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晚清時期,洲上人煙稠密,集鎮已初具規模。自彭玉麟選中此地練兵籌餉,設參將衙、二府衙、厘金衙、皖岸鹽務督銷局等行政衙門和財稅機構,又建成石板路面街道三條。由於洲上茅屋毗連,火災不斷,彭氏將三條街上的10條巷弄均以三點水偏旁的江、漢、澄、清、浩、泳、瀠、洄、匯、洙10字命名,意在以水克火,消災祈福。後人援其例,為後建的三條巷弄命名為河、洛、滄。彈丸之地的和悅洲,從此形成了" 三街十三巷"的城鎮密集街市建築群。到了民國初年,以和悅洲為中心的大通進入鼎盛時期,因此博得"小上海"之美稱。抗日戰爭時期,由於日本侵略軍狂轟濫炸",三街十三巷"毀於戰火,只倖存聖公會、天主堂和法華庵三座宗教建築物。
發展
新中國成立後,和悅洲於1952年設 新民鄉,1958年改為新民大隊,改革開放後改名和悅村。1996年,和悅老街被安徽省政府列為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1998年12月大通移民建鎮後,洲上部分居民已遠離洪水威脅,喜遷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