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向諸葛亮學管理》內容簡介:“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詩人杜甫的認識代表了我國人民對諸葛亮的基本認識。西晉史學家陳壽在《三國志》中對諸葛亮的評價是:“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煉,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成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一心平而勸誡明也。可謂治世之良才,倚、蕭之亞匹矣。”
1950年4門,毛澤東對董其武將軍說:“你看過《三國演義》吧?共產黨就足以諸葛孔明的辦法辦事,那就是‘言忠信,行篤敬,開誠心,布公道,集眾思,廣眾益’。”
今天,諸葛亮自然已經走下了歷史神壇,但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粘神,已融入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之中,世世代代薪火相傳。
媒體推薦
曹操比與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仰示人謀也。
——隆中對
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則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則加榮,恩榮並濟,上下游節,為治之要,於斯而著。
——答法正書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前出師表
臣鞠躬盡力,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名所能逆睹也。
——後出師表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誡子書
人之忠也,猶魚之有淵,魚失水則死,人失忠則凶。故良將守之,志之而名揚。
——兵要
勢力之交,難以經遠。士之相知,溫補增華,寒不改葉,能四時而不衰,歷夷險而益固。
——論交
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答惜赦
作者簡介
張學信,先後在軍委總後勤部系統、中國石化蘭州煉油化工總廠、中華全國總工會工作,歷任處長、廠長,中華全剛總工會文工團團長、黨委書記,全國石油化學工會黨支部書記。
退休前參加國家人事部高級公務員培訓中心在北京科技大學研究生院與美國常春藤大學合辦的工商管理碩士(MBA)培訓結業,退休後繼續從事企業管理體系(QMS\EMS\OHSEM)認證工作。在中國新時代認證中心擔任企業管理體系認證審核員、煉油專業技術專家至今。
2008年,為中華詩詞學會會員。
業餘從事孫子兵法與企業管理研究多年,發表兵法經營論文多篇。為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會員、特約理事。
楊先舉,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專長管理思想、企業文化等。
目錄
一、諸葛亮其人
二、大哉,諸葛亮
三、諸葛亮之識
四、關於本書
治國 第一
一、諸葛亮出山
二、“三顧茅廬”
三、《隆中對》
四、治國重“謀”
五、治國的天時、地利、人和問題
六、搶占有利地勢
七、治國重“方略”
八、治國重“目標”
九、“內修政理”
十、“外結好孫權”
十一、重“法治”
十二、“弛世用重典”
十三、重“德治”
十四、“治國之道,務在舉賢”
十五、用人
十六、平定南中,做好民族工作
十七、關心民生,重視農業
十八、發展其他經濟產業
十九、從“攻心聯”看諸葛亮的治國思想
二十、介紹《便宜十六策》(上)
二十一、介紹《便宜十六策》r下)
治軍 第二
一、軍,國之“輔”
二、說“治軍”
三、說《將苑》
四、“將善”與“善將”
五、嚴軍
六、“廟算”
七、決策
八、預測
九、“先探敵情”——“先知”
十、“先計而後動”——“伐謀”
十一、“知勝而始戰”——勝戰
十二、“伐交”
十三、智勝
十四、奇勝
十五、奇之用
十六、奇正
十七、用詭
十八、借力
十九、借力之二
二十、應變
二十一、造勢
二十二、“心戰為上”
二十三、創新
二十四、“委積為備”
治史 第三
一、要哉,治吏
二、善處三個關係
三、“擇人”
四、舉才
五、知人募才之試
六、知人募才之薦
七、知人募才之招賢、觀察與爭勝
八、用人用其長
九、用人不能求全責備
十、用人不疑
十一、用人忌看長相、忌迷信學歷,忌看出身門第
十二、用人忌計前隙、忌拘資、忌看錶象
十三、關於擇人、擇官問題
十四、“考黜”
十五、“陰察”
十六、賞罰務嚴、務公
十七、爵財厲士
十八、激氣厲士
十九、“教令”
二十、“斬斷”
二十一、“納言”、“察疑”與“思慮”
二十二、使用地方官吏
律己 第四
一、讀《誡子書》說“修身”
二、讀《誡外生(甥)書》說“立志”
三、“靜以修身”
四、“儉以養德”
五、謙謹
六、治學
七、學無常師
八、擇婦愛妻
九、育子
十、兄弟之悌
十一、交友
十二、踐忠
十三、履仁
十四、崇義
十五、重禮
十六、據智
十七、“大信為本”
十八、生命終極之歌
十九、“鞠躬盡力,死而後已”
附錄1 諸葛亮大事年表
附錄2 諸葛亮業績梳理
附錄3 諸葛亮主要戰事梳理
後記
後記
《向諸葛亮學管理》書稿殺青。先寫一首打油詩以歸納諸葛亮生平業績,同時表述我們寫本拙作的情結與希望:
諸葛臥龍兮飛天長嘯,躬耕村夫兮待時躍起。
草廬獻對兮百世決勝,火燒赤壁兮三國分立。
作《出師表》兮武侯盡忠,魂歸五丈原兮死而後已。
張楊合力兮寫書示敬,不圖虛名兮願竽有益。
人們稱頌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其實諸葛亮雖死,據《三國演義》第104回說,其陰魂抗敵未已,他的雕塑之像抗敵未已。從社會事實看,他的人品、業績更沒有死而後已,人們修廟紀念他,寫詩歌頌他,演孔明戲讚揚他,播電視劇頌揚他,眾口皆碑地誇獎他的治國、治軍、治吏、律己的業績。請看,我們張楊兩人不是也不自量力地寫起了關於諸葛亮的書嗎?但願我們這個濫竽之作讀者能肯定它、歡迎它。
本書由張學信、楊先舉合作寫出,書的總體思路由張楊合定。本書第一作者張學信寫出初稿、二稿。第二作者楊先舉在二稿基礎上大量地增減內容加工,成三稿。張楊合作再改,成四稿。如此多次反覆,最後由楊通纂審定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