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如痴

王如痴

王如痴(1903~1935) ,又名王睿歐,王書銓,1903年1月16日生,衡永郴桂道祁陽縣太和堂(今衡陽市祁東縣太和堂鎮)人,著名革命烈士,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政治家。中國工農紅軍著名戰將和高級指揮員,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與領導人,開闢了閩浙贛革命根據地,歷任紅五軍第八大隊黨代表、紅六軍軍委常委兼紅六軍第二縱隊政治委員、紅三軍第八師政治委員、紅十三軍政治委員、紅一軍團三十一師政委、紅十一軍政治委員、紅十軍軍長兼政治委員、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紅十九師(紅七軍團改編而成)師長、紅十軍團重要領導人等。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1903年1月16日,王如痴出生於衡永郴桂道祁陽縣太和堂(今衡陽市祁東縣太和堂鎮),幼讀私塾,1916年到縣城讀書,1925年畢業於湖南省公立工業專門學校預科班高中部。1926年參加革命,同年8月參加中國共產黨;隨即赴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

1928年初,王如痴 從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成回國,即受黨組織派遣,赴井岡山紅四軍工作。在毛澤東、朱德的領導下,先後兩次參加了保衛紅色搖籃,反湘贛兩省軍閥對井岡山進行“會剿”的作戰。

1929年冬,奔赴中央革命根據地,後又赴閩浙贛革命根據地,從事武裝鬥爭。歷任紅五軍八大隊黨代表,紅六軍第二縱隊和紅三軍第八師政治委員, 紅十三軍、紅十一軍政治委員、紅軍十軍軍長兼政治委員。1934年10月參加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先後任十九師(紅七軍團改編而成)參謀長、師長。

王如痴 王如痴

1933年4月,王如痴調至閩浙贛省擔任紅十軍軍長兼政委 。紅十軍是以閩浙贛省軍區赤色警衛師為基礎新建立起來的一支部隊。開始,無論軍政素質和武器裝備都是不強的。而當時閩浙贛省蘇區,在方誌敏領導下已是“血染東南半壁紅”,與中央蘇區聯成一片,成為一個很大的戰略區。特別是當原紅十軍調離後,蔣介石立即進攻。面對敵重兵壓境的險惡形勢,王如痴到職後,就積極運用當年在毛澤東、朱德直接指揮下學得的建設紅軍的經驗和反"圍剿"的戰略戰術,立即帶領紅十軍投入戰鬥,及時地給來犯者以迎頭痛擊,保衛和擴建閩浙贛省蘇區 。王如痴當即率領紅十軍二十八、二十九師,奔赴江西樂平縣秧板馬家,伏擊敵軍。擊潰敵軍1個營。在這次戰鬥中,王如痴親臨前沿陣地,指揮作戰,不幸被敵彈擊中臉頰,光榮負傷。

1933年6月,駐弋陽縣城的國民黨二十一師1個團,從東門出城,經碗港橋到橫峯縣坂上的楊家村(蘇區)搶劫財物。王如痴得知情報後,一面馬上命令弋陽縣紅軍獨立營在碗港橋山下埋伏,密切監視和牽制敵軍。一面立即集合全軍主力,疾馳出擊。當敵軍行進至弋陽縣朱家坑田坊開闊地時,王如痴一聲號令,槍炮齊鳴。經一小時戰鬥,敵軍300多人被打死,800多人全部俯首就擒。繳槍數百餘支,大獲全勝。接著,王如痴率領全軍向國民黨軍隊的重要據點———江西省貴溪縣庫橋,發動猛攻,殲敵1個團,迫使其敵龜縮鱉潛,未敢輕舉妄動。玉山縣的樟村街,是個大鎮子,是土豪劣紳的集中營,大批國民黨地方靖衛團均蟻集駐紮於此,王如痴則採取“ 各個擊破”的戰術,指揮紅十軍一口一口吃掉他們,把樟村街奪了回來,從而,開闢了玉山縣新蘇區。9月,王如痴又率領紅十軍主力奇襲到浙西,配合游擊隊,一舉攻占開化縣城,繳獲一批武器裝備,國民黨官兵聞風而逃。接著,王如痴組織、指揮紅軍大刀闊斧地開展民眾工作,有力地鞏固和擴大了開化、婺源、德興蘇區。在這三縣黨組織的密切配合下,隨即在德興、玉山縣邊界建立了楊塘特區,在婺源、坑頭一帶建立了婺源中心特區,在德興、玉山、開化三縣交界的龍頭山,建立了化玉特區,對於牽制敵人和保衛中心根據地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久,王如痴又率領紅軍揮戈西進,突然返回周坊,會同貴溪縣獨立營和區游擊隊,殲滅敵 第四師第二十一師各一部。隨後攻克浦城、江山等地,擊潰敵軍3個團。有力地保衛和擴建了閩浙贛省蘇區,而且配合中央紅軍徹底粉碎蔣介石的第四次“圍剿”,取得了重大勝利。

10月,蔣介石不顧全國人民抗日救國的強烈要求,繼續推行“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動方針,調集一百萬兵力,喪心病狂地向各革命根據地,發動了第五次“圍剿”。接著,敵以5個師又4個保全團的兵力,向閩浙贛根據地猛撲過來。紅十軍軍長兼政治委員王如痴率領紅十軍堅決狙擊敵 第五十三師向周坊、富林地區的進擊。經過兩個月的作戰,殲滅 第五十三師大部。11月,“福建事變”後,王如痴揮戈轉到閩浙贛根據地東部活動,遂在上饒羅橋、楓嶺頭地區殲區敵 第八十師一部,繳獲大批冬衣。接著,又在橫峰姚盤山地區以伏擊手段殲滅敵 二十一師兩個團,取得了可喜的戰果。

1934年1月,王如痴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但正在這時,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路線完全控制了黨中央。不久,王如痴卻被誣為“右傾保守”。於1934年3月,即被調離紅十軍。

王如痴 離開紅十軍後,胸懷大局,以革命為重,不計較個人得失,繼續留在贛東北工作。6月,帶領一個獨立團,奔赴贛北,與贛北獨立團合編為皖贛紅軍獨立師,任師長。積極協同贛北黨組織擴大紅軍,加強新蘇區的建設。配合和支持中央紅軍繼續開展反“圍剿”的鬥爭。

1934年10月,尋淮洲率領紅七軍團作為北上抗日行遣 隊,艱苦轉戰到閩浙贛根據地德興縣重溪,與紅十軍會師。11月,根據中革軍委命令,紅七軍團與紅十軍合編為紅十軍團。原七軍團編為十九師,原紅十軍編為二十師,閩浙贛地方武裝編為二十一師,閩浙贛地方武裝編為二十一師。尋淮洲改任為十九師師長,王如痴改任十九師參謀長。

紅十軍團 成立後,繼續擔任北上抗日先遣隊任務。十九師作為紅十軍團主力,先遣前驅。王如痴襲擊常山,攻占旌德,西逼蕪湖,屢挫敵軍。爾後,回師湯口,與軍團機關會合。即遭七倍於己的敵軍大舉進犯。12月12日,軍團決定,在黃山腳譚家橋圍攻敵軍。由於3個師行動不協調,戰鬥打成對峙。尋淮洲犧牲,王如痴接任師長。譚家橋戰役的失利,使抗日先遣隊陷入被動局面。面對強敵追擊的險惡形勢,紅十軍團決定,將部隊掉頭南下,返回閩浙贛蘇區休整。1935年1月12日,方誌敏率領先頭部隊進達浙江開化縣的楊林地區,繼而進入閩浙贛蘇區的港頭。當劉疇西、王如痴率領殿後的紅十軍團主力進入楊林時,即被抄捷徑,星夜急馳趕來的敵浙江保全第二縱隊,擋住了進入閩浙贛蘇區的通道。接著,敵後續部隊又迅速從四面趕來。一經激戰,紅十軍團便被打成兩段。前段800餘人,脫離重圍,轉移到懷玉山隴首。後一段數千人,由王如痴 、劉疇西率領,被阻截在化婺德地區,即在縱橫不到15里的懷玉山的狹長山地,陷入敵四十九師、二十一旅、浙江保全師共14個團的重重包圍之中。

