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奧多爾·施篤姆

台奧多爾·施篤姆

台奧多爾·施篤姆(TheCdorstorm),德國詩人、小說家。是德國文學史上的一位優秀抒情詩人。他的詩從內容上看,主要寫他的北德家鄉的自然景色,此外就是寫愛情。他也寫了一些歌頌自由、保衛德意志家園不受異族統治的愛國主義詩篇。施托姆早年蒐集民歌,因此他的詩很受民歌影響,大多形式朴索,並富於音樂性。此外,他的詩從內容到形式也受浪漫派,特別是艾辛多夫的影響。施篤姆善於寥寥幾筆便形象地勾勒出情景,塑造出人物的內心世界。

基本信息

職業生涯

施篤姆 台奧多爾·施篤姆1817年生於什勒斯維希一霍爾斯坦的胡蘇姆小鎮。

1852年以前施篤姆在故鄉擔任律師職務。由於施篤姆反對丹麥的統治,主張德國人自己治理,所以他在故鄉沒法再呆下去,只得流亡到跛茨坦。

於19世紀40年代後期開始文學創作。他的主要成就在中短篇小說方面,其中最受讀者歡迎的是發表於1850年的,它為施篤姆贏得了小說家的聲譽。創作後期,他的作品顯示出了更深的內心洞察力、更貼切的現實主義和更廣泛的題材,包括階級矛盾、社會問題及宗教迷信。

1864年德丹戰爭爆發,同年丹麥戰敗,什勒斯維希被普魯士占領,施篤姆這才重返故里,井在胡蘇姆擔任公職。施托姆主要寫中短篇小說,總計寫了50多篇,他同時也是一位抒情詩人。他的作品,尤其是早年的作品,避免寫重大的社會題材,施托姆的現實主義傾向更多地反映在他的後期創作中。施托姆受浪漫主義作家的影響較深,所以浪漫主義的抒情性成了他的創作特徵之一。他的文學活動開始於和兩位朋友共同蒐集家鄉的民歌,施篤姆與他們共同出版了民歌集(LiederbuchdreierFreunde)。

他發表於1888年的中篇小說中得到了集中體現,這部作品是他最後也是最偉大的小說。另外,他較為著名的小說還有、、等。德國詩人、小說家。祖上世代務農,父子兩代以律師為業。其詩歌內容簡樸,形式優美,以描寫愛情、自然和鄉情見長。

主要作品

台奧多爾·施篤姆 台奧多爾·施篤姆

作品有詩歌、、、、等;小說

《在大學裡》、、《雙影人》、《白馬騎士》等。其主要成就在中短篇小說方

面,他的中短篇小說堪稱德國文學中的佳作。《茵夢湖》是施篤姆早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描寫已逝的童年的歡樂與幸福,抒發了對纏綿的愛情、鄉情的眷戀。令人讀之為其扼腕嘆息。

作品簡析

施篤姆的第一部中篇,也是他的成名作,便是五四時代就譯成了漢語的《茵夢湖》(Immensee,1850)。小說敘述

台奧多爾·施篤姆 台奧多爾·施篤姆

的是一段不幸的愛情故事,作品採用第一人稱和倒敘手法,用倒敘把主人公的過去與現在聯繫起來,倒敘的內容構成了作品的主要情節,但小說開頭與結尾卻是“現在”,它們構成了“過去”的框形。這種“框形結構”也是施托姆十分愛用的手法,目的是進行“今昔對比”,製造感情上的惆帳、眷戀,痛苦和感傷。 他的另一名篇(PoIePoppenspieler,1874)在題材上與《茵夢湖》雷同,也是一個愛情故事,但它的結局卻不是感傷的而是幸福的。小說也採用了施托姆慣用的第一人稱與倒敘手法。從藝術效果上看,第一人稱的優點是使讀者有親切感,並有利於主人公抒發感情。

《被淹死的人》(AquissSubmersus,187B)也是一個愛情故事,這是17世紀的愛情悲劇,情節也是因為等級偏見拆散了一對真摯相愛的情侶。這箇中篇同樣是對封建等級觀念與家長制的一個溫和的控訴。約翰內斯這樣一個有才能的人,因為不是貴族出身,便無權得到貴族出身的女子的愛情。作者把約翰內斯與武爾夫作了對比。後者是惡劣的貴族典型,有權便胡作非為,但卻不學無術,而前者雖有才能,卻無權自主。作者又把武爾夫父子加以對比,施篤姆肯定了那個開明貴族,雖然他在小說中一直沒有出場,卻是作者心目中的心地善良的好貴族。

創作思想

先說作品的思想內容。和多數詩意現實主義的作家一樣,施篤姆在創作中也有意無意地迴避時代與社會的重大鬥爭,而致力於從平凡人的平凡生活中去尋找所謂詩意。他的小說寫的大多是戀愛、婚姻和家庭生活,主人公也不外乎市民、大學生、手工匠人、農民以及城鄉中小資產者這樣一些普通人。

