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稱
吳起為將
譯文
吳起作為主將,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樣的衣服,吃一樣的一伙食。睡覺不鋪墊褥,行軍不騎馬乘車,親自背負著綑紮好的糧食和士兵們同甘共苦。有士兵害著惡性毒瘡,吳起用嘴替他吸吮膿液。這個士兵的母親聽說後,就放聲大哭。有人說:“你兒子是個無名小卒,將軍卻親自替他吸吮膿液,怎么還哭呢?”那位母親回答說:“不是這樣啊,往年吳起替他父親吸吮毒瘡,他父親在戰場上勇往直前,就死在敵人手裡;如今他又給我兒子吸吮毒瘡,我不知道他又會怎么死,因此,我才哭他啊。”
注釋
①裹:背。
②贏糧:多餘的糧食。
③病疽:害著惡性的毒瘡
④吮:用嘴吸。
⑤不旋踵:腳跟不向後轉,即奮勇衝殺
⑥遂:於是
⑦ 為:擔任
八然:這樣
9、所:因此
【感想】
如果說個人自有個人性格特徵,那么吳起總讓我感到濃濃的悲劇色彩。書上是這么說的:吳起,衛國人,少居里中,以擊劍無賴,為母所責。起自齧其臂出血,與母誓曰:“其今辭母,遊學他方,不為卿相,擁節旌,乘高車,不入衛城與母相見!”吳起就是這種突兀、尖銳的姿態,他應該,也絕對是一個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人,實際上他就是這么做的,離家、留學、出將、入相,果然功成名就------且不論是美名、罵名還是其他;吳起也為此會出了異乎尋常的代價:母死,不去奔喪,仰天三號,旋即收淚,誦讀如故;孔子高徒曾參因此斥他為忘本之人,及至為當上魯國大將,親手殺掉齊國結髮妻子;,忠孝仁義似乎只剩下一個忠字;卻也由於宿命色彩很濃的原因,在得意之時,被迫由魯國竄至魏國,再由魏國竄至楚國,一人而事三主------這個忠字怕也擔當不起。然而,吳起卻又是真正有本事的,魯國為將時,與士卒同食住,有病者,親自調藥,有長瘡的,用嘴吸膿血,可謂愛兵如子;魏國為西河守一官時,修城治池、練兵訓武,兢盡職守;楚國為相時,改革吏制,充實國庫,使楚遂以兵強雄視四方,可謂輔主興幫。用現在的話講:“個人能力極強!”吳起悲劇的一生尤以結局最為精彩,由於改革觸犯了權貴們的利益,在庇護他的楚悼王死後,馬上受到攻擊,他懷抱楚悼王屍體死於亂箭之下;新王即位後,誅殺了七十多家參與攻擊吳起之人,抱王屍以求報仇,這是吳起心機才智的最後一絲光亮。
真可惜他,辭母、遊學、為卿相、擁節旌、剩高車,顯赫一時,威風一時------也只是一時而已。
縱觀中國歷史上眾多人物大致可分為三種;其一大多出身名門,天資過人,後來自然成就不凡業績;其二出身貧賤,奮力向上,功成名就,其三就是吳起這種,才情迥異於常人,經歷更是跌宕起仗,結局一般不會戚好,正所謂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好像我國傳統上比較牴觸超常規、越常理的東西,要么你老老實實做好人,要么你死收踏地做壞人,吳起這樣少時無賴,青年雄起,叛母殺妻,三易其主,幾度沉浮的主兒,口碑一定不會好了。這輩子有多大能耐也算白混了。史書上一提起吳起,就是一股聰明反被聰明誤的味道,清朝了,龔自珍說不拘一格降人才,可惜影響不夠深遠。我卻挺佩服吳起的,臨死還把害他的人給算計了,就是自個兒慘了點
吳起兩千年後泉下有知,當說一聲:“於我心有戚戚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