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金夫

吳金夫是一名就職於汕頭大學文學的副教授。

基本信息

吳金夫(1933-)廣東省豐順縣豐良鎮橋背村人。汕頭大學文學副教授。從小就十分喜歡民間文化。作為第一批參加全國高考、從農村中學走進城市的大學生,他深知自己從小在山區長大,平時接觸農村故事、笑話、民俗較多,在這方面比城裡學生有優勢。因為興趣,也為了揚長避短,他將眼光投向了民間文學領域。 1956年從中山大學中文系畢業後在西北大學任教時,吳金夫致力於研究民歌、民俗、民間故事,但那時還沒有專注到客家文化研究上。1982年調到汕頭大學任教後,他逐漸開始對粵東文化的研究,主要研究客家文化、潮汕文化、畲族文化等,其中客家文化是研究的重點。在對客家文化的研究上,進行了客家方言、客家民俗以及客家文學的研究,主要側重於客家的移民文化和民俗。
1984年,一次機緣巧合,吳金夫參加了在嘉應大學舉行的小規模的客家研討會,此後便不斷參加各種國內國際學術會議。1985年,在上海華東師大和福建龍巖學院聯合舉辦的首屆客家研討會上,正式提出了“客家學”的名稱,從此他開始重點對粵東文化進行研究,並延續至今,時間長達二十幾年。期間,在汕頭大學校內開設了“粵東作家詩詞選”、“梅州竹枝詞選”等選修課。
平時吳金夫經常帶學生到興寧、五華、蕉嶺等地實習;有時候,為了看一座廟,看一個古蹟,還要坐機車走山間的小路,採風問俗。山路顛簸,對一個上了年紀的人來說,著實不易。1993年退休後,他專心搞研究,每年都要寫學術論文,經常赴成都、龍巖、新加坡等地參加客屬聯誼會及其它民俗、文化研討會。這些會議也促進了吳金夫對民間山歌、對聯、故事等的研究,使他在客家文化、民俗、語言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1995年3月,吳金夫撰寫的《<客家方言形成的時間和地點》一文發表於《汕頭大學學報》,在文中,他根據對客家移民情況的分析,認為客家方言是北宋末年形成於江西南部的贛州一帶。這個觀點得到了不少專家學者的贊成、引用。該文後來被收進《中國新時期社會科學成果薈萃》第三卷,《漳州客家》全文轉載。在《客家人是最遲遷入廣東的嗎?》一文中,他對客家學研究中一直以來認為“客家人入粵最遲,由於自然條件優越的地區已被其他民系占據,只能在山區尋求發展”這個似乎已成定論的觀點,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認為客家人入粵不是最遲的,其之所以定居山區是由南遷走向及民系特點決定的。
在客家民俗方面,吳金夫的著作《潮客文化探索》獲首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學術著作優秀獎;《三山國王文化透視》一書在廣東省首屆民間文藝著作評獎活動中獲三等獎,發表學術論文60多篇。
吳金夫認為,傳統民俗有的有很強的生命力,對現代人的生活仍有影響,仍要大力弘揚;客家學的建立在豐富東方學的內容、拓展民族史和華僑史研究的新領域,團結海內外的華僑、華人等方面有很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他的 研究方向主要是繼續進行三山國王文化的研究。三山國王文化體現了大陸與台灣有共同信仰、有割不斷的聯繫,研究三山國王文化,一直是他研究的一個重點。自從出版了《三山國王文化透視》一書後,就想出版第二部這方面的專著,前兩年把書名都取好了,叫《民族精神的載體》。他認為,古今中外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精神,都在不斷弘揚自己的民族精神,不然就不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所以這是極為重要的研究課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