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最早的說法是指台灣人在戰爭及戰後,生活窮困時吃到的簡單的飲食,主要是醃漬過的食物,常見的有菜脯、竹筍乾、鹹菜、豬油拌飯等。現在,古早味的意思已經外延為幼時的飲食記憶。
特色
水煎包的由來已經無法考究、但可以確定的是中國大陸古早就有、台灣現有的多是大陸自清代流傳下來的福州水煎包及外省子弟於遷台帶來的手藝, 一般來說, 水煎包傳入台灣較久, 經過時代演變, 逐漸成為在地化小吃, 至於生煎包是後來由避內戰而來台之江浙人(尤其是上海人)傳入, 口味較外省化!。生煎包和水煎包的區別:
1. 大小: 水煎包比較大, 生煎包比較小, 水煎包大很多約要咬個3~5口解決, 生煎包則約1~2口即可解決。
2. 皮厚薄: 水煎包皮比較厚, 表面不加芝麻, 兩面煎黃, 扁平像圓柱生煎包皮較薄, 上面有撒上黑芝麻與白芝麻, 僅一面煎焦黃, 較像包子。
3. 餡: 水煎包菜多肉少, 以蔬菜為主 高麗菜及胡蘿蔔 韭菜等, 有時加蝦米, 生煎包肉多菜少, 以肉為主 蔬菜為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