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貓

叮叮貓是一種昆蟲,屬於蜻蜓的品種之一,是地方方言對蜻蜓的叫法。

叮叮貓

英文名:dragonfly。亦作darner、devil's arrow或darning needle。
別名:貓貓丁、咪咪洋、丁丁(河南很多地方方言叫法)、洋丁丁(四川這邊的叫法)、丁丁貓(這是四川有些地方(重慶)的方言叫法)、螞螂(全國有很多地方都這么叫,是一種方言叫法)。

蜻蜓目形態

(Odonata)差翅亞目(Anisoptera)飛行的捕食性昆蟲,極常見於全世界各地的淡水生境附近。豆娘亦是蜻蜓目的成員,但它屬於均翅亞目(Zygoptera)。差翅亞目2,500種蜻蜓的特徵是身體很長,有2對網脈交織的狹窄膜翅,翅膀常為透明狀,可能有顏色標記。不像豆娘,蜻蜓的成對前翅和後翅外形並不相同,棲息時雙翅伸平,而非彼此呈垂直狀(極小的蜓科〔Epiophlebiidae〕例外)。蜻蜓體格比較強健,通常是比豆娘有力得多的飛行生物。蜻蜓擁有巨大而突出的雙眼,占著頭的大部分,有些蜻蜓的視界接近360度。

蜻蜓目簡介

(Odonata)所有昆蟲的通稱。包括人們熟悉的蜻蜓、豆娘。成蟲有兩對等長的窄而透明的翅,脈序網狀,翅前緣近翅頂處常有翅痣。胸部斜列,前胸小,能活動。足接近頭部(以便於捕食)。腹部細長。複眼突出,觸角小而不明顯。一般在池塘或河邊飛行,幼蟲(稚蟲)在水中發育。捕食性,成蟲在飛行中捕食飛蟲。食蚊及其他對人有害的昆蟲,但食性廣,所以不能靠它專門防治某種蟲害。已知種不超過5,000種。世界性分布。成蟲的構造雖頗一致,但大小差別懸殊,翅展從最小的1.8公分(0.7吋)到最大的19.3公分(7.5吋)。
若蟲稱為稚蟲,完全水生,形態與習性與成蟲完全不同。各種的稚蟲形態差異極大。以鰓呼吸。常靜息不動,獵物靠近時方射出能纏卷的唇以捕捉之。發育過程中蛻皮8∼15次,蛻皮次數在種內與種間均有所不同,無蛹期。從卵孵出後數分鐘,第一齡稚蟲的鞘狀表皮即裂開,釋出蜘蛛狀的第二齡稚蟲,早齡稚蟲取食小甲殼動物和原生動物等水生動物;後期稚蟲食搖蚊幼蟲、水生甲蟲和螺類,甚至小魚。翅芽在早期出現,隨著蛻皮次數的增多而長大。稚蟲到最後一齡時,體內已形成成蟲的器官。幾天後稚蟲爬出水面,蛻皮而露出成體(羽化)。最大的蜻蜓通常在日落後離水,日出前起飛,所以很少見到其羽化。較小的種類在白天羽化。
剛羽化的成蟲體軟,生殖系統不成熟,色澤尚未完善。其最初的活動之一為飛離水域。成蟲的生活分兩個階段︰一為生殖前期,約2天∼2周,隨種類和氣候而異;另一為生殖期,約1∼6周。在第一階段時積極取常?獨腖?頡5詼?錐慰?加諦猿墒焓逼冢?聳彬唑遜傻澆慌淶某∷?通常是可以產卵的池塘、河流)。雄體到達稍早,沿著河岸或水面占據一定位置,並如鳥類一樣保衛其領域,驅逐其他侵入的雄體。若有雌體飛近或飛入該領域,則雄體便試圖與之交配。少數種類在交配前先有求偶炫耀。

