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 名:向著明亮那方
文字作者:金子美鈴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譯者:吳菲
出版時間: 2007年1月
ISBN: 9787802252295
開本: 880*1230mm 1/32
頁數: 191
字數: 17.5千字
版次: 2007年1月第1版
印次: 2007年1月第1次印刷
定價: 20.0
出版時間: 2009年1月
ISBN: 9787802255807
開本: 大32開
頁數: 207
定價: 28.00 元
裝幀: 平裝
內容簡介
真趣美如天籟的童謠經典。2007年初,新星出版社推出了金子美鈴童謠集《向著明亮那方》,這是金子美鈴的童謠首次在中國大陸出版。本書精選金子美鈴童詩187首,分為“夏”、“秋”、“春”、“冬”、“心”、“夢”六卷,並配有精美溫馨的彩繪插圖。金子美鈴的詩清新自然、短小雋永,籠罩著融融溫情,讀來意趣盎然。作者善於觀察人與自然界中的令人感動的圖像和聲音,以細膩純真的語言傳遞生命的樂章,給人與夢的視野和心靈的頓悟。
增訂版是在舊版本的基礎上增加了三十六首作品,並新增金子美鈴年表以及西條八十悼念金子美鈴的文章等。
出版信息
金子美鈴引進中國雖晚,卻早已有了一群追捧她的崇拜者。《向著明亮那方》的出版獨特的地方在於,一群素不相識的冬粉們,以感動傳遞感動,用了三年時間,最終促使它在中國順利“誕生”。旅日學者李長聲為本書作序,專欄作家殳俏傾情推薦。
第一版目錄
夏 太陽、雨 /3 露珠 /4 奇怪的事 /5 猜謎 /6 夏天 /7 白天的月亮 /8 乳汁河 /9 泥濘 /11 小石頭 /12 雲 /13 月亮 /14 狗 /15 衣袖 /17 橙花 /18 感冒 /19 再見 /20 光之籠 /21 牽牛花 /23 野薔薇 /24 玫瑰的根 /25 夜裡凋落的花 /26 葫蘆花 /27 笑 /28 螢火蟲的季節 /30 知了的外衣 /31 金魚 /32 海螺的家 /33 海浪 /34 水和影子 /36 蚊帳 /37 船兒睡吧 /38 千屈菜 /39 再見 /41 草原 /43 杉樹 /44 麻雀和虞美人花 /45 急雨蟬聲 /47 啞巴知了 /48 這條路 /49 向著明亮那方 /51 秋 魚滿艙 /54 金魚之墓 /55 水和風還有娃娃 /57 秋天 /58 燕子的記事本 /59 桂花 /61 小牽牛花 /62 曼珠沙華 /63 鄰居的杏樹 /64 神轎 /66 梨核兒 /67 車窗外 /69 幸福 /70 黃昏 /71 月光 /72 榛果 /74 蛐蛐兒爬山 /76 冬 積雪 /80 凍瘡 /81 沒有媽媽的野鴨 /82 雪 /83 白帽子 /85 冬雨 /86 焰火 /87 問雪 /88 蘋果園 /89 海和山 /91 春 星星和蒲公英 /95 春日 /96 明天 /97 | 氣球 /98 春天的早晨 /99 紅鞋兒 /101 樹 102 樹葉寶寶 /103 搖籃曲 /104 桃花瓣 /105 我和小鳥和鈴鐺 /107 蜜蜂和神靈 /108 草的名字 /109 土地 /110 田地的雨 /111 魚兒的春天 /113 紫雲英地 /114 踏步 /11 紫雲英葉子的歌 /117 四月 /118 飯碗和筷子 /119 日曆和時鐘 /120 星期六星期天 /121 和好 /123 紫雲英 /124 芝草 /125 天空的顏色 /127 貝殼和月亮 /128 天空和海 /129 女兒節 /130 樹 /131 藏好了嗎 /133 心 寂寞的時候 /137 月亮和姐姐 /138 哥哥挨罵 /139 糖果 /140 沒有玩具的孩子 /141 山和天 /142 遺忘的歌 /143 阿婆的故事 /144 小庭院 /145 肉刺 /146 我的頭髮呀 /147 心 /148 女孩子 /149 受傷的手指 /151 鄰居家的小孩 /152 是回聲嗎 /153 有一次 /154 麻雀 /155 全都喜歡上 /157 一個接一個 /158 蠶繭和墳墓 /159 魚兒 /160 有誰對我說真話 /161 夢 夢郎 /165 金米糖的夢 /166 夜風 /167 睡夢火車 /169 夢和真 /170 留聲機 /171 如果我是男孩 /172 漁夫的孩子 /173 玫瑰小鎮 /175 寂寞公主 /176 玻璃和文字 /177 一萬倍 /178 陽光 /179 花魂 /180 洋娃娃樹 /181 洗澡 /183 沙的王國 /184 美麗的小鎮 /185 做 /186 紙窗 /187 |
作者簡介
金子美鈴(1903-1930),活躍於上個世紀20年代的日本童謠詩人。去世時年僅二十七歲。其作品一度被世人遺忘。1984年,金子美鈴生前留下的三本手抄童謠詩集共五百一十二首作品正式續集出版,即刻受到矚目,並廣為流傳。迄今為止,金子美鈴的多首代表作被收錄於日本的國小國語課本,其作品已被翻譯成包括中文在內的英、法、韓等七國文字。她清新明澈的詩,微照的是對人及自然的感動之聲,她以清麗的心,俯仰天地,與萬物、平等、慈非同在。
關於譯者
吳菲,雲南玉溪人。畢業於日本山口大學人文科學研究科,文學碩士,現居山口市。做詩難,譯成更難。讀吳菲的譯作意趣盎然。
書評
金子美鈴──永遠飛向明亮那方文:與疇
轉自:中華讀書報
一年前聽說金子美鈴,是若干朋友中口耳相傳的名字,此後斷斷續續讀到她的文字,是經由網路暗自播撒。其人其文有若接頭暗號,幾乎成為一部分同道從人海中細分彼此的標誌。直到這本輾轉多家內地出版社的小書——《向著明亮那方》終告出版,金子美鈴和她的童謠仍未現“走紅”的跡象,只在一顆顆雖浸淫世俗煙火仍殘存未泯童真的心中默默開放。
上世紀一、二十年代的日本,政治、經濟遠未達到成熟程度,那時卻是“童謠”的好時光。以師從夏目漱石的小說家鈴木三重吉為首,包括芥川龍之介在內的多位作家對當時兒童所唱頌歌謠的低質深感痛心,遂發起一場聲勢浩大的童謠創作運動,用大手筆為孩子寫作,《赤鳥》等專門刊登童謠的雜誌也應運而生。如果說,與生俱來的敏感細膩同非凡想像力是金子美鈴的絕佳天賦,陪伴她童年的日本山口縣漁村令其保有最初對天地萬物的綿綿好奇與誠摯敬畏,在家中書店書堆中的成長經歷帶給她豐富的閱讀體驗,那一場輻射日本的“童謠熱潮”則為十幾歲的她鋪平綻放異彩的舞台。
金子美鈴的童謠,從韻味上有著日本俳句的簡約、恬淡,其形式卻不受俳句的局限,傳情達意順其自然,欲流則流,當止即止。
向著明亮那方
向著明亮那方。
哪怕燒焦了翅膀
也要飛向燈火閃爍的方向。
夜裡的飛蟲啊。
向著明亮那方
向著明亮那方。
哪怕只是分寸的寬敞
也要向著陽光照射的方向。
住在都會的孩子們啊。
(《向著明亮那方》,P51)
循著她筆下這份不管不顧的稚拙、純美,沿充滿動感的詩意飛升的方向前去,遙遠得有些褪色的年少記憶,還有耳邊依稀可辨的搖籃曲逐漸清晰。她的童謠正是以清澈的意趣飛越幾十年的光陰,剛好映襯出我們當下生活的模糊與乏味,你我有多久不曾從這些簡短字句中收穫感動?就像如今攬鏡自照,發現兒時乾淨得泛藍的眼眸早已混濁不堪。
在她的童謠世界裡,至純至美、善良寬容是貫穿始終的情懷,這份於童謠而言最為重要的核心,似乎從她未成名時為弟弟作曲的童謠填詞的時候就鐫刻在其意識深處。藍天、碧海、青草、野花是她永不厭倦的吟誦對象,這些人們熟視無睹的景物在她眼中會煥發出不一般的光芒,並被她賦予與人心靈相通的內涵。
誰都不要告訴
好嗎?
