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古磁窯窯址(第二批省保)時代:唐
地址:渾源縣城南15公里青磁窯鄉古磁窯村南
遺址現存面積約6000平方米,堆積厚約1--3米。散布在地面的殘瓷片隨處可見,燒造期為中晚唐至金元時期。器型有碗、缽、瓶、罐、注子等。釉色有白、黑、青三種。唐代以後,燒造規模小,品種單一,以白瓷為主,主要器型有碗、盤。裝飾以黑畫花為主。一般器物無花紋,也有個別的黑彩繪畫、刻花、剔花等。器物全部為支珠墊燒。
器型有碗、缽、瓶、罐、注子等。 唐代以後,燒造規模小,品種單一,以白瓷為主,主要器型有碗、盤。 一般器物無花紋,也有個別的黑彩繪畫、刻花、剔花等。
古磁窯址:該遺址位於磁窯火車站東3公里處。窯址東南西北狹長2.5公里,寬約1公里。址上有西磁窯村、東磁窯村、華豐煤礦一號井、縣陶瓷廠和瓷土礦。磁窯火車站...
地理位置 窯址概貌 名望位於福建省晉江市磁灶鎮境內,梅溪兩岸。為古代泉州外銷陶瓷重要產地。有唐宋以後古窯址三十多處,分布範圍方圓十多里。陶瓷器堆積層年代及規模不一,以蜘蛛山、大...
信息 簡介 窯址 最早窯址始於南朝 陶瓷之鄉要續寫輝煌磁窯鎮位於縣境東部,北隔大汶河與岱嶽區相望,南接曲阜市,東連華豐鎮,西部自北向南為蔣集鎮、葛石鎮。2001年2月,南驛鎮併入。總面積128.5平方公里,...
基本介紹 沿革 行政區劃 遺址 陶瓷業磁窯鎮位於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境東部,距離南京和北京的距離同是540多公里,被日本人和德國人稱為“中京”,北隔大汶河與岱嶽區相望,人類文明的大汶口文化就是...
歷史沿革 磁窯前景 歷史名人 基本介紹 行政區劃位於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鎮,東距市區20多公里。神垕鈞窯址有多處,其中劉莊瓷窯址面積2.5萬平方米,出土宋瓷盆、瓶、爐、洗、盤、碗、盒等殘片,以青天釉為主。...
信息 概述 簡介 研究歷史 問題探究鶴壁集窯位於河南省西北部的鶴壁市以北約10公里處,鶴壁集窯的黑、褐彩陶瓷與河北磁州(觀台、彭城)窯一樣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其獨特的裝飾技藝,在...
簡介 樣品的外貌觀察 樣品的胎、釉化學分析 發展歷程 鶴壁集窯白與磁州窯對比分析唐宋窯址疊壓於磁窯遺址之上,磁窯遺址屬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6000—4000年左右。
簡介宣州窯,在中國陶瓷史上,不少古瓷窯址留下了諸多疑團。古宣州窯亦為其一。現有歷史文獻對該窯的記載甚少,長期以來陶瓷考古界對宣州窯命名、創燒年代、學術地位等...
概述 研究方面邢窯,漢族傳統制瓷工藝中的珍品,唐代著名的瓷窯,距今已有1500餘年的歷史,是隋唐時期七大名窯之一,是中國北方最早燒制白瓷的窯場,在唐代有著“南青北白”...
介紹 發展歷程 產品特點 出土文物 代表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