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懼,示之以刃,(狼)少卻;及走,(狼)又從之。屠思狼所欲肉者,不如懸諸樹而(明)早取之。遂鉤肉,翹足掛樹間,示以空擔。狼乃止。屠歸。昧爽(拂曉)往取肉,遙望樹上懸巨物,似人縊死狀,大駭。逡巡(疑慮徘徊)近視,則死狼也。仰首細審,見狼口中含肉,鉤刺狼齶,如魚吞餌。時狼皮價昂,直(價值)十餘金,屠小裕焉。
緣木求魚,狼則罹(遭遇)之,是可笑也。
其二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後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並驅如故。屠大窘,恐前後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時,一狼徑,其一犬坐於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後,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後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其三
一屠暮行,為狼所逼。道傍有夜耕所遺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顧無計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極力吹移時,覺狼不甚動,方縛以帶。出視,則狼脹如牛,股直流不能屈,口張不得合。遂負之以歸。
非屠,烏能作此謀也!
三事皆出於屠;則屠人之殘,殺狼亦可用也。
一、譯文
有個屠戶天晚回家,擔子裡的肉已經賣完了,只剩下一些骨頭。路上遇到兩隻狼,緊隨著走了很遠。
屠戶害怕了,拿起一塊骨頭扔過去。一隻狼得到骨頭停下了,另一隻狼仍然跟著。屠戶又拿起一塊骨頭扔過去,後得到骨頭的那隻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頭的那隻狼又跟上來。骨頭已經扔完了,但兩隻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
屠戶很窘迫,恐怕前後一起受到狼的攻擊。看見野地里有一個打麥場,場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麥場裡,覆蓋成小山似的。屠戶於是奔過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擔子拿起屠刀。兩隻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著屠戶。
過了一會兒,一隻狼徑直走開,另一隻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時間長了,那隻狼的眼睛似乎閉上了,神情悠閒得很。屠戶突然跳起來,用刀劈狼的腦袋,又連砍幾刀把狼殺死。屠戶正要上路,轉到柴草堆後面一看,只見另一隻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鑽過去從背後對屠戶進行攻擊。狼的身子已經鑽進一半,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屠戶從後面砍斷了狼的後腿,也把狼殺死。這才明白前面的那隻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來誘惑敵方的。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會兒兩隻狼都被砍死,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過給人增加笑料罷了。
二、字詞
1.詞性活用現象:
洞:名詞用為動詞,打洞。 一狼洞其中。
隧:名詞用作狀語,從隧道。 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
犬:名詞用作狀語,像狗一樣。 其一犬坐於前。
2.通假字
“止”同“只”,只有。 止有剩骨。
3.一詞多義:
止 同“只”, 止有剩骨。 停止,一狼得骨止。
意 神情, 意暇甚。 想, 意將隧人以攻其後也。
敵 攻擊, 恐前後受其敵。 敵方, 蓋以誘敵。
前 前面, 恐前後受其敵。 向前, 狼不敢前。
4.虛詞的用法:
(1)之
代詞,它,指狼又數刀斃之。 助詞,的, 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助詞,調整音節,不譯,久之。 助詞,位於主謂之間,不譯而兩狼之並驅如故。
(2)以
介詞,把投以骨。 介詞,用以刀劈狼首。
連詞,來意將遂人以攻其後也。 連詞,用來蓋以誘敵。
( 3)“其”的含義
①恐前後受其敵。(指狼)。 ②場主積薪其中。(指打麥場)。