時值元月,懷玉山區,雨雪紛飛,地凍天寒。紅軍戰士,經兩月的艱苦轉戰,傷亡不斷增加,本已十分疲勞,現又被敵圍困山林,饑寒交迫,經受著嚴峻的考驗。王如痴心急火燎。他積極協同方誌敏、劉疇西在懷玉山的東南山地和北部的冷水坑、玉峰、馬峰等地,指揮部隊,同敵軍進行血戰,欲圖殺出一條血路,衝出重圍。可是,終因敵軍強大,炮火猛烈而被撤回。這時,方誌敏、劉疇西決心潛回贛東北,重振旗鼓。並授命王如痴全權指揮隊伍,留守山林,可是,終因敵軍強大、炮火猛烈的轟擊下,紅軍戰士已被衝散分割,各自為戰。開始,敵軍因山高林密,搜尋不便,還派飛機輪番轟炸;後來,敵人索性放火燒山,有的紅軍戰士和傷病員被活活燒死。有的拒敵搜捕,則且戰且退,被逼上山頂絕路,寧死不屈,捨身跳崖,表現出紅軍戰士可歌可泣的英雄壯舉。王如痴深深為紅軍兄弟這種無比悲壯的行為所感動。1月24日晚,王如痴 幾經組織發動,決心再次率領紅軍戰士1000餘人,乘黑夜偷襲敵軍封鎖線,力圖強行突圍。可是,又被敵警戒部隊發覺擊回。1月25日,敵二十一旅即派1團兵力,集中向懷玉山發起圍攻和結隊搜捕。王如痴即率領紅軍戰士,一面向山頂撤退,一面開槍迎擊。終因力量懸殊,子彈打盡,數日未食,精力疲竭。遭敵團團圍住而被俘。接著劉疇西、方誌敏亦未能回贛東北蘇區,先後於德興隴首村封鎖線上被俘,三人同時被押往江西上饒監獄,後解南昌。1935年8月6日,王如痴和方誌敏一起在南昌下沙窩英勇就義。

他們在監獄裡堅強不屈,大義凜然,在法庭上,他們多次怒斥敵法官,使敵法官啞然失色。同時,三人嚴格保守黨的秘密,沒有講出一點敵人所需要的東西。1935年8月6日,王如痴與方誌敏、劉疇西一道在南昌下沙窩被殺害。

生平事跡

王如痴一生身經百戰,作戰英勇,屢建奇功,終身未婚。

1903年1月16日出生於衡永郴桂道祁陽太和堂(今衡陽市祁東縣太和堂鎮),幼讀私塾,後入祁陽縣城讀國小和國中。1923年,考入湖南省公立工業專門學校(後改湖南大學)預科班高中部,積極參加學生愛國運動。

1926年,高中畢業,投筆從戎,於同年秋加入征戰湖南的國民革命軍,在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十二師做宣傳工作,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底被派赴蘇聯,入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

1927年秋,轉入蘇聯紅軍陸軍大學學習軍事。

1928年夏,王如痴從蘇聯莫斯科陸軍大學學成歸國回到上海,中央軍委派他到井岡山紅四軍做政治工作。參加了鞏固發展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反擊湘贛兩省國民黨軍對井岡山根據地第二次“會剿”。

右一王如痴,中為方誌敏,左一劉疇西 右一王如痴,中為方誌敏,左一劉疇西

同年冬,紅五軍主力上井岡山後,被前委調到紅五軍,任紅五軍第四縱隊第八大隊黨代表。

1929年,率大隊隨軍進行井岡山保衛戰和轉戰湘鄂贛邊,擴大革命根據地。

1929年1月,在反擊湘贛兩省國民黨軍對井岡山根據地第三次“會剿”中,率隊參加井岡山保衛戰,在桐木嶺哨口的白泥湖陣地,英勇抗擊進攻之國民黨軍何鍵部達3晝夜之久,給敵以重大殺傷。

1930年初,被調到剛成立的紅軍第六軍,任第二縱隊第四支隊政治委員,不久擔任紅六軍第二縱隊政治委員、中共紅六軍軍委常務委員。

1930年2月初,隨黃公略參加在頭陂召開的二七會議,堅決支持毛澤東關於深入土地革命、鞏固發展紅軍和革命根據地的正確主張。此後率部參加了在吉安、吉水兩縣交界的水南、值夏地區殲滅國民黨軍獨立第15旅和在瀏陽文家市殲滅戴斗垣旅以及第二次攻打長沙的戰鬥和攻克吉安的作戰。

1930年10月縱隊改稱師,任紅三軍(原紅六軍)第八師政治委員。時值蔣介石對中央蘇區發動第一次“圍剿”。奉命率部在龍岡附近設伏,全殲敵第18師師部和2個旅,活捉敵前線總指揮兼18師師長張輝瓚。

1930年冬至1931年9月,國民黨反動派以數十萬兵力,接連對中央蘇區進行了3次瘋狂的“圍剿”。王如痴率全師參加中央革命根據地第一、二、三次反“圍剿”作戰,先後在龍岡黃竹嶺、中洞將軍帽、方石嶺等戰鬥中殲敵獲勝。在3次反“圍剿”作戰中,王如痴率領部隊,多次創造了由被動轉為主動、重殲頑敵的光輝戰例,有力地保證了3次反“圍剿”戰鬥的勝利。

1931年5月,在中央蘇區第二次反“圍剿”作戰中,奉命率隊隨紅3軍在富田、東固間的中洞地區設伏,居高臨下,一舉殲敵第28師、第47旅大部,乘勝進占富田,取得了第二次反“圍剿”首仗的勝利。接著,隨紅一方面軍由西向東橫掃700里,在白沙、中村、廣昌、建寧等地,連戰皆捷,鞏固和擴大了中央蘇區。7月,在中央蘇區第三次反“圍剿”中,王如痴率部參加了蓮塘、良村、黃陂戰鬥,三戰三捷。9月,又在老營盤截殲敵第9師1個旅。

1932年3月,率部參加贛州戰役和漳州戰役。由於英勇作戰,指揮得當,8月任紅五軍團紅十三軍政治委員,率部掩護主力攻占黎川。同年冬改任紅一軍團紅三十一師政治委員。

1933年1月,閩浙贛紅十軍調入中央革命根據地同紅三十一師合編,成立紅一方面軍紅十一軍,任紅十一軍政治委員兼紅三十一師師長,為粉碎蔣介石對中央蘇區發動的第四次“圍剿”,2月下旬,率軍誘敵迷敵,偽裝成主力部隊由新豐和里塔圩之間東渡撫河,將敵吸往黎川方向,掩護紅軍主力在黃陂殲敵。後又奉命指揮部隊進至廣昌西北地區,在地方武裝配合下積極展開活動,誘進攻之敵南進,拉開敵前、後縱隊的距離,創造戰機,誘使頑敵在黃陂、草台崗地區兩次痛遭紅軍伏擊,取得殲敵近三個師,俘虜敵人1萬餘人,敵師長李明、陳時驥均被活擒的第四次反“圍剿”重大勝利。

