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部異物感

咽部異物感

咽部異物感的機理相當複雜,多數學者認為與局部病變、全身疾病和精神因素有關。局部的病變刺激由迷走神經、舌咽神經、副神經和頸交感神經的分支並有三叉神經的第二支的分支組成的,成為一個興奮灶,而出現症狀。如球塞感、瘙癢感、緊迫感、黏著感、燒灼感、蚊行感、無咽下困難的吞咽梗阻感等,還有部分患者有頸部不適感、自覺呼吸不暢以及咽喉部有物上下移動不定的感覺

基本信息

病因

咽部異物感的機理相當複雜,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多數學者認為與局部病變、全身疾病和精神因素有關。局部的病變刺激由迷走神經、舌咽神經、副神經和頸交感神經的分支並有三叉神經的第二支的分支組成的,成為一個興奮灶,而出現症狀。全身疾病,特別是上消化道疾病,由於胚胎髮育中咽與上消化道均由前腸形成,其感覺神經上下互相連通,因而胃及十二指腸的疾病可反射性的引起咽感覺異常。精神因素和自主神經功能的障礙都可與興奮灶結合而出現症狀。

(一)咽喉部和鄰近器官的病變

1.慢性炎症 咽炎、喉炎、扁桃體炎、鼻咽炎、食管炎、鼻竇炎等。

2.增生肥大性病變 齶扁桃體、舌扁桃體。咽扁桃體、舌根異位甲狀腺等。

3.解剖異常 懸雍垂過長、莖突過長症、頸椎骨質增生等。

4.消化系統疾病食管炎、食管憩室、胃或十二指腸潰瘍、胃炎、骨下垂、慢性闌尾炎、食管及胃腫瘤、腸寄生蟲病等。

5.囊腫 舌根囊腫、會厭囊腫、咽喉部瀦留囊腫等。

6.腫瘤 各種良性或惡性腫瘤。

(二)全身性疾病

1.缺鐵性貧血。

2.內分泌疾病:甲狀腺、性腺功能異常、絕經期綜合徵、糖尿病等。

3.心血管疾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左心室肥大等。

(三)功能性

1.癔病及其他精神障礙。

2.神經官能症、恐癌症。

3.過度緊張、憂慮、恐懼等精神刺激。

檢查

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ATGA) -- 針對甲狀腺球蛋白產生的抗體。

耳鼻咽喉CT檢查 -- 耳鼻咽喉的T檢查是通過CT對耳鼻咽喉進行檢查的一種方法。

食管造影 -- X線檢查可確定腫瘤的上、下範圍,對治療有一定參考價值。氣鋇雙重對比造影,可清晰顯示食管黏膜結構。

食管拉網檢查-- 吞入帶有乳膠氣囊與套網的乙烯塑膠管,充氣後緩慢將充盈的囊從食管內拉出,用套網擦取物塗片做細胞學檢查,這是食管癌高發區進行普查的主要手段。

直接塗片檢查 -- 在正常人的血、尿、腦脊液、胸膜液、心包液及腹膜液中,均無細菌存在。直接圖片檢查,可以幫助檢出,協助診斷。

耳、鼻、咽拭子細菌培養 -- 耳、鼻、咽部的細菌均來自外界,正常情況下不致病。但在機體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下降和其他外部因素下可以出現感染等而導致疾病。因此,耳、鼻、咽部拭子細菌培養能分離出致病菌,有助於中耳炎、鼻炎、鼻竇炎、白喉、化膿性扁桃體炎、急性咽喉炎等的診斷。標本由醫生採用無菌棉拭子,採取患者病灶部位的分泌物送檢。

組織多肽抗原(TPA) -- 組織多肽抗原(TPA)的分子量17,000~43,000,由B1、B2和C三個亞基組成,其活性主要在B1。TPA主要存在於胎盤和大部分腫瘤組織中,各種惡性腫瘤(卵巢癌、結腸癌、直腸癌、肝細胞癌、胰腺癌、肺癌、乳腺癌、子宮內膜癌、睪丸腫瘤等)患者血清TPA的檢出率(以>130U/L血清為陽性)可從20%至90%,有人認為高達80%~100%,它的存在與腫瘤發生部位、組織類型均無相關性。

c-erbB-2基因檢測(c-erbB-2,neu,HER-2)-- c-erbB-2基因又稱為neu或HER-2基因,是一種細胞來原癌基因,在多種腫瘤中其癌基因及其蛋白產物(P185)均有過度表達和擴增。對c-erbB-2癌基因蛋白產物P185的病理研究首先多見於乳腺癌,其作用也較為明確。目前普遍認為,c-erbB-2蛋白產物的陽性表達可作為判斷乳腺癌預後的一個獨立指標。

含甲狀腺球蛋白免疫複合物(TG-IC) -- 含甲狀腺球蛋白免疫複合物測定對診斷甲狀腺疾病有一定意義。

麻風病的間接螢光抗體吸收試驗(FLA-ABS試驗) -- 近年來,隨著免疫學的進展,在麻風病的診斷方面也引進了一些新方法,主要有螢光麻風抗體吸收試驗(簡稱FLA-ABS試驗) 這是一種間接免疫螢光技術,其基本原理和螢光梅毒螺鏇體抗體吸收試驗是一致的。它以麻風桿菌為抗原,檢測人體血清中是否存在抗麻風桿菌特異抗原的抗體。

