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湘東王首夏

湘東王就是蕭綱之弟蕭繹(後來的梁元帝),這兩兄弟間常有唱和。本詩就是蕭繹首夏詩的和作。首夏,即初夏。

作品全文

冷風雜細雨,垂雲助麥涼①。

竹木俱蔥翠,花蝶兩飛翔②。

燕泥銜復落,鶗吟斂更揚③。

臥石藤為纜,山橋樹作梁④。

欲待華池上,明月吐清光⑤。

注釋

①“冷風”二句:微微的冷風中,飄著細細的小雨,陰垂著的烏雲增加了夏季麥香的寒意。

②“竹木”二句:岸邊翠竹的影兒倒映於水面,水竹相映,蔥綠一片,野花也在微風中輕輕地搖擺,仿佛翻飛的蝴蝶一起翩翩起舞。

③“燕泥”二句:燕子銜一塊泥土還沒有到巢上,便落了下來;杜鵑鳥的叫聲也一會兒低斂一會兒高昂。鶗吟:古書上指杜鵑。

④“臥石”二句:野藤纏繞在靜靜仰臥于山中的山石上,野樹也伸展著它的枝幹,似乎感在山中架起了一道橋樑。

⑤“欲待”二句:如果到了晚上,那如畫的池塘邊,月華如水,清輝一片,是何等的愜意,何等的消神啊!

創作背景

湘東王就是蕭綱之弟蕭繹,這兩兄弟間常有唱和。本詩就是蕭繹《首夏》詩的和作。

作品賞析

“泠風雜細雨,垂雲助麥涼。”這是一個別具一格的夏日。習習的小風飄遊於空中,時不時拂過身旁,送來一撲撲冷氣;細細的雨線夾雜在風裡,稀拉拉灑在臉頰,生出一縷縷快意。四月,正是麥子熟甸甸的時節,正是麥氣熱烘烘的時候,可今天卻是另一番景象,烏雲陰絲絲地垂到天際,把惱人的太陽遮蔽得嚴嚴實實,把燥人的炎氣驅除得乾乾淨淨。是夏天,但卻不見夏意,這般難得的場景,這般難得的詩才,若是輕輕放過了,還算是詩人嗎?當然要用淡淡的筆墨,把這“涼夏”的特色來細細描繪。

“竹木俱蔥翠,花蝶兩飛翔。”先看這“涼夏”中的竹樹。難得今天,日頭不見了,小河裡一不蒸出熱氣,二不反射陽光,岸邊翠竹的倒影輕輕地在水面搖盪,遠遠望去分不出是水還是竹,只是覺得蔥綠一片,令人心曠神怡;難得今天涼風起來了,那落花一不直墜地面,二不無精打采,卻被風吹得和樹周的蝴蝶一塊兒舞動起來,遠遠望去辨不清是花飛還是蝶飛,只是覺得色彩迷離,叫人眼花繚亂。

“燕泥銜復落,鶗吟斂更揚。”這裡寫到“涼夏”中的禽鳥。躲了多時炎熱的燕子,在輕風微雨里開始低低地飛出來,找巢泥去了;叫毒日曬得喘不過氣的杜鵑,也終於躍至樹梢拉開嗓子鳴唱。那燕子太貪了,銜了一大塊的土,飛到半途便落了地,叫放眼遠望的詩人看見了好不好笑,又讓傾耳細聽的詩人想到時不覺失笑。

“臥石藤為纜,山橋樹作梁。”最後是“涼夏”中的小山。山石靜靜地臥著,那野藤似乎感到了它的寂寞,親熱地探出身子,把它輕輕摟定;山橋顫顫地架著,那野樹似乎擔心它的不穩,殷勤地伸長腰肢,和它緊緊靠住。到底是在舒心愉悅的氣氛中,連詩人眼中的景物,也變得情意綿綿起來了。

多么賞心悅目的風景,多么愜意的氣候,而且這還是陽光在雲層外亂撞、麥氣在田野里蠢動的白天呢!“欲待華池上,明月出清光。”要是到了晚上,一輪明月代替了太陽,滿地清光代替了炎氣,那如畫的池塘邊,又該有多少涼意可供醒神、有多少佳景可供賞玩?這初夏有什麼惱人?這分明是宜人的夏天!

全詩有大筆遣範圍,有工筆繪細物,氛圍籠罩了細物,細物深化了氛圍。二者配合得十分和諧;有工整的對仗寫眼前的景物,有揮灑的結句寫心中的期待,景物撩逗起期待,期待總收起景物,二者轉換十分自然,一個別致得叫你不相信自己眼睛的初夏日,就是這么和諧而自然地在詩人筆下誕生了。說起士大夫的閒情逸緻,總有人要不禁皺眉頭,如今這番閒情逸緻,怕不叫你賞愛得眉開心歡。

作者介紹

蕭綱(503年―551年),梁簡文帝,字世纘,南蘭陵(今江蘇武進)人,梁武帝蕭衍第三子,昭明太子蕭統同母弟,母貴嬪丁令光,南北朝時期梁朝皇帝、文學家。由於長兄蕭統早死,蕭綱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亂,梁武帝被囚餓死,蕭綱即位,大寶二年(551年)為侯景所害。蕭綱因其創作風格,形成“宮體”詩的流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