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金漆木雕,以樟木為主要原料進行雕刻,並在其上髹漆、貼金的木雕。具有金碧輝煌的藝術效果。因主要產於廣東潮州,故又稱潮州金漆木雕,簡稱潮州木雕。
沿革
金漆木雕是在木雕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建於唐代開元二十六年(738)的潮州開元寺中,留存有唐代木雕“木魚”,以及宋代木雕“木龍”(銅鐘的懸樑)。明清兩代,潮州官宦、商賈的住宅多尚雕樑畫棟,木雕普遍作為建築和用具上的裝飾,並使用髹漆、貼金的技法。明代李齡在《廣濟橋賦》中描述道,“五丈一樓,十丈一閣,華梲彤橑,雕榜金角,曲欄斜檻,丹漆塗堊”,可見當年的情景。開元寺內的掛筒“仙姬送子”、大殿龕桌和“金千佛塔”等,也都是明代金漆木雕的作品,其中萬曆年間(1573~1619)雕刻的龕桌已運用鏤雕技法。清代乾隆以後,金漆木雕成為顯耀華貴的工藝品,並廣泛用於廳堂、居室中的門、窗、屏風、几案、掛屏、橫匾、床榻、櫥櫃、睡枕以及神龕、神像、神牌、饌盒、香爐罩、燭台等。這個時期的金漆木雕,題材廣泛,構圖複雜,使用浮雕、圓雕、鏤雕等各種技法,特別是運用多層次的鏤雕技法,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潮州安濟聖王廟廳堂橫樑上雕刻的“蟹簍”就運用多層次鏤雕的技法表現了螃蟹在竹簍內的生動姿態。清代光緒年間(1875~1908)建成的潮州“已略黃公祠”,其中堂橫樑的金漆木雕,選用古典戲曲題材,構圖複雜,多層次的鏤雕極為精細,是清末的代表作品。
50年代中期,金漆木雕由潮州市發展到汕頭以及廣東東部的揭陽、普寧、惠來、揭西等縣。1957年,著名藝人張監軒和陳舜羌創作的“蟹簍”汲取了清代遺物“蟹簍”的長處,大膽創新,表現竹簍內外姿態各異的螃蟹,竹簍雕刻玲瓏剔透,四面都可觀賞。在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上榮獲銅質獎章。1961年,張監軒等創作的“三陽開泰”等4幅掛屏,面積各為3m2,厚12cm,陳列於北京人民大會堂廣東廳。1982年,汕頭市木雕廠製作的大型掛屏“大觀園慶元宵”,長12m,高4.5m,厚0.2m,總面積為54m2,耗用金箔50萬張。作品取材於《紅樓夢》,場面宏偉,人物眾多,以亭台樓閣、曲徑、迴廊、拱橋、石階等貫穿其間,與花草樹木相映成趣。同年底,又製作大型掛屏“清明上河圖”,作品長17m,高2.5m,共雕刻人物623人,騾、馬、駱駝、豬、牛等近70頭,船17艘等。
特色
金漆木雕主要用於建築裝飾和家具裝飾。內容有人物、動物、山水以及佛像等。其中以揭陽生產的“獅子”,品種多樣,線條圓潤,具有濃厚的南國地方特色。
金漆木雕在藝術上有其獨特的風格:
①在構圖上,吸收了中國繪畫散點透視的傳統技法,在人物題材作品上,往往依據故事情節的發展和題材內容的需要,把不同時間、空間的人物組合在同一畫面上,分成主次和上下,採用“之”或“S”形的構圖形式,依次聯繫起來,來龍去脈,交待清楚,層次分明,布局勻稱,使之成為有機的整體。
②雕刻技法多樣,尤其以多層次的鏤雕見長,一般為2~6層,鏤空穿透,最適宜表現亭台樓閣、花籃、蟹籠等。
③不論人物和景物,都採用誇張的手法,富有裝飾性,趨向於圖案化。有的掛屏通體貼以金箔,以朱紅漆托底,使鏤雕部分的金箔與底部的朱紅漆相映,顯得富麗華貴。用於建築裝飾的作品,人物的身長往往只有5個頭位,或景小於人,樹葉比人的臉部還大等,雖然不合乎解剖和透視的原理,但由於符合人們仰視觀賞和構圖上的需要,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工藝傳承
揭陽金漆木雕,是宋時就是很興盛之傳統工藝。它以樟木為料,雕刻人物景物,飛禽走獸,花鳥蟲魚。作品多層鏤空,富立體感,玲瓏剔透,外表貼金,典雅富麗。昔時多作為廟宇、祠堂、豪宅、華廳之建築裝飾,而今除仿古建築仍用以裝飾外,多用以作為藝術陳設。清朝中期,名匠開賢雕刻木雕《蟹籃》,蔑眼籃紋纖巧精細,大小海蟹二十餘只俯仰籃中,千姿百態,為此中傳世珍品。當代名匠郭映騰、林應足雕制佳作《梅花喜鵲》,工精藝巧,富麗堂皇,現懸掛於人民大會堂廣東廳。由多位藝人合制巨型金漆木雕《賈元春省親》,以大觀樓為主體,分四個層次幽深壯闊展現大觀園全景,亭台軒館、假山曲徑、金窗玉檻、瑞木魚花中,活躍著賈府五十八個性格、神情、姿態各異之人物,可稱揭陽金漆木雕代表作,現懸掛於九龍“好世界”酒家。揭陽金漆木雕的另一代表作《雙鳳朝牡丹》,現懸掛於中國駐日本大使館。
流行地區
金漆木雕主要流行於廣東潮州地區和福建莆田地區,還有浙江青田,這三個地區(的金漆木雕),明清(時期)都發展到很高的水平,在長期的過程當中,它不斷形成了一些不同的風格和特點,廣東潮州地區的木雕,它主要是凸雕以層次為主,它雕刻的時候,它要表達一些很深的層次,里外可以達到四層到五層,立體感強,那么我們今天看它這件作品,它就是熏爐外邊加的一個罩,就是說裡邊它放一個爐,把香料放到這個爐裡邊去,用火燒了以後它這個香菸,從上邊那個孔的地方噴出來,很有意思,而且這種煙它帶有香味,讓人感到非常舒服.
相關聯接
雕刻是一種在空間創製圖案的美學表現形式。圖樣設計可以體現於獨立的物體、體現於浮雕的外表、或體現於從引人的場面到將觀眾團團圍住等動人的景觀造型設計。可以運用泥、蠟、石頭、金屬、纖維、木材、石膏、橡膠、甚至是空間本身等隨手拈來的種種不同媒體,在形狀、質量、情境以及相互關係上表達思想。利用雕刻、仿型、模塑、鑄造、鍛冶、焊接、縫合、組裝或其它方法成形拼合質材。雕刻的意義可能是紀念性的、宗教性的、表象的、象徵的、或純粹藝術的表現,沒有特殊含意。完成的意圖可能是要永垂不朽,或瞬間自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