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唐藝雕安岳石窟

安岳縣宗教具有發展早、寺觀多、信徒眾、宗教文化十分豐富的特點。 安岳石窟題材內容涵蓋面寬泛,主要是表現佛教,也有道教、儒釋道三教合一以及表現世俗的。 本次曝光的安岳石窟造像圖片只是安岳石窟造像群中的一部分,不少石窟是首次公開,而一些石窟也被偷盜、裝彩等中不存在了,而在本次5。

古唐藝雕安岳石窟:安岳是目前中國已知的中國古代佛教造像遺址最集中的縣,目前已發現歷代石窟造像200處,造像10萬餘尊,其中尤以唐代造像的宏偉和宋代造像的精美著稱於世,在中國石刻藝術史上具有上承雲岡、龍門,下啟大足石刻的特殊地位。2000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國石刻之鄉“的稱號。
目前該縣擁有各類石窟造像保護單位70處,其中國家級石窟類文物保護單位9處,分別是臥佛院、玄妙觀、千佛寨、圓覺洞、華嚴洞、毗盧洞、茗山寺、孔雀洞、木門寺。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分別是庵堂寺、佛耳岩、高升大佛寺、西禪寺、塔坡,而縣級文物保護單位50處,縣級文物保護點60處。而隨著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目前又有眾多石窟寺被重新發現。正是四川省將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項目。
安岳歷史悠久,古為巴、蜀分治之地。晉一度為僚人所據,梁屬晉慈郡,北周建德四年(公元575年)在今岳陽鎮鐵峰山建城置州及安岳縣,州、縣同治一城,以“邑地在山之上,四面險絕,故曰安岳”。
安岳縣是宗教重點縣,全國五種宗教,安岳就有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四種宗教。安岳縣宗教具有發展早、寺觀多、信徒眾、宗教文化十分豐富的特點。而古時安岳寺院林立,由於該縣以石秀著稱,而且經濟發達,眾多信徒開山鑿像,誠心供養。經歷歷史的歲月風雲之後,寺廟早已不在了,但這些精美的石窟造像卻宛如新刻的保留了下來。
安岳石窟發端於東漢崖墓造像,而佛教石窟則壁始於南北朝普通11年,現存最早造像題記為唐開元十一年(723年),最多的是唐代的開元(713---741)、天寶(742—756)、鹹通(860—874)、天復(901—904)和五代的天成(926—930)、天福(936—942)、廣政(938—960)及北宋的端拱(988—989)、紹聖(1094—1098)、崇寧(1102—1106)、大觀(1107—1110)等。此後至到民國中間並沒有停頓的過程。唐、宋兩代近400年的時間是其造像的鼎盛時期。安岳石窟興起於中原石窟極盛時期尾聲及四川廣元、巴中石窟步入鼎盛的時期,故其造像藝術風格既承傳了中原石窟,又受到川北石窟藝術的影響。但是,由於地域、石質、歷史階段的人文思想背景、工匠能動創造性等因素的差異,安岳石窟造像風格形成了與其它地區石窟無法取代的特殊性。安岳北宋的石刻藝術更臻成熟、更具規模、更顯特色,極大地影響了毗鄰的重慶大足寶頂石刻造像。安岳石窟題材內容涵蓋面寬泛,主要是表現佛教,也有道教、儒釋道三教合一以及表現世俗的。但作為石刻藝術,它只是這些題材內容的載體,其終極目的是表達藝術美,故安岳石窟造像具有很高的審美性和美學價值。
本次曝光的安岳石窟造像圖片只是安岳石窟造像群中的一部分,不少石窟是首次公開,而一些石窟也被偷盜、裝彩等中不存在了,而在本次5。12大地震中,安岳石窟也有多處文物受損。所以本文文圖顯得十分珍貴。以下圖文均按照保護級別排列。本次展示的各處石窟的照片僅為該處石窟造像的少量造像,由於大部分圖片由本人親自拍攝或者擁有著作權,所以故註明著作權標記,若令你的閱讀產生不便,敬請包涵。也請勿作為他用,隨後還有更多不為大家所知的珍貴石窟、陵墓、寺廟(如本次大地震已毀壞嚴重的平武報恩寺)資料照片我會陸續發上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