一個企業均有它追求的目標,但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總會有許許多多有形與無形的障礙,而這些障礙是什麼,這些障礙何於形成,這些障礙如何破解等問題,就是原因分析圖法主要的概念。
一個管理人員,在他的管理工作範圍內所追求的目標,假如加以具體的歸納,我們可得知從項目來說不是很多。然而就每個追求的項目來說,都有會有影響其達成目的的主要原因及次要原因,這些原因就是阻礙你達成工作的變數。
如何將追求的項目一一地羅列出來,並將影響每個項目達成的主要原因及次要原因也整理出來,並使用因果分析圖來表示,並針對這些原因有計畫地加以強化,將會使你的管理工作更加得心應手。
同樣地,有了這些原因分析圖,即使發生問題,在解析問題的過程中,也能更快速,更可靠。
(五)直方圖
直方圖又稱柱狀圖,它是表示數據變化情況的一種主要工具。用直方圖可以將雜亂無章的資料,解析出規則性,比較直觀地看出產品質量特性的分布狀態,對於資料中心值或分布狀況一目了然,便於判斷其總體質量分布情況。在製作直方圖時,牽涉到一些統計學的概念,首先要對數據進行分組,因此如何合理分組是其中的關鍵問題。分組通常是按組距相等的原則進行的兩個關鍵數字是分組數和組距。
(六)散布圖
散布圖又叫相關圖,它是將兩個可能相關的變數數據用點畫在坐標圖上,用來表示一組成對的數據之間是否有相關性。這種成對的數據或許是特性一原因,特性一特性,原因一原因的關係。通過對其觀察分析,來判斷兩個變數之間的相關關係。這種問題在實際生產中也是常見的,例如熱處理時淬火溫度與工件硬度之間的關係,某種元素在材料中的含量與材料強度的關係等。這種關係雖然存在,但又難以用精確的公式或函式關係表示,在這種情況下用相關圖來分析就是很方便的。假定有一對變數x 和 y,x 表示某一種影響因素,y 表示某一質量特徵值,通過實驗或收集到的x 和 y 的數據,可以在坐標圖上用點表示出來,根據點的分布特點,就可以判斷 x和 y 的相關情況。
在我們的生活及工作中,許多現象和原因,有些呈規則的關聯,有些呈不規則形有關聯。我們要了解它,就可藉助散布圖統計手法來判斷它們之間的相關關係。
(七)控制圖
控制圖又稱為管制圖。由美國的貝爾電話實驗所的休哈特(W.A.Shewhart)博士在1924年首先提出管制圖使用後,管制圖就一直成為科學管理的一個重要工具,特別在質量管理方面成了一個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它是一種有控制界限的圖,用來區分引起質量波動的原因是偶然的還是系統的,可以提供系統原因存在的信息,從而判斷生產過程是否處於受控狀態。控制圖按其用途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供分析用的控制圖,用控制圖分析生產過程中有關質量特性值的變化情況,看工序是否處於穩定受控狀;再一類是供管理用的控制圖,主要用於發現生產過程是否出現了異常情況,以預防產生不合格品。
統計管理方法是進行質量控制的有效工具,但在套用中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否則的話就得不到應有的效果。這些問題主要是:1 )數據有誤。數據有誤可能是兩種原因造成的,一是人為的使用有誤數據,二是由於未真正掌握統計方法;2 )數據的採集方法不正確。如果抽樣方法本身有誤則其後的分析方法再正確也是無用的;3) 數據的記錄,抄寫有誤;4 )異常值的處理。通常在生產過程取得的數據中總是含有一些異常值的,它們會導致分析結果有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