1933年3月,開闢閩浙贛革命根據地,擔任新紅十軍軍長兼政治委員,被選為閩浙贛省蘇維埃政府執行委員會委員,率部進行保衛閩浙贛根據地的反“圍剿”作戰。同年“八一”榮獲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授予的二等紅星獎章。

王如痴率紅十軍於6月在江西橫峰坂上楊家擊潰國民黨軍第21師2個營;8月在江西樂平殲國民黨軍第43師4個營;9月攻克浙江開化縣城等,先後在德興、玉山兩縣建立楊塘特區,在婺源、坑頭一帶建立婺源中心特區,在德興、玉山、開化3縣交界的龍頭山建立化玉特區,牽制了國民黨軍對中央蘇區的進攻,鞏固擴大了贛東北蘇區。

1934年1月,王如痴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7月,受中共閩浙贛省委委派赴皖贛邊,任皖贛紅軍獨立師師長,開展皖贛邊的游擊戰爭。

王如痴與方誌敏 王如痴與方誌敏

1934年紅軍長征,11月,中央蘇區紅七軍團組成的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到達閩浙贛蘇區,與紅十軍組成紅十軍團,閩、浙、贛省地方武裝編為第二十一師。王如痴參與組建紅十軍團,作為先遣隊北上抗日,任第十九師參謀長,與師長尋淮洲奉命先行出擊浙皖邊,轉戰於常山、淳安、績溪、旌德、蕪湖等地區,沿途不斷重創敵軍。12月,部隊在譚家橋戰鬥受挫,師長尋淮洲犧牲,王如痴接任紅十九師師長。

1935年1月,紅十軍團在返回閩浙贛蘇區休整途中,於贛東北的懷玉山地區遭7倍於己的國民黨軍的重兵圍攻。王如痴率部隊千餘與敵作殊死搏鬥,占據懷玉山,敵人四面圍攻。王如痴指揮部隊,英勇奮戰,給敵以重大殺傷。終因眾寡懸殊,王如痴所率部隊傷亡慘重。22日,曾指揮數百名戰士乘黑夜突圍,但未成功。不幸於27日王如痴彈盡糧絕,在山頂被俘。接著方誌敏、劉疇西被俘。

1935年2月1日,王如痴、方誌敏、劉疇西被押往南昌駐贛綏靖公署軍法處囚禁。在獄中,王如痴樂觀堅定。他身患傷寒和肋膜炎,帶著10斤重的鐵鐐,飽受獄刑之苦,坦然自若。他對勸降的法官說:“我無妻兒,無以為家,以身許國,別無他圖,我既不愛爵位,也不愛金錢。你講的那些,對我毫無用處。”

1935年8月6日,王如痴與方誌敏、劉疇西一道在南昌英勇就義。

人物軼事

轉戰井岡山創建革命根據地

1928年夏 ,王如痴從蘇聯莫斯科陸軍大學學成歸國回到上海,中央軍委派他到井岡山紅四軍工作。此時,湘贛軍閥發動對井岡山的“會剿”,在毛澤東、朱德的領導下,王如痴先後兩次參加打破湘贛兩省軍閥“會剿”的戰鬥。12月,彭德懷率領平江起義後成立的紅五軍,到井岡山與紅四軍會師。為了加強紅五軍的政治工作,王如痴被選派到紅五軍任第八大隊黨代表。隨即,投入了反對湘贛軍閥對井岡山進行的第三次“會剿”韻戰鬥。

敵人的這次“會剿”來勢洶洶,他們聯合糾集湘贛兩省6個旅20餘團的兵力,兵分5路,向井岡山撲來。前委在柏露村召開會議,決定由毛澤東、朱德率領紅四軍主力突圍下山,向贛南敵人後方出擊。彭德懷、滕代遠率紅五軍與紅四軍第三十三團留守井岡山,迫使敵窮於應付、不能實現兩省“會剿”的計畫。對此,紅五軍有不少人想不通,認為紅五軍是來井岡山學習的,不是留守的,要求打回湘贛邊老家去。彭德懷、滕代遠從全局利益出發,堅決維護前委決定。王如痴耐心細緻地做八大隊幹部戰士的思想工作,大力宣傳採取這一策略的正確性,使部隊的情緒很快安定下來,投入了保衛井岡山的鬥爭。

井岡山方圓數百里,山勢險峻,只有五條羊腸小道通向山外,王如痴奉命率八大隊扼守桐木嶺的白銀湖哨口。任務下達後,他立即帶領戰士構築陣地。時值隆冬,大家還身穿單衣,腳套草鞋吃的是“紅米飯,南瓜湯”,有時只能吃野菜、筍乾,油鹽皆無晚上睡覺,就在鋪間燒一堆火,身上蓋些稻草,取暖禦寒。王如痴堅持和戰士同甘共苦,有時還和戰士一道下山挑糧。

1929年1月26日,湘贛敵軍以優勢兵力,向各哨口發起猛攻。白銀湖是敵軍的主攻方向之一。恰值雨雪交加,山霧迷濛,百尺之外看不見人,對防守極為不利。戰士們每日的飯菜,都是從幾里外的後方送來的,早已冰冷,飲水則全靠融雪解渴。面對險惡環境,王如痴堅定沉著,鼓舞戰士們堅守陣地。經三天三夜激戰,白銀湖哨口巋然不動,給敵人以很大殺傷,大挫敵人銳氣。敵人從正面攻不下來,便找到一個反動富農帶路,從側面攻占了黃洋界哨口,而後其他哨口也陸續失守。為保存力量,王如痴奉彭德懷之命,率部殺出重圍,隨全軍向贛南轉移,4月初在瑞金和紅四軍主力會師。不久,湘贛兩省“會剿”之敵撤走。紅五軍在彭德懷、滕代遠的領導下,回師井岡山,恢復了湘贛邊區。接著,紅五軍北返湘鄂贛,與黃公略部會合,使湘鄂贛革命根據地得到進一步拓展 。

率部取得三次反“圍剿”勝利

1930年冬,蔣介石命國民黨江西省政府主席兼第九路軍總指揮魯滌平率兵10萬,採取分進合擊的策略,“圍剿”中央蘇區。12月5日,王如痴率部參加了毛澤東在寧都小布主持召開的蘇區軍民殲敵誓師大會。毛澤東為會場所寫“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游擊戰里操勝算;大步進退,誘敵深入,集中兵力,各個擊破,運動戰中殲敵人”的對聯使他深受教益。

會後,毛澤東、朱德決定對敵實行中間突破,先打張輝瓚、譚遭源兩師,並命令王如痴所在的紅三軍擔任正面攻擊。紅三軍軍長黃公略則令八、九兩師,分左右兩翼擔任主攻。八師政委王如痴堅決貫徹毛澤東、朱德制定的“誘敵深入”的作戰方針,與師長龍芝道率部向根據地腹地退卻,埋伏在龍岡附近。12月30日晨,“霧滿龍岡千嶂暗”,上午8時,當敵前敵總指揮張輝瓚率第十八師闖入埋伏圈後,王如痴協同兄弟部隊發動猛攻,使敵很快陷入鐵壁重圍。激戰至下午4時,敵9000餘眾俱遭殲滅,張輝瓚被生擒。不幸的是,紅八師傷亡較大,師長龍芝道壯烈犧牲。王如痴滿懷悲憤,策應兄弟部隊揮師迂迴到東韶街東側,圍殲敵譚道源師,又使其一半受殲,余敵狼狽逃離。

