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五項全能

古代五項全能

五項全能在公元前708年第18屆古代奧運會上被正式列入比賽項目。古代五項全能比賽依次是:鐵餅、跳遠、標槍、賽跑和摔跤。

(圖)古代五項全能古代五項全能

五項全能在公元前708年第18屆古代奧運會上被正式列入比賽項目。古代五項全能比賽依次是:鐵餅跳遠標槍賽跑摔跤。前四項在競技場舉行,最後一項摔跤則在神廟旁舉行。運動員只有在前四項中取得優異的成績,才有資格進行摔跤比賽,摔跤的第一名就是五項全能的冠軍。斯巴達人強壯的體格使他們在這個項目上占有優勢,古代奧運會歷屆五項全能冠軍,幾乎被斯巴達人包攬。

概述

古代五項全能與現代五項有很大的區別。古代五項全能中,擲鐵餅的時候,選手得先在手上抹一層沙子或泥土,然後手持餅前後擺動,用上一步或上三步法在擺幾次之後投出。當時的鐵餅沒有統一規格,就用一塊扁平的石頭,直徑和重量差別很大。而且古代鐵餅比賽的評判除了距離之外,選手姿勢的優美程度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評判標準。

跳遠比賽在悠揚的笛聲中進行,據說這是因為笛聲可以激發競技者的情緒,讓他們掌握助跑節奏。跳遠運動員必須手持1.5~4.5公斤的啞鈴,那些啞鈴由石頭或金屬製成,古希臘人認為這樣可以準確掌握雙臂擺動的幅度,保持身體平衡,加大起跳時的推力,增加跳遠的距離。另外還能使雙腳落地更平穩,古代奧運會規定,雙腳如果不同時平行落地,成績將被視為無效。

古代奧運會最初的標槍就是他們的武器。標槍分為投準和投遠,標槍的長度大約和人的高度相等,一般是一根長1.6米左右、粗細與食指相同的木棍。用於投準時,木棍的頂端安裝一個鋒利的矛頭,投遠時則不裝。標槍的中前部用細皮條纏繞,在皮條的尾端打一個圈,投擲時將食指和中指插入皮圈中,古希臘人認為這樣做能夠把握重心,增大投擲的準確度和距離。

賽跑是最古老的運動,五項全能中的賽跑是短距離跑,也叫做“場地跑”,古希臘人稱之為“斯泰德”,距離是192.27米。

摔跤是古希臘最為普及的競賽活動,古代奧運會中摔跤不分體重級別,而且只允許用胳膊和上半身發動攻擊,禁止採用危險動作,一局決勝負。所以高水平的摔跤運動員往往都是一些身強力壯的大力士。

與現代五項的比較

現代五項的起源有一個故事,傳說在19世紀,法國軍隊被困戰場,一名年輕的騎兵受命突圍求救

(圖)古代五項全能古代五項全能

。他小心翼翼地穿越敵陣的時候,被一名揮舞利劍的敵兵看到。二人以劍相鬥,騎兵技高一籌,打敗對方正欲打馬飛奔的時候,胯下的坐騎卻被另一名敵兵射殺,騎兵一槍打死敵兵,徒步向前跑去。在渡過急流險灘之後,終於將求救信送到目的地,法國軍隊也最終反敗為勝。
實際上,現代五項由古代五項競技演變而來,最初由瑞典軍隊體育聯合會試行,從軍隊的實戰需要出發,按照上述騎兵的路線,發展成馬術擊劍射擊游泳越野跑等五個綜合的運動項目。

古代奧運會“五項全能”比賽圖

(圖)古代五項全能古代五項全能
(圖)古代五項全能古代五項全能
古代五項全能(圖)古代五項全能
古代五項全能(圖)古代五項全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