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吉爾嘎郎圖蘇木位於新浩特鎮東北部。蘇木人民政府駐德格吉呼那仁,距新浩特鎮127公里。東鄰東烏珠穆沁旗,西鄰巴彥圖嘎蘇木,南接伊和高勒蘇木,北與蒙古人民共和國接壤,邊境線長 40 公里,總面積2100平方公里,轄5個嘎查,124個浩特,1999年末有居民359 戶1335人。 2005年由巴彥圖嘎蘇木、吉日嘎郎圖蘇木合併而成。距別力古台鎮144公里,東鄰東烏珠穆沁旗,北與蒙古人民共和國接壤,邊境線長95公里,總面積4980平方公里,轄10個嘎查,總戶數689戶,總人口2878人,其中牧業人口2559人。2006年度牧業牲畜總數158005頭(只)。牧民人均純收入3862元。“吉爾嘎郎圖”系蒙古語譯音,意為"幸福富裕"。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煤、鐵、鉛、鋅、銅等,蘇木邊境草場上,棲息著狼、黃羊、旱獺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自然資源
吉日嘎朗圖蘇木位於阿巴嘎旗東北部,2005年由巴彥圖嘎蘇木、吉日嘎郎圖蘇木合併而成。距別力古台鎮144公里,東鄰東烏珠穆沁旗,北與蒙古人民共和國接壤,邊境線長95公里,總面積4980平方公里,轄10個嘎查,總戶數689戶,總人口2878人,其中牧業人口2559人。2006年度牧業牲畜總數158005頭(只)。牧民人均純收入3862元。“吉爾嘎郎圖”系蒙古語譯音,意為"幸福富裕"。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煤、鐵、鉛、鋅、銅等,蘇木邊境草場上,棲息著狼、黃羊、旱獺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吉爾嘎郎圖"原名巴彥吉爾嘎郎圖,系蒙古語譯音,意為"幸福富裕"。
社會經濟
自然條件土壤以栗鈣土為主,地形屬高原丘陵區,蘇木北部溝壑縱橫、土地連綿,其它部位丘陵與平原交錯相間。土質肥沃,主要植物有羊草、涇芎、針茅、小葉錦雞、蒙古蔥、細葉蔥、早熟禾等,還有山丹、遠志、黃芪、知母、柴胡、麻黃、甘草、防風等藥用植物,草原植被較好,牧草長勢茂盛;礦產資源有煤、銅、鉛、鋅、石灰石等,煤的儲量豐富,約2500萬噸,境內有瑪尼圖煤礦,年生產原煤10萬噸;野生動物主要有雕、百靈鳥、沙雞、狐狸、野兔、狼、黃羊、灰鶴旱獺等,其中北部是旱獺集中繁殖地。屬溫帶半乾旱大陸性氣候區,春季寒暑劇變,氣溫日差較大,冬季寒冷漫長。在天然打草場。境內有金界壕遺址、蘇布日格廟、呼圖勒音陶剛廟廟址等;在呼雅格圖曾找到過古代戰將的盔甲;傳說成吉思汗路過陶勒格音阿瑪時曾架鍋生火,因此山峰狀如架鍋所用的石頭,陶勒格音阿瑪因此得名。在邊境一帶還有天然次生林和海日罕形態各異的奇山怪石可供人觀賞。
地理氣候
吉日嘎朗圖蘇木地勢北高南低,由東向西傾斜,海拔在800—1500米之間;北部是低山丘陵,南部是盆地;全旗土壤水平地帶性分布非常明顯,由東向西依次有灰色森林土、黑鈣土、栗鈣土,非地帶性土壤有沼澤土、草甸土、風沙土。境內最高山峰寶格達山海拔1461米。屬北溫帶大陸性氣候,處於高海拔和中、高緯度帶的內陸地區,自然條件較為惡劣。氣候特徵為冬季受蒙古高壓控制寒冷風大,夏季水熱同期。年平均氣溫1.6℃,一月平均氣溫-18.9℃,七月平均氣溫21℃,極端最高氣溫39.7℃,最低氣溫-40.7℃,年日平均氣溫0.7℃。年生長期(日均5℃以上)95天,無霜期平均為120天。年降水量300毫米左右,主要集中在6—8月份,占年降水量的70%;年蒸發量在3000毫米以上,是降水量的7.5倍;日照時間年均2975小時,太陽輻射強烈,濕潤度0.1—0.4;大風日數多,平均風速3.6米/秒,極端最大風速34.0米/秒,年均7—8級大風日數73天;地下水資源總量為75987萬立方米/年,可開採量為14577萬立方米/年,水位深0—70米,單井采水量10—100噸/小時。
境內河流均屬內陸水系,主要河流是烏拉蓋河,其次有那仁河、阿爾蘇巴拉河、巴音罕蓋河、鐵門高勒;有大小湖泊107個,其中淡水湖泊48個,湖水量為1917.5萬立方米,鹹水湖泊59個,湖水量為2087.7萬立方米;有泉水64眼,估算水資源量為360萬立方米。境內河流全長320公里,流域面積1.1萬平方公里。河流年均徑流總量10430萬立方米。
牧業
草原已實現了由牧業大旗向工業強旗的歷史性跨越,目前,已擁有諸如全國牧業旗縣之首、牧民小康生活之冠、全國百顆鄉鎮之星等諸多眩目的桂冠,特別是2004年,在連續遭受地震災害、旱災、鼠蟲害等各種自然災害的情況下,全旗地區生產總值、旗財政收入、城鎮居民和牧民收入等依然突破了歷史最高紀錄,一躍成為第四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提升速度最快的百縣市,並榮獲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全國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先進旗縣等榮譽稱號。此外,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也已通過了國家的考核驗收。吉日嘎朗圖蘇木各項經濟建設和兩個文明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別是畜牧業經濟一直雄居全區乃至全國牧業旗縣之首。然而,牲畜頭數的不斷增長,造成了草場生態的嚴重破壞,退化、沙化以及草畜矛盾日漸凸現。牧民民眾祖祖輩輩多少年來靠著畜牧業增收,如今已陷入困境,隨著稅費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入,全旗財政收入銳減,致使財政後續財源嚴重不足,牧區經濟如何發展,牧民民眾如何增收?新時期的兩個文明建設如何開展等一系列突出問題擺在了旗委、政府主要決策者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