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lìyì
解釋
吏役
官府中的胥吏和差役。唐白居易《病假中南亭閒望》詩:“欹枕不視事,兩日門掩關。始知吏役身,不病不得閒。”魯迅《南腔北調集·沙》:“所以官僚雖然依靠朝廷,卻並不忠於朝廷,吏役雖然依靠衙署,卻並不愛護衙署。”
吏役,官府中的胥吏和差役。
lìyì
吏役
官府中的胥吏和差役。唐白居易《病假中南亭閒望》詩:“欹枕不視事,兩日門掩關。始知吏役身,不病不得閒。”魯迅《南腔北調集·沙》:“所以官僚雖然依靠朝廷,卻並不忠於朝廷,吏役雖然依靠衙署,卻並不愛護衙署。”
舊時代的大小官員:~治。官~。舊指小公務員:~員。胥~(地方官府中辦理文書的人)。
概況 字形結構 基本字義 詳細字義 常用詞組《清代地方吏役制度研究》,2009年2月1日由上海書店出版社出版 .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石壕吏》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別之一。這首五言古詩通過作者親眼所見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統治者的殘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亂引起的戰爭給...
作品原文 注釋譯文 創作背景 作品賞析 作者簡介擇吏制度,是一個國家或政權選拔官吏的實體和程式規章,又可以稱作仕進制度。它與我們今天的人事制度中公務人員錄用大體相當。
概述 歷史 制度 方法 教訓三吏,文學名詞,一般指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所作的《新安吏》、《潼關吏》、《石壕吏》的統稱。與之相對應的還有“三別”。
簡介 內容《忝役湘州與宣城吏民別詩》是南北朝詩人 謝朓所作詩詞。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職役是對唐及以後官府無償差派民夫充任衙門胥吏和基層行政人員的統稱。唐大中九年 (855年)詔令州縣作差科簿,凡州縣衙門胥吏及供使喚的仆傭,悉按民戶等級輪...
概述 劃分 確立制度 差役法的弊病 更名吏札(朝鮮語:이찰)、吏吐(朝鮮語:이토)、吏道(朝鮮語:이도),是朝鮮文創製前借用漢字的音和義標記朝鮮語的一種特殊的文字形式。相傳為新羅神文王(681...
簡介 背景 主要特點 舉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