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清軍入關後,控制了全國大部分地區。吳淞作為長江門戶,長期處於激烈的爭奪中。從清順治八年(1651年)至十二年,明將張名振、張煌言的艦隊曾4次進攻吳淞,3次攻入長江。順治十六年,鄭成功率大軍進入長江,直逼南京,清朝政府受到極大震動。順治十七年,江南總督郎廷佐奉命在黃埔江西岸吳淞楊家嘴口修築炮台。康熙五十七年又在楊家嘴對岸修築炮台,兩座炮台夾江對峙,東岸的炮台稱東炮台,西岸的老炮台改稱西炮台。吳淞炮台遺址現位於塘後支路27號
吳淞炮台灣濕地森林公園已通過國家林業局初審,正式成為國家級濕地公園(試點),預計2015年全面建成。古樸的吳淞炮台、60多種鳥類棲息,“國家旅遊4A級景區”。
相關詞條
-
吳淞古炮台
吳淞古炮台是民族英雄陳化成率部抗擊英國侵略者的前沿陣地。1842年6月,英軍艦隊進犯吳淞口,陳化成在吳淞炮台率部迎頭猛擊,重創敵艦多艘,終因寡不敵眾壯烈...
簡介 歷史 旅遊提示 -
吳淞炮台遺址
吳淞炮台遺址位於上海市寶山區塘後支路27號,位於黃浦江與長江交匯處,原名楊家嘴,清順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曾建炮台於楊家嘴入口處,公元1718年重建...
歷史背景 戰鬥經歷 吳淞炮台 -
炮台
炮台,就是架設火炮的台基,是隨著火炮的發展而出現的一種戰時工事。一般設在進可攻、退可守的戰略要塞,具有兩門以上的火炮,是舊時在江海口岸和要塞構築的永備炮...
辭彙 注釋 詞語釋義 炮台歷史 炮台鎮 -
上海吳淞公園
上海吳淞公園位於吳淞鎮東北泰和路1號,東瀕黃浦江,南至泰和路,北接海軍碼頭。於1951年籌建,在黃浦江邊建成占地3333平方米的開放性綠地。1958年將...
簡介 歷史沿革 公園景觀 綠化種植 -
吳淞區志
80年代,我曾在吳淞區主持工作,今日對《吳淞區志》的成書、出版,深懷欣慰之情,謹為之序。 解放後,吳淞區三建三撤的經歷,也是吳淞地區從近郊農村和港鎮向城...
序 凡例 總述 -
吳淞保衛戰
吳淞保衛戰道光二十二年四月九日(公元1842年5月18日),英國侵略者調集大軍進攻浙江和江蘇的海防重鎮乍浦,在乍浦城南的天尊廟,遇到由佐領隆福率領的滿族...
背景 事件 -
吳淞之戰
鴉片戰爭中的戰鬥之一。1842 年(道光二十二年)6 月13日英國軍艦三十餘艘侵入長江口,迫近吳淤。
簡介 激戰 -
秀英炮台
秀英炮台位於海口市海秀大道秀英村。1890年,清政府為抵禦法軍入侵,命令各軍嚴防沿海各口岸,於1891年下令建造該炮台。整個炮台區占地約3萬多平方米,在...
簡介 建造歷史 布局結構 歷史記載 文物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