就這樣,在毛澤東、朱德的直接指揮下,王如痴所在的紅三軍,5天內兩戰兩捷,繳槍1.5萬支。蔣介石發動對中央蘇區的第一次“圍剿”,以徹底失敗而告終。

1931年4月,蔣介石派何應欽帶兵20萬,採取“穩打穩紮,步步為營”的戰術,向中央蘇區發動第二次“圍剿”。毛澤東以中革軍委總政治部主任的名義,簽署了總政治部第四號通令。王如痴深信毛澤東、朱德英明的作戰方針,召開全師誓師大會,進行戰前政治動員。王如痴和師長劉疇西率紅八師從永豐縣星夜南馳,會同紅一方面軍集結於東固地區,待敵25天。5月中旬,各路敵軍向贛西南推進。5月6日,當敵公秉藩第十八師行進至中洞地區時,王如痴率領紅八師,與紅九師抓住戰機,從中洞南側向敵發起猛攻。經3小時激戰,全殲公秉藩師,俘敵副師長王慶兜以下4000餘人,繳槍3000餘支。公秉藩被俘後化裝逃脫。接著,王如痴率紅八師隨紅一方面軍主力由西向東橫掃。紅軍在白沙、中村、廣昌等地連續殲敵兩個師又一個旅,並在建寧殲敵劉和鼎部,在半個月時間裡,連續打了幾個勝仗,真是“七百里驅十五日,贛水蒼茫閩山碧,橫掃千軍如卷席”,痛快淋漓地粉碎了第二次“圍剿”。 蔣介石1931年7月自任總司令,坐鎮南昌指揮,調集23個師又3個旅共30萬兵力,對中央蘇區發動了第三次“圍剿”。蔣介石還發誓:“幸而完此夙願,當解甲歸田”,否則就“捨命疆場”。這時,中央紅軍只有3萬人,面對10倍於己的強敵,形勢十分不利。按照紅軍總前委制訂的“誘敵深入”、“避敵主力,打其虛弱”的作戰方針。王如痴結合總結前兩次反“圍剿”的經驗,深入向全師指戰員宣傳動員。7月中旬,他奉命率第八師隱蔽地向敵中間地帶行進,克服盛暑爬山困難,行軍10天,繞道千里,自閩西建寧,回師興國待機。可是不久,各路敵軍均以迅猛動作向興國合圍,紅軍面臨敵12個師的三面包圍。8月上旬,王如痴率部突出敵包圍圈,按照方面軍總部部署,協同兄弟部隊,向戰鬥力較弱的敵第三路進擊軍發動攻擊。紅軍接連在蓮塘、良村、黃波三戰三捷,殲敵1萬餘人,創造了連續作戰、重殲頑敵的光輝戰例。

蔣介石得知紅軍主力東進的訊息,便轉變戰略,急令各路敵軍向紅軍主力的集中地永豐的君埠逼進。紅軍又一次陷入敵7個師的三面包圍。8月16日晚,王如痴又率部利用夜幕作掩護,秘密通過敵兩軍之間僅隔20華里的空隙地帶,跳出包圍圈,轉移到興國西部隱蔽休整。9月7日晨,王如痴所在的紅三軍在軍長黃公略的指揮下,兵分兩路,尾追興國北逃之敵。王如痴率紅八師為左路,七師、九師為中路、右路,於老營盤地區追上敵人,發起猛烈攻擊,激戰到下午2時,全殲敵蔣鼎文第九師一個旅,俘敵2000餘人,繳槍2000餘支。對此次戰鬥,李聚奎上將說:“這一仗殲敵一個旅,是七師、九師擔任主攻任務的。八師是在黃土凹擔任堵擊,任務是堵擊高興圩方向的援軍。該師師長劉疇西這次沒 有來,由政委王如痴在那裡指揮戰鬥。名義上是一個師,實際上沒有好多人,要堵擊那么多敵人是夠艱巨的。他們打得好苦,傷亡很大,但很好地完成了堵擊任務,保證了全局。”9月15日,王如痴又率師參加了方石嶺戰鬥。該役殲敵一個師,俘敵5000餘人,繳槍4500多支,從而取得第三次反“圍剿”的重大勝利 。

艱苦轉戰受挫不幸被俘

1933年3月18日,閩贛省第二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在橫峯縣黃山底召開,王如痴缺席被選舉為閩贛省蘇維埃政府第二屆執委會的執行委員。4月,中革軍委正式調他到閩浙贛省任新 紅十軍軍長兼政委,他的戰友劉疇西調任閩浙贛省軍區司令員。

新紅十軍是年初原紅十軍調離贛東北在中央蘇區被改編為紅十一軍後,以閩浙贛省軍區赤色警衛師為基礎,抽調各縣獨立團、獨立營部分人槍組建的,無論指戰員的政治軍事素質還是武器裝備都不強。王如痴到職後,運用在毛澤東、朱德直接指揮下學得的建設紅軍的經驗和反“圍剿”的戰略戰術,帶領紅十軍第二十八、二十九師,奔赴江西省樂平縣秧板馬家設伏,擊潰敵軍一個營。

6月,駐弋陽縣城的國民黨軍第二十一師一個團到橫峯縣坂上的楊家村搶劫蘇區財物。王如痴得到情報後,一面命令弋陽縣獨立營先行在碗港橋附近的山邊埋伏,一面集合紅十軍主力疾馳出擊。當敵人行進到弋陽縣朱家坑田坊開闊地時,王如痴一聲號令,槍炮齊鳴,經1小時的激戰,敵300多人被擊斃,800多人就擒。戰鬥結束後,王如痴主持召開了慶功大會,總結作戰經驗,表彰立功人員。

接著,王如痴抓住戰機,率領全軍連續征戰貴溪、玉山等縣,並跳到浙西,主動打擊敵軍。貴溪縣庫橋是國民黨軍重要據點,駐敵兩個團,且村後有山,村前有堅固工事,易守難攻。王如痴首先派兩個連正面佯攻,把敵一個團引了出來,主力則在一處有利地形埋伏。當敵軍進入埋伏區時,主力發動猛攻,打得敵軍驚惶失措,100多人被打死,200多人被俘虜。玉山縣有個叫樟村街的大集鎮,大批國民黨地方靖衛團糜集於此。王如痴率部把樟村街奪了回來,開闢了玉山縣新蘇區,並留下紅二十八師第八十四團幫助地方黨組織、建立玉山縣各級蘇維埃政府,開展土地革命。

1933年9月,蔣介石調集100萬兵力,向各革命根據地發動了第五次“圍剿”。為了緊急動員蘇區軍民開展第五次反“圍剿”的鬥爭,11月20日,王如痴協助方誌敏在橫峯縣葛源召開了閩浙贛省第三次工農兵代表大會,作出了“擴大紅軍隊伍,加強白區工作”的決議。接著,又制定了“保衛基本蘇區,創造新的蘇區”的戰略方針。敵以5個師又4個保全團的兵力,向閩浙贛蘇區撲來。根據中革軍委賦予的任務,王如痴率紅十軍堅決阻擊敵第五十三師向周坊、富林地區的進攻。11月,福建事變後,王如痴揮師轉到閩浙贛蘇區的東部活動,在上饒的羅橋、楓嶺頭殲滅敵第八十師一部,繳獲大批冬衣,29日,又在橫峰姚盤山地區伏擊殲敵第二十一師兩個團。

1934年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江西瑞金召開。王如痴被選為中央執行委員。這時,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路線已控制了對中央的領導,並排斥前四次反“圍剿”的正確方針,採取“禦敵於國門之外”、“兩個拳頭打人”的錯誤方針。王如痴對此深感不滿,仍在實際作戰中繼續執行毛澤東、朱德的戰略戰術,因而得罪了他們,被誣為“右傾保守”。3月,他被調離了紅十軍。

