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理是指人民法院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起訴進行審查後,對符合法律規定的起訴條件的條件決定立案審理,從而引起訴訟程式開始的訴訟行為。起訴和受理是兩種不同性質卻又密切聯繫的訴訟行為,前者是原告的訴訟行為,是受理的前提;後者是人民法院的訴訟行為,是起訴的結果。任何一個訴訟程式的開始,都是這兩個訴訟行為的結合。沒有原告的起訴行為,也就沒有人民法院的受理行為。但是,受理並不是起訴的惟一結果,是否決定受理,是人民法院行使國家審判權對起訴行為進行審查而單方面得出的結論。
相關詞條
-
受理
根據我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等)受理,一般是指接受訴狀,進行審理。一般多指機構或代理人,接受申請人的申請,為...
詞語概念 基本含義 -
破產受理
破產受理即破產案件的受理,又稱立案,是指人民法院在收到破產案件申請後,認為申請符合法定條件而予以接受,並由此開始破產程式的司法行為。法院裁定受理破產申請...
意義 受理時限 受理審查 駁回 受理裁定的送達 -
行政瑕疵行為
行政瑕疵行為應是“行政上微小的缺點”,確立這一內涵排除了對行政瑕疵傳統違法性的認識,更加有利於對無效行政行為、可撤行政行為、補救性行政行為的判斷與識別,...
內涵界定 實證價值 表象分析 監督補救 結語 -
仲裁受理
仲裁受理是指接受仲裁申請的仲裁機構對當事人的申請進行審查,對符合法定條件和要求的申請同意立案,進行仲裁的行為。當事人向仲裁機構提出仲裁申請後,並不意味著...
受理程式 法律後果 -
不予受理
不予受理是人民法院依據民事訴訟法規定審查原告的起訴後,認為不符合法定受理條件,從程式上書面裁定不予立案受理的司法行為。
定義 法律特徵 法律後果 區別 -
受理投訴
受理投訴,是消費者協會的一項法定職能,是消協直接為消費者辦實事的重要手段,是消協工作的一個“視窗”。通過受理消費者投訴,不僅可以為消費者排憂解難,保護消...
介紹 消費者協會受理的投訴一般有三種情況 投訴調解與申訴、仲裁、起訴區別 -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關於對公安機關採取監視居住行為不服提起訴訟法院應否受理問題的電話答覆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關於對公安機關採取監視居住行為不服提起訴訟法院應否受理問題的電話答覆》在1991.05.25由最高法院行政審判庭頒布。
-
非正常上訪行為
所謂“非正常上訪行為”包括自殺式信訪或在市民中心非法聚集、滯留等。非正常上訪的表現是法律規範要求信訪人不作為而信訪人作為,法律規範要求信訪人應作為而信訪...
法律界定 14種代表行為 社會觀點 -
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制度
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制度,是離開常住戶口所在地到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合法穩定就業、就學、居住的公民,本人到居住地公安機關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點申請換領、...
方式目的 若干意見 相關制度 制度意見 辦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