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五人上書

台灣五人上書

1895年,清政府被迫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噩耗傳來,正在北京參加科舉考試的台籍舉人汪春源、羅秀惠、黃宗鼎與在京台籍官員葉題雁、李清琦等多方奔走,率先上書都察院,反對割台議和,表明“台地軍民必能捨死忘生,為國家效命!”都察院將呈文代奏光緒帝,表達台灣同胞強烈反對割台的決心和民意。是為“五人上書”。

基本簡介

五人上書五人上書

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農曆甲午年),爆發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戰敗。1895年4月17日(清光緒二十一年、農曆乙末年三月二十三日),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正式訂立。割讓遼東半島台灣全島及其附屬島嶼以及澎湖列島等地給日本,並賠款二萬萬兩白銀。

訊息傳到台灣海峽兩岸,群情激憤。4月28日(農曆四月初四),即《馬關條約》簽訂後的第11天,在京台灣省籍人士葉題雁李清琦汪春源羅秀惠黃宗鼎等五人聯合上書都察院,由都察院左都御史裕德代轉奏呈文(見《清光緒朝

五人上書五人上書

中日外交史料》卷三十九),激烈表達“夫以全台之地使之戰而陷、全台之民使之戰而亡,為皇上赤子,雖肝腦塗地而無所悔。”等堅決反對割台的決心和勇氣。史稱“台灣五舉子公車上書”或曰“台灣五人上書”。

上書的台灣五人開言直抒“聞諸道路有割棄全台予倭之說,不勝悲憤!”,憤而泣言“與其生為降虜,不如死為義民。”他們堅決反對割台的義舉,康有為以詩為記:“抗章優闕公車多,連名三千轂相摩,聯軫五里塞巷過。台人號泣拳檢歌,九城謠諜遍網羅。”並在《康南海先生自編年譜》中如是說:“台灣舉子垂涕而請命,莫不哀之。”他道出了在京台灣舉子的愛國熱情。也看到了“士氣可用,乃合十八省舉人於松竹庵會議,以一晝二夜草為萬言書,請拒和、變法、遷都三者”,史稱“公車上書”。

“台灣五人上書”是最早代表400萬台灣同胞發出心聲。屈指算來,“台灣五人上書”距今整整115年,不知五名台灣省籍人士何去何從,後人今安在?

人物介紹

葉題雁(?-1905)

台灣會館台灣會館

時任戶部主事(官名,正六品,有如今副廳職)、台灣台北籍進士。字映都,號梅珊,出身於晚清泉州鄉紳望族。出生年代不詳,一般記載為泉州土門外下圍村人。1880年(清光緒六年,農曆庚辰年),以“台灣台北縣籍三甲第六十名庚辰科進士,官郎中、御史”。因其一生主要活動除在京城任職外多在泉州,近有學者疑其“冒籍”,情況不明。抵制割台後,繼續留做京官,曾寓居晉江邑館。學者汪毅夫在《台灣歷史文化名人與北京的會館》一文中提及葉題雁與晉江邑館的聯繫。據其所述,1900年(農曆庚子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當時,葉題雁以“戶部郎中”之身寓於晉江邑館。他親見八國聯軍之暴行,憤而作《外侮痛史》,其中寫道:“庚子七月廿一日,洋兵破都城,焚毀劫掠,慘無天日。至廿五日,各國會議分段管轄,出示安民。御史某被洋兵捉去,勒令掃地;內閣某被洋兵捉去,勒令由彰儀門外拉炮車赴琉璃廠。西兵每日巳刻到處捉人,勒令做苦工,或挑水,或洗衣,或擦炮,或拉車,至申刻釋放。……”並悲呼:“以上各節,當時各國視之,直為纖微小事耳,有何國際公法之在目!”汪毅夫介紹,這段原文引自1980年代後期編印的《泉州鯉城文史資料》第2輯,而使此文而留存於世,則很偶然地因葉題雁“遺稿在家”。1904年,因母喪回祖籍地福建泉州居住。1905年,病逝。

李清琦(1856-?)

時為翰林院庶吉士(職名,有如今研究生)、台灣彰化籍進士。明代進步思想家李贄的族裔,字壁生,號石鶴,1856年生,福建晉江人。1882年,以台灣彰化籍中舉。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農曆甲午年),中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有學者疑其“冒籍”,其後人坦陳確屬在彰化親友處借籍。抵制割台後,被授刑部主事,旋改任知縣,因故未按期到任所報到。1898年,離京返回泉州至終老。曾任泉州清源書院山長。

汪春源(1869-1923)

時為台灣安平籍舉人,在京居漳州會館。號杏泉,又字少羲。1869年生人,1903年(清光緒二十九年)中進士,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名台灣省籍進士。乙末割台後,“恥為異族奴,盡去田園,舉家內渡”(見《台灣省通志》卷七《人物誌。列傳篇》)。1903年(清光緒二十九年),中進士,且在報名填寫籍貫時不顧清政府的規定,堅持己未“中國台灣省安平縣人”,而成為中國科舉史上最後一名台灣省籍進士。曾任江西宜春知縣,後落籍祖地福建龍溪,1923年終。因其先後參與台灣五舉子和康有為的“公車上書”,在歷史關頭髮揮了特殊作用,有學者稱其為“公車上書第一人”。筆者竊思多日而不以為然,直觀理由似三:一是從政治倫理上看,葉題雁身為進士,時任戶部主事(官名,正六品,有如今副廳職),而汪春源身為舉人,正在京城備考,8年後方中進士;二是從呈文署名排序上看,原文首句即為“具呈戶部主事葉題雁、翰林院庶吉士李清琦、台灣安平縣舉人汪春源、嘉義縣舉人羅秀惠、淡水縣舉人黃宗鼎等,為棄地畀仇、人心瓦解,泣吁效死,以固大局;瀝請據情代奏事。”;三是至今未見可證史料。

羅秀惠(1865-1942)

時為台灣嘉義籍舉人。字蔚村,號蕉麓,世居台灣台南。清光緒年間中舉人。乙末割台後,一度避居北京。1897年,回台,長期定居安平。時日據當局的總督以懷柔手段來拉攏文人,特意將其招至台北,詢以“治台十策”。兒玉源太郎任總督,曾聘為《台澎日報》漢文主筆,並協助纂修《台南縣誌》。1897年。擔任台南國語傳習所教務囑託;1899年,台南師範學校成立後應聘為教務囑託,教授漢文、習字;1902年,因病辭職。後內渡在閩創《廈門日報》,該報停刊後再回台南。1908年,赴台北,在《台灣日日新報》漢文部任職。1925年1月,得工礦企業家顏國年等捐助,創《台北黎華新報》社並任發行人。1942年5月終。1976年,台南市當局譽其為“清代台南府城十大書家之一”。

黃宗鼎(1862-1956)

時為台灣淡水籍舉人。字樾漵,後更名黃彥威。1862年生,1889年(清光緒十五年)中舉。台灣日據初期,與其弟黃彥鴻離台內渡,歸籍於福建閩侯。曾任山西朔州知州及夏縣、大寧、蒲縣、永濟知縣,福建建寧、河南蘭封縣知事,山西北路高等審判廳廳長,北京財政部科員。1953年任北京市文史研究館館員。1956年逝。生前撰有《浣月齋吟稿》。有意思的是,其子黃畲、黃正襄都是幼年隨父到京,也先後任“文史館員”。黃畲(1913—2007)是古典詩詞家,中華詩詞學會發起人之一,1988年被聘任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黃正襄(1926-),畫家,北京海峽兩岸書畫家聯誼會發起人之一,1994年至今任北京市文史研究館館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