王如痴離開紅十軍後,方誌敏希望他繼續留在閩浙贛省蘇區。6月,派他帶領一個獨立團,與贛北地方武裝合編為皖贛紅軍獨立師,王如痴任師長。

由於中央“左”傾冒險主義的指揮,中央紅軍奮戰10個月,不僅未能打破敵人的第五次“圍剿”,反而使紅軍主力損失慘重。為了牽制和分散國民黨軍隊,減輕對中央蘇區的壓力,並宣傳和推動抗日救亡運動,中革軍委決定以尋淮洲為軍團長,率領紅七軍團作為北上抗日先遣隊,向閩、’浙、贛、皖邊界前進。7月,抗日先遣隊從江西瑞金出發,10月,轉戰到德興縣重溪,與紅十軍會師。11月,根據中革軍委命令,紅七軍團同紅十軍合編為紅十軍團,下轄三個師,把擅長正規戰的 紅七軍團編為第十九師、擅長游擊戰的紅十軍編為第二十師,閩、浙、贛省地方武裝編為第二十一師。王如痴擔任 第十九師參謀長

紅十軍團成立後,繼續擔任抗日先遣隊的任務。第十九師是軍團的主力。王如痴協助尋淮洲指揮襲擊常山,攻占旌德,西逼蕪湖,屢挫敵軍,聲勢震動浙皖兩省。不久,紅十軍團遭七倍於己的敵軍圍攻。劉疇西決定集中主力,在黃山下譚家橋附近的烏泥關設伏,打擊敵補充第一旅,由於劉疇西指揮不當,將“有用之師置於無用之地”,加上3個師行動不協調,戰鬥形成對峙。尋淮洲身負重傷,不幸犧牲,王如痴接任 第十九師師長。譚家橋戰役的失利,使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陷入了被動局面。紅十軍團掉頭南下,返回閩浙贛蘇區休整。數千人的隊伍,在敵人前堵後截中輾轉前進,給養日益困難,顯得疲憊不堪 。

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

1935年1月12日,先頭部隊抵達浙江開化縣楊林地區,繼而進入閩浙贛蘇區的港頭。浙江保全第二縱隊從星口抄捷徑連夜疾進70里,搶先趕到港頭,並在三坂、徐家村一帶修築工事,擋住了紅十軍團主力進入閩浙贛蘇區的通道。接著,敵後續部隊迅速從四面八方趕來,形成重重包圍之勢。一場激戰,紅十軍團便被打成兩段。前段先導800餘人,由方誌敏、粟裕率領,脫離包圍,轉移到懷玉山隴首。後段主力2000多人,由劉疇西、王如痴率領(因劉疇西負傷,雙手殘廢,部隊實際上由王如痴代行指揮),被阻截在縱橫不到15華里的懷玉山狹長山地,陷入了敵第四十九師、第二十一旅、浙江保全師共14個團的包圍之中。這時本已突出敵人包圍到達隴首的方誌敏,要粟裕率突圍部隊及一些傷員向閩浙贛邊沿地區轉移,自己則不顧個人安危,堅持留下來等待主力部隊。結果,亦深陷敵人重圍。

時值1月的懷玉山區,雨雪紛飛,地凍天寒。紅軍戰士經過3個月的行軍作戰,傷亡不斷增加,已十分疲勞,加上糧源斷絕,只能靠樹皮、草根充飢;敵人進攻了,又要馬上投入戰鬥。面對險惡的環境,王如痴協同方誌敏、劉疇西在懷玉山欲圖殺出一條血路,衝出重圍,可是終因敵軍強大、炮火猛烈而被迫撤回。在紅軍幾次突圍無望之後,方誌敏、劉疇西決心潛回贛東北重振旗鼓,並授命王如痴全權指揮隊伍留守山林。這時,在敵軍猛烈炮火的重重轟擊下,紅軍戰士已經被衝散,只能各自為戰。開始時,敵軍因山高林密搜尋不到,還派出飛機輪番轟炸,後來敵人索性放火燒山,有的紅軍戰士和傷病員被活活燒死;有的被逼上山頂絕路,捨身跳崖。

王如痴幾經組織發 動,率1000餘人,乘黑夜偷襲敵軍封鎖線,力圖強行衝出包圍圈。由於被敵警戒部隊發覺,只得潛回懷玉山待機。突圍未成,卻被敵軍發現了行蹤。敵二十一旅派一個團向懷玉山結隊搜捕。當敵軍行進到山腹森林地帶時,王如痴等被發現。王如痴率戰士一面向山頂撤退,一面開槍迎擊。但終因子彈打盡,數日未食,被敵俘獲。接著,方誌敏、劉疇西也先後被俘。

1935年1月31日,方誌敏、劉疇西、王如痴等人被押到上饒,敵第八軍軍長趙觀濤在上饒金龍崗體育場召開“慶祝生擒方誌敏等大會”。2月1日,他們被押上5輛卡車,由4輛裝甲車前後護衛,送往南昌。在南昌豫章公園,國民黨又召開了“慶祝大會”,然後將他們囚於“駐贛綏靖公署軍法處”看守所。

王如痴和方誌敏、劉疇西、曹仰山被關在一個囚牢里。呼吸的是污穢的空氣,吃的是變霉的黃米飯,睡著滿是臭蟲、虱子的草鋪,每天只發兩碗水,包括洗臉、漱口、飲用在內。這非人的待遇,使王如痴先是患了嚴重的傷寒症,接著又患上肋軟骨炎症,高燒到攝氏40度。他瘦得像一具骷髏。一天,大家談到決心就義時,劉疇西說:“脖子伸硬些,挨它一刀,臨難無苟免。”王如痴接著說:“對,大丈夫必須如此!”

他們在談到懷玉山戰鬥慘敗的影響時,都感到異常的沉痛,懷著對黨和革命的無限忠誠而引咎自責。王如痴說:“呵!贛東北的同志們,這次你們都吃了我們失敗的大虧,你們又要重過1928年的艱苦生活了!”“我們的中央,一面要責備我們,一面又要可惜我們。”對黨和革命的眷戀之情,溢於言表。

王如痴身陷囹圄,但處事審慎,不為敵人陰謀伎倆所動。一次,方誌敏被提到法庭,軍法處一個副處長要方誌敏從獄中派一個可相信的人送信,把他的妻子請來,共同到“國方”來做事。方誌敏對敵人進行了抵制,但能否利用這個機會,送個信到蘇區去呢?他找王如痴和劉疇西商量。王如痴立即感到這是敵人玩弄的花招,他向方誌敏坦陳己見:“恐怕影響不好,因為有人去蘇區,敵人就可以造謠,說是我們已經投降了。”

方誌敏接受了王如痴的意見,拒絕了這一提議。事後,方誌敏說:“如痴的話是不錯的,不要弄巧成拙,畫虎成狗。事業未成,反惹起黨的懷疑,弄得自己身敗名裂。”

在敵人面前,方誌敏、王如痴等寧死不屈,下面是他們在被審訊時和敵法官的一段對話。

“你們曉得犯了什麼罪嗎?”法官問。

“我們犯了什麼鳥罪,就是沒有同你們去賣國。”

“不要這樣說嘛,識時務者為俊傑,你們已失敗到這個地步,何必固執呢!只要你們悔過自新,到國方來做事,我們是不會殺你們的,不然,殺了多少你們那方的人,何以留著你們不殺呢'”

“我們信仰的是共產主義,是為工農大眾求解放謀利益的。怎么能與你們為伍呢!我們今天的失敗,是一時的失誤。現在既然落到你們手裡,我們毫無畏懼,視死如歸。可是,你要知道,你們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