過去評介施篤姆,幾乎都無例外地將他的作品“多半局限在個人生活和家庭的範圍內,沒有接觸到當時重大的社會和政治問題”,判定為作家的缺點,並以此為依據,草率匆忙地得出施篤姆的作品不夠深刻、不夠經典的結論。中外文學史的無數事例證明,這樣做是不正確的;須知作品是否深刻、經典,並不取決於作家寫什麼,而取決於怎樣寫。在對施篤姆的主要作品及其流傳情況作比較認真的研究之後,筆者相反認為,他大多寫戀愛、婚姻、家庭生活這一類題材,也許倒恰恰是他獲得眾多讀者喜愛的原因。

創作題材

這類題材固然平凡,但為讀者熟悉,因此不易寫好;但是只要寫好了,就能打動各個時代和不同民族的千千萬萬

台奧多爾·施篤姆 台奧多爾·施篤姆

讀者的心,因為戀愛、婚姻和家庭問題,毋庸諱言具有逾時代、越國界的普遍意義,易於為廣大讀者所理解和接受。而整個看來,施篤姆的創作無疑是成功的,在反映社會人生方面達到了相當的深度。筆者這樣講有以下兩點理由:一施篤姆以戀愛、婚姻和家庭題材,寫出了社會變遷,反映了時代風貌。這在那些有較廣闊的社會生活背景的代表作,如《茵夢湖》、《在大學裡》、《木偶戲子波勒》、、《雙影人》和《白馬騎者》中,是十分清楚的。它們要么反映了在封建宗法制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時期人與人關係的轉變,要么寫出了新舊思想的鬥爭。也正因此,這類作品過去比較受我們重視。二即使在一些方面看似僅僅寫個人生活、家庭關係的作品中,施篤姆也對倫理、道德以及人生意義和親職教育等等問題,進行了探討,賦予了作品以較為豐富的內涵。這類作品,如、、、和等,同樣也有深刻的意義。除去上述兩類小說,施篤姆的的確確也寫過一些僅僅只能算是生活場景速寫的小短篇。但整個而論,他的創作實在是很好地反映了十九世紀後半期德國社會,特別是某些偏遠地區的社會風貌;他的一篇篇傑作,不啻一幅幅德國宗法制社會在資本主義衝擊下解體時期的精彩風情畫。過去人們常常嫌它們的情調低沉、灰暗,但這是作者所處的時代和環境所必然造成的,正好反映了一八四八年革命失敗後的社會現實和一般知識分子的心理狀態。我們沒有理由以今天的標準去苛求生活在十九世紀的德國作家。

創作風格

然而,施篤姆的中、短篇小說之所以廣為流傳,受到不同時代和不同民族的萬千讀者的喜愛,之所以今天還受到

台奧多爾·施篤姆 台奧多爾·施篤姆

我們的重視,更主要的原因還在於他突出的藝術成就,還在於他鮮明、獨特和優美動人的藝術風格。以風格而論,大致可以以1870年為界線,將施篤姆的小說創作劃分成前後兩個時期。

前期作品以《茵夢湖》為代表,重在意境的創造、氣氛的渲染和纏綿悱惻的情感的抒寫,而往往缺少連貫鮮明的情節和嚴整緊密的結構以及激烈緊張的矛盾衝突。例如《茵夢湖》只是藉助主人公一些並無直接關聯的回憶的片斷,把他不幸的戀愛經歷大致告訴了人們,大異於傳統小說的線性結構,倒與快節奏的現代電影的蒙太奇手法有幾分近似,然而情感的抒發卻既含蓄,又濃烈。早期其他作品,如、和《遲開的薔薇》等也同樣說不上有多少情節,而只是一篇篇意境深遠、情感深沉的抒情小品,一首首耐人尋味、感人肺腑的抒情詩。

後期作品則以《白馬騎者》為代表,重在人物個性的刻畫,結構嚴謹而富於戲劇性,故事情節曲折有致,細節描寫委婉動人。但不論是前期或後期,施篤姆的成功之作幾乎都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它們始終像籠上一層作者故鄉北海之濱常有的輕霧似的,瀰漫著一種淒清柔美的詩意。不同的只是,前者更多地像抒情詩,後者更多地像敘事詩罷了。

小說用的也是主人公回憶的倒敘手法。情節通過作者在教堂發現一幅男孩的畫及兩本手稿展開,而這兩本17世紀留傳下來的發黃的手稿便是以第一人稱敘述的約翰內斯的愛情與生活經歷——也就是小說本身。這部作品的感傷色彩同樣也是十分濃烈的。施托姆小說的思想傾向常是懷舊,是段念,充滿忍受和無可奈何的情調。他的主人公大多沒有魄力,缺乏上升時期資產階級的朝氣,就這方面而論,《白馬騎士》可以說是十例外。

