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和田,是絲綢之路南路的交通樞紐,是重要的絲綢集散地,是西域三大絲都之一。公元前二、三世紀和田的絲綢貿易就已興旺,兩漢至魏晉南北朝時期,絲綢貿易更加繁榮,唐代進入鼎盛時期。據記載南北朝時期一批過境商人,一次就運輸絲綢4300多匹。大批的中國絲綢主要經絲綢之路南路運往中亞、中東直到地中海沿岸國家。"商胡販客,日款於塞下","不絕於時月"。和田在絲綢交易上的歷史地位久享盛名。唐代和田地產的"施綢"多銷往中原,為中原王朝的王公大卿所搶購。
傳說于闐(即今和田)原來沒有蠶桑,當地人將絲綢視為珍寶。于闐為獲得蠶桑之種,就派使者去索求,東國將蠶桑視為國家秘密不肯授予,嚴令關防,不準將蠶桑種子運出關防。于闐只好以隆重的禮節到東國求親。東國答應了這個請求。于闐王派使者去迎娶王妃,臨行,叮囑使臣說"你要告訴東國的公主,于闐沒有蠶桑,織不出絲綢。請她來時帶些蠶桑種子來,以便將來種桑養蠶繅絲織綢使她將來有絲綢衣服穿。"公主聽了使臣的話,將蠶桑種子放在帽絮之中。到了關防,關防的官吏仔細搜查了迎親隊伍,只是公主頭上的帽子不敢搜查。於是就將蠶桑種子帶來了于闐。
到了來年的陽春三月,開始種桑養蠶。王妃還刻石為記,不準殺害蠶子,要待蠶娥破蠶而出,才能治蠶抽絲。誰敢違背,神靈也不護佑。為紀念蠶桑傳入于闐,還在初次養蠶之地修了一座鹿射僧伽藍。
據我國著名考古學家黃文弼和日本西域學家羽溪了諦考證,首位嫁給於闐王的中國公主是東漢末年劉氏王室之女。于闐王娶了中國公主的第二年,曾派了龐大的使團去東漢朝貢。朝貢使團到洛陽時,曹丕已奪其王位,但曹丕仍以厚禮接待了于闐使團。這一歷史史料與《大唐西域傳》所記載的傳說相印證,或許確有由公主傳入蠶桑之事。也有不少歷史學家認為:蠶桑是由中原次遞傳入于闐的,只因於闐"氣序和暢",適合栽桑養蠶,所以蠶桑業比西域其他地方發達。
隨著蠶桑業的發展,和田的絲綢業發展迅速。1953年在和田建立了第一座現代化繅絲廠,1963繅絲與織綢廠合併,改稱和田絲綢廠。目前,和田絲綢紡織業呈迅猛發展的趨勢。
和田"艾提萊斯"花綢
凡外地來和田的人,幾乎都說和田維吾爾姑娘長得漂亮,細細的彎眉,明亮的眼睛,高高的鼻樑,勻稱的身材,再穿上"艾提萊斯"綢製作的連衣裙,越發顯得婀娜多姿,風姿綽約。
艾提萊斯是和田的特產。和田是絲綢之路上著名的絲綢之鄉,蠶桑總產達到全自治區產量的70%以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生繭、生絲除部分外銷以外,基本都在本地織成艾提萊斯綢。歷史上曾記載,公元10世紀于闐國王曾帶大批和田織作的"胡錦"、"西錦"到中原進行商貿交易。在中原十分搶手。艾提來斯綢不僅為和田維吾爾族婦女所珍愛,而且整個新疆維吾爾族婦女都喜歡穿艾提來斯綢製成的衣服,即使在中亞幾個國家特別是在烏茲別克斯坦也相當流行。
艾提來斯綢質地柔軟,輕盈飄逸,尤其適於夏裝。布料一般寬幅僅40厘米,圖案呈長條形,有的呈二方連,錯落有致的排列;有的為三方連,交錯排列。艾提來斯綢色澤十分艷麗,與沙漠邊緣單調的環境色彩形成強烈對比,突出了維吾爾族人民對現實和未來生活的熱戀和追求。
和田大部分縣都盛產艾提來斯綢。但最集中是在洛浦縣的吉亞鄉。吉亞鄉緊靠玉龍喀什河,是蠶桑產區,也被認為是艾提萊斯的中心產地。這個鄉幾乎家家戶戶都會織艾提來斯綢,不少家庭當男方娶親或女方擇婚時,往往要打聽對方會不會織艾提來斯綢,技藝怎么樣。近幾年,雖然機器製作出來的綢子產量占絕對優勢,而且也能織出艾提來斯綢的效果,但無論直觀、質地、手感都難於和手工織出的艾提來斯綢相媲美。民間的艾提來斯綢工匠沿用傳統工藝流程,一絲不苟,因此在市場上有很高的信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