法官以叛徒孔荷寵為例進行引誘,說:“孔荷寵現在極蒙上面信任,當上了少將參議,每月500元薪金。”孔荷寵曾是湘鄂贛省軍區司令員,第五次反“圍剿”時帶槍投降敵人,成為可恥的叛徒。

王如痴厲聲說:“我無妻無兒,無以為家,別無他圖。我既不愛爵位,也不愛金錢,你講的那些,對我毫無用處。”

法官呈文上去,說這些人“無可救藥”。

王如痴胸襟開闊,無私無提,儘管置身鐵窗,經受著敵人嚴刑的審訊,以及重病的折磨,面對死神威脅,仍以革命事業為懷,堅貞不屈,決心犧牲寶貴生命“留取丹心照汗青”。

對於王如痴、方誌敏、劉疇西等人被捕,許多著名人士和青年學生向南京政府提出了質問,有的還致電南京政府或蔣介石本人,要求釋放他們。蔣介石下達了“秘密處死”的手令。1935年8月6日凌晨,一群荷槍實彈的敵兵將方誌敏、劉疇西、王如痴等押往南昌市百花洲下沙窩秘密刑場。王如痴高呼口號:“打倒國民黨!”“打倒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在一陣急促的排槍聲中,他走完了人生32個春秋的歷程。

紅十軍團重要領導人之一王如痴的故事

1928年初,王如痴從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成回國,即受黨組織派遣,赴井岡山紅四軍工作。在毛澤東、朱德的領導下,先後兩次參加了保衛紅色搖籃,反湘贛兩省軍閥對井岡山進行“會剿”的作戰。

1933年4月,王如痴調至閩浙贛省擔任 紅十軍軍長兼政委。紅十軍是以閩浙贛省軍區赤色警衛師為基礎新建立起來的一支部隊。開始,無論軍政素質和武器裝備都是不強的。而當時閩浙贛省蘇區,在方誌敏領導下已是“血染東南半壁紅”,與中央蘇區聯成一片,成為一個很大的戰略區。特別是當原紅十軍調離後,蔣介石立即進攻。面對敵重兵壓境的險惡形勢,王如痴到職後,就積極運用當年在毛澤東、朱德直接指揮下學得的建設紅軍的經驗和反"圍剿"的戰略戰術,立即帶領紅十軍投入戰鬥,及時地給來犯者以迎頭痛擊,保衛和擴建 閩浙贛省蘇區

1933年4月,王如痴當即率領紅十軍二十八、二十九師,奔赴江西樂平縣秧板馬家,伏擊敵軍。擊潰敵軍1個營。在這次戰鬥中,王如痴親臨前沿陣地,指揮作戰,不幸被敵彈擊中臉頰,光榮負傷。

同年6月一天,駐弋陽縣城的國民黨二十一師1個團,從東門出城,經碗港橋到橫峯縣坂上的楊家村(蘇區)搶劫財物。王如痴得知情報後,一面馬上命令弋陽縣紅軍獨立營在碗港橋山下埋伏,密切監視和牽制敵軍。一面立即集合全軍主力,疾馳出擊。當敵軍行進至弋陽縣朱家坑田坊開闊地時,王如痴一聲號令,槍炮齊鳴。經一小時戰鬥,敵軍300多人被打死,800多人全部俯首就擒。繳槍數百餘支,大獲全勝。接著,王如痴率領全軍向國民黨軍隊的重要據點———江西省貴溪縣庫橋,發動猛攻,殲敵1個團,迫使其敵龜縮鱉潛,未敢輕舉妄動。玉山縣的樟村街,是個大鎮子,是土豪劣紳的集中營,大批國民黨地方靖衛團均蟻集駐紮於此,王如痴則採取“各個擊破”的戰術,指揮紅十軍一口一口吃掉他們,把樟村街奪了回來,從而,開闢了玉山縣新蘇區。同年9月,王如痴又率領紅十軍主力奇襲到浙西,配合游擊隊,一舉攻占開化縣城,繳獲一批武器裝備,國民黨官兵聞風而逃。接著,王如痴組織、指揮紅軍大刀闊斧地開展民眾工作,有力地鞏固和擴大了開化、婺源、德興蘇區。在這三縣黨組織的密切配合下,隨即在德興、玉山縣邊界建立了楊塘特區,在婺源、坑頭一帶建立了婺源中心特區,在德興、玉山、開化三縣交界的龍頭山,建立了化玉特區。這些特區的建立,後來對於牽制敵人和保衛中心根據地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久,王如痴又率領紅軍揮戈西進,突然返回周坊,會同貴溪縣獨立營和區游擊隊,殲滅敵第四師、第二十一師各一部。同時,又與中央紅軍相呼應,攻克浦城、江山等地,擊潰敵軍3個團。這樣,不僅有力地保衛和擴建了閩浙贛省蘇區,而且配合中央紅軍徹底粉碎蔣介石的第四次“圍剿”,取得了重大勝利。

同年10月,蔣介石不顧全國人民抗日救國的強烈要求,繼續推行“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動方針,調集一百萬兵力,喪心病狂地向各革命根據地,發動了第五次“圍剿”。接著,敵以5個師又4個保全團的兵力,向閩浙贛根據地猛撲過來。根據中革軍委賦予的任務,王如痴率領紅十軍堅決狙擊敵第五十三師向周坊、富林地區的進擊。經過兩個月的作戰,殺傷了許多敵人。11月,“福建事變”後,王如痴揮戈轉到閩浙贛根據地東部活動,遂在上饒羅橋、楓嶺頭地區殲區敵第八十師一部。接著,又在橫峰姚盤山地區以伏擊手段殲滅敵二十一師兩個團,取得了可喜的戰果。

1934年1月,王如痴當選為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但正在這時,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路線完全控制了黨中央。不久,王如痴卻被誣為“右傾保守”。於1934年3月,即被調離紅十軍。

王如痴離開紅十軍後,胸懷大局,以革命為重,不計較個人得失,繼續留在贛東北工作。同年6月,他帶領一個獨立團,奔赴贛北,與贛北獨立團合編為皖贛紅軍獨立師,任師長。他積極協同贛北黨組織擴大紅軍,加強新蘇區的建設。配合和支持中央紅軍繼續開展反“圍剿”的鬥爭。

1934年10月,尋淮洲率領紅七軍團作為北上抗日行遣隊,艱苦轉戰到閩浙贛根據地內的德興縣重溪,與紅十軍會師。11月,根據中革軍委命令,紅七軍團與紅十軍合編為紅十軍團。 原七軍團編為十九師,原紅十軍編為二十師,閩浙贛地方武裝編為二十一師,閩浙贛地方武裝編為二十一師。尋淮洲改任為十九師師長,王如痴則被任命為十九師參謀長。

紅十軍團成立後,繼續擔任北上抗日先遣隊任務。十九師作為紅十軍團主力,先遣前驅。開始,王如痴協同師長襲擊常山,攻占旌德,西逼蕪湖,屢挫敵軍。爾後,回師湯口,與軍團機關會合。即遭七倍於己的敵軍大舉進犯。軍團決定,在黃山腳譚家橋圍攻敵軍。由於3個師行動不協調,戰鬥打成對峙。尋淮洲不幸犧牲。 王如痴接任師長。譚家橋戰役的失利,使抗日先遣隊陷入被動局面。面對強敵追擊的險惡形勢,紅十軍團決定,將部隊掉頭南下,返回閩浙贛蘇區休整。1935年1月12日,方誌敏、粟裕率領先頭部隊進達浙江開化縣的楊林地區,繼而進入閩浙贛蘇區的港頭。可是,當王如痴、劉疇西率領殿後的紅十軍團主力進入楊林時,即被抄捷徑,星夜急馳趕來的敵浙江保全第二縱隊,擋住了進入閩浙贛蘇區的通道。接著,敵後續部隊又迅速從四面趕來。這樣,一經激戰,紅十軍團便被打成兩段。前段800餘人,脫離重圍,轉移到懷玉山隴首。後一段數千人,由王如痴、劉疇西率領,被阻截在化婺德地區,即在縱橫不到15里的懷玉山的狹長山地,陷入敵四十九師、二十一旅、浙江保全師共14個團的重重包圍之中。這時本已突圍的方誌敏,考慮到大隊人馬尚在後面,堅持留下來,等待主力部隊。結果,亦陷敵重圍。

