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谷城(1898~)
正文
中國歷史學家、社會活動家。1898年 9月13日(光緒二十四年七月二十八)生於湖南省益陽縣長湖口的農民家庭。1917~1921年就讀於北京高等師範英語部。畢業後在湖南第一師範執教,擔任英文、倫理學教員。1927~1930年在上海暨南大學附中、中國公學任教。1930~1933年任中山大學教授兼社會學系主任。1932~1942年任暨南大學教授兼史社系主任。自1942年秋起,一直在復旦大學執教,曾任歷史系主任、教務長等職,後為該校歷史系教授、博士導師。早在湖南第一師範執教時,同徐特立等組織教育工作者協會,並與當時擔任該校國小部主事的毛澤東結識,積極參加農民運動,擔任湖南省農民協會顧問、湖南省農民運動講習所講師;接受毛澤東的委託,擔任全國農民協會宣傳幹事。1942年執教於復旦大學以後,從事民主進步活動,受聘為民主政團同盟顧問,與陶行知等人發表擁護中國共產黨組建聯合政府主張的共同宣言,與張志讓等組織大學教授聯誼會;和翦伯贊等一起起草反蔣宣言。由於經常支持學生反迫害、反扶日、反飢餓等活動,被撤去系主任職務,並遭逮捕。1952年加入中國農工民主黨,先後擔任華東軍政委員會文教委員會委員、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上海市政協副主席,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主席,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兼科教文衛委員會主任委員。長期從事學術研究的組織領導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擔任中國科學院歷史一所學術委員會委員,創建上海歷史學會,曾任中國史學會常務理事兼主席團成員以及首任執行主席、中國太平洋歷史學會會長、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聯合會副主席、上海市歷史學會會長。
在大學任教期間,除開設《中國通史》、《世界通史》等課程外,並於建國後首先開設《世界文化史》課程。講授《中國通史》時,強調“歷史完形論”,著意闡明各個歷史事件組成為整體歷史過程的必要性,提出了見解獨特的中國歷史分期法;講授《世界通史》時,主張著眼全局、統一整體,反對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史,並相繼發表過《史學上的全局觀念》(1959)、《論西亞古史的重要性》(1960)、《評沒有世界性的世界史》(1961)、《迷惑人們的“歐洲中心論”》(1961)等論文,對推動國內世界史的教學和研究影響深遠。他視野寬闊,主張微觀與巨觀結合,對比中外,撰文《中外歷史的比較研究》(1981),對歷史研究提出了新看法。
他的教學和研究,涉及史學、哲學、美學、邏輯學、政治學、社會學、教育學等學科;縱述古今、橫論中外。六十多年來,著述數百萬字,出版專著十餘部,發表論文兩百餘篇。如:《生活系統》(1924)、《農村社會新論》(1927)、《中國社會史論》三卷(1931)、《中國通史》兩卷(1939)、《中國政治史》(1940)、《中國史學之進化》(1947)、《世界通史》三卷(1949)、《黑格爾邏輯大綱》(1951年譯)、《古史零證》(1956)、《形式邏輯與辯證法》(1960)、《史學與美學》(1980)、《詩詞小集》(1985)等。史學方面的論文已彙編出版了《周谷城史學論文選集》(1983)。在年已九旬時主編《中國文化史叢書》、《世界文化叢書》,於80年代末期陸續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