交配的姿勢獨特

雄體用腹部末端的抱握器握住雌體的頭或前胸,通過它的動作誘引雌體將其腹部前彎,接觸到雄體腹部基部的交尾器。交配時多降落地面,但亦可在空中進行。交配時間數秒至數小時。交配後雌體立即產卵,或經數小時、數天後產卵。產卵方式有兩種。產卵器發達的種類把卵產在水中或水上的植物組織內或其上,有的爬到水面下去產卵,可浸在水中達1小時以上。無產卵器的種類把卵從腹部末端洗落在水面上。有幾種產卵在流水中,但有黏附或纏結裝置,可防止被沖往下流。成蟲需有溫暖的氣候、食物和適於產卵的水體才能生殖。魚、鳥會捕食蜻蜓幼蟲,幼蟲間也互相殘食。羽化時可能被鳥和小型鱷類捕食。但成蟲在離開羽化場所後幾無敵害,飛行迅速靈活,差不多能避開所有敵害。溫帶地區的種類多以幼蟲越冬,幼蟲期可達1∼5年,成蟲期壽命僅數周。
蜻蜓是少數在民間文學及藝術中占重要地位的昆蟲之一。俗語常稱之為螫馬蟲,或「魔鬼補衣針」。在日本,蜻蜓受人尊重,有本雜誌『蜻蜓』專門刊載有關蜻蜓的生物學文章。蜻蜓目分3亞目︰1.束翅亞目((均翅亞目)Zygoptera,俗稱豆娘)。二疊紀至今。體小,飛行力弱。前後翅同形,翅基狹窄,形成翅柄。兩眼間距離大於一眼的直徑。雄體有4尾突,雌體產卵管發達,稚蟲有直形尾鰓。現存17科。2.差翅亞目(Anisoptera,俗稱蜻蜓)。侏羅紀至今。體大,飛行力強,飛行動作靈活。後翅基部寬於前翅,兩眼間距離近或相接觸。雄體有3尾突,雌體產卵器有或無,稚蟲有直腸腮。現存8科。3.間翅亞目(Anisozygoptera)。主要繁盛於中生代。成體介於上述2亞目之間,稚蟲似差翅亞目。11科,但僅1科蜓科(Epiophlebiidae)現存。2種,甚相似,分布日本及尼泊爾高地溪流。另4亞目已滅絕︰巨差翅亞目(Meganisoptera)、原差翅亞目(Protanisoptera)、原束翅亞目(Protozgoptera)及古束翅亞目(Archizygoptera)。

羽化的成蟲顏色

各異,色度從金屬色到粉色不等。和其他昆蟲相比,其體型龐大,有些翼展達到16公分(約6吋),甚至最小的種類翼展也有2公分(0.8吋)。除了是極端敏捷的飛行動物以外,它們也是速度最快的昆蟲之一。蜻蜓翅膀肌肉在溫暖時才能發揮最佳功能,而若有涼意,這種昆蟲常在真正起飛前鼓翅生熱。蜻蜓的速度和敏捷性使它成為最有效率的飛行捕食者。獵物通常是飛行的小蟲,但有些蜻蜓經常吃掉本身體重60%的獵物。

年幼的蜻蜓

稱為幼體,有時稱為若蟲——是水生動物,和成蟲在空中的情形一樣,是水中專門的捕食者。功能上無翼的幼體在顏色方面通常是斑駁或黯淡的,與生活環境中的沈澱物或水生植物顏色一樣。它們的突出雙眼類似成蟲,但擁有成蟲所無的驚人解剖結構。這稱為「面具」,是幼體第三對口器的融合體。面具大得不成比例,不用時收在頭部和喉部之下。面具尾端是一組牙狀的夾子,用來抓住蠕蟲、甲殼動物、蝌蚪、小魚等獵物。不同種類的蜻蜓幼體分別稱為趴蟲、穴蟲、隱蟲或夾蟲——其身形、代謝、呼吸端視所在的微小生境而定。
幼體從水中或水

Libellula forensis,蜻蜓的一種。

邊的卵子爬出,而卵的生產方式有3種。有些種類把卵產在植物組織中,有些把卵黏附在表水的底層或上方。卵也可能從腹部掉落或被沖至水中。幼體利用直腸內的鰭,從水中吸取氧氣。腹部把水吸入,再經由肛門壓出。水可能以此方式大力排出,產生一種噴射推進的逃生方法。固體廢物亦以這種方式排出。隨著幼體長大,它把皮蛻掉,未來的翅膀在幼體成長期間約有一半先變為明顯。接著,這些翅鞘在隨後的蛻皮過程中快速增大。終於,幼體爬出水面(有時在夜間),進行最後一次蛻皮,變為成蟲,留下一張皮(蛻殼),也就是以往身體的外殼。
蜻蜓和豆娘一樣,展現蜻蜓目昆蟲特有的交配姿勢。雄性和雌性在傳輸精液之前彼此扭曲為「圈」形。在交配前後,蜻蜓常常縱列飛行——雄蜻蜓常用腹部頂端的夾子,抓住雌蜻蜓的頭部背後,把它拖著飛行。有些種類在雌蜻蜓產卵時仍會縱列飛行。
許多蜻蜓科擁有與學名相關的描述性俗名,包括鷹眼(Aeshnidae科)、瓣尾(Petaluridae科)、棍尾(Gomphidae科)等例子。其他與分類學和事實無關的眾多名稱傳統上一直用於蜻蜓,例如叮馬蜻蜓。在美國南方,蜻蜓亦稱為「蛇醫」,因為人們迷信,蜻蜓能讓生病的蛇回復健康。「魔鬼補衣針」一詞源自蜻蜓會縫住兒童眼睛、耳朵、嘴巴的迷信——特別是行為不檢的兒童。事實上,蜻蜓對人是沒有危害的。

