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台灣方言音符號
台灣方言音符號又稱為方音符號是一套使注音符號也可以用來標註鶴佬話和客家話的增補符號集。
![台灣方言音符號](/img/1/4cd/cGcq5CNwQzLwAzLw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相關條目
最早是在1946年,由國語推行委員會的朱兆祥教授設計的。在Unicode當中有收錄這些符號。已故的台灣大學中文系吳
![台灣方言音符號](/img/1/4cd/cGcq5CNwQzLwAzLw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台灣方言音符號 台灣方言音符號
台灣方言音符號
台灣方言音符號又稱為方音符號是一套使注音符號也可以用來標註鶴佬話和客家話的增補符號集。
最早是在1946年,由國語推行委員會的朱兆祥教授設計的。在Unicode當中有收錄這些符號。已故的台灣大學中文系吳
雖於日治時代及國府遷台後,日語與漢語國語先後取代其通用語地位,但台灣話迄今仍為台灣第一大母語、及使用量第一的語言。根據2009年台灣年鑑,大概有73%...
不同稱謂 發展簡史 使用地區 語言特點 鶴佬話閩南方言又叫閩南話,也有人叫它河洛話或福佬話。它早期以泉州話為代表,現在以廈門話為代表。但泉州話的影響仍然很大,閩南早期劇種梨園戲,至今仍以泉州音為標準音。
方言概述 閩南方言的分布與形成 閩南方言的特徵與學術價值 閩南方言辭彙與閩南文化音字屬於音字族。在音字族裡,音字都是聲符兼義符。音字族漢字都與“聲響”之義有關。音的本義是“喉聲”。現代聲學對於音的定義:即聲音,一切發音物體如聲帶、琴...
基本信息 字形結構 部首筆畫 漢字釋義 古籍解釋粵語,又稱作廣東話、廣府話,俗稱白話,海外稱唐話, 是一種漢藏語系漢語族的聲調語言,中國漢語七大方言之一,也是漢族廣府民系的母語。 廣東使用粵語的人口大...
起源 歷史 特徵 使用情況 分類上海方言是吳語中的一種,主要發布在上海地區,上海話已成為一種“有調無聲”的有音高重音的獨特漢語方言。俗稱滬語、上海閒話,屬於吳語。狹義地從文化和歷史上講...
定義 詳解粵語,又稱作廣東話、廣府話,俗稱白話,海外稱唐話, 是一種漢藏語系漢語族的聲調語言,中國七大方言之一,也是漢族廣府民系的母語。 廣東使用粵語的人口大約有...
起源 歷史 特徵 使用情況 分類音,yīn,從言含一。聲生於心,有節於外,謂之音。絲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有節之意也。 (1) 指事。從言含一。甲骨文“言、音”互用,金文、小篆在“言中...
基本信息 字形結構 部首筆畫 漢字釋義 古籍解釋台灣國語,通常簡稱國語,是指戰後(二戰結束後)在台灣地區由中華民國政府所推行、逐漸在民間普遍使用的北京話。由於北京話已經在台灣地區獨立發展了50年以上,...
概述 發音演變 其他台灣拼音源於民國時期,大陸解放初期也用這種拼音,是一種為漢字進行注音而設定的符號,1913年由中國讀音統一會制定,1918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發布,總計39個字母。
對照表 注音字母 相關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