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概述
吳世平,別署嵎軒。1949年生於黑龍江五常,祖籍江蘇梅里。中學文化。黑龍江省美術家協會會員,美術師。擅長國畫花鳥、山水及工藝美術。自幼酷愛繪畫,多年來筆耕不綴。曾從事工藝美術設計工作,後舉家遷入山區,在某石礦企業任美術教員。吳世平溫厚恬淡,親近山水自然,崇尚心靈的和悅與自由。為人與畫風均中正樸實。
作品《拓》《愛蓮說》等分別在全國新書法大展、全國文明杯大賽中獲獎。
藝術評價
花間隱士
藝術不同於技術,自我的才情與徹悟遠重於外在的訓導。因此,絕緣科班,或深居山野,對於畫家吳世平來說,這些似乎都不是什麼壞事。陳丹青說:藝術家是天生的,他實在非要做這件事情,什麼也攔他不住,於是一路做下來,成為他想要成為的那種人。在吳世平的精神世界裡,筆墨是斬不斷的糾纏,他幾近固執地保持著一種熱忱與堅韌。骨子裡的那份純真質樸,似乎又決定了他的恬淡超脫,聞達不逐的稟性。因此,吳世平厭棄江湖囂爭,而樂於行藏山野,便是自然而然的因果。身沾山水氣,野草味兒,畫家儼然一位樂山仁者,花間隱士。
其實,吳世平並非放浪不羈,輕世傲物的那種遁世者,倒是一個溫和而自律慎行之人。在他身上,我們會不無錯愕地看到一個雅士與山民的結合體,矛盾體。他的人生軌跡契合了南北朝姚最“不學為人,自娛而已”的淡泊世俗心態,崇尚沖淡、平和、暢神的生活與人生境界。叔本華也認為:“幸福存在於心靈的平和以及滿足中。”正是因為有這樣一個人生觀的認知與踐行,且有筆墨相隨,無論生活與環境曾經有過怎樣的際遇,吳世平都獲得了精神的修煉與慰藉,充滿內心的樂觀及生命活力。並且全無自憐與孤傲,大有徐渭的“筆底明珠無處賣,閒拋閒擲野藤中”這等灑脫。
正脈篤行
當我們與一幅畫對視,往往有一種將畫與畫家相疊合的判讀欲望。因為圖式性表述,無疑是畫家精神層面的物化外延。一個人有什麼樣的稟性氣質,就有什麼樣的藝術。而畫家吳世平,於此可能更具本色性。他的淳樸,可以由他的畫與他本身互為佐證。他那些尺幅、氣象並不是很大的畫,卻正脈端然,發軔於近代百年吳、齊(吳昌碩、齊白石)花鳥畫的餘緒,從中昭然可辨。筆墨柔纖,溫潤娟雋。不激不戾,不炫賣。整體品貌自有鉛華盡脫而後的沖淡、敦篤。一派和悅純淨,概無風塵世故。正所謂“既見君子,雲胡不喜!”
然而,問題來了:從藝術個性的角度,一般情況下認為,畫家有必要突破“常態”,跨越先賢的體格矩度與藩籬,以便營造自家風貌。但是,這似乎形成了一個頂針式的悖論,因為問題又來了:創新與實驗的基本前提,無疑是不能降低原有的藝術水準,否則便不成立。如果是通過強化、放大習氣,或者急功近利“硬著陸”,製造所謂的“風格”,倒不如安分承續為妥。縱觀美術史,因循、守成者也不乏盛名大家。
子曰:“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而畫家吳世平,屬於“無為”的“狷者”,他注定不是一位出偏鋒,特立獨行的破壞者與顛覆者;他的天性及其篤行證明:他是一位忠實而出色的守成者。(郭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