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常合道

【反常合道】古典詩藝的美學原則之一。宋人蘇軾云:“詩以奇趣為宗,反常合道為趣。”(宋·魏慶之編:《詩人玉屑》卷十引)“反常合道”,即反叛通用句式與陳陳相因的想像,寫出違反常理的詩句。從一一一般的文章作法看來,看似不合情理,可從藝術創新看來.卻合情愜意。即初看出人意料之處,細看合乎情理之中。如杜甫《不歸》詩的結尾:“面上三年土,春風草又生”,按正常寫法是“墳上三年土”,可作者偏偏避開日常語意聯接的手法,用“面上”二二字,為的是給人觸覺的感受,使讀者對作者亡友墳上宿摹又生的情況有切身的體會。詞性活用,也是“反常合道”的一種表現形式。這種情況,現代詩也有。如台灣詩人余光中《碧潭》中的“如果碧潭再玻璃些”、“如果舴艋再舴艋些”,均是名詞當形容詞用,給讀者一種新鮮的感受。出奇的聯想則是“反常合道”的第三種手法。如唐人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詩的開頭:“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通常人們慣用雪花與梨花作比,用梨花去形容雪花者鮮見。寫作“千樹萬樹梨花開”,構思也不一般化,再加上前頭一句“忽如一夜春風來”的假想,更顯得奇妙。將八月飛雪與一夜春風聯繫起來,還帶有矛盾逆折的意味,耐人尋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