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oralsyphilis)是由梅毒螺旋體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可侵犯皮膚、黏膜及許多組織器官。梅毒是性傳播疾病中危害性較嚴重的一種。
病因
梅毒螺旋體亦稱蒼白螺旋體(treponemapallidum,TP),只感染人類。梅毒分為後天梅毒和先天梅毒。後天梅毒主要是通過性接觸傳染,螺旋體通過皮膚或黏膜的細微損傷侵人人體,少數情況可通過接觸生活用具或輸血而感染。先天梅毒是孕婦通過胎盤傳染給胎兒。
病理
各期梅毒的組織病理變化基本相似,表現為小血管內皮細胞腫脹和增生,最後可形成血管腔梗塞。血管周圍有大量淋巴樣細胞和漿細胞浸潤,並可侵人血管壁。三期梅毒除上述血管變化外,可有上皮樣細胞和巨細胞組成的肉芽腫浸潤,血管梗塞缺血可引起乾酪樣壞死。
臨床表現
1.後天梅毒
梅毒在不同的時期具有不同的臨床表現,可分為第一、第二和第三期梅毒。
(1)硬下疳:梅毒螺旋體進入人體後3周左右為潛伏期,以後在其侵人部位出現硬下疳。初發時為粟粒大具有浸潤性丘疹或硬結,1-2周后表面出現糜爛或潰瘍。損害大多單發,質堅硬不痛,多呈圓形或橢圓形。基底平坦,有特徵性的軟骨樣硬結,表面的滲出液中可查見大里梅毒螺旋體,具有高度傳染性。口腔多發生於唇部和舌,相應淋巴結腫大,不痛,不粘連。
(2)黏膜斑:發生在感染後7-10周的二期梅毒的黏膜損害,好發於頰、齦、舌、齶、懸雍垂,呈灰白色或乳白色微隆起的斑片,常為圓形或橢圓形,易發生糜爛,有很多梅毒螺旋體,傳染性強。二期梅毒的皮膚損害稱為梅毒疹。周身淋巴結腫大,可累及骨、關節、眼及其他器官。
(3)樹膠腫:是三期梅毒的典型損害,表現為有彈性的腫塊,中心可軟化,最後破潰成潰瘍。上齶的樹膠腫可破壞骨質,導致齶穿孔。除皮膚黏膜損害外,內臟(尤其是心血管系統)、骨骼以及中樞神經系統均可受累。
2.先天梅毒
晚期先天梅毒在口腔中出現畸形牙,表現為半月形切牙(Hutchin-sontooth),桑椹狀磨牙和蕾狀磨牙。
診斷
應根據病史、各項臨床檢查及實驗室檢查結果,全面分析,排除非梅毒性疾病。實驗室檢查包括暗視野鏡檢,非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試驗(常用USR和RPR試驗),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試驗(FTA-ABS,TPHA試驗等)及腦脊液檢查。
治療
必須早期、足量、正規、按計畫完成療程,可進行療後追蹤以發現復發。首選青黴素,對青黴素過敏者可口服四環素或紅黴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