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置
呼和諾爾含煤盆地位於海拉爾盆地群的南部,行政區劃隸屬於內蒙古自治區新巴爾虎左旗—鄂溫克族自治旗。
本區位於輝河沖積平原及高平原區,地面高程650~750m,高差約100m,地勢較為平坦,區內大面積沉積為第四系鬆散層,覆蓋全區,地表植被發育,土壤肥沃,牧草豐美。
二、氣象、水文
本區屬寒溫帶乾旱草原氣候,冬季漫長而寒冷,夏季短促,雨季集中於七、八月份,溫差變化大,光照較為充足;最高氣溫35.7℃,最低氣溫-41.7℃,年均氣溫-0.5℃。一般十月末結冰,次年五月中旬解凍,年均最大凍土深度3m,永凍層深度3-15m;年均降水量375.4mm,蒸發量1166.0mm;無霜期119天;春季多風,年均最大風速20.7m/s(風向偏西)。
輝河發源於大興安嶺西坡,由東南向西北經流本區,注入伊敏河,河床寬100~200米。根據輝河口水文站(69-70年)資料,最高水位5.0米,最低水位3.68米(假定基面),平均流量1.53米3/秒。十月末結凍,年四月底解凍。該河由東南向東北經勘查區中部流過,最終匯入伊敏河。區內湖泊較多,其中呼和諾爾湖為最大的淡水湖泊。
三、區域地層
本區古生代地層劃屬北疆-興安地層大區(Ⅰ)、興安地層區(Ⅰ2)、達來-興隆地層分區(Ⅰ22)。中、新生代地層劃屬濱太平洋地層區,大興安嶺-燕山地層分區,博克圖-二連浩特地層小區。
根據區域地質調查資料,呼和諾爾含煤盆地層系統由老至新依次為寒武系、泥盆系、石炭-二迭系、侏羅系、白堊系下統大磨拐河組(K1d)和伊敏組(K1y)、第三系(N)及第四系(Q4)。現將區域地層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1、寒武系(∈)。厚度不詳,主要岩性為矽化大理岩,千玫岩,石英岩,變質砂岩,綠泥石片岩,二雲母石英片岩等。
2、泥盆系(D)。厚度不詳,主要岩性為蝕變酸性熔岩、綠簾石化安山玢岩,泥質板岩,玄武板岩,矽化凝灰岩等。
3、石炭-二迭系(C3-P1)。厚度不詳,主要岩性為灰黑色泥質板岩,矽化板岩,變質砂岩、礫岩,蝕變安山岩等。
4、侏羅繫上統。白音高老組(J3b):主要岩性由一套中基性火山熔岩組成,主要是灰黑色玄武岩、氣孔杏仁狀玄武岩、安山玄武岩、紫色安山岩夾中性凝灰岩、熔灰岩、砂岩夾凝灰砂岩及煤層等組成。與下伏古生界地層呈不整合接觸。
5、白堊系(K)。大磨拐河組(K1d):厚度>550m,主要岩性上部為灰-深灰色的巨厚泥岩、粉砂岩,夾中細砂岩薄層;中部為泥岩、粉砂岩、砂岩及礫岩,含多個煤層,下部主要為灰白、灰黃、灰紫、灰綠色礫岩、砂礫岩及深灰色粉砂岩、泥岩,夾薄煤線。上部巨厚層泥岩是劃分伊敏組的重要標誌,與下伏侏羅系地層呈不整合接觸。
6、上第三系(N)。主要為灰白色、紅色、棕紅色、黃褐色泥岩為主,夾粉砂質泥岩,含厚層膨潤土礦,膠結疏鬆。與下伏白堊系地層呈不整合接觸。
7、第四系(Q4)。主要為礫石、砂、砂質粘土,風成沙及腐植土等現代沉積,厚度10-121.85m。與下伏第三系地層呈不整合接觸。
四、區域構造
本區大地構造位置屬興安嶺地槽褶皺系、牙克石中華力西地槽褶皺帶、海拉爾盆地群紅花爾基凹陷帶西部與垮布亥隆起帶相鄰的呼和諾爾盆地。呼和諾爾盆地是海拉爾盆地群中的次級盆地之一,是由錫林貝爾斷裂和阿吉洪德斷裂控制的北東斷坳陷盆地。區域性的北東向斷裂控制了盆地的形態與規模,北西向斷裂也較發育,是造成構造軸向的改變及控制各構造線延伸的主要原因。
五、岩漿岩
區域岩漿岩主要為華力西晚期花崗岩(γ43)、燕山期花崗岩。華力西晚期花崗岩主要分布在巴彥山,其次英根廟附近一帶零星出露。岩性為淺肉紅色斑狀花崗岩、斑狀黑雲母花崗岩等,岩體邊緣相變為細粒花崗岩及花崗閃長岩。燕山期花崗岩僅於巴彥山,岩性為肉紅色細粒花崗岩及肉紅色花崗斑岩等。區域內煤層形成之後,無岩漿岩侵入,故對煤層無影響。
六、含 煤 性
本次普查工作的鑽孔揭露含煤地層為白堊系伊敏組、大磨拐河組含煤地層,從鑽探揭露情況來看,含煤地層發育有18組煤層,其中伊敏組自上而下發育有1煤組、2煤組、3煤組、4煤組、5煤組、6煤組、7煤組、8煤組、9煤組、10煤組、11煤組、12煤組,大磨拐河組自上而下發育有13、14、15、16、17、18煤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