時值元月,懷玉山區,雨雪紛飛,地凍天寒。紅軍戰士,經兩月的艱苦轉戰,傷亡不斷增加,本已十分疲勞,現又被敵圍困山林,饑寒交迫,經受著嚴峻的考驗。王如痴心急火燎。他同方誌敏、劉疇西在懷玉山的東南山地和北部的冷水坑、玉峰、馬峰等地,指揮部隊,同敵軍進行血戰,欲圖殺出一條血路,衝出重圍。可是,終因敵軍強大,炮火猛烈而被撤回。這時,方誌敏、劉疇西決心潛回贛東北,重振旗鼓。並授命 王如痴全權指揮隊伍,留守山林,可是,終因敵軍強大、炮火猛烈的轟擊下,紅軍戰士已被衝散分割,各自為戰。開始,敵軍因山高林密,搜尋不便,還派飛機輪番轟炸;後來,敵人索性放火燒山,有的紅軍戰士和傷病員被活活燒死。有的拒敵搜捕,則且戰且退,被逼上山頂絕路,寧死不屈,捨身跳崖,表現出紅軍戰士可歌可泣的英雄壯舉。王如痴深深為紅軍兄弟這種無比悲壯的行為所感動。他幾經組織發動,決心再次率領紅軍戰士1000餘人,乘黑夜偷襲敵軍封鎖線,力圖強行突圍。可是,又被敵警戒部隊發覺擊回。敵二十一旅即派1團兵力,集中向懷玉山發起圍攻和結隊搜捕。王如痴即率領紅軍戰士,一面向山頂撤退,一面開槍迎擊。終因力量懸殊,子彈打盡,數日未食,精力疲竭。遭敵團團圍住而被俘。接著劉疇西、方誌敏亦未能回贛東北蘇區,先後於德興隴首村封鎖線上被俘。1935年8月6日,王如痴和方誌敏一起在南昌下沙窩英勇就義。

人物事跡

王如痴(1903—1935) ,又名王浚歐,王書銓,衡永郴桂道祁陽縣太和堂(今衡陽市祁東縣太和堂鎮)人,著名革命烈士,中國工農紅軍高級指揮員,歷任紅五軍第八大隊黨代表、紅六軍第二縱隊政委、紅三軍第八師政委、紅十三軍政委、紅一軍團三十一師政委、紅十一軍政委、紅十軍軍長兼政委、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皖贛紅軍獨立師師長、紅十軍團十九師參謀長、十九師師長等職。1935年1月25日在贛東北懷玉山地區被俘,1935年8月6日在南昌英勇就義 。

1903年1月,出生於衡陽市祁東縣太和堂鎮一個貧寒的小知識分子家庭。

其兄弟7人,王浚歐排行第六。大兄、次兄、五兄早年夭亡。母李氏,勤勞賢淑。父王詩椿,略識文化,以務農為本。自有薄田,並佃田耕種。為維持家庭生計,兼習《易經》,幫人看地,經營鄉里。人稱“風水先生”。

王浚歐8歲開始在家鄉讀私塾。後來轉至祁陽縣城新學堂求學。1923年以優異成績考進湖南省公立工業專門學校預科班讀高中,直至1925年畢業 。

1923年至1925年,王浚歐在嶽麓山度過了高中階段。這三年是我國革命形勢發生重大變化的三年,也是王如痴思想升華從而發生革命飛躍的三年。三年間,王浚歐深受馬克思主義的薰陶,胸襟豁然開朗,有如在黑暗中找到了前進的航標。

這時,在中共湘區委員會的領導下,湖南省公立工業專門學校,一批有志青年,通過各種途徑,如積極參加講演會、討論會、創辦圖書館和自修大學、擴大文化書社,公開學習、研究和傳播馬克思主義,談論國事、評擊時弊,積極開展工人運動,思想異常活躍。王浚歐深深為這種火熱的革命民眾運動所吸引,積極投入到鬥爭中去,探求革命真理。

1925年底,王浚歐高中畢業,湖南省公立工業專門學校轉為湖南大學。是升學深造,還是投身革命鬥爭?一番思考後,他決心投筆從戎。在其兄長王馭歐(黃埔軍校一期畢業生)的推介下,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主任鄧演達同意王浚歐加入征戰湖南的北伐軍,被分配到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十二師做宣傳工作。當年8月,王浚歐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易名王如痴以便開展革命工作。同年底,經過考試,王如痴以優異的成績被派赴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理論。1927年秋,王如痴又轉入莫斯科陸軍大學專修軍事科學,從而使自己成為文武兼備的優秀人才。

1928年夏,王如痴從蘇聯莫斯科陸軍大學學成歸國,立即接受組織派遣奔赴井岡山紅四軍工作。在毛澤東、朱德的領導下,王如痴先後兩次參加了保衛紅色搖籃反擊湘贛兩省軍閥對井岡山根據地的“會剿”作戰。

同年冬,彭德懷率紅五軍主力上井岡山後,王如痴被前委調到紅五軍任第八大隊黨代表。1929年1月,在反擊湘贛兩省軍閥對井岡山根據地第三次“會剿”戰鬥中,王如痴率隊扼守桐木嶺哨口的白銀湖陣地,英勇抗擊進攻的國民黨軍何鍵部達三晝夜之久,給敵以極大殺傷。擔任紅五軍八大隊黨代表的近一年時間裡。王如痴回師井岡山、恢復湘贛邊區、發展湘鄂贛根據地,經歷大小戰鬥十幾次,軍事素質和領導才能得到充分展現。建國後,開國上將李聚奎還在回憶錄里深情提及自己患病期間,王如痴對自己的精心照料。

1929年底,中央決定將贛南地方紅軍組成正式紅軍,王如痴作為重要軍事骨幹參加了紅六軍的創建工作。1930年初,紅六軍成立,王如痴任第二縱隊政委。同年6月,紅六軍改稱紅三軍並與紅四軍、紅十二軍組成紅一軍團,王如痴任第八師政委。1930年8月,王如痴隨同全軍突襲文家市,經過3小時激戰,殲敵三個團一個營,繳獲長短槍1500餘支,擊斃敵旅長戴斗垣,獲得紅一軍團成立以來的第一次重大勝利。