清晨
庭院角落裡,
花兒
悄悄掉眼淚的事。
萬一這事
說出去了,
傳到
蜜蜂耳朵里,
它會像
做了虧心事一樣,
飛回去
還蜂蜜的。
(《露珠》,P4)
這其實是由幾十字構成的童話,有角色有故事,更有換位思考的情感起伏,描摹出一幅生動的自然圖景。最後幾句表露的隱約擔心,可算是金子美鈴童謠的一大特色——無憂無慮的童稚世界,總歸是相對的,凡事都有無須迴避的不如人意之處,惟因如此才使得那些簡單的美好更珍貴。又如,
我伸展雙臂,
也不能在天空飛翔,
會飛的小鳥卻不能像我,
在地上快快地奔跑。
我搖晃身體,
也搖不出好聽的聲響,
會響的鈴鐺卻不能像我
會唱好多好多的歌。
鈴鐺、小鳥、還有我,
我們不一樣,我們都很棒。
(《我和小鳥和鈴鐺》, P107)
為了嘗試自己是否能飛翔能有好聽聲響而伸展身體和搖晃身體,這是會讓成人忍俊不禁的,可每一句的淡淡無奈都以對自我的再度發現收尾,小鳥也好鈴鐺也罷,都是造物主的恩寵,和“我”並無高下之分。她對生命的尊重、對物事的憐惜及其仁厚的觀念在此顯露無疑。
嫁給書店店員,遇人不淑,金子美鈴那曾經面對大海、坐擁書城的快樂,輕易被婚後的不幸遭遇所吞噬,直至年僅27歲便自我了斷,留下幼女和五百餘首童謠作品。說她是為童謠而生,太過老套。不過,讀童謠,特別是寫童謠,在她生命中確實有著不可或缺的意義,既是鬱結於心的情感的釋放,又是灰暗人生中本就不多的自我價值被承認的機會,也是超越柴米油鹽、喜怒哀樂的精神寄託。
在她的童謠中,從不缺少對陽光、小鳥等美好事物的由衷讚美,可也頗多對世態炎涼、生命無常的含蓄嘆惋,而後者,是她的童謠跟其他很多童謠作品,特別是我們印象中那種絕對單純、一團和氣的童謠極大的不同。她在著名的《積雪》(P80)中寫到,
上層的雪
很冷吧
冰冷的月亮照著它
下層的雪
很重吧
上百的人壓著它
中間的雪
很孤單吧
看不見天也看不見地
(《積雪》, P80)
寥寥幾句,借雪這一自然景物,深邃映照人世浮沉,無論讀者騰達或是卑微,這三層雪必有一款引發其共鳴,所以這首童謠被那么多人喜愛就不奇怪了。她看著故鄉漁村海邊滿載沙丁魚歸航的漁船,會被“熱鬧得像趕廟會一樣”的豐收場景打動,不過,她更為那些被俘魚兒的命運擔憂,“可是大海里/成千上萬的/沙丁魚的葬禮/正要舉行吧。(《魚滿艙》,P54)”,據說也正是這首童謠中最後這幾句視角切換的傷感氣息令多年後的一位日本童話作家被她的文字所震撼,並且走上探尋她的生涯、蒐集她的童謠作品之路。
海,在她的童年記憶中占有太重的分量,前文那首被“美鈴迷”視為經典的《魚滿艙》之外,她還有多首與海洋、魚兒相關的作品傳世,比如“可是海里的魚兒呢/什麼照顧都得不到/一件壞事都沒有做/就這樣要被我吃掉。/魚兒真是太可憐!(《魚兒》,P160)”嘆息並非矯情,稍稍了解她的生活經歷,或許就能領會她對於魚兒的這份同情未嘗不是一種自憐,這樣的童謠,在被未懂人事的兒童唱頌的同時,早已將作者對現世的個人感悟緩緩滲透。書中還有首童謠寫到聒噪的知了不停地唱,而一隻啞巴知了則無言地在樹葉上寫歌詞,“難道它不知道/秋天來了/樹葉就會落到地上腐爛掉嗎?(《啞巴知了》,P48)”很難說這僅是作者的庸人自擾,值得欣慰的是,她如同那隻啞巴知了般默默寫下的童謠,並未隨四季更替星移斗轉而消散,今日仍有那么多知音。而這些瀰漫著憂傷情愫的童謠或許能讓我們離她的心靈更近一些。