③屠乃奔倚其下。(指柴草堆)。 ④一狼洞其中。(拾柴草堆)。
⑤意將隧人以攻其後也。(指屠戶)。 ③屠自後斷其股。(指狼)。
5.常用字詞:
懼:恐懼。 從:跟隨。 故:原來(一樣)。 驅;追趕。 窘:困窘。 恐:恐怕。 顧:看到。 瞑:閉眼。 暴:突然。 斃:殺死。股:大腿。 寐:睡覺。 黠:狡猾。
三、《狼》分析
《狼》選自蒲松齡《聊齋志異·狼三則》。
《狼三則》都是寫屠戶在不同情況下遇狼殺狼的故事。第一則著重表現狼的貪婪本性,第二則著重表現狼的欺詐伎倆。第三則著重表現狼的爪牙銳利,但最終卻落得個被殺死的下場,作者藉此肯定屠戶殺狼的正義行為和巧妙高明的策略。三個故事都有生動曲折的情節,各自成篇,然而又緊密相關,構成一個完整統一體,從不同側面闡發了主題思想。
本文可分三段:第一段寫兩狼追趕屠戶,屠戶時而遷就退讓,繼而被迫抵抗自衛。這一段又分為三層,從“一屠晚歸”至“綴行甚遠”,簡潔地敘述了屠戶遇狼的時間、地點和情況。一個賣肉晚歸的屠戶,在“擔中肉盡,止有剩骨”,卻又行人斷絕,孤立無援的情況下,讓兩隻惡狼給盯住了。草草幾筆,就勾畫出危急的處境,緊張的氣氛,實在扣人心弦,為後面描述屠戶的鬥爭策略作了鋪墊。
面對意想不到的惡狼,屠戶首先是“懼”。於是採取遷就的策略,“投以骨”。屠戶最初認為,只要滿足狼的貪慾,就可脫險。至“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也似乎如他所料,使兩狼“綴行甚遠”的情況暫時有了改變,文筆十分曲折。可是照樣投骨的結果,只不過讓後狼暫時停腳,而“前狼又至”;直到骨頭投盡了,也沒有填飽餓狼的飢腸,而“並驅如故”,因此屠戶處境更加危險。這就充分暴露了狼的貪婪本性,證明了屠戶退讓遷就策略的失敗。這是第二層。
“屠大窘”,說明在危急的關頭,他產生了激烈的思想鬥爭。他明白自己已面臨生死抉擇,或者被狼吃掉,或者把狼殺死。怕死是不行的,退讓是無用的,唯一的方法是:殺狼。屠戶已在事實面前吸取了教訓,開始考慮如何改變“前後受敵”的不利條件。他機敏地環顧麥場且速“奔倚”在積薪之下,放下擔子,拿起刀,利用麥場的有利地形,改變了途中兩狼並驅的局面,避免了前後受敵的處境。“狼不敢前”是屠戶敢於鬥爭的初步效果,並非它們開始退讓。“眈眈相向”,說明兩狼既兇狠又狡詐,也準備變換策略,尋機殘害屠戶。這樣,雙方進入相持階段。這是第三層。
第二段分兩層。第一層,從“少時”至“又數刀斃之”。作者在描寫兩狼對屠戶“眈眈相向”之後,又變換筆法,寫一隻狼竟然自己走開,另一隻狼裝作馴良的家狗形態蹲著,然後閉著眼睛打盹,樣子十分悠閒。這是狼在屠戶持刀的情況下耍弄的新花招。文中故意不作說明,而是以細膩的筆觸刻畫狼的狡詐形象,讓人們仔細品味,加深對狼的本性的認識。這時的屠戶雖然不能猜透它們誘敵包抄然後夾擊的花招,但對於狼的兇狠狡詐有了清醒的認識,所以不受這種假象欺騙,不是釋刀自喜,而是趁機“暴起”,猝不及防地以刀劈狼首,結果了它的性命。文中狼的悠閒假象,屠戶的暴起動作,相映成趣。
第二層,屠戶殺了眼前的狼而準備趕路,又警惕地轉視積薪後,發現了另一隻正在鑽洞的狼。作者借屠戶的銳利的眼睛,點出狼“隧入以攻其後”的企圖,揭露其“身已半入,止露尻尾”那種弄巧成拙的醜態,次“亦斃之”作了痛快的結束。行文至此,才以畫龍點睛之筆點出屠戶“方悟前狼之假寐,蓋以誘敵”的道理,與上層緊相呼應。這使屠戶也使讀者領悟到:只知狼兇狠的特性,不了解狼的欺詐一面,那就要受騙上當;只看到眼前的狼,卻不注意暗藏的狼,滿足於一時的勝利,到頭來還會遭到失敗。
第三段,是作者詼諧風趣的議論。作者指出狼的狡黠,而嘲笑其頃刻而斃的結局,也間接讚揚了屠戶的勇敢機智,餘味無窮。
蒲松齡是同情人民疾苦,憎惡貪官污吏的作家,在《聊齋志異》另一篇故事《夢狼》中,把貪官寫成牙齒的老虎,把衙役寫成吃人血肉的狼;它們大吃大嚼,造成“白骨如山”的慘象。作者“竊嘆天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夢狼》),認為他們“可誅”“可恨”(《王大》)。《狼三則》形象地揭露狼的吃人本質,兇狠狡詐的特性,表現了對豺狼不能抱有幻想,不能怯懦退縮,只能勇敢機智地把它們殺死的主題思想。本則所寫屠戶遇狼,始而遷就退讓,幾乎被吃,繼而奮起殺狼,使自己轉危為安的生動曲折過程,更是突出了這一主題。《狼三則》的故事是富有深意的,可以說是對《夢狼》的補充,實際上寄寓了作者鞭撻貪官污吏的思想。今天我們重讀這個故事,可以悟出一個正確的道理,對付野獸必須如此,對付現實生活中階級敵人也必須如此。要敢於鬥爭,又要善於鬥爭,以奪取勝利。
有屠人貨肉歸,日已暮。欻①一狼來,瞰擔上肉,似甚垂涎xi‚n,步亦步,尾行數里。屠懼,示之以刃,則稍卻②;既走,又從之。屠無計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姑③懸諸樹而早取之。遂鉤肉,翹足掛樹間,示以空空。狼乃止。屠即徑歸④。昧爽⑤往取肉,遙望樹上懸巨物,似人縊死狀,大駭。逡巡⑥近之,則死狼也。仰首審視,見口中含肉,肉鉤刺狼齶,如魚吞餌。時狼革⑦價昂,直十餘金,屠小裕焉。
緣木求魚,狼則罹⑧之,亦可笑也!