1930年冬至1931年9月,國民黨反動派以數十萬兵力,接連對中央蘇區進行了3次瘋狂的“圍剿”。王如痴率全師參加中央蘇區第一、二、三次反“圍剿”作戰,先後在龍岡黃竹嶺、中洞將軍帽、方石嶺等戰鬥中殲敵獲勝,多次創造了由被動轉為主動、重殲頑敵的光輝戰例,有力地保證了3次反“圍剿”戰鬥的勝利。1930年12月30日,王如痴奉命率部會同兄弟紅軍在龍岡設伏,全殲敵第18師師部和2個旅,活捉敵前線總指揮兼18師師長張輝瓚後,又在東韶街圍殲譚道源師。王如痴所在的紅三軍配合兄弟紅軍5天內兩戰兩捷,繳槍1.2萬支。1931年5月16日,在第二次反“圍剿”作戰中,王如痴率紅八師會同紅七師在中洞地區設伏,經3小時激戰全殲敵公秉藩師,俘敵4000餘人、繳槍3000餘支。接著,王如痴率部隨紅一方面軍由西向東橫掃700里,在白沙、中村、廣昌、建寧等地連戰皆捷,殲敵2個師1個旅。1931年8月,在中央蘇區第三次反“圍剿”中,王如痴率部參加了蓮塘、良村、黃陂戰鬥,三戰三捷,殲敵1萬餘人。9月7日,王如痴又在老營盤會同兄弟紅軍截殲敵第9師1個旅。9月15日,王如痴率部在東固方石嶺殲敵1個師 。

1932年8月,由於戰功卓著,王如痴被提升為紅十三軍政委。不久又因紅十三軍建製取消任紅一軍團第三十一師政委,率部參加建寧、黎川、資溪、金溪戰鬥,協同紅四軍殲滅敵第九十師大部。1933年1月,閩浙贛紅十軍調入中央蘇區同紅三十一師合編,成立紅十一軍,王如痴任紅十一軍政委兼紅三十一師師長。為粉碎蔣介石對中央蘇區發動的第四次“圍剿”,2月下旬,王如痴率軍誘敵迷敵,偽裝成主力部隊東渡撫河,將敵引往黎川方向,掩護紅軍主力在黃陂殲敵。後又奉命指揮部隊進至廣昌西北地區,在地方武裝配合下積極展開活動,誘進攻之敵南進,創造戰機,頑敵在黃陂、草台崗地區兩次痛遭紅軍伏擊,取得殲敵近三個師,俘虜敵人1萬餘人,敵師長李明、陳時驥均被活擒的第四次反“圍剿”重大勝利。

1933年4月,王如痴調至閩浙贛省擔任紅十軍軍長兼政委,被選為閩浙贛省蘇維埃政府執行委員會委員,同年“八一”榮獲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授予的二等紅星獎章。

王如痴率新組建的紅十軍在實戰中提高戰鬥力,於4月擊潰敵軍1個營、6月擊潰國民黨軍2個營,9月攻克浙江開化縣城,先後在德興、玉山兩縣建立揚塘特區,在婺源、坑頭一帶建立婺源中心特區,在德興、玉山、開化三縣交界的龍頭山建立化玉特區,牽制了國民黨軍對中央蘇區的進攻,鞏固擴大了贛東北蘇區。1933年10月,王如痴率部阻擊侵犯閩浙贛根據地之敵,予敵以重大殺傷。11月,王如痴率軍在羅橋楓嶺頭地區殲敵第八十師一部,繼而又以伏擊手段殲敵第二十一師2個團。

1934年1月,王如痴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受左傾錯誤路線影響,王如痴於3月被調離紅十軍。他胸懷大局,毫不計較個人得失,繼續留在閩浙贛省蘇區工作。6月,受中共閩浙贛省委委派,王如痴帶領一個獨立團赴皖贛邊蘇區任皖贛紅軍獨立師師長,積極協同贛北地方黨組織擴大紅軍和加強新蘇區建設,以配合中央紅軍的反第五次“圍剿”鬥爭 。

1934年7月,由於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指揮,中央紅軍英勇奮戰10個月不但未能粉碎第五次“圍剿”,主力反而損失慘重。為減輕敵人對中央蘇區的壓力,有利戰略轉移,紅七軍團作為抗日先遣隊歷時四個月轉戰三千里於10月到達閩浙贛根據地,隨即奉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命令與紅十軍組成紅十軍團,把擅長正規戰的紅七軍團編為第十九師、擅長游擊戰的紅十軍編為第二十師,閩浙贛省地方武裝編為第二十一師。

王如痴參與組建並任第十九師參謀長,與師長尋淮洲奉命先行出擊浙皖邊,轉戰於常山、旌德等地,屢挫敵軍後于軍團指揮機關會合,不久即遭七倍於己的敵軍進犯。12月14日,紅十軍團決定集中主力在譚家橋圍攻敵軍,由於三個師行動不協調導致戰鬥受挫形成對峙,紅十九師師長尋淮洲壯烈犧牲,王如痴接任師長。

譚家橋戰役的失利,使抗日先遣隊陷入被動局面。面對強敵追擊的險惡形勢,紅十軍團決定,將部隊掉頭南下,返回閩浙贛蘇區休整。1935年1月12日,方誌敏、粟裕率領先頭部隊進達浙江開化縣的楊林地區,繼而進入閩浙贛蘇區的港頭。可是,當劉疇西、王如痴率領殿後的紅十軍團主力進入楊林時,即被抄捷徑,星夜急馳趕來的敵浙江保全第二縱隊,擋住了進入閩浙贛蘇區的通道。接著,敵後續部隊又迅速從四面趕來。

這樣,一經激戰,紅十軍團便被打成兩段。前段800餘人,脫離重圍,轉移到懷玉山隴首。後一段數千人,由劉疇西、王如痴率領,被阻截在化婺德地區,即在縱橫不到15里的懷玉山的狹長山地,陷入敵四十九師、二十一旅、浙江保全師共14個團的重重包圍之中。這時本已脫圍的方誌敏,考慮到大隊人馬尚在後面,堅持留下來,等待主力部隊。結果,亦陷重圍 。

1935年2月1日,王如痴、方誌敏、劉疇西被押往南昌駐贛綏靖公署軍法處囚禁。在獄中,王如痴樂觀堅定。他身患傷寒和肋膜炎,帶著10斤重的鐵鐐,飽受獄刑之苦,坦然自若。他對勸降的法官說:“我無妻兒,無以為家,以身許國,別無他圖,我既不愛爵位,也不愛金錢。你講的那些,對我毫無用處。”法官呈文上去,說這些人“無可救藥”。

1935年8月6日凌晨,一群荷槍實彈的敵兵,將方誌敏、王如痴、劉疇西等押往南昌市百花洲下沙窩秘密刑場,他們三人踏著晨曦,大步向前,泰然自若,仰望藍天,高呼:“打倒國民黨反動派”、“打倒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在一陣排槍聲中,王如痴走完了人生32個春秋的光輝旅程。

王如痴犧牲後,故鄉人們很長一段時間都不知道他的訊息。

解放之初,曾有解放軍到過其家鄉,因為問的是王如痴的姓名,而他是易名參加革命,家鄉幹部等人不知此事而就此作罷。直到1962年,其兄王元潤赴江西探親時到南昌革命烈士紀念堂參觀發現王如痴的遺像及簡介方才得知弟弟的下落。贛東北蘇區創始人之一、時任江西省省長的邵式平聞訊立即派專車將王元潤接到江西省委進行接待和撫慰。不久後,衡陽市祁東縣民政局到江西調查並簽具證明,報呈湖南省人民委員會批准,於1962年12月30日下文追認王如痴為革命烈士 。

王如痴故居

王如痴故居,位於衡陽市祁東縣太和堂鎮向陽村二組 ,為 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03年1月建成,系青磚瓦房土木結構,正棟分前後兩排,兩側是廂房,廂房的一側與向陽村二組的堂屋相連,硬山頂小青瓦二層樓,共有房屋11間,占地268平米,建築面積達563平方米。該故居木構件精雕細鏤的圖案,龍飛鳳舞,巧奪天工,堪稱湖南地方四合院中藝術代表。

王如痴故居與太和堂鎮的王佐烈士墓(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及曹炎烈士墓(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相距不到十公里,與黃土鋪的衡寶戰役烈士紀念碑相距不到三十公里 。王如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