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山鄉

吉山處永安近郊,水陸交通便利,商貿發達,人才輩出,留下眾多明、清古民居。 吉山自古民風淳樸,崇尚禮教,耕讀持家。 抗日戰爭時期,福建省會於民國27年(1938年)內遷永安。

吉山鄉地處福建省永安城區西南郊文川溪畔,依山傍水,地勢險要,景色宜人;自古重文興教,人文薈萃,文物古蹟眾多;抗日戰爭時期省政府內遷,遂為福建行政、文教中心。
吉山處永安近郊,水陸交通便利,商貿發達,人才輩出,留下眾多明、清古民居。有占地十餘畝,大小16個廳、156個房間,氣勢恢宏的“材排厝”;有布局酷似棋盤的“棋盤厝”;還有建有亭、台、樓、閣、古色古香的官宦人家大夫第和雕樑畫棟、精巧別致的團和厝、萃園以及雄偉古樸的土圍樓。
吉山自古民風淳樸,崇尚禮教,耕讀持家。在上、下吉山村,留有多座古書齋。建於清順治年間的萃園書齋,占地891平方米,歷300餘年,其屋脊、房沿的花、鳥、魚、獸等泥塑彩雕仍色彩鮮艷、栩栩如生。春谷山房,古木參天,風光秀麗,抗日戰爭期間,為福建省主席陳儀住處。此外,還有萬錢齋、清聞堂、雲棲山房等書齋。由於崇文重教,吉山人才輩出。清代康熙至乾隆百餘年間,中舉人、進士者近十人。至今,古民居牆上仍保留清代捷報三張。劉氏祖厝前尚存清代旌表四根。
吉山村後,文川溪左岸的北陵山,雄偉險峻,怪石嶙峋,林木蒼鬱,小徑曲幽,並有20餘處摩崖石刻,是永安市風景名勝區。始建於北宋景祐四年(1037年)的寶應寺,也是一宗教、旅遊勝地。
抗日戰爭時期,福建省會於民國27年(1938年)內遷永安。當時,省主席公館、省保全司令部、省保全處、第三戰區辦事處、省防空司令部、省建設廳、省電訊局、省教育廳、省高等法院、省黨部執行委員、國民黨台灣省黨部、台灣省政府籌備處、中國銀行福建省分行、省衛生事務所、省立音樂專科學校等近40個省級黨、政、軍、文、教機關駐在吉山,直至抗日戰爭勝利。陳儀、劉建緒、嚴家淦等軍政要員和唐守謙、楊棗、蔡繼琨、盧前等學者名流雲集吉山,使吉山成為抗日戰爭時期福建行政、軍警、司法、文教中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