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機關

古墓機關

古墓機關:流沙護墓,暗器翻板,毒氣缺氧等。是指 在墓葬中設定殺傷性的“暗器”,既起到射殺盜墓者的目的,又能殺一徹百,嚇唬有盜墓企圖的人。

古墓防盜機關

基本內容

古墓機關:流沙護墓,暗器翻板,毒氣缺氧 在墓葬中設定殺傷性的“暗器”,既起到射殺盜墓者的目的,又能殺一徹百,嚇唬有盜墓企圖的人。 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在一些墓葬中就已經出現了在墓室內“積石積炭”的作法,積石以加固,積炭以防潮,兼起到防盜的作用。用“積沙”的方法防盜,也是這個時期發明。如河南輝縣發掘的魏王墓,在棺槨固定之後,便往墓坑內填沙,據考古工作者測定,沙的填入量下自墓底起,上至地面八米處止,共深達94.4米,體積達1000立方米。這種方法巧妙之處就在於“以柔克剛”,盜墓者如果採用掘盜洞的辦法企圖進入墓室,那么他剛挖出一個洞,流沙便馬上會將這個洞重新填滿。除非把整個墓室內的積沙都運走,不然就只好“望沙興嘆”了。 這個方法到漢代還在沿用。據《漢書?酷吏傳》田延年條下記載,漢昭帝劉弗陵的平陵興建之時,“大司農取民牛車三萬輛為僦,載沙便橋下,送至方止,車值千錢”。看來是不惜花費重金從遠處運沙回填到墓中。考古發掘中發現有不少漢代墓葬大量填沙,可能就是這個原因。 據《漢舊儀》記載,漢代的皇陵地宮中“四方外涉,東石外方立,先閉劍戶,戶設夜龍、莫邪劍,伏弩,設伏火”,這些,都是用來對付盜墓者的“機關”。此外,還有不少關於古代帝王墓葬中設有暗弩張弓、翻板機關或者毒氣的傳說,都屬於古代的防盜措施之列。 流沙墓有了破解的辦法。暗器翻板只是傳說,從未出土實例。秦始皇陵即使有努弓等暗器,日久必然失效。翻板陷阱也會被淤泥填埋。缺氧還可以通風,對付汞蒸氣,只有穿防化衣,靠氧氣瓶呼吸了。但防盜效果顯著的“以山為陵”,並非李世民首創,只不過到了唐朝,這種葬制更為成熟罷了。漢文帝劉恆的霸陵,“因山不藏,不復起墳”,才是最早。霸陵位於今西安市灞橋區境內,所在地有一個很好聽的叫法,“鳳凰嘴”。當年,劉恆命工匠在此地的北山上,斬涯為冢,鑿洞為玄宮,以水為陵號。 依山為陵也非劉恆首創,只能說是帝王陵中的第一。這種墓在西漢時已頗為流行,如現今考古發掘發現的河北滿城中山靖王墓、山東曲阜魯王墓、徐州龜山漢墓,都屬同樣結構,在山崖中開鑿了巨大的洞穴而成。 崖墓,歷史很長,早在戰國時期即已出現,分布在江西省境內的武夷山地區崖墓,形式有單洞單葬、單洞群葬及聯洞群葬,棺用整木刳成。經考古多為戰國古墓。從這點來說,皇家的“依山為陵”反盜葬式,是受到了民間崖墓葬制的啟發。崖墓在南方臨江河少數民族中間極為流行,至今仍有。到了東漢,崖墓,則多俗稱“蠻洞”。

“鐵水澆築”加固 民間以“糞水術”輕易破之 將墓穴開鑿于山之中,堅固異常,防盜效果自然也非同一般,但是也存在明顯“漏洞”,其通往玄宮的洞口,盜墓者很容易找到。 如何封閉洞口,如何反盜墓,工匠煞費苦心。鐵水澆築,就是其中的硬招之一。 被西漢廣川王劉去盜掘過的戰國古墓魏襄王冢就是這樣。《太平廣記·冢墓》(卷389)記述,“襄王冢,以鐵灌其上,穿鑿三日乃開。”正史所記、最為著名的鐵水封陵,當是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墓——乾陵。據《唐會要》記載,“乾陵元宮,其門以石封閉,其石縫鑄鐵,以固其中。” 《唐十八陵》(陳安利 著)所述, 1958年考古工作者對乾陵的考古勘查,證實了文獻記載的可靠性。乾陵墓道開在北峰南面的山坡上,墓道長 63.1米,寬3.9米,呈斜形坡。墓道與墓門間用吞條填砌,多達39層,用石近四千塊。石條之間用鐵栓板拴拉,每三層上下用鐵棍穿聯,再用錫鐵熔化灌縫。工程如此複雜,為關中十八陵所罕見。石條上刻有文字(含石匠姓名),共發現“焦才”、“合一”等363字。考古勘查結果表明,目前沒有發現乾陵被盜的痕跡。可見,武則天的反盜陵手法是相當成功的。 在民間,鐵汁固墓也成為反盜墓的手法。從古人的記述中可以發現,如唐人段成式所著的《酉陽雜俎·屍穸》(卷13)記述了一個故事: 劉晏判官李邈,莊在高陵,莊客懸欠租課,積五六年。邈因官罷歸莊,方欲勘責,見倉庫盈羨,輸尚未畢。邈怪問,悉曰:“某作端公莊客二三年矣,久為盜。近開一古冢,冢西去莊十里,極高大,入松林二百步方至墓。墓側有碑,斷倒草中,字磨滅不可讀。初,旁掘數十丈,遇一石門,固以鐵汁,累日洋糞沃之方開。” 道高一層,魔高一丈。盜墓者破招手段“糞水術”很絕,或者說很另類:天天用酸性很強的糞水來澆灌鏽蝕鐵汁,經過若干長的時間,竟然也讓其打開了。看來,再強的古墓機關也有致命缺陷。

