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概念
反義詞: 筆述
基本解釋:
[dictate;make an oral account] 口頭講述。
引證解釋:
指口頭敘述。
吳泰昌 《阿英憶左聯》:“我有時在旁邊聽著他談,有時根據他的口述代為覆信。” 陸文夫 《美食家》十一:“發現這本由 朱自冶 口述 包坤年 整理的大作並不是什麼新鮮的東西。”
基本含義
口述資料的利
1、 親歷性。口述資料的內容往往是當事人親身經歷的,無形中它就具有一定的真實性。只有真實的東西才能更具有震撼力,以它作為教學資源可以使學生更快的融入課堂。
2、 情感性。口述資料是經當事人口述而記錄下來的,當事人口述的過程中不自覺的加入了自己對事件的理解,因而具有一定的情感性。帶有情感的資料更具有人性化,也就更容易打動學生。
3、 角度豐富。不同的人對事件的理解是不同的,因而同樣的事件經不同的人介紹,角度是不同的。角度豐富可以使我們更好的了解多維的歷史,豐富對歷史的整體感知。
口述資料的弊
1、缺乏整體性。我們所能找到的口述資料大多只是反映歷史的局部,缺乏對事件的整體認識。因而在使用口述資料時,我們要注意對知識的整合,不可以偏蓋全。
2、資料的真實性要注意辨別。口述資料是由當事人根據自己的經歷和理解形成的,當事人不自覺就會加入自己的理解,不同的人根據自己經歷的不同也會形成不同的認識。因而我們在使用時要注意去偽存真,還原歷史的原貌。
口述史指的是由準備完善的訪談者,以筆錄、錄音等方式收集、整理口傳記憶以及具有歷史意義的觀點的歷史研究方法。
用文字、圖形、符號、聲頻、視頻等技術手段記錄人類知識的一種載體,或理解為固化在一定物質載體上的知識。現在通常理解為圖書、期刊等各種出版物的總和。文獻是記錄、積累、傳播和繼承知識的最有效手段,是人類社會活動中獲取情報的最基本、最主要的來源,也是交流傳播情報的最基本手段。正因為如此,人們把文獻稱為情報工作的物質基礎。在國內國外,都常常可以看到有人把“文獻”與“情報”,“文獻學”與“情報學”等同起來,雖然這種等同未必適宜,但卻反映了文獻在情報活動和科學中的極為重要的地位。區分文獻類型或形式有多種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是根據載體把其分為印刷型、縮微型、機讀型和聲像型。(1)印刷型:是文獻的最基本方式,包括鉛印、油印、膠印、石印等各種資料。優點查可直接、方便地閱讀。(2)縮微型:是以感光材料為載體的文獻,又可分為縮微膠捲和縮微平片,優點是體積小、便於保存、轉移和傳遞。但閱讀時須用閱讀器。(3)計算機閱讀型:是一種最新形式的載體。它主要通過編碼和程式設計,把文獻變成符號和機器語言,輸入計算機,存儲在磁帶或磁碟上,閱讀時,再由計算機輸出,它能存儲大量情報,可按任何形式組織這些情報,並能以極快的速度從中取出所需的情報。近年來出現的電子圖書即屬於這種類型。(4)聲像型:又稱直感型或視聽型,是以聲音和圖像形式記錄在載體上的文獻,如唱片、錄音帶、錄像帶、科技電影、幻燈片等。
文獻在科學和社會發展中所起的作用表現在:(1)是科學研究和技術研究結果的最終表現形式;(2)是在空間、時間上傳播情報的最佳手段;(3)是確認研究人員對某一發現或發明的優先權的基本手段;(4)是衡量研究人員創造性勞動效率的重要指標;(5)是研究人員自我表現和確認自己在科學中的地位的手段,因而是促進研究人員進行研究活動的重要激勵因素;(6)是人類知識寶庫的組成部分,是人類的共同財富。
根據文獻內容、性質和加工情況可將文獻區分為:一次文獻、二次文獻、三次文獻。一次文獻指以作者本人的研究成果為依據而創作的原始文獻,如期刊論文、研究報告、專利說明書、會議論文等。二次文獻是對一次文獻進行加工整理後產生的一類方面,如書目、題錄、簡介、文摘等檢索工具。三次文獻是在一、二次文獻的基礎上,經過綜合分析而編寫出來的文獻,人們常把這類文獻稱為“情報研究”的成果,如綜述、專題述評、學科年度總結、進展報告、數據手冊等。與此類似,也有把情報區分成一次情報、二次情報、三次情報的。
