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煤礦

台灣是中國重要產煤地。煤田分布南自新竹縣,北至基隆海岸一帶,儲量約4.4億噸,煤層厚1~1.5米,且不穩定、埋藏深。煤質為褐煤和煙煤,適於作鍋爐燃料和煉焦。其開採歷史可追溯到1642~1662年。中國近代新式煤礦首先誕生於此。1876年主持福州船政局的清廷兩江總督沈葆楨在基隆設立台灣礦務局,購買外國機器,聘請英國礦師和工匠,創辦中國近代第一個用機器開採的煤礦。1878年正式建成投產,日產能力300噸。1892年因虧損封閉停產

台灣煤礦

正文

台灣是中國重要產煤地。煤田分布南自新竹縣,北至基隆海岸一帶,儲量約4.4億噸,煤層厚1~1.5米,且不穩定、埋藏深。煤質為褐煤和煙煤,適於作鍋爐燃料和煉焦。其開採歷史可追溯到1642~1662年。中國近代新式煤礦首先誕生於此。1876年主持福州船政局的清廷兩江總督沈葆楨在基隆設立台灣礦務局,購買外國機器,聘請英國礦師和工匠,創辦中國近代第一個用機器開採的煤礦。1878年正式建成投產,日產能力300噸。1892年因虧損封閉停產。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後,基隆煤礦隨同台灣的淪陷被日本侵占。1905年後,隨著縱貫全省的鐵路建成,採煤業隨之發展,原煤源源向上海、福州、廣州推銷。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日本更加緊掠奪,大小坑口多達840個。1941年全省產量達285萬噸。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台灣省政府先後設立煤業管理委員會、台灣省煤礦公司和石炭調整委員會,接管煤業。至1948年,全省有煤礦坑240個,大部分是私營小煤窯,月產3000噸以上的煤礦僅6個。技術裝備落後,效率低,成本高,生產條件差,事故頻繁。台灣省煤炭工業近三十多年來的發展狀況可分為兩個階段。1951~1968年為發展時期,產量逐年增長,由1950年的140萬噸上升到1968年的501萬噸,其中1967年產量最高,達508萬噸。1969~1983年進入衰敗時期,煤礦大量關閉,產量大幅度下降。1972年產量降到400萬噸以下,1977年降到300萬噸以下,1983年僅產煤223.6萬噸。70年代起,煤炭由過去的少量出口變為大量進口,1982年進口煤炭559萬噸。1984年計畫進口動力煤565萬噸、煉焦煤259萬噸。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