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吐峪溝千佛洞](/img/f/2c3/nBnauM3XwUTN5UTO0EDO3AzM2MTM5ETOzMjNwADMwAzMxAzLxgzLzg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吐峪溝東南區的第四號窟是吐魯番地區早期石窟之一,窟內壁畫上的漢文榜題的字型與五世紀末六世紀初的寫經相仿,說明這裡的早期石窟大約就開鑿於此時。這種早期石窟,其形有天中壇的穹廬頂方形窟,也有從龜茲傳來的長方形券頂,後部立中心柱的支提窟。窟內塑像早已毀掉,尚存壁畫題材有本生故事和千佛等。
歷史
![吐峪溝千佛洞](/img/e/47e/nBnauM3X1YzN5YzN2EDO3AzM2MTM5ETOzMjNwADMwAzMxAzLxgzL2I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吐峪溝千佛洞開鑿以來的1700多年中,先後歷經了人為破壞和自然塌損兩階段。現有洞窟94個,有編號46窟,僅有8窟殘存壁畫。那些倖存下來的石窟壁畫,至今仍向人們展示了古代文明的風采,吸引了當今世界各地研究佛教歷史、佛教藝術的專家學者們的目光,是研究我國佛教文史、佛教美術史、古建築史的歷史依據和實物資料,具有無可估量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