意義
此詞現在主要用作在古代傳記中,帝皇或大將在寫給鄰國或皇帝信時,由他們口頭陳述後在又一邊的書記記錄;或在一些抗日電視劇中,司令官口述電報後再由電報員發報。
實例
比如說,一位司令假定為甲,他給電報員乙說:發電報給兵分隊,命兵分隊撤退,當我們轉述時,就是甲口述給乙,讓乙給兵分隊說讓他們撤退。這就是口述的用法。
用處範圍
1:兵事上2:王朝中3:上級與下級之間4:第三人稱轉述時5:傳記中
欄目名稱
標版
口述,來自中國的光榮
口述歷史,記錄中國
時長
28分鐘*373期
闡述
以口述的形式,從親歷者或見證人的視角,解讀近現代文化歷史大事件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通過真實的個體生命體驗,輔以珍貴的影像資料,生動剖析過往事件,讓觀眾能輕鬆讀歷史,快樂品文化。《口述》欄目努力把中國最具歷史意義的節目奉獻給珍視歷史記憶的人們。
定位
以真實的個體生命體驗,承載博大的人文情懷,實施生動的人文教化
綜述
從泛娛樂化的中國廣播電視產業現狀來看,“歷史人文”似乎並不討好。然而,從“和諧社會”的政治主題到“人文社會”的和平主題,以及“反三俗”的當下,“歷史人文”順應了潮流,讓人興奮。可以預見,未來數年歷史人文類的欄目在中國的發展前景。
大型日播型節目《口述》可謂應運而生,雷禾傳媒在多年的人脈素材積累中,傾情打造,全力投入。
特點
中國性、故事性、人文性;
見證歷史,記錄中國的滄桑巨變;
挖掘故事,體味各類人群在不同歷史時期所遭遇的各種鮮為人知的人生際遇;
披露各時期鮮為人知的歷史內幕,觀眾期待的歷史背後的真相。
優勢
《口述》所採訪的嘉賓大多是中國近現代重大歷史事件的親歷者或親歷者的親人,嘉賓講述的故事或事件很
多是獨家披露並帶有解密色彩的內容。因此,重大歷史事件與親歷者的獨家口述成為《口述》欄目的一大特色。在我們採訪的嘉賓當中,有很多人已經故去,也有很多人不願意再提起某段往事,那么《口述》欄目就成了這些人、這些事的獨家紀錄,不可重現,亦不能複製。《口述》之所以能夠成為螢屏的亮點,在紀實類節目當中脫穎而出,除了擁有一支強大的創作隊伍之外,節目形式與內容的豐富和多變也至關重要。
全年365期,需要全面統籌策劃。《口述》的難點在於節目資源的儲備,以及創作團隊的建設,沒有這兩點就不可能完成一個每天28分鐘的大型日播欄目。
播出平台
全國34家地面電視台,包括12家省級電視台和22家地級電視台(截止2010年9月)。實踐證明,此類節目因為精良的製作、感人至深的故事,深深吸引了大批觀眾,創造了同類型節目居高的收視率。
系列
《銘記1949》10集
《紅牆記憶——身邊人眼中的開國領袖》24集
《新中國的外交風雲》15集
《春天的故事》17集
《不該忘記的人——戰爭中的革命家》23集
《不該忘記的人——國民黨軍隊抗日名將》12集
《不該忘記的事——走進韓戰>4集
《硝煙年代的記憶》26集
《科學背後的故事》8集
《沒有硝煙的戰場》34集
《百年紅樓》6集
《百年京劇》8集
《遠去的光影》12集
《守護的眸光》7集
《體壇輝煌夢》14集
《歷史的過客》29集
《大師的足跡》22集
《藝術人生》91集
《風雲人物》11集
部分嘉賓
童祥苓:樣板戲《智取威虎山》楊子榮的扮演者
張寶忠:鄧小平三十年的警衛秘書 中將軍銜閻長貴:江青的首任秘書
張軍釗:著名導演,曾執導電視《一個和八個》等
吳運乾:直系軍閥吳佩孚的嫡孫
時純利:五十年代著名勞模時傳祥之子
戴眉曼:戴笠家族留在大陸的唯一後代
周汝昌:著名紅學研究者
馬 季:相聲演員
陳丹青:當代著名畫家
謝鐵驪:著名電影導演
喬安山:雷鋒生前戰友
梁曉聲:當代著名作家
黃宗江:著名劇作家
盛中國:著名小提琴演奏家
柴澤民:中國第一任駐美大使
許鹿希:兩彈元勛鄧稼先夫人
王富洲:新中國首次登上珠峰的登山隊長
梁伯權:鄧小平三次南巡的隨身攝影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