注釋:①欻(x‘):忽然。②卻:退,退卻。③姑:姑且,暫且。④徑歸:徑直回家。⑤昧爽:黎明,拂曉。⑥逡巡(q‘nx’n):書面用語,有所顧慮而徘徊或不敢向前。⑦革:去毛的獸皮。⑧罹(lŠ):遭遇、遭受,此作“遭到如此下場”解。
1.給文中加點字注音。(2分)
瞰( )駭( )齶( )縊( )
2.解釋句中加點的詞。(2分)
(1)有屠人貨肉歸( )(2)尾行數里( )
(3)既走,又從之( )(4)狼乃止( )
3.將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補寫在括弧內。(3分)
屠懼,示之以刃,( )則稍卻;( )既走,( )又從之。
4.把握文中內容,用自己的話填空。(3分)
①屠夫在情急之中,想了一個辦法:( ),狼才停止跟隨屠夫。狼被肉鉤吊死,是由於狼的( )造成的,可謂“咎由自取”。
②本文第一段運用了( )表達方式,段意是( );第二段運用了( )表達方式,在文中起( )作用。
5.這則故事告訴人們一個什麼道理?(1分)
6.請你寫出至少五條帶“狼”的成語。(5分)
7.展開想像,把本文改寫成一篇白話故事。
相關詞條
-
國中古文學習入門
十、活板古文知識:表極度的程度副詞三十一、李?雪夜襲蔡州古文知識:次高度程度副詞三十二、晏子諫求雨古文知識:表“稍微”的程度副詞三十三、疑似古文知識:情...
作品目錄 -
古文翻譯
古文翻譯是指將文言文、古詩詞等古代語言翻譯成現代常用語。其中古文翻譯分為直譯和意譯。
古文今譯 古文直譯 常見的錯誤 -
古文誦讀
《古文誦讀 》是2011年10月1日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涵。本書以誦讀為主、講解為輔,在解釋字詞、翻譯原文的基礎上,側重於誦讀技巧的薰染和培養。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
地狼
地狼是漢族傳說中生活在土中的一種怪物,外形像狗,跟其他怪物一樣,修行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擁有人型的外表。《尸子》卷下:地中有犬,名曰地狼。
簡介 古文記載 -
狼(三)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 屠懼,投以骨。 2.一屠暮行,為狼所逼。
(原文) (解釋) (翻譯) 文學常識(答案) (作者) -
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古文
《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古文》是對七年級上冊 中文言文課文所作的整理。它從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古今異義等條目對文言課文進行系統的梳理,對課文字詞教...
世說新語 論語十二章 誡子書 狼 -
少兒必讀古文
出版社: 第二篇 第三篇
圖書信息 內容簡介 目錄 -
all越古文
性格:態度囂張、好勝、對自己的球技充滿信心、經常認為自己不會輸、除非被人挑戰,本身是不會主動出風頭的人(不過偶爾也會主動去挑釁對手)、有些散漫、不聽別人...
越前龍馬 一些all越的常見配對 all越的證據 -
三都賦[左思古文]
皇甫謐看過《三都賦》以後,予以高度評價,為這篇文章寫了序言。今人傅璇琮考證,《三都賦》成於太康元年(280年)滅吳之前。姜亮夫認為《三都賦》作於291年...
作品原文 作者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