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軼事
每當我們去一些寺廟參觀時,發現到廟子求菩薩佛祖保佑上香火的人特別多,中國儒家文化叫自助天助,自己先求福報,做好人做好事,上天才能保佑你。孟子說,一個人如果上天降大任給你的話,必先苦其心志。我想,菩薩也不會說,保佑你不勞而獲。值得我們注意的是,苦其心志是很痛苦的事情,每個人自己年輕時所有的想法,都很難做到,為什麼很多成功者都需要經歷很多社會磨練才能出成就的道理?我們知道,如果要想成功,不經過一番磨練是很難成功的,你的理想達不到,任何事情都做不到,這就是上天成全你,教育你。所以,“動心忍性”,就是叫我們能夠忍得住,平得下來,這是修養的功夫。“增益其所不能”由忍性的修養開始,然後又在那些痛苦磨練當中懂得,才能做成一件大事業。一個人學問的成功,事業的成功,做生意的成功,必須帶一點不如意,需要有一些缺陷,才能夠促使你去不斷努力,不懈奮鬥。如果一個人的一生非常順利,非常驕傲得意,年年如意,事事順利,沒有如何挫折,相信他的危險也就開始了。 爭取時間的最好方法是善用時間,把握機遇的最好方法是創造機會,實現理想的最好途徑是改變自己。
從而言不如起而行,對明天最好的準備就是今天全力以赴。
曾國藩事業的大台面是逐漸發展起來的,他在編練湘軍時多次告誡其弟曾國荃,當你勢小力單時,你要看好一掛戰車,把自己作為一匹小馬繫上去;當你有雄厚的實力後,你方能引導戰車、駕馭戰車,你才能成大事的一點條件。當遇到無法擺平的事情,對執意另謀發展的人也要以情禮善待,使之即使離去,帶走的也是曾氏的思想和精神,展開的是曾國藩更大的“局”。如果把曾國藩的思想運用到企業,也是非常有意義的,現在有很多企業為了盲目擴張,最後把企業的做成了社會的包袱,但更多的企業已經把曾國藩的思想運用得淋漓盡致,做上市,做規模,做出了成功的榜樣。只有把場面做大,才能群雄影從,這是曾國藩事業做大“局”面的秘訣。
如果又把曾國藩的思想套用到現代企業,我們可以理解為一種企業文化。古今中外,所謂的創新都是古為今用的文化沿習,可見文化的力量是無窮的。一個人除了具有學習的力量外,精神的訓練也是很重要的,這種精神就是通常所說的自信。曾國藩所處的晚清乃是“數千年未有之變局”的時代,他反覆告誡部屬大變局的時代也是造就英雄的時代,只要經營好自己的事業,用大眼光求得大發展,曾國藩認為就會具備了同朝庭乃至社會交換的資源,以此為基礎也就可以成就大事。世界經濟全球化以後,作為企業家的眼光就顯得更重要了,尤其是金融危機後的經濟大變局時代。此時作為正在成長的中小企業,應該比沒有發生危機時的機會要多得多,因為那時很多企業很正常,可以說是財大氣粗,特別是上市公司,一般的企業根本無法與之匹敵,那時間上市公司拿土地是不計成本的,曾經有媒體發出了“麵粉比麵包貴”的大討論。通過這一輪經濟危機洗牌後,全球經濟進行了新一輪的調整,如果善抓天時、地利、人和的機遇,又會有一批新興產業迅速崛起。比如中國的城鎮化發展和新能源、新材料、新科技等全球性的資源互補的優勢產業,將是未來的發展機會。
評書藝人
評書,也叫評詞,曲藝的一種。評書用北方語音為基礎,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調的國語語說演。中國華北和東北的大部分地區均見流行。湧現出的評書演員技藝精湛、深受歡迎。不同流派、不同演員對一部書的人物塑造、情節安排等,有不同的處理方法,尤其在"評議"方面,因人而異,具有很大的可變性。評書藝人既是演員又是作者,他們的表演過程,往往就是精心構思和不斷創作的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