文學評價

施篤姆作為詩意現實主義的一位傑出代表,這一流派的優點、特長以及弱點,都鮮明而集中地體現在他的創作里。他以寫抒情詩開始其創作,1853年出版了。他的詩歌大多描寫寧靜和諧的家庭生活,歌頌故鄉美好的大自然,格調清新、優美而富於民歌風格。他在創作中深受歌德、海涅、艾辛多夫和莫里克的影響,自認為是繼承了德語詩歌優良傳統的“最後一位抒情詩人”。在他逝世十年後,馮塔納也曾說過:“作為抒情詩人,他至少也屬於歌德之後產生的三四個佼佼者之列。”可是,儘管如此,施篤姆一生的主要建樹,仍在中、短篇小說方面。從1847年至1888年的40餘年間,他創作的小說共58篇,論數量不算很大,但其中卻不乏名篇佳作。今天,施篤姆之依舊享有世界聲譽,主要也歸功於他的《茵夢湖》和《白馬騎者》等膾炙人口的中、短篇小說。

文學成就

除了他本身是一位抒情詩人,有著詩人的稟賦,因而筆端常常流露出充沛熱烈的情感外,還有以下原因:

台奧多爾·施篤姆 台奧多爾·施篤姆

首先,施篤姆常常寫的都是自身經歷,即他自己所能接觸到的那一部分現實。例如,《茵夢湖》中的伊莉莎白和中的燕妮,都是他年輕時所熱戀過的一個叫貝爾塔的姑娘的化身;而《一位默不作聲的音樂家》,拿施篤姆自己的話來講,更“產生於我自己心靈的最神聖的深處,這默默無聲的樂師便是我疼愛的兒子……”再則,故事發生的地點大多在北海之濱,那在不少小說(如《燕語》、《雙影人》)中都洋溢著戀鄉之情,正是熱愛故土並曾長期流落他鄉的施篤姆本人心境的寫照。感情是詩歌的生命;施篤姆的成功之作無不寫得情深意切,詩意也便油然而生。

其次,但同樣重要,是施篤姆努力實踐了在平凡的現實中發掘出詩意的主張,並堅信作家只要有足夠的功力,,用中、短篇小說這種形式也能創造出“最高的詩意”。因此,他一生致力於中、短篇的創作,而謝絕朋友的勸誘,沒有寫任何長篇。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寫的常常是善良的人,平凡而普通的人;寫的常常是他們的美好的情感,諸如愛情、友誼以及對故鄉家園的思念和熱愛等等。可也正由於平凡、普通,我們讀來便感到熟悉、親切;正由於善良、美好,我們不知不覺便會產生共鳴,受到感染,加之施篤姆確實功力深厚,我們每讀完他的一篇傑作,心中自然便會湧起那種讀完一首好詩後的微醺乃至陶醉的感覺來。

最後,還不可忽視的是,施篤姆在藝術上造詣高深,且精益求精。他語言樸素優美,寫景狀物生動自然,尤善於以景物烘托氣氛,創造意境,常常能做到情景交融,以景寄情。他對夜晚、大海、森林的描寫最為出色。他慣於用花木禽鳥作思想感情的象徵。他並且慣於和善於在故事中嵌進富有北德地方色彩的民歌民謠以及情感熾烈的詩句。這都不獨對小說的主題思想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還增添了詩的氣氛。

上述種種,便使得施篤姆的成功之作充滿了詩情畫意,詩意盎然。總之,施篤姆不愧為德語文學中獨有的所謂詩意現實主義的傑出代表;他的作品的的確確可以稱之為詩意小說。在德語中、短篇小說乃至世界中、短篇小說之林中,施篤姆的作品自有其鮮明的個性和特色;正因為有這些特色,它們過去得以流傳,今天仍然受到重視。

社會影響

1840年至1890年,是德語文學史上的所謂詩意現實主義(PoetischerRealismus)時期。這個時期的許多德語作家,包括施篤姆在內,在前既不同於著意描寫人生的“夜的方面”的浪漫派,也不同於以“傾向文學”為標榜的青年德意志派,在後同樣有別於對社會生活進行瑣碎而機械的摹寫的自然主義者。他們面向人生和現實,但由於受著德國社會發展遲緩和資產階級政治上軟弱乏力的局限,他們大多數只能客觀反映自己所接觸到的那一部分現實,有意無意地迴避重大的社會政治題材,力圖從平凡的事物中尋找發掘出所謂詩意,而缺少遠大的眼光和抱負。按照當時一些理論家的主張,即使在極其貧乏的日常生活中也存在一個個富於詩意的因素或瞬息(einzelneMomentevonpoetischemInteresse)。作家就應將注意力限制和集中於這些因素和瞬息上,從而再現平庸的社會現象中的某個詩意的方面(einepoetischeSeite)。

詩意現實主義的作家們在不同程度上實現了這些主張,創作出了大量優秀的作品。這些作品雖然多數迴避了時代和社會的重大鬥爭,接觸生活的面相對地狹窄,但在局部上卻不都缺乏反映現實的深度,而且在寫作藝術方面刻意求工,因此富有巨大的表現力和強烈的感染力。這一時期的作家們大多擅長於寫抒情詩和中短篇小說(Novelle),而以後者的成就更為突出。在德語中短篇小說的發展史上,此時形成了一個空前的高峰。作為當時興起於整個歐洲的現實主義潮流中的一個小支脈,德國詩意現實主義自有其不可忽視的特長和成就,產生了像凱勒、施篤姆、馮塔納等一些有世界影響的作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