“積沙”、“積石”生畏 郭莊楚墓安全設計一環套一環 “崖墓”防盜效果顯著,普通的土丘墓也不是沒有辦法防盜。 常見的是“深挖洞”,將墓穴挖在深處,如秦漢墓穴都設於十幾米深的地下。記述中原、北方地區喪葬制度的《大漢原陵秘葬經》稱,“立冢安墳,須籍來山去水,擇地斬草,冢穴高深。”同時再置堅固的石槨,防盜的效果更好。棺槨以木質為多,石質棺槨安全性肯定要優於木質棺槨。盜墓者常用盜墓工具斧、鑿,要想很快盜開棺槨,應該更費周折。 在這些反盜墓常規措施之外,土丘墓最絕的反盜墓招式是“積沙”、“積石”。這種墓也有一個專業術語,叫“積沙墓”或“積石墓”;如果是複合型,則是“積沙積石墓”。石虎死後葬顯原陵。從史料記載來推測,顯原陵亦為虛冢,石虎並未葬在陵中。《資治通鑑·晉紀》(卷100)記載,東穆武帝昇平三年(公元359年),前燕皇帝慕容儁(jùn 古同“俊”)做一個夢,夢見石虎咬其膀子,一怒之下去挖掘顯原陵,欲鞭屍泄忿,但打開了陵穴後,並沒有找到石虎的屍體。於是慕容儁“購以百金,鄴女子李菟知而告之,得屍於東明觀下,僵而不腐。” 找到石虎的屍體後,“儁蹋而罵之曰:‘死胡,何敢怖生天子!’數其殘暴之罪而鞭之,投於漳水,屍倚橋柱不流。”後來前燕為前秦滅亡後,告密者李菟也因此被殺了,被橋柱子攔住留下的石虎屍體,得到重新收葬。 類似“虛冢”,史書上的記載還有—— “(南燕獻武帝慕容德)其月死,即義熙元年也,時年七十。乃夜為十餘棺,分出四門,潛葬山谷,竟不知其屍之所在。”(《晉書·慕容德載記》(卷127)) “人莫不閔之(指為父殺仇家的張琇),為誄揭於道,斂錢為葬北邙,尚恐仇人發之,作疑冢,使不知其處。 (《新唐書·孝友傳》(卷208)) 中國盜墓史上的第一波高潮出現在漢末,帝陵民冢被盜嚴重。後世對反盜墓便格外重視,特別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這種以假亂真、以“虛葬”手段處理後事的防盜方式普遍流行。 傳說,諸葛亮在死後便設疑冢多處。現位於漢中盆地定軍山下的諸葛亮冢,就有真假之疑。諸葛亮秘葬定軍山與他當年的經歷有關。定軍山是米倉山向西北伸入漢中盆地的支脈,曾是曹操和劉備爭奪漢中時兵戎相見的三國古戰場。諸葛亮在北伐生涯中,曾在這一帶駐軍鎮守,在山中推演八陣圖,教兵演武,北伐曹魏,此山遂得名“定軍山”。 諸葛亮死時有遺命,“葬漢中定軍山”。目前立碑的“諸葛武侯真墓”,其實是虛冢;而未說真冢的“武侯之墓”,倒被被認為是真的,由此民間有了“真墓不真,假墓不假”一說。一般認為,諸葛亮的真實葬處是“武侯之墓”,位於定軍山西北角,占地300多畝。實際這兩處墓都是假的,“諸葛武侯真墓”,是清嘉慶四年(公元1799年)陝甘總督松筠,依當年諸葛亮疑冢說而壘;“武侯之墓”是諸葛亮的衣冠冢,也不是他的真身所在。 虛冢不只是漢人慣用的反盜墓招式,北方少數民族也喜歡,但多稱“潛埋”。 《宋書·索虜傳》(卷95)記載,當時的鮮卑族即有這樣的習俗,“死則潛埋,無墳壟處所,至於葬送,皆虛設棺柩,立冢槨,生時車馬器用皆燒之以送亡者。”所以,這一時期的大型墓葬至今沒有發現。 反盜墓招二:構築“崖墓”阻擋 皇家受啟發創“以山為陵”葬式 虛冢設疑,雖然可以迷惑世人,給盜墓者造成干擾,但虛冢還是有墳頭的,所以盜起來很容易,一個個掘開不就真相大白了?元人陶九成曾稱,“會須盡伐七十二疑冢,必有一冢藏操屍”,就是這個意思。如果依古制“不樹不封”,又與後來傳統喪葬習俗相悖,與主流孝道不符。況且,帝王們多喜歡張揚後事,造大墳高冢,以顯皇家威儀。 既要威儀,又要安全,那只有把墓穴造成堅固一些。“依山為陵”,將墓穴挖在山崖岩石之中,便成了又一種反盜墓流行招式。 依山為陵,顯然比平地起穴那種封土式陵墓防盜效果要理想得多。由於墓穴築在山中,普通的民盜、散盜是不可能得逞的。但這種葬法一般人家也造不起,造不成,非帝王陵寑、王公貴族墓冢不可為。 這種開鑿于山崖之中,不另起墳丘類型的墓穴,考古界慣稱“崖墓”。一般認為,這種依山為陵的崖墓興起於唐朝,開創者是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的昭陵玄宮,開鑿九嵕山(今陝西省禮泉縣境內)而就。其後唐諸帝多興師動眾,將附近風水上佳的山體都鑿空了,其後的乾、定、橋、泰、建、元、崇、豐、景、光、章、貞、簡等十三陵,也都是這種類型的陵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