麻風病的皮內試驗-- 麻風病的皮內試驗檢查方法:採用1:20試麻風菌素0.1ml注射於受試者前臂掌側皮內。

鑑別診斷

(一)咽疾病

1.慢性肥厚性咽炎:有急性咽炎反覆發作史,咽部有持續性的異物感、阻塞感、脹感、吞咽不適、咽反射敏感。咽部有粘稠分泌物,常作“吭、喀”動作,重者可引起刺激性咳嗽。檢查可見咽後壁有顆粒狀或堆積成片狀的淋巴組織,咽齶弓後淋巴組織呈條索狀增生突起。扁桃體黏膜慢性充血,懸雍垂充血腫脹。

2.咽部角化症、扁桃體攤留囊腫或瘢痕了異物、舌扁桃體肥大、舌根靜脈曲張、會厭囊腫。舌根囊腫等,在檢查時,不難發現上述病變。對隱匿部位,應仔細觀察,必要時可用手指觸診,以了解局部有無硬塊。

(二)咽鄰近器富疾病

1.咽一食管惡性腫瘤:早期往往有進行性加重的咽部異物感的症狀。當進食時症狀較明顯,空咽時可無症狀,這是與功能性疾病引起的咽異感的重要區別。在腫瘤小尚未出現其他症狀之前,常常被誤診為“慢性咽炎”或“咽異感症”。

2.頸椎病:頸椎骨質及其軟組織的病變,如骨質增生、椎間盤脫出等,可壓迫頸神經引起咽部異物感的症狀。頸椎X線攝片可確診。

3.喉病:風濕性環構關節炎、風濕性喉上神經炎、喉囊腫、早期聲門上癌,可引起咽部異物感的症狀。

4.鼻病:慢性化膿性鼻竇炎引起後鼻孔溢膿,經常刺激咽壁,引起該症狀。

5.莖突過長症:由於莖突過長或其方位異常,在產生咽部異物感的同時,常常伴有頸痛、神經痛。觸診對在扁桃體窩外側可觸到變長的莖突。X線攝片有助診斷。

6.反流性食管炎:胃酸刺激食管人口,使其運動功能紊亂,而產生咽部異物感的症狀。

7.胃或十二指腸潰瘍、胃炎、胃下垂、胃腫瘤、慢性闌尾炎、腸寄生蟲病等均可反射性的產生咽部異物感。

(三)全身疾病

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減退,消化不良,性功能異常,風濕病,糖尿病,絕經期綜合徵,缺鐵性貧血等均能引起咽部異物感。

(四)功能性

功能性因素,常與神經官能症、恐癌症、憂慮、恐懼、癔病等有關。此類患者常有相關的精神背景,如家庭或親友中發生重大矛盾或遭受精神創傷和刺激。每當情緒激動後,咽部異物感的症狀則加重,或時有時無,時輕時重。吞咽時無,空咽時重。若能除外器質性病變,則可診斷咽異感症。中醫稱之為梅核氣。

(一)咽部異物感的診斷

主要是找尋病因,首先應詳細詢問病史,然後做全面、認真的檢查,從機理方面具體分析主要的致病因素。且不可首先考慮“咽異感症”的診斷,也不可不經過反覆細緻的檢查和觀察而輕易地下“慢性咽炎”的診斷。

(二)排除器質性病變

在排除了明顯的器質性病變後,可按功能性疾病所致的咽部異物感進行治療觀察。治療無效時應再進一步查找病因。

(三)局部及全身檢查

1.耳鼻咽喉檢查。

2.精神、神經科檢查。

3.內科檢查:包括血壓、血、尿、糞常規檢查,基礎代謝率測定,上消化道造影,頸部正、側位片,纖維鼻鏡、咽喉、食管內鏡檢查,胃液分析等。

上述檢查在臨床實際工作中不可能逐項一一進行,主要以病史及一般檢查為主,根據具體情況,再在某些方面進行必要的檢查。

相關疾病

咽喉燒傷及化學傷、咽喉部外傷、喉癌、食管異物、頸部囊狀淋巴管瘤、甲狀舌骨囊腫與瘺、甲狀腺腺瘤、頸部淋巴結結核、甲狀舌囊腫及瘺管、咽血管畸形、舌甲狀腺、咽部瘢痕狹窄、咽側壁憩室、咽後壁憩室、咽肌痙攣、咽部灼傷、急性咽炎、急性單純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扁桃體炎、慢性扁桃體炎、病毒性咽炎、咽扁桃體肥大、咽囊炎、急性舌扁桃體炎、鏈球菌性咽炎、慢性單純性咽炎、慢性舌扁桃體炎、萎縮性咽炎、扁桃體周圍膿腫、咽後膿腫、咽白喉咽角化症、咽旁膿腫、咽部結核、咽部狼瘡、咽部異物、咽部硬結病、咽部麻風、鼻咽血管纖維瘤、鼻咽癌、鼻咽肉瘤、咽部混合瘤、咽部脊索瘤、咽部神經鞘膜瘤、咽部乳頭狀瘤、咽畸胎瘤、喉部創傷、急性喉炎、急性會厭炎、喉阻塞、慢性喉炎、喉氣囊腫、氣管及食管異物、發芽馬鈴薯中毒、聲帶息肉、小兒食管異物、急性咽炎、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急性縱隔炎、鋁塵肺、食管念珠菌感染、藥物性食管炎、食管管型、吞入異物、食管肉瘤、食管腐蝕性灼傷、食管穿孔、食管囊腫、食管黏膜損傷、環咽肌失弛緩症、鼻咽癌的眼部病變、前縱韌帶骨化症。

預防

1、詳細解釋,消除患者的顧慮。

2、飲食不能過飽,但不必忌口。

3、情緒不愉快時不要進食。

4、加重其工作量或出門遊覽,儘量不使病人獨居一室而予以胡思亂想的機會。

5、多閱讀有益的書報。

6、鍛鍊身體或做氣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