蜻蜓

多彩昆蟲的一種,四個大翅膀是其最明顯的特徵。出現在泥盆紀時期。到了石炭記時期,出現翅距超過七十公分長的種類。它們至今仍可見,而在交配時,通常一前一後地飛行。它們將卵產在水中,而幼蟲有鰓狀構造用以輔助呼吸。

蜻蜓簡介

(拼音:qingting)可分為蜻蜓類的差翅亞目豆娘類的束翅亞目(均翅亞目),另有將日本大綠和在印度發現的一種蜻蜓等僅二種劃為間翅亞目的。大型昆蟲,也是有翅亞綱里的最原始的昆蟲。翅發達,前後翅等長而狹;頭部可靈活轉動,觸角短,複眼發達,有三個單眼咀嚼式口器強大有力。雄蟲交配器位於腹部二、三節腹板上。不完全變態,幼蟲“水蠆”生活在水中,用極發達的臉蓋捕食。無論成蟲還是幼蟲均為肉食性,多食害蟲。約有5000餘種,在中國約300種,最常見的蜻蜓有3種:碧偉蜓、黃蜓和豆娘,這3種蜻蜓基本上代表了蜻蜓目的各個科,即代表了大型、中型和小型蜻蜓。
一般體型較大,翅長而窄,膜質,網狀翅脈極為清晰,飛行能力很強,每秒鐘可達10米,既可突然迴轉,又可直入雲霄,有時還能後退飛行。休息時,雙翅平展兩側,或直立於背上。前翅和後翅不相似,後翅常大於前翅。翅的前緣,近翅頂處,各有1個翅痣,呈長方形或方形,可保持翅的震動規律性,並可防止因震顫而折傷。頭部能靈活轉動,複眼1對,較大,約占頭部的1/2,約由28000多隻小眼組成,是世界上“眼睛”最多的動物。視覺極為靈敏,單眼3個;觸角1對,細而較短;咀嚼式口器。腹部細長、扁形或呈圓筒形,末端有肛附器。足細而弱,上有鉤刺,可在空中飛行時捕捉害蟲。下雨前喜低空往返飛行。雌雄交尾也在空中進行。多數雌蟲在水面飛行時,分多次將卵“點”在水中,也有的將腹部插入淺水中將卵產於水底。稚蟲水蠆,在水中用直腸氣管鰓呼吸。一般要經11次以上蛻皮,需時2年或2年以上才沿水草爬出水面,再經最後蛻皮羽化為成蟲。稚蟲在水中可以捕食孑孓或其他小型動物,有時同類也相殘食。成蟲除能大量捕食外,有的還能捕食蝶、、蜂等害蟲,實為益蟲。

分布

常見的蜻蜓如藍面蜓多分布於浙江四川等省;長痣綠蜓分布在華北一帶;黃蜻全國多省有分布;玉帶蜻僅產於中國,主要分布於北京江蘇福建等省市。
蜻蜓飛得很快,有些飛行時速可達100公里,而它又能在空中短暫停身不動。它飛行前進時不能靈活改變方向,要定住身體然後轉向。在休息時翅膀仍舊外伸,即不能摺疊翅膀,所以停留的地方要有相當的空間,多半在枝頭或葉頂。

蜻蜓點水

蜻蜓的交配也在飛行中進行。雄蜻蜓用腹部末端的鉤狀物抓緊雌蜻蜓的頸部;雌蜻蜓腹部由下向前彎,把生殖孔接到雄蜻蜓腹部第二節下面的貯存精子器官,而後雄蜻蜓進行授精。蜻蜓為什麼用尾巴點水?蜻蜓和其他許多昆蟲都不一樣,它的卵是在水裡孵化的,幼蟲也在水裡生活,所以們它點水實際上是在產卵。雌蜻蜓產卵到水裡面,多數是在飛翔時用尾部碰水面,把卵排出。我們常見的所謂“蜻蜓點水”,就是它產卵時的表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