金子美鈴對於微小事物從不輕視,一朵花一片雲皆可窺出大千世界,即使一塊玻璃,她也能從中看出很多玻璃堆疊出的海洋般的藍,而對於文字,她有最妙的形容,“文字/就像螞蟻/又黑又小。/可是/很多文字聚在一起,/卻能寫出黃金城堡的故事。(《玻璃和文字》,P177)”,她的童謠或許從未華麗恢宏若黃金城堡,但在她短暫的生命里,這些童謠已然構築成她自由思考、揮灑才情、休憩身心的精神家園,在此後的無盡歲月,這些童謠仍會安撫無數童蒙初開的孩子,甚或我們這些疲憊卻在心底留存天真一角的成年人。
在筆者有限的閱讀範疇內,《萬象》雜誌(2006年9月號)中《童謠詩人之死》一文是目前我讀到的關於金子美鈴生平的最詳盡文字。作者新井一二三背倚故國日本,卻諳熟中文,我留意到此文中出現多首金子美鈴童謠的中譯,及後對照《向著明亮那方》中旅居日本的華人譯者吳菲的同詩不同譯筆,縱使拋開先入為主的閱讀慣性,仍覺得或多或少新井的譯本似更精巧,韻味更濃些。
不過,在金子美鈴辭世77年之後,看到這樣一本帶給人溫暖的薄薄小書最終能夠有中文簡體版問世還是令人歡喜。雖然過程並不容易,但其間的波折今時今日在品讀書中童謠之餘想來,怕是已成為該書譯者、編者、插圖作者等名字背後最可回味的記憶。同為有情人,因心愛的童謠結緣並付出心力,再沒有比這更快樂的事了。
關於童謠
童謠,中國的意思是兒童當中流傳的詩歌,而日本這種詩乃特意為兒童而作,可譯為“童詩”,作者往往是大人,甚至大詩人。
上世紀的1912年至1926年,病弱的大正天皇在位,夾在明治與昭和之間,是民主化蓬勃的時代,以城市為背景的大眾文化也初具規模。1918年,師從夏目漱石的小說家鈴木三重吉創刊兒童文學雜誌《赤鳥》,掀起一場轟轟烈烈的童謠運動。不僅著名文學家熱情參加,第一流作曲家也踴躍為童謠配樂,好些歌曲至今仍然為日本人所唱,聽著就讓人感念童心。為有別於歷史上讖緯意味的童謠,以及孩子們自己編唱的童唄(又叫“傳承童謠”),大正時代蔚為大觀的童謠也叫做“創作童謠”或“藝術童謠”。“赤鳥”一唱,童謠雜誌競相問世,童謠唱片也隨之熱銷。動聽的曲子使童謠長上了翅膀,傳唱四島,卻也使它後來幾乎不再被當做是詩,完全被當做了歌曲之類。現今電視也總在唱,但改叫“孩子的歌”。
投身於“赤鳥”運動的詩人有北原白秋,負責《赤鳥》童謠欄,他基於童唄形式創作的童謠別開生面;還有藝術派詩人西條八十,是他發現並扶植了金子美鈴,稱之為“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